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夫人的榮華富貴 第85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守護甜心同人] 轉生吐槽役就要擼幾斗貓貓、[綜漫] 化身小說家
張秋生很少在此間招待客人。這和他現在的職位有關。作為皇上身邊的侍衛,他的工作主要是和侍衛同僚交接,不需要和朝中的其他大人打交道。如果他在家中頻繁待客,那么明明是“沒必要”打交道,你卻“非”要和別人打交道,是不是就很可疑?尤其是作為近身侍衛,張秋生知道很多的秘辛。作為聰明人就該主動變得孤僻起來。 因為很少待客,所以張秋生此時竟在心里生出了一種生疏感。 但他很快就反應過來,其實之所以會有這種生疏感,是因為他心里藏怯了。 是的,他竟然在安信侯府的太夫人面前露怯了。 萬商并不知道張秋生的復雜心理,整個人落落大方,顯出一股強大的氣場。問清楚書房是個安全的談話地點后,她直言道:“我這個人不喜歡文臣之間拐彎抹角的那一套,再加上我們兩府又是姻親,本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我就直說了吧?!?/br> 萬商說:“我希望你們把江姑娘仔細保護起來。我擔心有人給她下絕育藥?!?/br> “什么?”張秋生表示根本沒聽懂。表妹怎么就處境這么危險了? 萬商又說:“我知道江家才是江姑娘的本家,這么說恐叫你們為難,但在江姑娘與我長子順利完婚前,我希望你們能用一切方法阻止她回到江家或與江家人接觸?!?/br> 即便是在后世,都沒有那種一粒吃下去就管終生的避孕藥。 何況是在這個時代! 如果江姑娘真被人下了絕育藥,那她的身體基本就完蛋了。 “或許你覺得很難相信,但我始終不覺得現在外頭的那些風言風語是一個繼室能傳出來的。如果事確實是繼室做的,那可以說是她見不得原配之女好,只要我們安信侯府不上這個當,她就無計可施;但如果所有事是江侍郎指使的,那他的最終目的只能是斷了兩家親事。如果實在斷不了,那叫江姑娘生不了孩子,聯姻也不會牢靠?!?/br> “我姑父?”張秋生難得有些失態,“他為何要這么做?” 這就顯出和聰明人對話的好處了。不說張秋生以前對萬商的間接認知,只說今日桌上的那一鍋“常勝湯”,就讓張秋生直觀了解了萬商的厲害。所以,當他聽了萬商的話,他不會做出一堆“我不信”、“這不可能”、“肯定是你弄錯了”之類的否認的行為。 他先默認萬商的判斷是幾乎不會出錯的,哪怕這個判斷有些匪夷所思。 為何一個在各方面勉強算是不錯的父親能對親生女兒下這樣的毒手? 萬商語氣平靜地說:“真是一個好問題。是啊,他為何要這么做?” 同樣的問題被拋給了張秋生。 張秋生沉默。 但他的腦海里卻順著萬商的話回憶起了這些年的點點滴滴。 表妹每次回江家小住都會受她繼母和異母meimei的氣,這一點是他知道的。都說男主外女主內,男人不一定知道內宅里的勾勾繞繞,但男人真就毫不知情嗎?不見得吧?連他這個張家人都知道表妹受氣了,江大人這個江家的一家之主真就一無所知? 等等! 張秋生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表妹每次受異母meimei的氣,基本都是被異母meimei嘲笑沒規矩、沒教養。如果江大人從始至終都知道她們姐妹之間的口角,但江大人從來都沒有出面阻止過,是不是說明其實是江大人在嫌棄大女兒沒規矩、沒教養,只是他不好得罪原配的娘家,所以自己從來都不說,而是借小女兒的口,讓小女兒來說? 