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李溫也嘆:“其實何止那雙元,被王元芝害死的女兒、男人,哪一個不慘呢?幸好他已經死了!” 趙熹冷笑:“死了一個王元芝還有千萬個王元芝,不殺盡王元芝、何以救天下雙元!百姓非我所重,但我所重之人就在百姓之中,只有天下安寧、生民安樂,我才能安心!” 李溫虛靠在趙熹肩上:“母君最是口硬心軟,您其實最見不得不平不公了!孩兒一定謹記母君教誨,定叫四海升平!” 趙熹捏捏他的臉:“那我拭目以待!” 李溫又道:“既然要設祭壇祭祀,那些女兒們也魂無所歸,母君,不如也為她們超度安魂吧!” 趙熹想了想,答應下來:“那就在府衙外設壇,為所有在這亂世中折磨而死的亡魂祭奠吧?!?/br> 陳其到時正見建州城家家縞素,百姓聚集在府衙門口,叩拜禱告一片虔誠。陳其不由問看管他的士兵:“這是怎么了?” 士兵白他一眼:“我剛剛押你入城、你不知道,我又怎么知道!你一個手下敗將不肯投降就罷了還問東問西,真夠煩人的!” 陳其也是脾氣好,聽他這么說也不生氣,仍從馬車里往外張望,士兵見他如此加上自己好奇,將他押入府衙后向其他兄弟打聽一二,告訴了他。陳其沉默許久,提出要見趙熹。 趙熹笑道:“陳將軍怎么想起要見我了,可是終于下定決心棄暗投明了?” 陳其卻問:“這么些天元帥既不殺我也不放我,還將我押來建州,不知元帥是何打算?” 趙熹坦言:“我們這些軍士都是北方漢子,我雖自己研究水戰、可畢竟少見江海,與陳將軍一戰我覺察自己水戰仍有不足,倒是將軍心思縝密、秉節持重,若肯投我日后南征定是一大助力。陳將軍,本帥是誠意招攬??!” 陳其道:“聽聞元帥斬殺建州城守王元芝,他本已投降元帥仍下殺手,日后哪還有人敢投?” 趙熹并未解釋,只道:“我想要的人、戰前不肯降、戰后也能勸,實在不肯只能全他忠義;我不想要的人,投不投我也不在乎。但既然要到我帳下、就唯有聽命一條,我保功過分明、手下人就要盡聽我令,是生是死、沒有二話!” 陳其問:“若我仍不肯降,元帥打算何時殺我?” 趙熹笑道:“你又無死志、也沒反意,只是不甘心、又放不下對膠州的忠義,我軍不缺你這一碗飯,對你的處置還不急?!?/br> 陳其深深舒了口氣:“我確實不服你,尤其見你美貌過人、更生輕視之心,只覺得你是憑陰謀詭計贏我。王元芝惡名我早有耳聞,曾經我也在建州軍中任職,當時看他暴行我義憤填膺、卻終究忍了下來……我實不及你!你用陰謀也好、用美色也罷,你所作所為是萬千個陳其都不能抵,吳家沒法殺的人你殺、吳家沒法安的民你安,既然如此,你才該是膠州之主!”陳其走到趙熹身前、跪下身去,“末將陳其,愿為元帥盡綿薄之力!” 趙熹上前扶起陳其:“你對本帥還有許多誤會,不過日久見人心,你既愛重故鄉、本帥定賞你錦繡膠州!” 第272章 求援 得了陳其相助趙熹果然如虎添翼,尤其陳其雖多年默默無聞可卻在軍中孜孜耕耘,對膠軍兵將甚是了解,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趙熹高歌猛進,膠軍節節敗退。 膠州州府內愁云慘淡,上下官員都長吁短嘆愁眉不展,吳衍更是哀容滿面、焦慮難解。吳傳之最看不上膠州上下軟弱無能,上前朗聲道:“王元芝叛國投賊、大逆不道,后為趙熹所懲、更成為攻訐我州之戈矛!孩兒早就參奏王元芝,言他貪色好利無才無德不堪為一城之主該收獄治罪以正清明,可林波極力擔保、致今日局面!王元芝已死,可林波也該擔失察包庇之罪!請國公嚴懲林波!” 林波早知會有這么一出,心中暗恨王元芝草包無能連累自己,面上露羞愧之色,跪伏在地嚎啕大哭:“微臣也不知王元芝竟是那般背恩忘義、不忠不孝之人,微臣愧對國公、愿一死以謝國公!公子所言極是,求國公降罪!” 吳傳之冷笑:“林大人當真如此想法就該早些自戕以謝天下,何必在府衙裝模作樣?” “你!” 林波黨羽上前道:“公子!林大人雖有識人不清之過,可如今李賊大軍肆虐、膠州垂垂可危,我等正應上下一心協力相抗,您怎么能揪于睚眥、擴于黨爭!這時逼死林大人正是親者痛仇者快!還請國公三思!” 吳傳之大笑:“哈!誰人不知林波幕僚與平州不清不楚,親者是誰、仇者又是誰!” 吳興意聽他們爭執愈發煩躁,擺了擺手道:“好了好了,要殺人還不容易?當務之急是想出辦法對付平州!不然不過兩月,咱們都要成為趙熹階下之囚了!” 有人嘆道:“如今膠州已失一半、剩下一半也岌岌可?!⌒〕贾毖?,咱們說是與江州共建一朝同奉先帝,可黃郡公成了大將軍、咱們只得了個國公的稱號,如今咱們被攻江州沒出一兵一卒只冷眼旁觀!平州難道是為咱們來的?平州分明是為打擊偽朝、為江州去的,可就因為咱們在江州北邊、反而首當其沖!咱們在南也是稱臣、在北也是稱臣,眼看南邊靠不住,咱們何不、何不投了北邊!” 吳傳之怒眉倒立:“貪生怕死的小人!你難道忘了換地之恥、殺女之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