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知青去種地 第13節
書迷正在閱讀:假千金被讀心后,炮灰們人設崩了、吸血惡魔暴力妞、穿進國風乙女游戲、匹配到五個老婆的我當場跑路了(百合ABO)、萬人迷男主飼養手冊(系統 快穿 高H)、[綜漫] 靈媒偵探諸伏meimei、[海賊同人] 白團養崽日常、[東邦同人] 我在你身邊、太夫人的榮華富貴、[守護甜心同人] 轉生吐槽役就要擼幾斗貓貓
兩位聽眾只是對視了一下,并沒有問到底的意思,然后就轉換了話題。約好了一會一起去隊部挑土陶,唐建設和王長軍就挑著另一擔柴回去了。 姜棉收拾了一番,就過去東間,本來她只是想問一下路的,振華直接讓振民把她領到了隊里的倉庫面前。 姜棉剛到,唐建設和王長軍也到了。 管著倉庫的鑰匙歸隊里的是一位姓文的30多歲的白臉漢子,是這個村子里面另一個比較小的宗族的人。人挺和善的,知道了姜棉幾人的來意后,交代了幾句,笑瞇瞇的把門打開了。 “你們看,這些都還不錯?!蓖蹰L軍是第一個走進去的,這個摸摸,那個看看,禁不住地稱贊。 “嗯,是不錯?!苯拊瓉碇皇窍胩魩讉€砂鍋的,不過眼前的東西倒是給了她一些驚喜。 灰撲撲的一列列大小不一的器皿雖然談不上精致,但粗曠質樸中帶有一股說不出的韻味,但比她想象的要好很多。 姜棉心下一高興,禁不住就多挑了好幾樣。除了三個砂鍋,還有一些碗碗缽缽,再加幾個壇子。 唐建設和王長軍那邊也拿了不少。 “姜同志,你不是有鍋嗎?怎么還拿那么多鍋?”王長軍看見姜棉拿了那么多個鍋,不禁有點驚訝。 “這兩個小一點的留著燉東西吃,耐熬又全味,天涼的時候還不容易冷,兩個不多。這個大的就放在灶臺大鍋后面的灶孔,平常借熱燒點水,用起來也方便?!?/br> 上一世的姜棉,小時候家里打的也是這種土灶。一個灶臺,三個灶孔,跟這里的結構是一模一樣的,只是他們家那用的是金屬鍋。 她的父親文化不高,但對生活卻是挺有講究的。到了老年,兒女都不在身邊,自己一個人在家,家里的鍋也不少,不是燉這個就是燜那個。雖然家里有煤氣灶,但燉東西或是熬煮東西的時候,父親還是喜歡燒木柴。 因為這,還特意用磚和石板在廚房砌了一個長臺子,上面長年擺著一溜的砂鍋。 母親過去世后,按風俗他們家把土灶拆了,不過后來父親又買回來兩個鐵皮做的爐子。 姜棉也想要個鐵皮爐子,但有點難,所以她準備退而求次弄個三腳灶。 東西挑好了,要到會計那里登記好。 這些不陶器不用現錢買,在特殊年代,也是為了不落下把柄,要用工分來換。姜棉他們沒有公分,只能記賬,留到上工以后再扣。 李國強這位生產隊長也算是事無巨細都考慮周全了。 關了制瓦作坊,又開了制陶的,雖然規模不大,但也是請示過上面的領導的,算是過了明路。 雖然要給公社提供一些產品,先不說這效益有多少,但至少為本村的社員節省了不少工業券。農村的社員,要拿到工業券可不容易。 挑陶具挑得爽,又領了糧食,歸攏起來之后一看,那場景連姜棉自己都有點不好意思了。單憑她一個人,再長兩只手也無法把所有東西一次性提回去。 唐建設跟王長軍嘀咕幾句,走過來給她幫忙,自己的則留下王長軍看守。 姜棉也沒客氣,反正都在一個隊里,要還人情以后有的是機會。 ◎作者有話說: 把名字改回來了,是否一模一樣就不敢保證了。