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夫人的榮華富貴 第75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守護甜心同人] 轉生吐槽役就要擼幾斗貓貓、[綜漫] 化身小說家
萬商對于戲臺子上演的《詹水香傳》非常滿意。 哪怕萬喜樂一開始有些嫌棄那個扮演萬商的戲子, 覺得那人有幾分柔弱,但在萬商看來這種“柔弱”也是合理的,因為在劇情里, 萬商是一個孕婦, 體能各方面確實會不如其他人。演員演得相當到位了。 至于唱詞、音律等方面,萬商只覺得唱詞朗朗上口, 倒是做不出什么更為專業的評價。只說劇情,最叫萬商滿意的地方在于劇情方面沒有朝著更符合這個時代的主流價值觀的方向大改,基本如實還原了傳記內容, 這樣塑造出來的“詹水香”就有萬商眼熟的現代人氣質,或者用當世之人的話來說,詹水香雖為一介女子卻行大丈夫事。 因為故事背景設在亂世, 亂世里掙命比什么都重要, 而詹水香的所作所為在大義上從來都是無可指摘的,既忠且孝、有情有義, 所以即便是女子行大丈夫事, 瞧著現場觀眾的反應, 并沒有人站出來批判說詹水香怎么可以如此行事,簡直有辱斯文。 萬商嘴角微翹。 她費盡心思弄出一個《詹水香傳》,固然是為了消除詹木寶身世上的隱患, 但都說了是“費盡心思”, 那若是只達成一個目的又怎么夠呢?《詹水香傳》中還有不少歌頌新朝的片段,至少在未來的十幾二十年里,它將會在全國各處暢通無阻地上演。 第一年演出時, 人們會說女主詹水香行大丈夫事。 第十年演出時, 人們會不會在潛移默化之中真正接受了女主詹水香的性格,不再強調什么大丈夫不大丈夫的。女子又如何?很多事情男人能做, 女人就一樣能做! 萬商倒是不指望靠著一部戲就能讓這個世界大跨步進入男女平等的時代,但當世家試圖滿世界去宣揚女則、閨訓,試圖為他們的榮光續最后一波命,《詹水香傳》就是對女則、閨訓最好的反擊。什么女則?什么閨訓?跟著世家一塊兒埋了才好呢! 因為《詹水香傳》的劇情有些長,一天時間是無論如何都看不完的,這日的演出演到他們遭詹水香的夫家陷害以至于被山匪抓獲就結束了。萬商聽得很清楚,大場子里的觀眾們都叫著讓演員返場,可見大家都意猶未盡,演員便又出來清唱了幾句。 不過萬商等人都決計要離開了。 這個戲樓的設計很巧妙,包間的客人想要下樓時,會通過另一面的樓梯,下樓后直接就到了后院放置馬車的地方,不會和大場子里的客人碰面。如果這樣還能碰到人,那人肯定也得是包間的客人,并且那人還認出你的馬車,又故意守在你馬車旁。 萬商就被一位姓馬的夫人叫住了。 馬夫人當然不會突兀地叫人。是在萬商走到馬車前的一秒鐘,旁邊正好走過來一位夫人,這位夫人正好瞧見了萬商,于是正好地問候了一聲。一切顯得非常巧合。 萬商內心里真的很佩服這些人。 她們都是秒針成精吧?才能把時機恰得這么準。 咳咳,其實烏嬤嬤也有這樣的本事哦!只不過萬商平日里用不上去偶遇誰,所以沒給烏嬤嬤發揮的機會。萬商有時忍不住想,如果她拿到的不是太夫人的人設,而是陷在什么宅斗情節里,像她這樣半點宅斗技能都沒有的人,是不是開局就得祭天? 馬夫人“偶遇”萬商,倒不是為了巴結萬商。 因為馬夫人夫家是文官,是吏部的三品大員。