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知青去種地 第85節
書迷正在閱讀:假千金被讀心后,炮灰們人設崩了、吸血惡魔暴力妞、穿進國風乙女游戲、匹配到五個老婆的我當場跑路了(百合ABO)、萬人迷男主飼養手冊(系統 快穿 高H)、[綜漫] 靈媒偵探諸伏meimei、[海賊同人] 白團養崽日常、[東邦同人] 我在你身邊、太夫人的榮華富貴、[守護甜心同人] 轉生吐槽役就要擼幾斗貓貓
大人們不放心,但也不可能天天送。只能推遲孩子上學的年齡。 這樣一來,很多鈴木生產隊出去的小孩就成了班里年紀最大的那個,感覺到自己跟別人的不同,有些小孩上著上著就不想去了。 李國強當了生產隊長以后,才提議由隊里出資,牽頭辦起了起這所小學。 學生不多,老師也少,每個班就配一個老師,大家都身兼數職。至于像校長這樣的管理人員是沒有的,教學方面的事老師們自己商量著解決,其他事情解決不了的就找李國強。 本來像這種找代課老師的事,那位要休假的老師可以自己推薦人來,但她是本地的,嫁得又近,娘家有兩個meimei,婆家有一個小姑子,三個人的學歷一樣,年齡也差不多,這代課老師的位置只有一個,給誰都不好,于是干脆就誰都不給,留給李國強這個生產隊長去找人。 別是臨時的,還是代課老師,就算是長期的,李國強要安排人進去,也沒有人敢說什么。 只是沒想到有這么多人惦記。 李國強聽了那些知青的話倒也沒有發火,他也想笑。 別說要姜棉送禮給他,就是倒過來,他給姜棉送禮,人家還不一定稀罕來當這個代課老師。 不過這些事就不必跟他們解釋了。 他也沒有否認他最初的打算,“我開始的確是想找姜知青他們當中的一個來代課。但他們都拒絕了,說自己才疏學淺,而且沒有教書的經驗,怕誤人子弟?!?/br> 這番話一出,很多知青都低下了頭。 李國強看了一眼那些知青,繼續說道:“至于問什么找他們而不是其他人,我認為他們最夠格。 從學歷來講,他們都說高中生,學歷就算不比你們高也不會比你們低。 從思想來講,他們看到有人落水會毫不猶豫地下水救人,得了好種子也沒有捂著為自己謀利益,而是拿出來跟生產隊一對一地兌換。單憑這一點,就可以成為學生們的楷模。 從行為來講,他們積極出工,干活不偷懶,掙的工分不但是你們知青之中最高的,甚至在整個生產隊里也能排在前面。 這說明什么?這就不用我再講了吧。你們自己說說,你們中間有誰可以做像他們那樣的?” 一席話把一群人弄得啞口無言。 附近的每個生產隊都有知青,不同生產隊的知青之間也會有聯系,不同地方的知青湊一起的時候,免不了交流一些各自的信息。跟其他生產隊的相比起來,鈴木生產隊的知青算是過得比較好的。 最大的原因,就是李國強這個生產隊長。 他辦事雖然認真嚴謹,卻從來不以權勢壓人,以前雖然不喜歡那些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嬌氣知青,但也能做到不偏不倚,不加刁難。 也許是李國強對他們態度一向比較溫和,所以他們也就大膽起來。 其實,學校是鈴木生產隊建起來的,人家找老師也沒必要問過你們知青啊。 不過原本屬意的人請不來,那就公開招人吧,這些知青鬧起來也是很煩人的。 “既然現在有那么多人想要這個位置,那就公平競爭。我一會兒就出告示。不管是知青還是本地的社員,都可以報名,到時候一起考試,擇優錄取?!?/br> 姜棉看事情得到解決了,那些人也不敢再攔她的路,就回去了。 