再聯想到在表妹小時候“虐待”她的那個嚴厲嬤嬤,那嬤嬤就是江大人請來的。張秋生心里忽然生出一種認知,也許江大人根本就是對嬤嬤的作為一清二楚呢?他就是認同那種女孩子吃飯只能吃六分飽、睡覺時要用軟布把手腳都捆起來的教導方式呢? 如果真是這樣,那他們張家把表妹接回來教養,在江大人看來就是耽誤了她!當表妹回江家小住而被異母meimei挑禮,表妹不以為意,在江大人看來就是冥頑不靈!說不得江大人心里早就對原配的娘家充滿怨氣了,也覺得大女兒已經完全被教壞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大女兒還能發揮一點作用,比如結了個貴親,對江大人仕途有利,那么他也能裝出一個慈父的模樣,對著親家和和樂樂;可一旦事情出現變故,這門貴親忽然變成了某種妨礙,那么江大人自然也能毫不猶豫地犧牲掉大女兒。 張秋生忽然打了一個寒噤,顯然是被這份真相嚇到了。 “侯爺與表妹的親事不是口頭之約,而是有了正兒八經的訂婚書,不是姑父……不是江大人想退就能退的。安信侯府又有圣寵,他若貿然退親,直接見罪于皇上。所以他只能費盡心思地挑動侯府,叫侯府這邊提出退婚,他還能假裝是受害者?!睆埱锷秀敝f,“至于表妹會不會真為流言所累從而孤苦一生,江大人一點都不在乎?!?/br> 萬商點了點頭。 張秋生起身,對著萬商鄭重行禮,謝過她的仁義。 安信侯府不退婚。外人只看到了第一重,那就是太夫人沒有聽信流言,反倒是第一時間上門安撫女眷,這已經很仁義了。而張秋生在這一刻忽然明白,太夫人明知道表妹有那樣一個父親,一個對安信侯府不懷好意的父親,她卻依然沒有選擇退婚。 這是何等的仁義之舉??! 萬商卻阻止張秋生行禮,說:“江姑娘是江姑娘,江大人是江大人,我不會把他們混為一談。尤其江姑娘這些年幾乎算是完全由張家教養長大,她就是你們張家的姑娘。一個人但凡有些良心,都不會去質疑節義之后、烈士遺孤。我很喜歡江姑娘?!?/br> “節義”指的是張秋生的爺爺張老太爺。 “烈士”指的是張秋生的父親,已于多年前戰死沙場,生前和先侯爺有些交情。 張秋生聽了這話,心里會是什么感受?這一刻,他頓時理解了為何爺爺會親自下廚去做常勝湯,用招待同袍的大禮去招待太夫人。爺爺定然也感受到了這份熱忱! 在某些問題上達成共識后,一個疑惑亟待解決。 為什么江大人想要退親? 或者說,為什么安信侯府的親事之于他忽然就成了妨礙? “禮部最近有什么動靜嗎?”萬商自然而然地問。 大概是因為她的態度太過坦然,所以張秋生并沒有察覺到自己被套話了。再或者就算套話也是應該的,兩家都是江家的姻親,如果江大人背地里投靠了世家,即便江大人想要算計的是安信侯府,但張家真能獨善其身嗎?張家一樣會為江大人所累! 被江大人這么一搞,安信侯府和張家倒是更為密切了。 被利益同盟套話能叫套話嗎?這叫交流情報。 張秋生也不至于缺心眼到真把一些不能說的秘辛說出來,能說的自然都不是秘辛。他道:“禮部……禮部這幾月已經被皇上打回去好幾個折子。前些天,竟有人上書要遵循舊例把前朝皇族找出來,然后封個安樂侯什么的,以此彰顯我大朝氣度?!?/br> 萬商用意念緩緩打出一個問號:“前朝皇族不是都被反王殺光了嗎?” “嫡枝近脈確實都被殺光了。但前朝國運共兩百三十一年,皇族在兩百多年里繁衍出多少人口?想要找的話,總能在民間找出個血緣已經非常稀薄的皇族后代來?!?/br> 萬商只覺得無語之極。 