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你的前前前許多代畫這畫的時候,神早就滅亡了,所以才把《山海經》作為了參考素材,關于那些神長什么樣,你就看個樂子,別太當真?!?/br> 不知為何,他在說到“神早就滅亡了”時,語氣里是完全掩蓋不住的愉悅和得意,仿佛有著對他們的滔天仇恨。 但江起舞只是點了點頭,不再理會他,不想被他過多干擾,萬一他故意誘導她跟著他的思路走呢? 而他也自覺地沒再說話,給她留出安靜看壁畫的時間。 第三個畫面依舊明亮,眾神齊聚在萬物生里,就在這個極具標志性的天坑里,他們有的在捏著黃泥,有的在將捏好的泥塑往天坑的洞壁上送,簡單來說,這個畫面描述的就是眾神造萬物。 邊上的小字也是這么寫的:遂造萬物,以盈天地。 到目前為止,這個世界發展史和祝余說的基本一致,江起舞繼續看下去。 到了第四個畫面,底色便暗了一些,可以看得出畫面上的主角由神變成了人,而且這些人中,一半是面目猙獰、兇神惡煞,另一半呢,不是臥病在床,就是血流不止。 江起舞不禁想著,畫這畫的,估計對人類這個群體沒什么好印象。 再看那些小字,果然如此。 然萬物有心者難克己,則私欲萬端生焉,其中以萬物之靈自詡者為甚。而妄念降于天地,又以傷病為伴。此二者皆為至濁之物,易起難息。至此,盈天地之間者不唯萬物生靈,復加以濁物。 啊,原來是這樣。 第一句與祝余說的三不善根應是同一個意思:這世上有了生命,有了思想,便很難不生出些私心、雜念來,歸其根本,也就是貪嗔癡在作怪。 這里還認為,在世間萬物中,貪嗔癡這三念最重的就是那些自認為是萬物之靈的那個物種。 如此用詞,江起舞一眼便看懂所指為誰了,萬物之靈自詡者,不正是人類嗎? 這么認為的話,難怪會在這壁畫里將人類畫得面目猙獰、兇神惡煞。 但是這第二句,什么叫做“妄念降于天地,又以傷病為伴”呢? 江起舞不自覺地小聲讀著這句。 又把有一會兒沒說話的三不善給招來了。 “你可以理解為,妄念和傷病之間存在著一種雙生關系,這世上每多出一絲妄念,便會在某處也添上一些傷病?!?/br> 如果是這樣,結合后面兩句,江起舞便知道污染了這個世界的,究竟是什么? 世界被污染,始于神造萬物。 新造的生命,尤其是人類,他們因貪嗔癡生出妄念,又因妄念的到來給世界添了傷病,而妄念和傷病都是十分污濁的,容易產生,但卻很難被消去,因此,世界便不再是從前那般純凈了。 于是便有了第五個畫面,底色極其陰暗,眾神倒地不起。 幾句小字便把神從這世上徹底抹去:一念之差,置天地于泥塘。至純至凈難再,有如覆水破鏡。是以神族漸衰,至于滅亡。 所以,只有一個至純至凈的世界,才能夠生出神來嗎? 當世界被污染,不僅無法再生出新的神,就連已有的神,也會失去永生不滅的能力。 那些神造萬物時,一定想不到,這個舉動竟會導致他們自己的滅亡吧。 還真是世事難料。 即便是神,也逃不過這句話。 正感慨著,江起舞猛地反應過來,她怎么,不知不覺地就把這個故事給看進去了。 她要相信這些是真的了。 但以她的經驗,別人主動告訴她的,不管是真是假,在一開始,最好把它當作假的來看待。 這才是保護自己的最好辦法。 “我看完了,所以呢,這些和我有什么關系?” 沒在和他說話時,他總來搭話,可正經和他說時,卻反而沒了回應。 洞內一片寂靜,靜到江起舞只能聽見她自己的呼吸聲。 這叫什么事??? 但又不敢貿然離開。 她打開手機照明,往里走著,想看看他是不是藏在了黑暗中,同時把手搭在了槍上。 才走幾步,洞口附近一直亮著的白光猝然熄滅。 即便開著手機照明,但周圍光線的突然變化使得江起舞一時無法適應,仿佛被黑暗一口吞噬了。 只有洞外是敞亮的。 她想先出洞,這里的黑暗讓她難受。 她并非是個不能忍受黑暗的人,之前在小龍洞村的那個山洞,哪怕洞口被封住了,找不到出口,也沒能讓她像現在這樣難受。 可就在她準備往外邁步子時,熄滅的白光又亮起了,只不過往里挪動了一些,但還是差不多大小的覆蓋范圍,仔細一看,似乎是以她所站之處為中心的一個覆蓋范圍。 該不會這個白光會跟著她往里走吧? 剛才看的那幅壁畫和她并沒什么關系,會不會還沒看完呢? 果然。 這一段洞壁上也有著許多劃痕,并且正在游走,正在拼湊著又一幅供她觀看的……這次倒不是畫了,眼前的劃痕漸漸拼湊成型,成了大段文字。 江起舞看得眼睛疼,怎么會這么多,想了想,先拿出手機拍了幾張照。 就算這些畫、這些文字不一定是真的,但欺騙總是有理由的,并且一個足以讓人信服的謊言,大概率是摻了真相的,所以,全都拍下來總是沒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