其他小伙伴剛才在自留地干活,就沒和姜棉一些起去,等聽姜棉講了剛才發生的事情,一個個都搖頭。 那些人真是太能折騰了,就幾個月的代課老師,也值得去掙? 幸好他們都沒有興趣,否則會被煩死。 不管那些人怎么去爭當這個代課老師,幾個小伙伴除了上工,回來就進廚房給姜棉當徒弟。 莊清梵很有研究精神,學什么都比較快,之前做飯不好處是因為沒有人指點,找不到訣竅,現在有姜棉親自指導,那水平是“噌噌”上升。 雖然還不能跟姜棉比,但是一般比較簡單的家常菜,已經做得有模有樣了。 自己的男朋友這么有悟性,姜棉是很高興。但到了閨蜜這里,就有點頭疼了。 煮個粥,煮個飯,甚至蒸一條魚,她都可以,但只要一拿到鍋鏟的,她就抓瞎。 最后姜棉實在是教不動了,只能放棄。轉而打起謝東和的主意來。 謝東和也不愛進廚房。之前迫于陸二舅的威壓,才被抓住學了兩天,現在自己的兄弟和對象都跟著學,他也不好缺席,但心態并不積極。 直到姜棉說了這么一番話。 “楚嬰同志樣樣優秀,唯一的短板就是不會做飯。如果你不把這個短板補上,萬一哪一天你們倆鬧別扭了,她又遇到一個很會做飯的男士。到那時候人家拿他的長處來攻你的短處。你說楚嬰同志會不會被勾走?” 謝東和的態度瞬間變得積極起來。 之后姜棉一進廚房,他就緊跟其后,三個人一起看姜棉炒菜的時候,他也一定要站在最前面。 其他兩位小伙伴在姜棉的示意下也都讓著他,次次讓他搶先。之前是三個人輪流試做的,現在姜棉也不叫他們輪流了,每次都是讓他來。 等謝東和終于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已經有點喜歡上做飯了。 但他還有想找自己的兄弟發發牢sao,“梵哥,你媳婦坑我,我怎么也不提醒一下?” 莊清梵敲他:“別亂說,現在還不是媳婦?!?/br> 謝東和摸摸頭:“遲早的事嘛?!?/br> 莊清梵瞥了他一眼,謝東和馬上不敢說了。 謝東和嘀咕道:“重色輕友?!?/br> 聲音雖然很小,但是莊清梵還是聽見了,“她坑你什么了,我怎么不知道?” “坑我學做飯啊。我對象就算了,我學會了她受益。你也不提醒我一下,讓我學得那么積極?!?/br> 莊清梵忍住笑,雖然姜棉后來有跟他提過,但姜棉和謝東和說那番話的時候他并不在場,他便裝著不知道,“你不是看見楚嬰學不會,自己主動學的嗎?” 謝東和不敢說不是為了楚嬰學的,說到底,也是為楚嬰學的。 當是不一樣啊。 他不好意思是自己中了姜棉的激將法,只得用幽怨的眼神看著自己的兄弟。 莊清梵最終是憋不住笑了出來,怕兄弟翻臉,馬上又收住了,哄他道:“她也是為了你好??幽銓λ譀]有好處。你學會的手藝在你自己身上,受益的又不是她。你看,為了教會你,我這個對象的練習機會都被剝奪了,這是在犧牲她自己的利益來成就你?!?/br> 哄人的話,不管真假,說開了就會越說越溜,“你想,楚嬰會蒸和煮,你學會了煎炒炸,一配合,不是剛好。還有,以后要是你們吵架了,你會炒菜,楚嬰不會,你們之間,是不是就多了一道和好的臺階?如果你想哄她,是不是又多了一種方式?” 謝東和已經被他成功洗腦,轉而對姜棉心存感激,問道:“如果你們吵架了,那你怎么哄她?” 莊清梵:“我們不會吵架?!?/br> 謝東和:“萬一呢?” 莊清梵:“沒有萬一。我們都是講道理的人,從來不吵架?!?/br> 謝東和瞬間覺得自己被暴擊。 他和楚嬰就經常吵架,雖然很快就和好,也不會因為吵架而影響感情,但三天不吵心里就覺得少點什么。 