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退婚,為什么會退婚?因為我長得不美、二公子不喜歡么?可他都還沒見過我!是我做錯了什么么?難道是偷跑出門被發現了?是了,千金小姐閣中藏,我不僅出了閣、還被人圍住、他們還扯了我的衣服拉了我的肩膀,都說清白女兒,我被人碰了、已經不清白了,更何況我還悄悄喜歡了別的男人!一定是二公子知道了,所以才會嫌棄我!所以才會退婚,所以才讓家族蒙羞、讓母親丟臉!天吶,我怎么會這樣無恥?我怎么還有臉活在世上?我要怎樣才能證明我的清白? 熙薇渾渾噩噩走在院子中,不自覺已淚流滿面,恍惚間她看見院中有口井,不由走了過去…… 趙熹雖被驅趕但他擔心孫夫人,并不敢走遠,只在附近院子里等著。正在焦心,就看孫小姐帶著婢女走了過來。他本想同孫小姐說說話、誰知那姑娘竟忽然跑了起來,在大家都未反應之時一頭栽入井中。 “小姐!來人啊,來人!小姐跳井了!” 孫夫人昏倒前面亂成一團,這時候哪里有人!趙熹沒有多想,兩步跨到井邊,攥住井邊繩毅然躍入井中! 孫家大哥趕來時趙熹和熙薇已經被拉了上來。雖已正月天氣仍冷,井水如冰刺骨,熙薇身子柔弱已經昏死過去,趙熹舊傷又發但他不愿表露,強撐鎮定。孫大哥看自家小妹冷冰冰躺在地上,又想起還未蘇醒的老母,青壯男兒跪倒在地放聲大哭:“我孫家究竟哪里對不起你們!老天,你有沒有眼、有沒有心!” 趙熹實在難受,也實在對不住孫家,只得勉強站起身,默默走出院去,到堂里摸了摸李淳的頭,命他好好等著孫家母女消息,自己和承平先行回家去。 第329章 亂點鴛鴦 孫家母女性命無憂,倒是趙熹激起舊傷,回去后便發起熱來,承平連夜召集京都明醫,總算讓傷勢穩定。承平看著虛弱的趙熹,懊悔不已:“當初我就不該一廂情愿定下這門親事,現在老師恩情沒還反結了怨不說還連累了你……唉!” 趙熹咳了兩聲、微微笑了笑,勾住承平手指,安慰道:“這話說得不對,自古至今婚姻之事都要由父母做主,陳家女、孫家女,一個勇毅端慧、一個溫柔可人,這兩家一個百年豪門一個清高文府,哪個不是良配?說給溫兒淳兒,怎么就委屈了他們?你我之事豈能常有,便如開疆立業,咱們走過了、后面的自然該承先業守太平,還能世代造反不成!不過是他們不珍惜,才弄成今天這樣。唉,我本想寵寵自己孩兒,卻不知孫小姐如此烈性、竟要尋死!這可真是難辦了……” 承平愁道:“不然就還叫淳兒娶孫小姐吧,他早知自己有未婚妻還拈花惹草,闖下禍事還要老子給他收拾不成!” 趙熹并不同意:“不論如何他已心有所屬,我怎么忍心強求?況且溫兒也有了心儀之人,難道要他也委屈求全、去娶陳家女?對他也太不公平?!?/br> 說什么公不公平,這世上哪有公平?他二人身為自己和趙熹的兒子已比別人強了百萬倍,享了好處還要談公平,哪有那么容易!有本事學當初的自己、跑出去自己賺家業,也算有氣節,就會窩在老子娘身邊撒嬌,真是可氣! 氣歸氣,承平終究還是心疼妻兒,只得長嘆一聲,再想辦法。 但事情遠遠沒有結束。攝政王一家出行就是再低調也會被有心人留意,幾人去了孫府不久孫家就請了大夫,當夜攝政王更是興師動眾救治趙熹,如此陣仗誰不好奇?平園雖牢不可破,孫府和大夫們畢竟只是普通門戶,李家找孫家退親的事立刻傳遍京都,李淳和陳小姐的事也被陳家嫉妒小人傳揚出去,一時間風言風語沸沸揚揚。 孫清揚雖早逝卻是忠義名臣,早年他同陶太傅撐起京都半邊安寧,后更為救大皇子葬身火海,京中官民無不敬佩。之后承平善待孫家后人,也讓承平的名聲大為改觀,可如今竟鬧出這樣的事!承平是君,這么多年都禮遇孫家,偏偏趙熹剛回朝就出了這等事,那一定就是趙熹的錯!文臣們早就不喜趙熹,不過他勞苦功高、又為承平心寵,他們只能忍耐;如今好容易抓到把柄拿到錯處,眼前還有封賞和遷都之事,諸人怎肯放過?瞬時間彈劾趙熹矜功無禮、縱子敗德、欺凌師母、不仁不義的折子堆滿案頭,另有責陳家教女不嚴、私德敗壞、仗勢欺人,無非是想借攻擊陳家打消承平遷都之念。 陳平之無辜受累氣得頭昏腦漲,他素來謙恭和敬與人為善,京都中沒人說他一句不是,結果因為兒女親事被朝野罵得狗血淋頭、連宗家女兒都受了牽連,他一肚子委屈說不出,只好把陳慧娘叫了來?;勰镌陂|中也聽聞此事,見到父親率先跪下,問道:“父親,咱家和李家的婚事還算數么?” 陳平之氣道:“你還問我!如今你那風流事鬧得滿城風雨,你叫我怎么辦!” 慧娘又問:“父親,您覺得大家為何只責王君、不諫王爺?” 陳平之看她:“你以為如何?” “因為大家只是想借此事打消王爺讓王君入朝和遷都的心思,二公子究竟會娶誰他們并不在乎?!被勰锏?,“這事無論結果如何都不會影響王爺的地位,咱們家和李家的婚事自然還作數。既然如此,不如就一條路走到底!” 陳平之捋了下胡須:“你想如何?” 慧娘答:“朝堂之事女兒無能為力,但是孫家小姐……”慧娘頓了頓,毅然道,“女兒愿與孫小姐共侍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