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知青去種地 第96節
書迷正在閱讀:假千金被讀心后,炮灰們人設崩了、吸血惡魔暴力妞、穿進國風乙女游戲、匹配到五個老婆的我當場跑路了(百合ABO)、萬人迷男主飼養手冊(系統 快穿 高H)、[綜漫] 靈媒偵探諸伏meimei、[海賊同人] 白團養崽日常、[東邦同人] 我在你身邊、太夫人的榮華富貴、[守護甜心同人] 轉生吐槽役就要擼幾斗貓貓
幾個小伙伴寫信的寫信,拍電報的拍電報。把重要的幾件事情跟家里人講清楚。 第一,他們結婚了。 第二,他們考上了大學。 第三,他們還沒收到錄取通知書,不能回去過年了。 信息發出去了,回隊里安心過年。 在鈴木生產隊過的最后一個年,幾位小伙伴都很認真對待。 隊里的糧食增產之后,豬場的規模也擴大了一些,加上豬的出rou率增加,年底的時候,每家每戶拿著分給自家的豬rou,個個都眉開眼笑。 姜棉他們分到的豬rou也同樣增加,有了充裕的鮮rou,可以做的吃食就多,而且離開在即,有很多東西無法帶走,能做來吃的他們就都做了,而且現在大家都會做飯了,這個做一點,那個做一點,幾個小伙伴過了一個很是豐盛的年。 雖然錄取通知書沒來,但是他們考上了名牌大學的消息,還是傳開了。從年初一開始,來拜年的人就絡繹不絕。 除了平常跟他們有來往的那部分人是純粹過來拜年和祝賀的。還有一些是想來求取經驗的,也有來借資料的。當然,也有極少一些是羨慕或者嫉妒,忍不住過來說些酸話的。 幾個小伙伴干了幾天迎來送去的活,對那些不懷好意的,想懟就懟,懶得懟就忽視。 年初五,國強又來通知他們去革委會拿錄取通知書。 拿回來的只有姜棉一個人的。 過了沒幾天,其他人的錄取通知書都來了。 先是謝東和跟莊清梵收到北大的,最后是楚嬰收到北師大的。 幾個小伙伴吊著的那口氣,終于松了下來。 莊清梵跟謝東和還是同一個專業,都是經濟。 謝東和看著錄取通知書,高興之余,也有點疑惑, “我跟梵哥報的是同一個專業。但估分的時候,我的分數比他的低了不少,我還以為自己沒戲了。沒想到還是被第一志愿錄取?!?/br> 楚嬰白他看一眼,說道:“你是不是高興得傻了。就不能人家的第一是順著數,你的是倒著數啊?!?/br> 姜棉聽了不由得笑了。 他們現在還不知道,楚嬰的嘴這一刻就是開了光的。 ◎最新評論: 按爪 撒花 考上了 -完- 第90章 喜宴 · [ 所有錄取通知書到齊了,事情終于塵埃落定。李國強又找上門來了。 ] 所有錄取通知書到齊了,事情終于塵埃落定。李國強又找上門來了。 “幾位同志,你們真了不起。清華、北大、北師大,說考上就考上了。你們怎么就這么厲害呢?!崩顕鴱姄嶂?,感嘆道,“這并不僅僅是你們的個人榮譽。以后我走出去,說到這一次的高考,說到我們生產隊今年考出去的大學生,我的臉上也有光?!?/br> 未等姜棉他們給出反應,他又說道:“這么優秀的人,居然在放榜前就兩兩同時結了婚。這是多大的喜事??!要有多大的運氣才能弄成這樣的巧?不能就這樣平淡地就過去了。說什么也得慶祝一番?!?/br> 姜棉明白他的意思,洞房花燭夜加金榜題名時。這人生的兩大喜事兒,他們都碰上了,而且不是一方金榜題名,是夫妻雙方。 這是自古沒有的,只有現在的社會才有可能。 而且,他們不是一對,是兩對呢。 這兩對還是好友,還都是他們鈴木生產隊的知青。 這樣的大喜事,如果不慶祝慶祝,就算姜棉他們同意,他李國強也不同意。 在這么久,他們都得了李國強不少的照顧,雖然說他們也有回饋,但雙方的付出并不能就此對消,反而正是這個原因,有來有往,雙方的感情日益增長,羈絆才越來越深,所以,對方的提議,他們不能漠視。 