縱觀歷史,確實存在新朝的皇帝從前朝的皇室中挑個人出來賞他爵位的情況,但那是因為前朝皇室的人沒有死絕,或者更干脆的就是前朝末帝還活著,直接殺了吧,叫人覺得新朝不仁義,那就先賜個爵位,然后花個十幾二十年的慢慢把人弄死。 但這一套完全不適用于本朝。前朝末年,各路反王輪番殺進京城,前朝皇室基本都被屠盡了。當今圣上根本不用頭疼怎么去處置前朝皇室,因為已經沒有人了啊。 禮部卻非要無中生有地去造個人? 他們是不是蠢??! “不,不能把他們當成蠢貨。能從亂世里活下來并順利當上官的,怎么可能是一幫蠢貨?”萬商自言自語,“我們之所以覺得他們蠢,或許只是沒參透他們的目的?!?/br> 張秋生卻說:“其實也不用把他們想得太聰明。禮部那些大人說不得就是在故意博人眼球。他們拿著古禮說事,一旦皇上真被說動了,那他們就能借機名滿天下?!?/br> 萬商若有所思。所以,這和某朝文官集體撞柱是一個意思?那些撞柱的人里頭有幾個是真的憂國憂民的?不過是把“撞柱”視為在歷史書上留下好名聲的手段而已。 文官們的這種心思吧……細究起來挺惡心人的。 張秋生又說:“他們被打回去的折子不止這一封。之前還有人上書皇帝改公主這個稱呼為帝姬,也是說什么要恢復古禮?;噬弦婚_始沒理會,結果那人連上了三封,直接惹怒了皇上??芍芴熳訒r之所以稱天子之女為王姬,是因為周朝國姓為姬……” 叫張秋生來說,天天盯著皇帝之女的稱呼,這完全就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干。叫公主又如何?叫帝姬又如何?難道改一個名字就能讓天下承平、百姓安居樂業了嗎? 皇上已經很忙了,某些文官還要添這個亂,都叫他們回家吃自己的就對了。 萬商忽然想到一件事,忍不住問:“聽說之前有人提議皇上重修族譜,難不成這個折子也是禮部官員呈上的?”這個事情被壓下去了,萬商是從姜小霜那里聽說的。 張秋生有些詫異地看著萬商。 皇上針對這個事情封過口,張秋生本來不應該多說的,但因為萬商已經知道了個七七八八,張秋生猶豫了一下,還是說:“確實是禮部的官員呈上的,為此,皇上直接罷免了三個官員。本以為他們之后會消停些,但估計名揚天下的誘惑太大了?!?/br> 類似于撞柱有可能會死,但為了名垂千古還是想方設法去撞? 當今圣上至少還沒有因為這類的折子殺人,至多就是免官,所以他們并不怕? 萬商卻沒來由地想起一件舊事。 她剛入職場時,當時她那個組里有個同為新人的關系戶。公司安排了一位前輩負責帶他們這批新人。但那個關系戶非常難搞。能力不夠還是其次,關鍵是態度非常不認真,前輩被折騰了幾天,有心把關系戶送走,誰知這個關系戶的關系非常硬,根本送不走。后來前輩轉變思路,開始“全心全意”盯著那個關系戶,“手把手”地教人。 萬商起先以為前輩妥協了,努力想要把關系戶教出個樣子來。但隨后發生的事情證明是萬商單純了。因為在前輩的“緊盯”之下,關系戶很快就受不了了,“逃”去了別的組里。關系戶“逃”走后,所有人都覺得前輩沒錯,認真教導別人怎么會有錯呢? 可萬商非常清楚,其實前輩極其討厭那關系戶,早就想要把人送走了。 “認真教導”也只是前輩送走關系戶的手段而已。 如果禮部的某些官員上折子被打回甚至被免官,也只是他們的一種手段呢? “有沒有可能……我是說有沒有這種可能,禮部故意三五不時地上一些會惹怒皇上的折子,由著皇上不斷把折子打回,甚至還罷免了幾個官員。然后,接下來皇上做某件事情時,禮部就可以借機沉默,做出一副他們根本規勸不了皇上的樣子?”萬商說。 張秋生好似壓根沒聽懂萬商在說什么。 不,他不是沒聽懂。 只是萬商說的內容太過駭人聽聞。 “這可是欺君!”