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屬下陳雄!” 趙熹收回目光,摸了摸肚子,提了口氣:“走!” 眾人不敢耽誤,擁著趙熹和舒妃往玄墨門趕,只是出宮門不久就碰到了追趙熹而來的內衛。這些內衛見舒妃和公主與趙熹一起、李軒等人還舍身相護有些意外,堵住眾人去路向諸人喝道:“娘娘、李統領,趙熹謀害皇嗣陛下下命緝拿,您們快快離了他、不要被他所騙!” 李軒怒道:“陛下已死在鳳儀宮中了,怎會下令!你們是聽了陛下的令還是公孫反賊的令!你們若還有良心就快快護娘娘和公主出宮、為陛下留下血脈!” 內衛們本就覺此事蹊蹺,聽李軒言說面面相覷,心里信了大半??苫实蹧]死就罷了,皇帝已死只留下兩個垂髫小兒,可用之兵也只有李軒等,哪里還有翻身的機會?這時候除了投靠公孫氏,他們哪還有別的出路? 趙熹見他們并未讓路知曉他們想法,冷笑一聲道:“你顧念戰友之情他們可不想忠義之德!我正他邪無話好講,兒郎們,給我殺!” 李軒等不再多言,提刀沖上前去,他們有碧血丹心、對方無必死之勇,他們有百余人、對方不過數十,兩相沖撞、勝負立分,內衛們丟兵棄甲四散而逃,李軒等大獲全勝。 可這不過是開始。從泰安宮到玄墨門不過百丈,百丈內設卡口四道,都奉命捉拿趙熹;其余內衛得了消息知趙熹在此,也全集結而來。 宮中有內衛一萬,京都有翊羽軍三萬,城外另有駐軍三萬。只要翊羽軍得了消息封城,眾人絕無法出京;只要翊羽軍掌控禁宮,眾人就只能被困宮中。他們必須趕在翊羽軍到達前逃出宮去。 卡口設得急、人數也有限,雖不足慮卻大大拖延了時間,諸人好容易出了后宮到達宮門前廣場、離宮門兩百步,追兵已見盔鏊。宮門接應的衛士與先行趕來的內衛戰成一團,身后還有數百追兵,趙熹一咬牙,將舒妃和公主推給李軒:“李軒,陳雄,娘娘和公主就交給你們了,我們分頭行動!切記謹慎小心,切勿婦人之仁!” 舒妃忙拉住趙熹:“大君你這是做什么!快走??!” 趙熹并不答,持槍反身面對追兵:“我需死士,其余人快走!” 舒妃攥住趙熹不肯放手:“你還有孕在身,我怎能舍你而去!讓我留下,公主托給你了!” 李軒亦不忍,反是陳雄一步上前扯開舒妃,將人扛在肩上往玄墨門跑去,李軒猶豫再三,仍是追了上去。其余衛士有的走有的留,趙熹身邊竟有小百人。 追兵受命追捕趙熹,他留了下來、追兵遍也停下,沒再去抓舒妃,而是將趙熹和衛士們團團圍住。 趙熹環顧四周,大笑:“好,能與兄弟們并肩為戰,死也無憾了!” 衛士本還緊張不已,見趙熹如此豪邁也都笑了起來:“咱們仰慕大君許久,今日能與大君一起開心得很呢!大君放心,我們護您之心如護陛下!” 趙熹沉腰坐馬、抖開長槍,盯著洶涌而來的追兵,笑道:“那就戰吧!” 趙熹已有身孕,身手大不如前,好在其余衛士舍生忘死、拼死護他,追來的內衛也不愿死戰、只想將人困在這里等翊羽軍前來,更加處于下風。趙熹見狀召集眾人,內衛果未上前,只將人圍住。趙熹小聲道:“以我位置、東西南北二十人一隊、分為四隊,以鳥笛為號,兩長東進、兩短西進、長短南進,短長北進,三短全退,長而不斷則隨我走!” 衛士具為皇帝心腹,百里挑一,趙熹重復一遍便已明了。趙熹將鳥笛叼在唇中,觀察四周,忽長鳴兩聲,東邊二十人立即向東面沖殺,追兵被打措手不及,死傷許多,四周追兵忙往東面補,趙熹又兩短鳥鳴,西面衛士又已殺至,追兵瞬時慌亂;趙熹長鳴不絕,諸人邊戰邊雖他往北退,追兵以為他仍要從玄墨門突圍、趕忙去攔,誰料忽然三聲短鳴,衛士們又退回趙熹身邊。 不過一番追兵死傷數十,趙熹衛士只傷三五,追兵再看趙熹更加畏懼。趙熹知道時間緊迫并未停息,又短長連鳴,衛士與追兵戰至一處,就這般來回幾次,追兵死傷大半、惶惶不安。趙熹長鳴,衛士隨之向西,追兵們不知他們意欲何為,只得且步且趨,趙熹見追兵如驚弓之鳥,玄墨門外又隱約有馬蹄之聲,他怕翊羽軍將至,吐出鳥笛,大喝:“向西殺,咱們沖出去!” 此時已無什么戰術可言,只能拼死一搏。衛士們已渾身浴血,有人臂斷肢殘仍緊握刀槍,他們留下時已決意一死,只望能將趙熹送出宮去! 追兵已殺了七七八八,可遠處又有追兵趕來,此時恰到宮道窄口,僅余的十幾衛士甩了甩卷刃的刀,向趙熹道:“趙將軍您走吧,咱們攔下追兵,您快走!” 趙熹目光掃過諸人,將他們面容印在心中,向他們抱拳,轉身離去,有三五衛士跟上趙熹,替他擋開攔路的追兵,等到金白門,趙熹只剩孤身一人。 金白門已有翊羽軍至,但不知為何只有五人,趙熹看了看為首的軍官,握緊了槍,抵墻而行、想要偷襲而出,可他已疲累至極,身子越發沉重,沒走兩步便被發現。 守門的兩個翊羽軍為先行官,他們本就侯在京中、得命先來守住宮門,沒料竟真遇見了趙熹。他們本還有些畏懼,可見趙熹撐著槍扶著墻已垂垂欲墜,建功心起,得了軍官許可拿起兵刃慢慢逼上前去,可才走出兩步,兩人背心一涼,低頭一看,竟已被長槍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