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夫人的榮華富貴 第2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守護甜心同人] 轉生吐槽役就要擼幾斗貓貓、[綜漫] 化身小說家
萬商的特殊來歷,使得她能夠用一種非??陀^的眼光去看待侯府中的一切。她覺得先侯爺重情重義很睿智,靜華道人溫柔賢淑明事理,詹權孝順忠誠懂大義…… 當初,先侯爺被拉壯丁,幾番歷險后終于遇到了明主。待他手頭有了一點小權,他立刻回老家找過家里人,但當時因為一些事,萬商不得不帶著公公婆婆大姑姐以及兄長一家又回到了游戲開局的那個小山村里,還放火制造了一家人都被燒沒了的假象。先侯爺以為家人死絕了,傷心悲痛了幾年,后來就在軍中續娶了同袍的寡妹。 這個寡妹姓云。云夫人以前嫁過人,和前頭的丈夫生了一個兒子,但因為那個丈夫一家子不修德行,后來她哥哥打上門去了——亂世中誰拳頭大誰就有道理——她得以帶著兒子大歸。她哥哥還做主把孩子姓氏改成了云。云夫人嫁給詹水根后,因為詹水根還挺喜歡她前頭生的那個兒子的,干脆又幫這個兒子改了姓氏,讓他姓了詹。 這個兒子就是詹權。 婚后兩年,云夫人為詹水根生下一個兒子,取名詹木舒。 再后來,詹水根跟的那位主公越發勢大,他的地位也跟著水漲船高。作為這個時代中的普通男人,他身邊漸多了幾房妾侍,妾侍又生了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連著萬商帶過來的便宜兒子,再把詹權算在內,詹侯爺名下便有四個兒子、兩個女兒。 妾侍生的孩子年齡還小,先不說。 只說前頭三個,從真實年紀來說,詹權才是老大。但出于種種原因,萬商的便宜兒子詹木寶,他的歲數被往大報了幾個月,于是他就變成了老大。之所以說是便宜兒子,自然是有原因的,要是詹木寶沒繼承爵位,那把真相說出來也沒什么。但現在被各種外力推動著,其中原因竟是不好訴之于口了。 總之,如今詹木寶是老大,名義上是萬商所生。 詹權是老二,是云夫人與前夫所生,再嫁時被帶進詹府,由先侯爺親自改為詹姓。 詹木舒是老三,是云夫人與先侯爺所生。 時人講虛歲,詹木寶現年十九歲,詹權十九歲,詹木舒十三歲。 詹水根因救駕重傷,拖到萬商帶著便宜兒子詹木寶進京,三人只相處了短短四天不到,詹水根就去世了。他去世前做了三個安排,而這三個安排顯然在他心里反復思量過。為了安信侯府的穩定,為了家族的傳承,他不知道費盡心思算計了多少! 第一,他給詹木寶定下了一門并不顯貴的親事。 第二,他安排云夫人修道去了,而云夫人本人顯然非常認同這個安排。 第三,他上書給皇上,說了很多掏心掏肺的話,像當年他還是將軍,皇上還是主公那樣。他只有一個小小的請求,望主公日后能夠多看顧一下詹權這可憐的孩子。 之所以提的詹權,是因為詹權現在的年紀已經能當差,要是提了詹木舒,這孩子年紀還小,皇上就算應承了會照顧,也是張空頭支票,萬一以后有所變動、兌現不了呢?而提了詹權,立馬能兌現;以詹權的人品,他肯定會加倍回饋到詹木舒身上。 許是因為這封上書,待到詹水根去世,安信侯府里的其他人都要守孝,詹權卻被皇上奪情??梢娬菜@位在亂世中闖出了名堂的侯爺確實是摸著皇上的脈了。 第3章 關于先侯爺詹水根,萬商的心理定位一直都是“不熟悉的合作者”,一點都沒有“他是我丈夫”的真實感。也因此,萬商從來不會覺得云夫人是她的“情敵”。 更甚至說,云夫人也可以成為萬商的合作者嘛! 當然了,既然游戲成真了,既然萬商已經變成了游戲角色,生活在一個無比真實的世界里,那么對于她來說,頭等重要的大事是先把自己的日子過好,行有余力再去顧及別人。如果云夫人是那種爭強好勝、蠻橫無理的人,那既然她已經被打發修道去了,萬商絕對不會辜負先侯爺的好意,再重新把人找回來,無端給自己招麻煩。 主要是因為云夫人的性格確實好。 