論富貴,自然是安信侯府富貴;但論在朝堂上的實權,馬夫人的丈夫完全不輸先侯爺已經去世的安信侯府。再加上文官和武勛之間天然有壁,哪怕馬夫人夫家官職不高,她一般情況下用不著巴結萬商。 馬夫人笑語盈盈地說著感謝,道是在養生堂上了幾日私課,身體松快了不少。 萬商便說:“你氣色本來就好,可見身體底子不錯,不全是養生堂的功勞?!?/br> 養生堂是萬商出孝后開的一家女子養身會所。 她名下好幾個鋪子,有間鋪子的生意始終不好不壞,本以為是掌柜的不上心,出孝后帶著金寶珠她們去實地考察過,發現掌柜不知變通只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那鋪子的門開錯了方向,明明開在一條挺熱鬧的街上,結果門偏偏是朝另一邊開的,愣是形成了“鬧中取靜”的效果。萬商靈機一動就把這鋪子改成了一家女子會所。 會所里的招牌之一就是養生cao。 而養生cao是安信侯府里的酒姑娘、芳姑娘兩位姑娘在學習了醫理后編出來的。這兩位姑娘原是舞伎,被之前的主家送給了先侯爺。先侯爺去世后,她們一直十分低調。直到萬商借著美容名義拉著全府的女眷一起團建,她們倆才逐漸和萬商熟起來。 她們自幼學舞,除此之外什么技能都沒有。 萬商就給她們出了主意。 大概在她們過去的人生中,從來沒有人能像萬商一樣,告訴她們說,她們完全能夠自力更生,不需要去賣弄風情,更不需要去攀附男人,就能過上好日子。所以當萬商給了她們機會,她們都竭盡全力地抓住了。養生cao就是她們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萬商自然不會辜負她們。 以前她畫大餅時說過,如果開了養生館,會因為養生cao給酒姑娘、芳姑娘兩人分成。如今大餅真的“蒸”出來了,萬商沒叫自己說過的話落空,果然給了她們分成。 萬商剛說要給分成時,兩位姑娘不假思索地說,她們不要錢,倒是想請太夫人給她們起一個新名字。她們定是私底下商量過了,所以才能做到異口同聲。她們都是自幼被賣到主家的,之前的身份來歷一概不知,所以沒有姓氏。而代表名字的“酒”和“芳”,酒只是因為那姑娘臉上有個酒窩,芳是因為那姑娘容顏好,其實都很不莊重。 萬商聽了這話,直接說:“既然沒有姓氏,那就都隨著我姓萬吧!” 至于名字,萬商問兩位姑娘平日里最喜歡什么植物。一人說喜歡梅花,萬商便為她取了“迎霜”這個名字;一人說喜歡菊花,萬商記得菊花是一種喜陽植物,便為她取了“向陽”這個名字。從此以后就沒什么酒姑娘、芳姑娘了,而是萬迎霜和萬向陽。 新名字有了,分成還是照給不誤。 萬迎霜和萬向陽沒去養生堂里做私教。因為她們知道像她們這樣舞伎出身的,難為太夫人并不嫌棄她們,拿她們正經當個人看,但出了安信侯府,其他夫人并不會都像太夫人這般友善。她們還不如不露面,就安心待在府里,幫著養生館培養私教。 哦,萬迎霜和萬向陽還打算再努把力去編一套美容cao。 總之,養生堂就這么開起來了。 萬商從不小看古人的智慧。她知道中醫里面其實就有不少類似的養生cao,世家那邊肯定有很多傳承。萬迎霜和萬向陽編的養生cao勝在新奇,但論真正的養生效果,不一定能競爭過世家手里的東西。萬商只能在其他方面下功夫,叫養生堂與眾不同。 第一個是食物。 現代人都知道多吃粗糧和高蛋白有利身體健康,而世家講究的則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原汁原味的食物真的就不如《紅樓夢》里的茄鮝好吃嗎?