不過,要擺宴的話,就算不考慮以后的人情來往,就擺宴要忙的那些事情,對他們幾個來說,也實在是太多了。 擺宴的話,豬rou是必須要有的。但他們養的豬,早就賣完了。絕大部分人家的豬都是年前就出欄了,現在是新年初,就算他們有錢買,也不一定能找到。 而且他們的時間也挺緊的,特別是莊清梵和謝東和,二月底就要報道。 回京市要坐三天左右的火車,這幾年來,他們都沒跟家人團聚過,總要留點時間給家人吧。特別是兩位男同志,這可是帶新婚妻子第一次登門呢。 而且,回去之前,他們這里的東西也要處理。 莊清梵看大家都低頭不語,于是開口道:“李隊長,下鄉這幾年,得了你們不少的照顧,其實我們也想找個機會答謝一下大家。不過時間實在是太緊,我怕趕不及回去報道?!?/br> 謝東和接話道:“對啊。要擺宴,不說那些其他的,總得有豬rou吧,現在讓我們一時半會兒去哪里找?” 李國強聽了哈哈一笑,“這些你們都不用管,我們隊里來cao辦就是。所有東西不用你們出,全部由隊里負責,所有的活也不用你們干,就安安靜靜地當你們的新人就好了。你們要是閑得慌,可以把手頭上未做的事情先處理掉,宴席過后,你們可以抬腳就走?!?/br> 幾個小伙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還是由姜棉開口,因為他們所有的物資都歸她管理。 “李隊長,這樣不行。為我們擺宴,卻用隊里的東西。隊里的東西是集體的,這樣不妥?!?/br> 如果有人心生不滿,往上面一告,他們幾個都沒得好果子吃。 李國強一擺手,說道:“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決定,是所有隊干部以及一些家族代表一致決定的。你們幾位這幾年來,為我們隊里做出了不少貢獻,我們隊里的生活水平能提高這么多,有大部分都是你們的功勞。我們從來沒有為你們做過什么,但我們記在心里?,F在你們有了更遠大的前程,也可以說是為隊里的讀書人樹立了榜樣。為你們做最后這點小事是很應該的,沒有人會有異議?!?/br> 這番話,李國強說得很懇切。為了以防萬一,姜他們還是沒有答應所有的物質都讓隊里出。 最后一人退一步,姜棉他們負責出雞鴨和魚,還有青菜。這些東西都是他們現在手頭上現成有的。 而糧食和豬rou,還有其他一些零零碎碎的東西,則由隊里負責。 糧食很容易,生產隊里還有倉存。豬rou是隊里去年特意留下來的兩頭豬。 去年他們參加高考之后,沒多久就結了婚。當時李國強就有了這個想法。所以特意留了兩頭豬出來。 當然,這次的宴席是用不了兩頭豬,一頭都綽綽有余了,多的一頭只是以防萬一。 按照他們的商議,本生產隊的,按戶算,每戶出一個人來參加宴席,70歲以上的老人另算。 鈴木生產隊里,一共有100來戶,這時候的農村,很多人三代同堂了,都不分家。所以別看村子這么大,戶頭不算多。 一戶一人,就100多人,加上二三十個70歲老人,然后算上所有的知青,再預備幾桌外面來賀喜的人。差不多二十桌就夠了。 他們定下的原則是,凡是本生產隊的人,不管是本地社員還是知青,一律不收禮金。因為隊里公共出的東西,他們都有份。如果是外面來的,要是人家給,那就收。 商議好了各種細節,李國強才說:“隊里的老人已經看過了,后天就是好日子,你們準備準備?!?/br> 小伙伴都齊齊地看向他。 前幾年破四舊破得厲害,雖然現在那幫人倒臺了,但李國強一個有文化的退伍軍人,居然會相信這些? 李國強被他們看得有笑起來,說道:“要辦喜事兒看個好日子,老祖宗傳承幾千年的習慣了。這有什么奇怪的?