守熱孝的三個月,萬商一點都沒有閑著,想辦法把整個兒安信侯府犁了一遍,不僅清出好些個心思不純、玩忽職守的下人,還讓她收集到了不少和云夫人、詹權等人有關的信息。她知道云夫人是一個內秀之人,雖然以前吃過苦,但性格依舊善良。 從情感上來說,萬商覺得不能讓這樣一個安分守貞的小女人吃虧。 從利益上來說,云夫人是詹權、詹木舒的生母。詹權重情,詹木舒年紀還小,兩個人不能沒有母親陪伴在身邊。而且在安信侯府做出了選擇后——指的是找回侯爺的原配萬商,并讓萬商的便宜兒子繼承侯府這一選擇——肯定已經被某些人嫉恨上了,云夫人留在城外道觀,說不得就會成為那些人想要對付侯府時的一個突破口。 “家和萬事興”這句話并不是萬商專門說來哄騙詹權用的。 她真心這么認為。 詹權冒雪打馬趕到城外的道觀時,天已經黑得差不多了,本以為生母會驚訝于他的到來,沒想到云夫人竟好似已經知道什么,眼中沒有見到大兒子的驚喜,反倒是帶著一抹淡淡的憂愁。云夫人穿著一身素色道袍,頭發挽起來,也只別了一根簪子。 修道就要有修道的樣子,云夫人如化外之人那般像模像樣地行了一個抱拳禮,才道:“白日府里來了人,說是太夫人要權兒你接貧道回去……”她與萬商是平輩,到底也做過正妻,按說稱呼上不用過于恭敬,但因為萬商的“太夫人”不僅代表輩分,還代表了朝廷冊封的誥命,所以云夫人喊萬商一聲“太夫人”,這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先侯爺去世前,仔細地與云夫人講過利害關系。 為什么在知道萬商和萬商所生的長子還活著時,府里的正統一定要歸于萬商這一系?一來,這是皇上暗示的,皇權高高在上、不可違逆。二來,先侯爺調查了萬商這些年的經歷,知道她一直善待公婆、使得他父母能安度晚年,心里便對萬商有愧。 云夫人一不敢違逆皇權,二也覺得萬商不容易,所以她甘心讓出位置。她唯一擔心的就是她倆兒子,唯恐他們受了委屈。但話又說回來,男孩受些委屈不算什么。 那么,為何皇上會在意一個侯府的繼承問題呢? 這真的就是說來話長了。 前朝末年、新朝還未成立的時候,皇上是邊城軍中的一位遺孤,父親死在戰場上了、母親也因病去世,他就被養在了邊城軍的善堂中。待到皇上日漸長大,他被一位吳姓的營千總看中,收在身邊做了親衛。再長些,吳營千總更是把愛女嫁給了他。 后來皇上于亂世之中一遇風云便化龍,誰不說吳營千總有識人的好眼光? 不過,如果把這里頭的事情往細了說,那么真正懂得識人的其實不是吳營千總,而是他的愛女吳非。那時候吳營千總的夫人心善,憐憫善堂中的孤兒,常帶領內眷出入善堂,幫忙看顧。反正邊城也沒有那么多規矩,吳非作為營千總家的小姐,待在善堂中的時間并不少。她與皇上年紀相仿,兩人可以說是青梅竹馬一塊兒長大的。 皇上能識字、習武,這都離不開吳非的看中,離不開吳家的栽培。 亂世將臨、吏治敗壞,皇上與吳非成親后,利益與吳家一致,眼看著邊城軍的軍餉被一再克扣,士兵們都要被凍死、餓死了,皇上是個敢想敢做的,直接帶著一幫兄弟在暗中化官為匪,專門盯著那些貪官惡紳去“劫富濟貧”。這支“匪軍”逐漸壯大,待到前朝氣數盡絕、國土四裂,皇上猛然發現,他好像對這天下也有了一爭之力。 但打天下并沒有那么簡單。 各方勢力起起滅滅,打到最后就剩下五方勢力互相抗衡?;噬舷胍M一步,就需要拉攏更多的盟友,吸取更多的資源。而拉攏盟友最快捷的方法便是聯姻。 當時有世家許女下嫁。世家女自然不能為妾。 皇上已有發妻吳非,且吳非已經生了一兒一女。為了與世家聯姻,吳非主動站了出來,當著眾將領與眾謀士的面表示自愿貶妻為妾。世家女申屠樂因此嫁了過來。 吳非曾為妻,申屠樂亦為妻,這就為今日之事埋下了根由。 待到天下初安,放眼天下,皇上已是眾望所歸。他于今年六月底登基為帝,先是改元換號,又大封功臣。偏有一件最應該干的事他沒有干。他竟然沒有冊封皇后! 按照當時的狀態來說,該是冊封申屠樂為皇后的。因為不管吳非曾經是什么身份,她既已經貶妻為妾,那么申屠樂就是唯一的正妻。