不見得啊,但現在越是富貴的人家,就越想要追求茄鮝。萬商的養生館只會提供健康食物,然后在擺盤上下功夫,就如網上的那個梗一樣,油條不叫油條了,要叫精選西班牙橄欖油炸制咸味法棍,顯得特別高大上。當然,不是說油條是健康食物,只是拿它舉個例子而已。 第二個就是饑餓營銷。 不過關于饑餓營銷這一點,萬商還真不是故意的。只是京城里的這些夫人小姐們都自持身份,讓她們當著別人的面跑跑跳跳,這事比上天還難。所以她們到了養生堂之后,不可能上大課,只會選擇一對一的私教。但私人教練的數量并沒有那么多。 于是就顯得養生堂非常難預約。 而人們總是有一種錯覺,一樣東西很難搶到,那它必定就是好的。 馬夫人就是先在自己的社交圈子里聽了別人說養生堂有多么多么好,心癢難耐了好久,費了大力氣才終于預約上十天課程。第一天進養生堂時,得知要跟著教練跑跑跳跳,她當時就后悔了,想直接離開。但想想預約那么難,還是咬咬牙留了下來。 然后,她就體會到其中的好處了。 要萬商來說,其實馬夫人的身體根本沒大毛病,就是平日里多吃不動,加上人過中年代謝比以前慢了,才會出現一些小癥候。一連上了十天私教課,馬夫人每天跟著私人教練循序漸進地運動,出了汗排了毒,吃的又是純天然健康食品,腸胃蠕動得比以前好了,便秘改善了,晚上的睡眠質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身體自然就松快了。 此時,馬夫人“偶遇”萬商,一方面是為了表示感謝、結個善緣,另一方面則是有一個小小的請求。她道:“這話說來有些冒昧了,不知養生堂的食物能不能外送……” 養生堂的食物啊……額……菜譜都是極其簡單的,簡單到萬商都送不出手。馬夫人覺得那些食物好,單純就是因為擺盤高大上,且一個大盤子里只有兩三口食物,就更顯得金貴了。這種食物主要是吃個氛圍感,真的外送了,不一定還能受人追捧。 萬商便說:“你這個提議很好,我回頭好好合計一番?!蓖馑褪怯肋h都不可能外送的啦,最多就是把養生堂旁邊的店鋪都盤下來,再開一個面向大眾的健康飲食餐廳。 萬商話音剛落,她身邊大丫鬟就非常機靈地上前一步,拿出一張繪有月亮圖案的會員卡,恭敬地遞給了馬夫人。這是養生堂的會員卡,月亮卡已經算是等級比較高的那一類了,馬夫人本來就苦惱著養生堂太難約,忽然有了這張卡,別提多高興了。 馬夫人投桃報李,笑道:“不知道太夫人您對佛理感不感興趣,寶濟寺新來了一位掛單的和尚,據說原本是在東靈寺出家的,這幾年云游四方,最近剛到京城……” 明面上都在說這位和尚如何如何,其實是在說她們這些文官的女眷最近時常在寶濟寺聽禪悟道,如果萬商有意結交文官女眷,完全可以抽空去寶濟寺里走動走動。雖說不可能一次見面就破了文官和武勛之間的壁壘,但只要見了面,憑著萬商身上的誥命,其他人不可能裝作看不見她,總要來打個招呼。多打幾次招呼不就眼熟了嗎? 萬商微微頷首。 第98章 馬夫人也是一個妙人啊, 萬商和她聊得非常愉快。 不過等萬商坐上回府的馬車,她還是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這口氣顯然不是為了馬夫人而嘆的,是馬夫人叫萬商想起自己的未來親家了。