我們信不信無所謂,有人信,跟我們辦的事情又不沖突,順著他們點又何妨?” 看來是老人家自己的主意,先把日子選好了,告訴李國強,而這個日子呢,又恰巧契合他們想辦事的日子。就順水推舟了。 擺宴的地點放在隊部旁邊的空地上。那里開闊,又是村子的中心,是集體聚會的好地方。 第二天,幾個小伙伴把20來只雞和20來只鴨送了過去,然后帶人過來搬雞蛋鴨蛋,還有撈魚和砍菜。 等他們把所以東西都拉走,姜棉他們就開始忙自己的事了。 作為喜宴的主角,他們就算想動手,別人也不可能讓他們動。不如干點自己的事情,比如拉糧食去換糧票。 不過他們并沒有把所有的糧食都換掉,只是換了一部分。 他們準備把一部分糧食拉回京市去,因為他們有洪表叔,這點事情不難。 他們打算讓家里人都嘗嘗自己種出來的糧食的味道。 抱這種想法的,其實只有謝東和,因為姜棉和莊清梵,之前都有寄過糧食給自己的親人。只有謝東和,家里人都不用他接濟。 莊清梵找人去給洪表叔捎了口信,正好遇到洪表叔本人,他表示到時候會過來參加他們的喜宴,順便把他們要帶去京市的東西捎走。 幾個人正在準備拉去換糧票的糧食,唐建設和王長軍過來了。 兩個人一看到他們在忙,擼起袖子就幫忙。 等糧食裝好袋,姜棉走了過去,問兩位老鄉,“你們過來是有什么事找我?” 剛才在忙的時候,他們不時就偷偷地望她一眼。 唐建設從兜里掏出三張大團結,遞了過去,說道:“這是上次跟你借的錢?!?/br> 姜棉沒接,說道:“你們有需要,就先留著用吧?!?/br> 唐建設把錢一把塞給她,說道:“借錢不還我心里不踏實,你拿著吧?!?/br> 姜棉聽他這么一說,就把錢收了。不過她覺得這兩個家伙應該還有事兒找她。 不過她沒問,留給他們自己決定要不要開口,便說道:“那沒其他事的我要先去忙了?!?/br> 兩位老鄉相互對視了一眼,最后還是唐建設開的口:“其實我們過來找你,還有一件事。我們想請你幫一幫宋朝明?!?/br> 姜棉:“宋朝明怎么了?” 唐建設:“去年的高考他沒趕上,他本來打算是今年再搏一搏。他以前的成績那么好,考上的幾率還是很大的。不過前段時間他家里出事了,他爸得了肺病,他媽只好辦了內退照顧他。弟弟meimei就頂了父母的職。一家人每個月的工資也就將將夠他爸的藥錢。他前段時間受傷又花了一筆,現在身體還不太好。他所在的生產隊,比我們這邊差遠了。知青和本地社員的關系不怎么好,生產隊長也不怎么待見他們。我怕他熬不到明年高考。我和軍子,就算想幫他也沒辦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br> 姜棉問道:“那你想我怎么幫他?是錢還是糧?” 唐建設想了想說:“其實我們過來找你,是我們自己的想法,朝明并不知道?!?/br> 姜棉:“我這呢,錢有,糧也有。你先去問問他,需要的話就過來找我。不過要快,我下午就要把糧食拉去糧站換糧票了?!?/br> 唐建設聽了趕緊去找謝東借自行車。 宋朝明所在的生產隊離這兒不遠,騎車的話,十幾分鐘就到了。 等他們兩個人走了以后,姜棉就把她準備把糧食借出去的事跟莊清梵說了。 莊清梵沒有任何異議。 宋朝明是姜棉的老鄉,也是唐建設他們的好朋友,莊清梵見過他幾次,看得出他是一個有城府的人,但并不是那種卑鄙宵小之輩。 這樣的人落難的時候拉他一把,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至于他會不會借債不還,姜棉沒放在心里,他也一樣。 就算他們看走眼了,這點損失對他們來說,根本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