我有認真寫文,但名字,本人真的是起名廢??吹貌皇娣?,抱歉。 ◎最新評論: 之前那文名太文藝了,像我這種喜歡看年代文的,看到那文名一般都不會點進去。 -完- 第15章 請客 [ 送走了唐建設,姜棉拿了一小包紅糖和一把奶糖出了院門。 五奶奶那里不好總是去麻煩他們 ] 送走了唐建設,姜棉拿了一小包紅糖和一把奶糖出了院門。 五奶奶那里不好總是去麻煩他們。 姜棉走進村子人家密集的地方,左右轉了轉,找了兩個孩子打聽,最后在一戶人家那里換了一些雞蛋和兩把青菜回來。 雖然這些東西姜棉的空間都有,但為了掩人耳目,有些功夫還是不能少的。 以前她做煲仔飯時所用的佐料不敢拿出來,就簡化一些,反正這年代只要有rou,廚藝及格,做出來的東西都差不了。 何況做煲仔飯對她來說不過小菜一碟。 不過現在這次的份量有點大。但做好的信心還是有的。 先把米洗了泡上。 過一會,再把臘腸和香菇拿出來分別泡上。 姜棉準備做臘腸煲飯。 醬油,香油,雞蛋,蔥花也放一邊準備好。 姜棉注意著時間,到了下午五點過的時候,開始準備晚餐。 用砂鍋做煲飯味全,飯就香,但火候不太好掌握。 姜棉一邊看著時間,一邊時刻注意火候和鍋蓋的反應。 花了大半個小時,成品出來了,效果還不錯。咸淡適中,色澤油亮,香味撲鼻。 另外炒兩個青菜,姜棉一個老芯粵省人,光吃飯菜嫌太干,再加一鍋雞蛋蔬菜湯。 唐建設和和王長軍到的時候,姜棉剛好把飯菜端上了桌。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建設哥的時間把握得剛剛好?!蓖蹰L軍手里拿著幾個雞蛋,見了姜棉,笑瞇瞇地遞過去,順便調侃了唐建設一把。他本來是想早點過來的,但唐建設硬是拖到了現在。 “是來的剛剛好??梢蚤_飯了。來,坐,別客氣?!苯薨央u蛋接了過去放好。對這個時代的日常禮節,她也是接受得良好。 兩人也沒拿自己當客人,唐建設幫忙把碗筷擺好,王長軍一手拿起飯勺,一手打開鍋蓋。勺子還沒放下去,香氣一下子就沖騰上來。 “好香啊。這臘腸還能和飯一起煮?” “姜知青,這太豐盛了?!?/br> 在姜棉看來極其簡單的飯菜,兩位客人倒是連連贊嘆。 兩位客人原來以為就吃點蛋,誰料好東西在鍋里。不但是全白的大米飯,還有rou。 “一點臘腸,家里帶來的,不算什么好東西。再好的我也沒有了。到這里的第一頓飯,怎么也要吃點好的不是?第一頓吃飽吃高興了,以后才有心情和力氣干活?!苯扌ξ?,開始裝飯,每個碗都壓得實實的,“今天的這一頓飯,雖然不能吃好喝好,但一定要吃飽。今天吃飽了,以后都有飽飯吃,今天沒吃飽,以后就有可能難熬。所以不要給我省,飯如果不夠的話我再去下一些面條?!?/br> “還有這說法?”王長軍問道。 “這是她自己的說法?!碧平ㄔO從來沒在別處聽過這個,他覺得是姜棉自己的想法。 “我沒說錯呀,不是說萬事開頭難嘛,我把這個頭盡量開得好一點,以后就會比這更好?!?/br> 真得是舌燦蓮花。 不過飯是你做的,你怎么說都可以。 幾個人不再多話,開動起來。 這臘rou燜飯是真的好吃。料好,火候的把握也剛剛好。 唐建設這樣的家境相比周圍的人來說已經不錯,像這樣的飯也不是能經常吃到。 王長軍家里的孩子多,日子比唐建設家的還要再差一點,這會見了葷腥,扒飯的速度恨不得用上平生之最。 