這讓他在兄弟面前情何以堪。 ◎最新評論: 撒花 撒花 其實吵架也是一種溝通方式,不翻舊賬不涉及兩方家人就好,我們也經常吵,開始談戀愛一直吵到結婚后才少了點。 打卡 -完- 第78章 莊爺爺平反 · [ 各人的性格不同,每一對伴侶都有自己的溝通方式。像莊清梵和姜棉,] 各人的性格不同,每一對伴侶都有自己的溝通方式。像莊清梵和姜棉,兩個人的話都不多,姜棉也不是那種會作的女孩,而且兩個人的經歷特殊,內心自然比其他人成熟,心靈的默契更深一些,很多時候就算沒有語言交流,也能明白對方所想,拿什么吵架呀? 謝東和跟楚嬰則相反,兩個都是愛說話的,心里想點什么,嘴上馬上就說出來了,你一句我一句,之前沒在一起的時候就愛斗嘴,就算吵架也像說相聲。 成了戀人以后,心里對對方多了一些包容,就算吵架,也不會出語傷人,越吵感情反而越好,對于他們來說吵架不是壞事。 謝東和還年輕,有些事情還不懂,不過他也知道兄弟的這種沉穩自己是學不來的,他也不想學,他和楚嬰兩口子依然這一刻吵下一刻就又好得跟一個人一樣。 其實姜棉跟莊清梵也挺羨慕他們的,換成他們倆,吵一架非得損肝傷肺不可,哪能那么快就恢復。 不過他們很快就忙了起來,沒有時間去想東想西。 每次生產隊的農忙開始前,姜棉都會先把自家的自留地安排好,能種的都種了,還沒到時候的就做好準備。等他們一忙完自己的,生產隊的春耕就開始了。 忙完春耕,姜棉和楚嬰倒是有點空了,不過兩位男同志就被請走了。 去年鈴木生產隊弄了幾個沼氣池,李國強是個心里有溝壑的,那幾個沼氣池出的沼液和沼渣不能完全覆蓋整個生產隊的田地,他就每一種農作物都劃分出一片來,專門施沼氣肥,跟其他的區別開來,對比效果。 最后得出的結果很喜人。這些信息生產隊的很多社員都知道,一傳十,十傳百,加上親戚之間的交流,其他生產隊的人自然就知道了。 當了這么久的生產隊長,李國強的精明也是名聲在外了。 于是得到消息的生產隊都找了過來,得到李國強的證實后,有門路的就開始活動起來了,四處找材料,等材料買回來,就過來鈴木生產隊請人。 莊清梵和謝東和這些人不但是第一批就開始參與建造的熟練工,還是手握圖紙的技術工,是必須請到的人員。 當然,工錢也是相當可觀的。 每個生產隊都有一些手藝人,他們不參加生產隊的日常勞動,而是每個月交給生產隊30塊,當作買工分的錢,然后自己出去找活干。是虧還是賺,得看他接了多少活。 現在這里的行情是這樣,一個技術成熟的泥水匠師傅,日薪是三塊。 像莊清梵這些手里握著獨門技術的,工資還會翻倍。 莊清梵這次出去干活不累,就是比較費腦子一些。 他除了做設計,還要監督工程的進度和質量。 謝東和的工資比他的差一點,但是比泥水匠的要好一些。 兩個人早出晚歸,在外面奔波了近兩個月,才慢慢有一些空閑。 姜棉之前一直想要一個土制烤爐,但總是被種種原因耽擱了。 莊清梵一直記得這事兒,眼下得了空閑,拉住謝東和就準備動工。 謝東和是個吃貨,聽說要建烤爐,兩眼放光,心中雀躍道:“這是不是說以后又有新的好吃的了?” 楚嬰一聽就敲他,“爐都沒做就想著吃。你不是跟我說你的廚藝快要出師了嗎?正好,做好了烤爐給你一個露臉的機會,做一個來嘗嘗?!?/br> 謝東和不敢再多話了,乖乖去搬磚。 等烤爐做好,姜棉試著烤了好幾樣吃食,像烤面包,烤魚,烤雞,等等,每一樣嘗試都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