先侯爺臨終前定下了詹木寶的婚事。詹木寶的未婚妻姓江。江姑娘的父親江大人原本是正五品的禮部郎中, 不久前剛升了四品侍郎。江姑娘自幼喪母, 如今的繼母姓樊。 萬商之前守孝時,不好約了親家見面, 但逢年過節的禮從未落下。 因為江姑娘自幼跟在外祖父母身邊長大,安信侯府這邊備禮,總要江姑娘的外祖家一份、江大人府上一份、江姑娘的表哥家一份, 足足備上三份。后來江姑娘的外祖帶著她從云城回到了京城里,那她外祖家和表哥家就合二為一了,才變成兩份禮。 婚姻是結兩姓之好, 安信侯府這邊認真送禮, 那邊也不會敷衍著回禮。 當然,因為江大人是文官, 家資確實不如武勛豐厚, 江家的回禮不可能有多貴重, 不過萬商看過禮單,知道江家的回禮都是用了心的,所以對著未來親家的印象還算不錯。比如江家有一次的回禮中就有江大人手抄的律法方面的書, 顯而易見是打探到詹木寶這個未來女婿正一邊守孝一邊研讀律法, 未來岳丈用這種方式表達了支持。 等到萬商出孝,她自然鄭重下帖子給未來親家,期待雙方正式地見上一面。這帖子自然也要往兩家遞, 江姑娘外祖家一份, 江大人府上一份。事實上,江姑娘外祖家那邊, 如今是她表哥當家,她表嫂還先遞了帖子來萬商這里,顯得對萬商很看重。 但江大人那邊,樊夫人的表現卻叫萬商皺眉。 作為繼室,樊夫人好似一點都不在意江大姑娘這個原配之女,連帶著對萬商也稱不上十分恭敬??扇f商除了是詹木寶之母,還是超品誥命,樊夫人不過是個四品官的官夫人,哪來的臉敢對她不恭敬,無非還是仗著兩家是姻親、萬商不好發火罷了。 不過說真的,那一點不恭敬,在萬商看來還沒有工作場合中某些甲方爸爸的智障發言叫人火大。她心里是真沒覺得生氣。她只是很好奇樊夫人為何是這個樣子的? 如果樊夫人是個正常人——萬商定義的正常人是哪怕樊夫人確實對原配之女毫無感情,畢竟江大姑娘自小又不長在她跟前,但既然安信侯府和江家已經成了姻親,兩邊組成了一個利益團體,樊夫人單純是為了這個利益團體,也會和萬商好好相處。 那樣的話,今日馬夫人說的這些話完全可以由樊夫人提前說給萬商聽。 樊夫人甚至可以親自組個局,約著萬商一塊兒去寶濟寺上香,然后上香的途中“恰好”就“偶遇”了幾位文官家眷。也不需要結下多深的情誼,能互相混個眼熟就好了。 但事實上就是樊夫人從無這個自覺。 萬商特意派人打探了江家的情況。 江大人的原配只生了江大姑娘一個孩子;樊夫人出身一般,肯定是比不上原配的,作為繼室嫁過來后連生兩個姑娘,便抬了一房妾侍,妾侍生下了庶長子;等到庶長子長到十一二歲,樊夫人才又懷孕,這次生下了嫡子。如今嫡子還小,樊夫人的長女卻已經到了能嫁人的年紀了。樊夫人一心一意要為這個女兒說一門頂頂好的親事。 據說樊夫人是想要把女兒往清貴之家嫁的,她瞄準的都是什么二品文官的嫡次子、三品文官的庶長子一類的,最差最差的也是一五品文官的侄子,但是這個侄子才名極盛,是秋蘊書院中的佼佼者,如今雖然沒有功名在身,但誰都知道他前途無量。 照這么看,樊夫人對萬商不恭敬,好像就能理解了。 或許在樊夫人看來,安信侯府是武勛,江大姑娘和武勛結了親,叫他們家看上去不清白了,在她給自己生的長女尋摸親事時,江大姑娘這門親事就成了一種障礙。 越是清貴的文官,越是不喜歡和武勛打交道呢! 如烏嬤嬤這樣常跟在萬商身邊的,雖然不會當著大家的面說樊夫人如何,但私底下只有她和萬商兩個人時,還是忍不住說了樊夫人幾句,覺得這個人實在沒意思。 