唯一的正妻便是唯一的皇后。 偏皇上并不言語。 皇上這一不言語,底下的人心念就動了。 這里要提一提皇上的子嗣問題。連先侯爺詹水根在發跡后都收了三房妾侍,皇上身邊卻除了吳非和申屠樂之外就再沒有過別的女人了。女人少倒是不耽誤生孩子。 吳非生了三男二女,申屠樂也生了一男三女。吳非生的長子是皇上所有子嗣中年紀最大的,皇上登基后他就成了大皇子,今年十八歲。申屠樂生的長子雖然在男嗣中排第二,但要是男女都入排行,他就排到了第四,這位二皇子今年只有十一歲。 如果皇上是盛世皇帝,那么大皇子和二皇子之間差了七歲,這差距并不算大。 但皇上是開國皇帝,這天下是他打下來的。自古就有上陣父子兵的說法,大皇子十二歲時就上了戰場,六年時間沒少身先士卒,軍中多為他的簇擁。而二皇子呢?現年才十一歲的他即便傳出了聰慧的名聲,可這名聲如何能和赫赫戰功相提并論呢? 在很多人看來,皇后之位不僅僅是皇后之位,還關系到了太子之位。 世家自然覺得皇后之位該是申屠樂的,太子之位該是二皇子的。但軍中卻有不少人看好大皇子。要是皇上第一時間立了后娶的世家女為后,這些人可能并不會說什么。但是皇上沒有。這些人就覺得機會來了。他們想要把大皇子推到太子之位上去。 紛爭就此開始了,新生的朝堂就究竟應該立誰為后吵了起來。 皇上的內心肯定是偏向吳非和大皇子的。他閉口不言本身就是一種態度。但只要他沒有金口玉言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世家那一派就可以裝作什么都不知道,咬死了申屠樂的正統名分。偏偏皇上還真就不能直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因為有些話一旦說出口,就徹底得罪世家大族了。而如今天下初定,萬萬不能讓世家再有借口鬧起來。 這個時候,底下忽然送了消息上來,說是找到了安信侯的原配嫡妻和嫡子。 并不是有人特意去找的,畢竟在這之前就連詹水根本人都以為原配妻子早已不幸身亡,更不知道原配還給自己生了一個兒子。是一個解甲歸田的殘疾老兵,帶著財富回了老家,本想買些田地,在家鄉當個大地主,結果意外瞧見了萬商的便宜兒子詹木寶,驚訝地發現這年輕人和安信侯長得一模一樣——或者用萬商的話來說,詹木寶的長相和詹水根就像復制黏貼的一樣。再一查,就知道了萬商和安信侯之間的關系。 消息傳到京城后,皇上招了安信侯入宮說話。 就是在這場談話中,皇上遭遇刺殺,安信侯挺身救駕?;噬咸烀谏?,自然一點事都沒有,扣下那兩個偽裝成太監和宮女的刺客,專門留了活口,丟進了天牢中。 這場刺殺是真實的,不是皇上專門演戲。但刺客的身份有些不好說。 皇上一面讓人大張旗鼓地出京接安信侯的原配嫡妻和嫡子回來,一面讓人在暗中散播著消息,有說刺客是前朝的宮女太監,刺殺皇上為要給前朝盡忠,又說刺客是某些人特意安排的,為要扶持皇子上位。至于這刺客究竟什么來歷,他們已經被打入了天牢,看守全部是皇上的人。他們最終會給出什么樣的口供,主要看皇上的心意。 很多時候,真相如何并不重要?;噬媳揪妥钌瞄L因勢利導。 安信侯府的事與皇家之事十分相似。萬商是嫡妻,生的是嫡長子。但之前都以為他們死了,所以云夫人入門是嫡妻,她生的本也是嫡長子?;噬系拇髲埰旃?、安信侯的欣喜若狂,相當于直接把皇上的心思擺在了明處——就要以前頭的妻子為正統。又有刺殺之事擺在那里,如果世家再不妥協,皇上很可能會把刺客的罪名安到他們頭上。 世家只能退后一步。 七月中,萬商成為了安信侯府的侯夫人,詹木寶成為了安信侯府的世子。差不多的時間,吳非被封為后,但皇子皇女們都只是得了基礎的封號,大皇子并沒有受封太子。顯然世家雖然退了一步,但沒有徹底退?;屎笾蛔屃?,卻還想著太子之位。 對于皇上來說,他的目的達成了大半?;噬峡偰艿玫剿胍囊磺?。 對于安信侯府來說,他們徹底得罪了世家,從此以后都要與之為敵。 