第263章
他們那么好的家,怎么就散了二十年呢。 二人起初感情很好,方山高大強健,又是出了名的美男子,這人雖然莽撞,說話大聲,但她有孕之后也會努力壓低聲音,管住自己大開大合的動作,更會忙前忙后地照顧她,就算在村子里,雞湯米面從沒短缺過…… 肚子漸漸大了,她卻無意間知道了方山做的是土匪營生,那時被他寵得沒邊,榮太后氣起來能拿碗砸他,要他別再干這行當。 “老子不當土匪,你一日日的雞湯白米、身上穿的頭上戴的打哪兒來?種田打獵?那能有幾個銀子!”方山不服氣。 榮太后把簪子手鐲全扔給他,她不戴這些喪良心的東西,雞湯也不再喝。 當年爭吵慪氣的場景歷歷在目,為點芝麻大的事不依不饒,榮太后如今只覺得自己幼稚,好像方山不遷就她,就是天大的過錯。 不過事實證明她是對的,方山做土匪的報應,就是招來了仇家把女兒偷走了。 后來的猝然分別,榮太后恨過他、想過他,但時間一長,那些感覺都淡了,她容貌依舊美麗,心態卻早已不是少女時。 “娘娘……” 崔嫵去而復返,沒想到榮太后正蹲在地上哭。 “我只是想到了一些舊事,”榮太后有些不好意思地擦了擦眼淚,朝她招手:“融兒,你過來?!?/br> “娘娘,你怎么了?” “我沒事,”榮太后將她摟在了懷里,“怪當年阿娘疏忽,讓你小小年紀吃了這么多的苦,以后,阿娘不會讓你再受委屈?!?/br> 崔嫵靜靜地靠著她,不再說話。 — 因弟弟登基的緣故,崔嫵這公主一躍成了衛陽長公主。 便是前頭還有別的已經出嫁的年長公主,也奪了這名號予她,只因她與皇帝同一個母親,受皇帝偏愛,住在最大的公主府中。 靖國權勢最盛的兩個人都是她的血親,京中誰人看不出她得寵。 更在崔嫵處在口舌漩渦之中的,不止她“私生女”的出身,還有她另一個盡人皆知的身份,謝家三房息婦。 只是這衛陽長公主回京這么久,竟未曾回過謝家一趟,好似不認識一般,兀自在慶壽殿住了兩個月,然后風光無限地住進了修葺好的公主府中。 反觀謝家,當家的宰輔謝溥在家養傷,長子困居寺廟,幼子在江南死于非命,原本清貴的門庭一下蕭條下來。 崔嫵置若罔聞,未曾去看過一眼,領著一眾豪奴打馬游街,在季梁城周遭游山玩水之余,也不忘將京中各處好吃好玩地帶回去討宮里那兩個歡心,每日還得陪榮太后和趙琰吃飯。 因為崔嫵的參與,母子二人的飯桌之間出現了別樣的熱鬧。 她膽子還是趙琰當六大王時那個膽子,從不讓話落在地方,趙琰的小孩心性總是被她挑起來,又總不占上風,好像天生就能克住他。 不過崔嫵的話從不過分,她自己握著分寸。 姐弟吵嘴時,榮太后適時出來平息“爭端”,崔嫵表面聽話,背著榮太后會故意頂撞他幾句。 趙琰到底吃哪一套,崔嫵心里門清得很。 趙琰挨了一頓“懟”,心滿意足地批奏折去了,跟崔嫵吵架,竟算得上他國事繁忙之余的一絲喘息。 榮太后本就偏愛崔嫵,留她住了兩個月還不舍得,恨不得將人留在宮里一直住著。 崔嫵可不樂意,她還有許多事要忙。 季梁城繁花似錦,花坊柳巷嬌客如云,處處好吃好玩,崔嫵一到公主府,連在慶壽殿的拘束都沒有了。 從前在謝府晨昏定省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整個公主府由著她作威作福,日上三竿才起,進宮請過安,再找個玩樂的好去處,真正的逍遙快活。 崔嫵瞧著在玩樂,整天到處跑,私底下做的事情卻不少。 除了壓出府官,將公主府的大權收攏在自己手中,培植親信,安排蕈子和祝寅進府,順道打聽楓紅的情況,還有謝家那邊的動向。 這日崔嫵敲著馬鞭,宛如一道流霞上了桑家瓦舍二樓。 “你說出了新戲,千催萬請我來,可莫讓我失望?!?/br> 再無做人息婦的嫻靜,現在的衛陽公主驕橫美麗,引路的管事腰都要彎到臺階上:“今日這出戲熱鬧,京里的貴人們看過都說好,不過也得您賞光,贊上一聲,那更要紅火地大演三個月??!” 一坐下,崔嫵就擺手讓管事走了,樓下大戲開臺。 戲是好戲,樂伎唱得好聽,行當打得也熱鬧,管事的沒有騙她。 莫名地,崔嫵卻看得百無聊賴,指尖戳著酒杯轉圈。 蕈子看她興致寥寥,說道:“先前定姐兒寫的那幾出俠盜李三豐才叫精彩,怪不得看不上這一出?!?/br> “上一回我來的時候……” 崔嫵沒有沒腦地開口,說了半句就不說了。 上一次她坐在這兒時,是上水月庵之前。 那時她和謝宥剛傻傻割了手在床榻上起誓,謝宥答應一輩子只守著她一個人。 重新坐在這個地方,崔嫵就無心聽戲了。 一切如舊,斜陽正好穿堂入戶,被阻在屏風外散成淡淡的光,她不免想,自己還坐在這兒,謝宥也該一樣,此刻正在隔著兩條街的度支司衙門里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