但真的是樊夫人有問題嗎? 萬商心里始終懷疑這一點。 今日和馬夫人相談甚歡之后,萬商越發能夠確定,并不是樊夫人有問題?;蛘哒f并不是樊夫人一個人有問題,而是在整個事件里如同隱身的江大人,他出問題了! 京城里有名有姓有錢有權的人家就那么多,正常人結親時只會在意姻親是誰,不會那么在意姻親的姻親是誰。安信侯府雖然是武勛,但先侯爺一去世,論權利就在武勛中排不上號了,唯獨還有一些圣心。除非安信侯府像承恩公府、榮恩公府那樣,一結親就直接被視同為站隊了皇后、大皇子,否則真的影響不到樊夫人親女的婚事。 武勛和文臣之間再是有壁,這個“壁”也不可能像小學生鬧脾氣一樣,你只能和我玩,不能和他說一句話,一旦你和他說了話,我們之間就絕交。這個壁其實很靈活。 馬夫人這么聰明的人,如果和安信侯府結交有危險,她怎么可能還會在熱熱鬧鬧的戲樓子后院“偶遇”萬商,還和萬商相談甚歡,甚至還很樂意為萬商做個引薦人? 所以,問題不在樊夫人身上,很可能就在江大人身上。 “我早該想到這一點……雖然現在的人常說男主外女主內,但這個世道,男人在家庭內部就如皇帝一般。樊夫人又不是那種娘家特別厲害的。如果江大人沒問題,那樊夫人之前的那些表現可真不像是一個禮部官員的妻子能做出來的,即便是為了自己的官聲,江大人只要在家里發過話,樊夫人都會收斂一二?!比f商在心里如此想著。 如果樊夫人是那種教不出來的糊涂蛋,那江大人完全可以奪了她的管家權。男主人一發話,那種深得男主人信任的大管事都能拿捏得了女主人。江大人不可能管不住樊夫人。他管不住,只能說他不想管。他樂見樊夫人如此。他還能裝作是位君子。 呵! 萬商臉上顯露出一絲冷笑。 江大人是不是后悔把江大姑娘許給安信侯府了? 已經議定的親事不好輕易反悔,更何況江大姑娘的外祖一家對著安信侯府始終非常滿意,江大人即便是江大姑娘的生父,但關于她的婚事,他也不能完全不考慮江大姑娘外祖一家的看法。偏偏她外祖一家并非無能之人,她表哥是皇上的近身侍衛。 是可以隨身攜帶武器的那種近身侍衛! 這樣的侍衛即便品級不高,但絕對都是皇上心腹中的心腹。 江大人顯而易見不會和原配的娘家對上,尤其是在反悔親事這種他本來就不占理的事上。那么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繼室推出來,讓她得罪萬商,讓安信侯府想要借由這門親事和文官這邊產生交情的期望徹底落空,讓安信侯府和江家組不成利益網。 不過江大人此舉算是放棄長女了,竟然完全不在意長女婚后會過怎樣的日子。 “但還是有哪里不對……”萬商在心里慢慢地分析著,“當年兩家結親的時候,先侯爺肯定是和江大人商談的,因為江姑娘的外祖當時住在云城,先侯爺時日不多,已經沒法和云城信件往來了。江大人當日要是不愿意結親,這個親事根本就成不了?!?/br> “結親就是結利益網。江大人當時是樂意的,證明安信侯府有叫他瞧得上眼的地方。我守孝時江家送來的禮,也證明他滿意這門親事。結果現在不樂意了?侯府在這期間又沒倒,反而越來越有圣心。論利益,江大人絕對不吃虧。他為何不樂意了?” “除非……他忽然在暗中和別人產生了默契。為了別人舍了安信侯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