看著客人這么開胃,姜棉手里的筷子動得也比平??炝藘煞?。 都是沒到雙十年紀的青少年,肚子就像是個無底洞,不管是飯、菜,還是湯,最后都被三個人掃清光了。 吃過飯,兩人也沒多作逗留,約好了明天出門的時間,趁著天色沒黑,就告辭了。 姜棉收拾了殘局,把明天的采購清單再過一遍,寫了兩封信,洗洗就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吃過早飯,姜棉就趕到集合點,同去的還有帶路的振興。 到了地方,已經有好幾個人等在那里了。原來這天是嶺山公社的集市日。 雖然目前實施的是計劃經濟,個人做買賣受到嚴格的限制,但每個公社還是會有固定的集市日的。只不過交易的貨品和方式要嚴格按規定。 從鈴木生產隊到公社的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就是牛車,有時候還不一定有得坐。 對于坐牛車,姜棉并不熱衷。 經過了昨天的驗證,她目前的這副身體看著嬌小,但并不嬌氣。 徒步走了那么久,不但第一天沒有疲憊感,第二天也沒有那種運動過后的酸痛感。經過了一個晚上的睡眠之后,立馬就神采奕奕,活力四射的。 她其實還想再驗證驗證的,測試一下自己的極限能到哪里。不過想到明天就要上工,今天要辦的事不少,光靠雙腿走路耽誤的時間太多。衡量之后,就放棄這一打算。 唐建設和王長軍也很快就到了集合點。 看著牛車旁邊擠擠壓壓的一堆人,幾個人一商量,最終還是決定走路去。 他們年輕力盛,沒必要跟那么多人擠。跟他們一樣打算的,還有村里的兩個青壯年。 牛車悠悠地上路了,幾個徒步的也緊跟在后。 幾人剛出村子,突然后面傳來“突突突”的聲音。這聲音,非拖拉機莫屬了。 幾個人驚喜不已,一邊朝路邊靠一邊回頭。 “國棟,是你小子??!拖拉機修好啦!”同行的一個青年朝著拖拉機手喊了起來。 “上面來人了,昨天就修好啦!到公社去嗎?上后面去,捎你們一段?!?/br> 拖拉機手看著也就20多歲,有著一副大嗓門。就是不知是先天的還是后天練成的。畢竟他手上的鐵家伙的噪音不是一般的大。 幾個本來打算徒步的人,呼啦一下全爬到車斗里去了,原來坐在牛車上面的人也跟著過來了一大半,瞬間拖拉機斗里就塞滿了人。 雖然一路都有噪音伴隨,不過好處也是實打實的,時間一下子節省了一大半。 姜棉和唐建設三個人下了車,問了路,先去了郵電局把信寄了,然后直奔供銷社。 還沒到供銷社,先看到了食品站,不大的地方,已經有不少人在那排著隊了。不用說,都是在等著買rou的。 幸好遇到了拖拉機,否則等他們到了這,豬毛都沒一根了。 姜棉拉住了唐建設,問道:“你們打不打算買rou???買的話,現在去排隊應該還可以買到?!?/br> “買一點吧?!碧平ㄔO手里有錢也有票,而且出來一趟不容易,能買到rou的話,當然要買點回去。 為了不耽誤時間,三人決定兵分兩路,王長軍留下來排隊買rou,唐建設和姜棉則先去供銷社。 給王長軍留下錢和票,姜棉想到了五奶奶,特別交代王成軍,如果有豬肝,就買一些。 王長軍去排隊買rou了,剩下的兩個人繼續去供銷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