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也許因人類艱難的現狀,他的心也柔軟了一點(并不),他真正地好奇了,多明尼卡·肯特會是他的meimei嗎?她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她是為了什么在找什么? 一通電話打下去,通知了中原中也來見他,森鷗外就熄滅蠟燭、打開了辦公室內的燈,也把巨大的落地窗前的遮蔽拉開,他站在窗前俯瞰著這座城市,一切災難的始發地都在這里。 當中原中也到時,進來后就看到森鷗外站在落地窗前,而愛麗絲就趴在他腳邊的地上,手肘下壓著一疊白紙,她拿著蠟筆在紙上隨意地涂畫,哼著小調,心情很好的樣子,但看她臉上的表情卻又不是那么回事。 愛麗絲和森鷗外說著話:“林太郎,你看,她的眼睛是這個顏色嗎?” 她高舉著手中的畫紙,中原中也看到一抹天藍,她所問詢的人低頭看了眼,笑著道:“錯了啦,愛麗絲醬,雖然留在記憶中的印象很柔軟,但實際來看的話,或許應當是鋼藍色?” 很濃郁的鋼藍色,雖然很漂亮,但總有種不可打破的感覺,在記憶中那雙眼眸盛滿愛意的時候,情感也被襯托得濃郁,但從廣津柳浪遞交上來的人像刻畫上可以察覺出一點,那就是那雙眼中再不可能有那種情感了,她有牢不可破、堅不可摧的屏障。 他和幼女說話時,話語聲總是帶著討好之意,尤其在愛麗絲面前相當沒有大人的模樣,當愛麗絲突然發脾氣扔掉手里的蠟筆和畫紙時,他只不過苦笑著摸了摸鼻尖,看著幼女氣沖沖地離開,這才注意到中原中也的到來。 “中也君,”他的話語中似乎帶著抹嘆息,而這不是中原中也的錯覺。 他抬起頭,就看到這位首領的眉宇間的確帶著悵然,他略微蹙著眉,像是有很為難的事情,說道:“我能拜托你一件事嗎?幫我去看一個孩子?!?/br> “但她已不能稱作為‘孩子’了,她是當前活躍在黑街和擂缽街上的‘殺人鬼’,她叫多明尼卡·肯特。中也君,我需要你盡可能地探查到更多有關于她的消息?!?/br> 森鷗外將這件事交給中原中也,而他自己還有另外的安排,有一個地點必須他親自去才能發現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 作者有話說: 遲了點,抱歉哇。這兩天生病了,然后存稿一點都沒有了,明天(周六)更新,周日請假休息。 然后有關于小說覆蓋現實,多明尼卡是被塑造的角色,文野眾會發現的→欺騙感情很沒有意思,第三卷 前半內容與多明尼卡相關(多),后半部分白超(少)。 在劇情上第二卷 >第三卷=第四卷,而第五卷即是完結卷,內容不會太多,大概的安排就是這樣啦。 第70章 世界之下·70 在全球性質的災難發生以后,橫濱哪怕每日肅清犯罪也仍有惡劣事件發生的這時,一身白大褂的潦倒醫生難得外出,行走在各個擁擠的道路,他看到滿街都是人,看到那些人們窘迫艱難地生存,而當抬頭時望見高樓。 高樓上的情形似乎未有怎樣改變,外置電梯上下運轉,白領行走在樓棟間,仍有人出行時列著車隊、前呼后擁,看起來的確沒有怎么改變。 這些非原住民的外來者被叫做流民,在城市住房完全飽和以后(廉租房乃至舊居民區、地下室和那些倉庫里的大通鋪全都被占滿再沒有多的),許多人被迫流落街頭,白天抱著被褥行李游蕩在街上,希冀能找到工作(這是絕無可能的,被騙除外),晚上就隨意找個房檐睡下,一旦刮風下雨就只能靠身體硬捱。 其實政府也有對策,已經把橫濱多余的土地全部規劃,像是那些荒地和因各種原因廢棄的工地等,全都開工要么建造工廠要么建造極為狹小的住房,既能提供工作也能在完工后開始生產物資和安置流民,但各個建筑工地都快要完工,況且被遷移來的人數實在太多。 日本總人口早已上億,在此前的灰霧蔓延和全球災難時期損失了部分,然而當幸存的幾千萬人口全都涌入位于關東和中部地區的城市,哪怕還有處于異空間的圣地分擔了部分人口,可各個城市內部仍舊擁擠不堪,物資供應也極其有限,只能勉強保障城市中多出的那部分人口的存活,譬如說一天一個面包,用消防車或消防栓放水。 雖然政府盡力了,然而這個世界上盛行的規則仍未被打破,資本仍舊占據首位,于是看起來就是人群被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在社會最下層艱難生存,中間是一層看似纖薄卻完全無法打破的隔閡,另一部分人仍在繼續之前的生活—— 在規則沒有被完全徹底地破壞時,資本永遠不會向下流動,而只會不斷向上匯聚,他知道處于社會最頂層的那部分人們,他們仍舊紙醉金迷,會為寶石奇物一擲千金,而他在中部的位置,仰頭看著他們,低頭時所見又是普通人的現實。 巨大的反差全都呈現在一座城市中,因此造成他此時的恍惚心態,哪怕從前就認知到世界的真相,然而再次親眼看到這一幕,仍是不可避免有所動容。 中層階級以下的人們日子難過,即便是這座城市中的原住民也有不少因各種原因和壓迫而被迫流落街頭,縱使港口mafia并非慈善組織,但就他所看到的政府內部統計出的捐贈清單,連他惺惺作態捐贈出的物資竟能位列榜首,可見現實情形究竟如何。 紫紅色的眸子注視著他們一會兒就收回,外貌潦倒的醫生垂頭長長地嘆了口氣,他望著身邊的幼女,哀切地道:“愛麗絲醬,這可真是……”他想感慨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