第4章 因著先侯爺離世前與云夫人分析過其中的種種,所以云夫人縱然內心有些許的不甘心,但這一點不甘心不至于讓她憤怒,不至于讓她仇恨萬商和詹木寶這對母子。 云夫人知道先侯爺已經為她的長子詹權求了前途。只要皇上記著先侯爺的救駕之恩,記著安信侯府的忠心耿耿,詹權的前程不會差到哪里去。而詹權前途定了,她的次子詹木舒有親哥哥照料著,未來也不會太差。她所求的無非就是孩子們的安順。 兒子們有著落,云夫人自然就不愿意回府,以免與太夫人萬商發生沖突。 此時,云夫人面露憂愁地瞧著大兒子:“貧道在城外住得好好的,是不是權兒你在太夫人面前求了什么……萬萬不要做這樣的事,貧道是心甘情愿留這里修道的?!?/br> “娘你誤會了?!闭矙噙B忙解釋,“接娘親回去,這確確實實是太夫人的意思。我與太夫人也算是相處了三個月,每日請安都要見的,太夫人此人十分通情達理……” 猶豫了一下,見道童侍女們都在遠處候著,詹權壓低聲音說:“太夫人似乎知道一些侯府繼承的內情……”只略一說,便又立刻揚了聲音,“娘就放心跟我回去吧?!?/br> 云夫人詫異地張了嘴。 詹權非??隙ǖ攸c了點頭。 如果萬商單純是出于善心要把云夫人接回去,詹權可能還不會這么積極。善心能管多久呢?真住到一塊去了,偏善心又被消磨了,日后叫云夫人該如何自處?但如果萬商能看懂局勢,知道侯府必須要以她一系為正統的原因,詹權反倒徹底放心了。 雖然萬商不曾明說——有些話不能明說——但她和詹權卻有一種默契。 棋子一旦落入棋盤,便是誰都可以利用的。 安信侯府就是這樣一枚棋子。 作為一個聰明人,在云夫人沒有犯錯的情況下,萬商不可能會對云夫人不利。因為京城里正有無數的目光緊迫盯著安信侯府。萬商前腳對云夫人出手,后腳就有世家哭到皇上面前去,話里話外擔憂貴妃申屠樂與二皇子的處境,為他們求一些好處。 之前就是因為不知道萬商會是個什么性情,先侯爺為了把風險降到最低,才會一邊安排云夫人出家修行,一邊又求了宮里的老嬤隨侍在萬商身邊。只求家里別鬧騰起來。好在先侯爺臨死前見到了萬商,看透了她的為人。先侯爺也算是放心地去了。 “竟是如此?”云夫人忍不住追問。 “真是如此?!闭矙嘣俅吸c頭。 云夫人心說,若不是先侯爺臨終前與她說了許多,她其實想不了這么透,不知道安信侯府雖然得了皇上一時看重,卻徹底成為了世家的眼中釘。然而太夫人卻能憑著自己的本事堪破其中的種種,只這一點就勝出她許多。侯府叫詹木寶繼承了,或許不是什么壞事。唉,千算萬算都算不到先侯爺會因救駕賠進去一條命,但不救駕肯定更不行。先侯爺一去,府里必須要有一個足夠清醒的掌事人,否則富貴必不能長久。 詹權又勸:“娘原來住的院子,其他地方都沒有動,之前如何,現在依舊如何。只一處偏房,太夫人叫人改作了道場。娘就是跟我們回去了,也不會耽誤修行?!?/br> 話說到了這個份上,云夫人終于點頭,同意回府。 因為天色已經晚了,所以這一夜還是住在道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坐上馬車,慢騰騰地朝城內駛去。為了陪伴生母,詹權難得棄了馬,在溫暖舒適的馬車里窩著。 馬車停在侯府門口,詹權掀起簾子,竟然看見現侯爺詹木寶在大門處候著。 詹權連忙下車。詹木寶卻已經近前來,沖著馬車行了一禮,憨憨地說:“請靜華道人下車吧?!痹品蛉说纳矸萑缃穸嗌儆幸恍擂?,喊她夫人不合適,喊姨娘之類的又是作踐了她——她當初畢竟是以嫡妻的身份入門的——好在她身上還有一個道號。 也多虧了云夫人身上有個道號! 若是云夫人沒出家,那詹木寶作為現任的侯爺,過分尊敬她會被人說,不尊敬她也會被人說。但因為她出家了,方外之人本就能得人們的一份尊敬。詹木寶特意跑到大門口來迎接她,從禮法上是叫人挑不出毛病了,也叫人知道他們相處得很和睦。 對于詹木寶的這份敬重,云夫人頗為受寵若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