張秋生一句話戛然而止,已經不知道該如何往下說。 第111章 欺君確實是重罪, 但君王和朝臣的關系說穿了也不過是東風壓過西風,或者西風壓過東風。尤其是當下的局勢并不明朗,世家摻和其中, 誰知這背后藏了多少鬼。 張秋生一時間真不知道該說什么。 萬商眉頭緊皺:“之前聽說有人上折提議皇上重修族譜, 我就有一種直覺,這事是世家推動的。如果皇上當時應了那一封折子, 真叫先人成為那兩位某某公的后代,又恰好那兩位某某公都和世家有著牽來扯去的關系,那世家接下來自有另一番cao作。但皇上毫不猶豫打回了那一封折子, 于是世家調整策略,最終選擇了當下的cao作?!?/br> 朝堂局勢是動態的。 世家和禮部的某些官員之間應當也是一點一點加深合作的。 江大人著急忙慌地算計安信侯府,試圖叫安信侯府退親, 他想必知道點什么。 “當然, 以上都是我的揣測而已?!比f商卻又改口,“總歸皇上是圣明天子, 必然不會被這等小人蒙蔽了?!眲e管世家在算計些什么, 總歸民間輿論和天下軍權依然在皇上手里, 只要皇帝不猝死,某些人小動作再多,也不可能在朝夕之間改換了天地。 而只要戰線拉長, 再完美的陰謀詭計也會露出破綻。 說不得他們很快就能知道世家的底牌是什么了。 這日的傍晚, 萬商帶著詹木寶離開了張家。 回程的馬車上,詹木寶驕傲地表示張老太爺非常喜歡他,還帶他去練武場上, 指點了他好幾招。論功夫, 詹木寶自然半點沒有,勝在有個健康的好體格。張老太爺幾招之內就能擒拿住詹木寶。他這樣的好手愿意指點詹木寶, 詹木寶覺得非常幸運。 萬商笑瞇瞇地看著這個傻兒子。你未來媳婦也是張老太爺指點著長大的呢,強將手里無弱兵,你確實得學幾招,不然別到時候抱不動媳婦,反而被媳婦公主抱了。 這日之后,萬商直接對外放了話。 就是她在張家說的那些,比如她想去寶濟寺吃素齋,比如她認錯了送子觀音的法相,然后得出一條最終結論——外頭傳我長子未來無子無女,這都是為了惡心我。 此言一出,真是叫不少人驚掉下巴。 萬萬沒想到,關于江姑娘不利的流言冒出來,不見江家人站出來替她澄清,也用不著張家人出手,竟然是安信侯府的太夫人在第一時間站了出來,把問題都攬她自己身上去了。 饞一口素齋難道很光榮?認錯菩薩法相難道很光榮?太夫人明擺著是寧可舍了自己的臉皮,也要給未來的兒媳婦作臉。甚至她還拿自己兒子說事,叫江姑娘在最新的流言中隱去了。太夫人這份心,便是母親待女兒也不過如此,她待得卻是兒媳婦。 要知道江姑娘的這門親事,她還是高嫁的??! 常有人說高嫁后的日子就是吞針,所有的苦都得往肚子里咽。但江姑娘還沒有過門,安信侯府的太夫人就這樣力挺她,叫人怎么看都不覺得江姑娘未來會吃苦呢。 一時間,江姑娘這個眾人眼中被繼母陷害的倒霉蛋就搖身一變成為了叫許多人羨慕的對象。也有人說,江姑娘能叫未來夫家力挺,她本人肯定德行非常出眾。如此一來,江姑娘的名聲反倒是莫名其妙地變得更好了;與此相對的則是她繼母的名聲。 大家私底下都說,太夫人有一句說錯了,傳閑話的人不是為了惡心她,而是見不得江姑娘好;又有人說,太夫人當然知道事情的真相是什么了,但這不是為了維護江姑娘的名聲么,真喊破了繼母待她不慈,便會有那種閑人質疑江姑娘不孝。所以太夫人是故意說錯的。當這番言論一出來,越發證明太夫人為江姑娘著想得面面俱到。 因為詹木寶還在守孝,所以江姑娘雖然訂了親,婚期卻還沒正式定下,按照風俗還能照常參加各類聚會。幸好萬商及時解決了問題,江姑娘外出時絲毫沒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