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承平忙問:“那你怎么樣?我還沒來得及問你在草原的情形,你、你可好?” 趙熹便將他們離開京都前去燕州之后的事細細講來、直講道罰過懷章后修養一陣回來平陽。承平聽得感佩不已,連連贊道:“聽聞元希烈身死、胡蒙內亂我就知道是你,所為為何我也猜到八分,只是委屈你了?!?/br> 趙熹不以為意:“我有什么委屈的,倒是你少了一份大功呢!” 承平搖頭:“我又豈能兩地作戰?事情一出、其中道理大家心知肚明,待日后也好為你正名,可如今以來,當真要隱于無名了。你非追名逐利之人,自然并不放在心上,那叫我替你委屈也好,日后總有一日我要叫你功名顯赫的!” 趙熹笑道:“這些你在馬上已經說過了,我信你!對了,懷章和敬德呢?” “敬德回家去了,懷章被安排在郡公府小住,他們不知懷章身份、只以為是京都來的使臣,不會怠慢的!” 趙熹這才放心:“那就好,昨日咱倆得意忘形,倒險些把他給忘了!我在燕州時看你那邊軍報一日三傳、傳傳有功,我也很為你驕傲呢!有如此戰績無論是平州還是京都,再無人敢小看于你了!” 承平想起昨夜郡公的話,有些怏怏,卻仍道:“多虧趙將軍和小趙將軍幫忙,更虧得你殺死元希烈,不然我這邊還有得熬,我的修行還差得遠呢……” 趙熹有些擔憂:“你怎么了,可有什么事?難道是四小姐入宮的事不順?” 承平將于郡公談話和盤托出:“先前我想要黛君入宮本也有私心,如今父親這樣說、想必是希望平州穩固、不愿我和二哥動搖大哥地位,如此這事怕是不成?!?/br> 趙熹替承平抱屈:“郡公雖是明主可太過心軟難成霸業,你那大哥與郡公性子相仿,人雖好卻少魄力,守成尚有不足、立業就更難,何況當今世道不生則死,叫他繼承家業不如叫他承個爵位享享清福呢!不過你也不必憂慮,鯤鵬必會游于九天,你的心胸和才干終將帶你到獨屬于你的地方,到時候你大哥想來也不會強求。至于四小姐之事,最終如何怕還要看你那二娘。我本就覺得四小姐機敏小慧而缺大智,讓她入宮留有龍嗣未必是好事,郡公既然不愿,就讓他們自己選擇去吧,咱們就靜觀其變!” 承平點點頭,又看向趙熹:“我非一人,自然不能就此止步,我如泰山盤石才能托松柏問天!” 趙熹笑道:“我們就一探天高!” 第97章 元宵 北征事了,承平也該回京復命,不過趙熹的游云還未修好,又元宵將至,皇帝便準諸人元宵后回京,讓戰火中匆忙度過的新年能在元宵佳節彌補一二。這些天承平在家無事可做,每日除聽李夫人教誨外便是和趙熹帶著懷章在平陽城閑逛,忽略李夫人日愈一日的不滿,倒也有幾分逍遙。 相比他們,郡公反而更加煩惱。邊患無憂、平州又在天下面前大大長臉、連青州都不得不欠下自己天大的人情,按理說他正是春風得意,可偏偏又有黛君入宮這樁事,弄得上下不寧。黛君入宮于平州自然好處多多,可黛君如真誕下皇嗣,天下太平還好,但若天下動亂,縱然平州籍此而盛,孩子卻遭群狼環伺,如何能有善終?屆時承盛承平與承泰黛君豈非反目成仇手足相殘! 郡公思慮再三,以長遠計還是不愿讓黛君冒失夫喪子悖兄之險,可哪料黛君之母魏氏竟極力勸說想要黛君入宮??す蛩莱鲱檻],她卻道:“郡公是小看了自家孩兒不成?黛君雖是一女兒但心比天高,我這做母親的看著她也不必趙熹差,趙熹能在戰場為平州立功、黛君難道不能嫁入宮中為父兄做些貢獻么!虎踞龍盤勾心斗角才正是她展露才干之機??!至于孩子,黛君的孩子也是咱家血脈,真有一日天下有變、咱們扶持他登上皇位、您以國老之尊攝政輔佐豈非美談?日后孩子不成器、禪位給您,也是名正言順??!承盛承泰承平都是識大禮的,如此這般又怎么會兄弟反目呢?您啊,是思慮太過、反倒想左了!” 魏氏說得也有些道理,郡公又猶豫起來。恰好這日常輝來議事,郡公便要他一起參詳。常輝聽罷道:“事關四小姐終身,自然該重之又重,不過公孫氏之女已定于今春入宮,若叫她誕下皇嗣公孫一脈怕是賊心又起。咱們平州剛歷兩次大戰,雖都未敗且時間不長,但軍民之疲敝無四五年怕不能緩,至于稱雄稱霸更需休養生息。其實霸業要成需五代之功,如三公子所說送四小姐入宮,一切順利的話最長三代便可見鹿死誰手。至于其他,唉,兒孫自有兒孫福??!” “兒孫自有兒孫?!?,其實我又如何不知,他們真要爭不說天下、就是一兩金、一錠銀也會打得頭破血流,我只是不忍心!承盛寬和繼承家業必不會苛待兩個弟弟,承泰有我和魏家幫持也能在平州有立足之地,承平更是才高、在京都都能闖出一片天地,可偏偏承平才大志大、又有個爭強好勝的趙熹在一旁,他二人怕不愿屈居人下!今日我尚在承平就以meimei為手段、日后我若西去,他還能顧及兄弟情義么?” 常輝勸道:“屬下倒覺得三公子和趙小君都是重情之人,否則也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做出這么多驚天動地的事了……且看他二人行事雖有奇詭之計但并未違君子之道,大公子又心胸寬廣,日后當真相爭想來也不會兵戈相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