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她的話已到嘴邊,可看著黃安文滿眼的不甘和堅持,又實在說不出口。她思慮良久,道:“其實我明白,公子心中常存天地江山,對公主只有丈夫之責、并無情愛之意,要公子陪公主隱遁并非公子所愿。趙大君常說求仁得仁,公子有宏愿、我該支持才是。我會盡力勸大將軍,但我畢竟人微言輕,大將軍未必聽我?!?/br> 黃安文向太妃一拜:“多謝太妃成全!” 第307章 交接 舒太妃所言并非推脫之詞,她雖有太妃之名可前朝的劍如何斬本朝的官?黃庭玉敬她時她是太妃,不愿理會她時她連黃庭玉的面都見不到。 她已在殿外站了許久,殿門依然緊閉,傳話的侍官面露難色,勸道:“大將軍諸事繁多很是疲累正在休息,要不太妃您先回去,等大將軍有空再請您過來相見?!?/br> 舒太妃望著高高的殿門,向內高聲道:“大將軍,本宮早就說過,國璽沉重、托住不易,是您親自從本宮手里接過,如今您連見本宮一面都不敢了么!” 侍官急道:“娘娘,宮廷重地豈能大聲喧嘩,您也要顧及身份才是!”他看向舒太妃侍女,“你們愣著做什么,還不快送娘娘回去休息!” 護衛將舒太妃圍住、侍女趕忙上前扶住舒太妃的小臂請她離去,舒太妃無奈又無助,舉頭見廊外天空浩闊、日月星辰巋然不動漠然冷視世間,不由覺得命運如同這蒼穹、將自己、將世人死死罩住,自己的不甘和掙扎甚至都不抵清風,清風尚能度過它的長短、自己拼死都無法觸及它一點。 “也許這就是我們的結局,可這絕不是李氏王朝的結局!大將軍難道甘心看黃氏百年基業一墮而滅?就算大將軍甘心,孩子們也不甘心,他們就如同交接國璽時的我們、還不肯低頭認輸,大將軍既然不愿再托國璽、為何不教別人試試?” 侍女聽她越說越不象樣慌忙將她攙扶離開,舒太妃畢竟端莊、不肯大庭廣眾之下失儀,堅持無果也只能離開。 大殿之中黃庭玉坐在龍椅之上,目光死死盯著御案上的國璽。國璽不過四寸見方、由和氏璧制成,上盤五龍、下刻“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字,小巧玲瓏又威嚴端莊。拿到它時黃庭玉曾歡欣鼓舞、攥在手中舍不得松,如今它絲毫未變,黃庭玉卻沒了攥住它的勇氣。 黃庭玉瞪著國璽看了許久,直看得頭暈眼花,恍惚間他似乎見璽上金龍騰起,他趕忙起身去拜、金龍卻沖屋而去。他呆呆看著殿頂,嗚咽大哭起來。 黃安文回到府邸,向人交代一番、回書房看了會書、起身前往靜安公主房間。靜安公主早已得了消息,呆坐在床邊,黃安文進來時她慌忙站起身、卻也不敢靠近對方,喏喏叫了聲“公子”,又垂頭呆在原地。 黃安文叫下人備好酒菜后離開、屋中只剩了他和靜安兩人。他先坐下,又請靜安入座,靜安慢慢挪到黃安文對面,小心地坐了下來。黃安文也不介意,為靜安斟酒,看著她瞧了片刻,發現曾經的小丫頭已經長成秀麗模樣,只是眉眼間還有些局促,不像公主、倒像小戶里不見世的姑娘。 黃安文舉杯笑道:“這些年我軍務煩身、冷落了公主,還請公主不要見怪。今日為夫特意備下酒菜,向公主謝罪?!?/br> 靜安臉上微紅,慢慢將酒杯端了起來,一飲而盡。酒不是很烈,但靜安平時并不飲酒、入喉仍覺火熱。幾杯酒下去,靜安面色酡紅,黃安文放下酒杯、走向靜安、將她扶起往床邊走:“公主,休息吧?!?/br> 靜安似乎有些醉了,靠在黃安文懷里竟顫抖著流下淚來。黃安文輕聲安慰:“我會溫柔待你,不必害怕……” 靜安卻道:“你準備要死了,是不是?” 黃安文一怔:“你說什么?” “你準備要死了、又覺得對不起宗族、對不起母妃,所以才想要留后,所以才想起了我……可我不是個對象、我是個人,你有半點想過我么!你招惹了我,在你準備赴死的時候,那我呢,我之后又怎么辦呢!” 黃安文沒料靜安竟也聰明靈慧,輕嘆一聲,道:“公主放心,我會想辦法將你送出城去、送到南邊,公主日后衣食必然無憂;若公主怕逃亡顛簸,也可、也可等我死后投了北朝,李承平和趙熹慣來愛扮好人,他們也不會虧待你的……” 靜安轉身抱住黃安文,哭道:“那你呢,你就安心去死了么?你要去殉城、去豎一座高傲的碑,你又有沒有想過我!憑什么別人的丈夫都是英雄、我的丈夫就想著怎么敗、怎么死!抱著必死之心去打必敗之仗,怎么能贏呢!你不要輸、不要死,你是唯一一個溫柔待我的人,我不想要你死,你贏吧、贏了他們,求你了!” 嬌妻在自己懷中嚶嚶哭泣,哪個男人又忍得了?黃安文本已自暴自棄、只是滿身的高傲不許他棄城而去,如今靜安一番哭嗔、讓他本就不服的心更加不甘:是啊,分明還未開戰、我卻已然料定自己會輸,可憑什么,他趙熹已贏了那么久、這次憑什么不是我贏! 我不要走,我要贏! 第二□□會,眾臣擠在殿內吵嚷討論,瞧見黃安文進來立刻涌上前來,七嘴八舌地說道:“六公子,聽說大將軍要棄城南下,是真的么?” “昨日許多百姓前來投軍、紛紛表示要保衛長明、與北軍血戰到底,民未屈、臣愿死,君怎能先降!” “長明是南邊的都城、更是我們的家鄉,我們若棄城而去,這里的百姓和將士怎么辦?今天棄了長明、明天又棄哪里?一步退步步退,我們要退到海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