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李溫和王安還是有些不放心,但趙熹主意已定,他們也不再多說,程草堂究竟是什么樣的人、就讓他用自己的行動來告訴大家吧! 黃大公子做了許多計劃、最終黃庭玉選擇由衛隊護送金銀細軟及空車于初五走官道往南,自己則化妝成普通商人、在初三時混在世家商旅南遷的隊伍中出城,至觀致縣等待同衛隊匯合、并有大軍迎接,再向南行。 程草堂先領軍至長明城西二十里處,想辦法與明武堂聯絡。說巧不巧,黃庭玉正在當初邀請韓東同行的余家車隊之中,韓東便與程草堂約定、自己會插紅旗、盡量跟在黃庭玉馬車不遠,為程草堂指路。程草堂在初二當晚領三百人潛入長明城南慈母山,第二天一早,浩浩蕩蕩的車隊從長明城魚貫而出,各色馬車絡繹、各家旗幟繽紛,于中午行至慈母山;在一眾旗幡中潛伏在路邊的程草堂發現一尾魚形赤旗,正是與韓東約定的旗幟。 程草堂身先士卒沖下官道,其余將士也紛紛跟上,這路車隊雖并非官家,但余家三家乃世家大族、又有豪門富戶,家丁護衛也不在少數,還有化妝成家丁和百姓的護衛暗中隨行,不過在驍勇剽悍的北軍面前都不值一刀。車隊中的人大都是家眷婦孺,哪里見過這血紅場面,嚇得哭嚎叫嚷四散而逃。 北軍本意不在他們并未糾纏,邊殺邊向赤魚旗圍去,韓東和楊藍月也不再偽裝、跳出車跑向黃庭玉所在馬車。目標已定,明武堂加北軍精銳,自然不會讓黃庭玉逃脫,交鋒不過片刻,黃庭玉已被韓東擒在手中。 “程將軍,快走!” 程草堂本打算和韓東等人一起撤退,忽見人群中有一人身形很是熟悉,那人也注意到了程草堂,低下頭反身跑了出去。他一蹙眉,飛身奪馬,向韓東和副將道:“你們先走、按計劃回營,我去去就回!” 那人也乖覺,一路往官道旁的林子里跑,程草堂騎馬穿林、步步緊逼,終于趕上那人,從馬上躍下將人一把揪?。骸皡莻髦?,你要跑!” 第310章 吳傳之 從京都公孫之亂、燕州燕氏之變、大奠舒妃之叛、再到膠州吳家覆滅,一樁樁一件件哪里沒有吳傳之,可公孫太尉、吳丹陽、乃至吳衍接連伏法,只有吳傳之輾轉各處依然逍遙法外,靠的就是審時度勢、溜之大吉。 雖然這些天長明城中軍民抗敵之情高漲、防御衛城也搞得如火如荼,可江州大勢已去、長明抵得住北軍一日兩日、一年兩年,難道能抵住三年五年?到時候還是要敗。李承平這些年苦心經營、待膠江兩地百姓一視同仁,盼著北朝內亂實在是異想天開。吳傳之既知如此,又怎會甘愿給黃安文陪葬! 吳傳之嘴上說愿同黃安文共進退,暗地里卻聯絡各方、打聽了黃庭玉南遷的計劃,悄悄改裝換面混入隊伍,想借此逃出長明。他也知道北軍會盯上黃庭玉,但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北軍一心抓捕黃庭玉、又不知道自己在隊中,自己完全可以趁亂逃走全身而退,之后轉至慶州、南州,再尋機會。 可沒想到,前來捉人的竟是程草堂!更加不巧,程草堂竟看到了自己、還對自己緊追不舍! 吳傳之被程草堂一把揪住、險些摔在地上,他倒也不急,從容站定、整理衣冠,雖著褐衣麻布但風度不減、依然是那個翩翩公子。他向程草堂笑道:“程兄,好久不見??!” 程草堂才不吃他這套,拔劍架在他肩上,含怒道:“當初你走投無路、是公子給了你容身之處,江州變成現在這樣全是你的‘功勞’,你現在竟敢扔下六公子自己逃命!你個忘恩負義狼心狗肺的無恥小人!” 吳傳之沒想程草堂一介叛徒還有臉罵自己逃跑,不由譏笑:“程將軍這話本公子不明白。本公子乃膠州縣公之子、身份尊貴,來江州是幫助南朝抗擊北蠻、是忠君愛國,怎的就是寄人籬下了?倒是有些人,出身卑賤身世伶仃、幸得黃賢弟憐憫才茍延殘喘存活至今,可憐黃賢弟待他一片真心、關鍵時候卻被反咬一口!金平城何等重要,他說扔就扔說放就放,還殺了他的老師和戰友!如今長明外有敵內無將,這場面究竟該誰來負責!” “你還敢提金平!”程草堂猛然靠近吳傳之,長劍緊緊抵在吳傳之頸上,他怒目圓睜喘息如鼓,牙磨筋立悲憤不已:“金平沒有援兵沒有補給,你知道里面是什么情景!人吃人、馬吃人……那不是城池,那是地獄!你們明知道孟云為求目的不擇手段還將主事之職交給了他!他會做出什么你們難道想不到么?還是說你們只想著求勝、其他的全都不在乎!六公子以前從不會這樣,就是你、自從你出現、公子才變得越來越不像他,都是你的錯!” 吳傳之冷笑連連,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何況城里都是江州軍民,為保護自己的家鄉犧牲他們死得其所,該高興才是!程草堂無非是知道了黃安文手諭、惱恨黃安文嫉恨孟云、怕自己榮華富貴不再,所以才投靠趙熹求功名罷了,說的這么義正辭嚴冠冕堂皇,騙得了誰! 雖是如此,如今自己的性命被人抓在手中,吳傳之也只好低頭。他長嘆一聲,道:“孟云此子頗有才干,只是爭強好勝不肯服輸,所以行事才極端了些。選他為將時我們也想過他可能會做出什么出格的事來,可你要知道,整個南朝的擔子都在安文肩上、他不得不求勝??!你說他變了是因為我,這話不對,是岌岌可危的南朝、是咄咄逼人的趙熹把他逼成這樣的!若北朝肯與我朝劃江而治,哪里還有生民哀嘆、尸骨遍野!你若說我有錯,那就錯在沒有勸服安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