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孫明揚拜謝告退。孫明揚一走皇帝便走下御座,向陶太傅拜道:“老師!您辛苦!” 陶太傅趕忙避開向皇帝深拜:“陛下您這是作何,快快起來,君臣之禮不可廢!” 皇帝道:“全因朕之不忍勞動老師千里奔波,更聽聞希仁為求平公子入京不惜跪身泣拜……希仁何等驕傲,竟為朕如此,老師,朕對不起您……” 陶太傅大驚,竟不知還有此一節,可陶希仁在平州并未離開自己身邊,什么時候私下見了李承平?陶太傅只得答:“此事老臣倒未聽希仁提起,哪怕確有其事也是他忠君之誠,老臣一家腆食君俸,自該為陛下赴湯蹈火,區區下跪又算得了什么!身矮卻節高,陛下該為他高興才是。還請陛下寬心!” 皇帝仍憂心忡忡:“雖是如此,希仁與朕一同長大,朕哪忍他委屈!那平公子究竟適合人物,竟然逼迫希仁如此!” 陶太傅忙道:“陛下,希仁這事老臣不明就里,但些許有些誤會,平州三公子才高志大但并不驕橫,按理不會至此?!?/br> “老師瞧那三公子如何?” 陶太傅沉吟片刻,答:“看著寬和有禮,內里深不可測,小小年紀城府如此,實在難得,難怪能抵御青州一年之久?!?/br> 皇帝更愁:“如今時候又來一只狐貍,前途莫測啊?!?/br> 陶太傅不以為然:“先前老臣也認為來個多智的不如來個莽撞的,可這三公子雖然藏鋒守拙卻重情重義,若您肯誠待,此人未必不能為我所用?!?/br> “此話何來?” 陶太傅猶豫片刻,道:“此次三公子入京還帶了一人……” 皇帝愈發不明白:“什么人?” “一個雙元?!?/br> 皇帝了然:“紅顏知己?!?/br> “此雙元非一般紅粉,乃平州將軍趙招勝之后,曾被許給李大公子為妻,于定親前出逃至衛寧,與三公子攜手力抗青將秦英?!?/br> 皇帝目瞪口呆:“奇女子也……她和平公子……” “此雙元為奇人,自栩不凡、自命‘小君’,還說要為天子盡忠……陛下,收服人心投其所好,有此等人在三公子身邊,平州難容他,卻正是咱們的機會!” 皇帝沉思片刻:“可平州那邊……” 陶太傅也嘆:“其中平衡就需陛下謹慎把握了!” 皇帝若有所思。 第58章 封賞 承平早早起來沐浴更衣穿戴整齊準備前去宮中等候皇帝傳召,本覺得初次進宮不明情況獨自前去即可,可趙熹非要相隨。承平道:“去了你又入不得宮、進不得殿,只能同二狗等在外面,我擔心你無聊,不如就在家里吧?!?/br> 趙熹并不愿意:“等就等著,二狗等得我就等不得么!我還沒見過皇宮什么樣子呢!我來京都是為了幫你、護你,又不是來游玩的!你該將我當同僚、不該將我當嬌娥!” 承平想了想,向他作揖:“你說的是,是我想錯了,請小君寬恕則個!” 趙熹笑著向他還禮,匆匆收拾后二人帶袁二狗和兩護衛一同入宮。 為趕朝會承平特意起了個大早,到皇宮時天才剛亮。晨光熹微,宮門口馬車絡繹,玉階上紅紫如云,赤墀前百官接踵靜聞吐息。待皇帝召,百官魚貫而入,排列井然。過了一會,侍宦傳皇帝宣見,承平遂入殿。殿中九州島鼎重、軒轅鏡明,寶象安天下、甪端護英君,鶴行云走、金龍瞰高頂。藻井之上,一青年金冠龍袍高座,居高臨下,威風凜凜,承平跪拜在前、竟不能抬頭望上一眼。 承平本覺得李唐傾頹,如今皇帝恐還不及平州郡公,如今上得金鑾殿才知道自己見識粗鄙,天下雖敗皇帝還有如此威儀,倘有一日真主凌世,又是何等光景! 待朝會罷,皇帝獨留承平,移駕別殿,召他說話。承平少不得又向他跪拜一番,皇帝忙叫人將他扶起,笑道:“承平不必拘禮,快快坐下吧!記得平州益陽郡主之女嫁與了睿王叔之孫,論起來,我還算你叔叔呢!” 這親戚拐了七八十個彎,但怎么著也算有點子關系,承平也不覺得皇帝有意占他便宜,笑著應下:“確實如此,可惜承平年少少出府邸,至今才來京都拜見,還請陛下見諒!” 皇帝道:“朕聽明揚說過,平州諸公子十五歲前在府中學習、十五歲后才能出府行走,承平去歲方出府便至衛寧,可謂年少有為!想朕已二十歲卻還碌碌無為,朕比不得你??!” 承平忙道:“小子年少無知行事莽撞、不顧君上生民貿然與青州開戰,致使戰火連綿百姓無依,若非陛下停戰令還不知現今是何情形!陛下謙說無為,小子豈非罪過!” 皇帝見承平恭謹守禮很是滿意,親自扶他起身:“誒,要說承平不必如此,朕雖為君上卻與你年紀相當,每日在這宮中也是無聊孤單得很,此次叫諸位公子入京一則是太傅博學、想叫大家共同進益,二則也是叫大家同朕做個伴,叫朕也能松快松快。咱們殿上為君臣,閑暇時朕也想同承平做個朋友?!?/br> 皇帝的朋友哪是好做的!不過皇帝吩咐臣下也該聽從,于是承平還弓著身,卻也慢慢抬起頭,看了看皇帝,又垂下眼,笑道:“承平粗鄙,怕不通禮儀觸犯龍威,幸得陛下寬仁,承平自該為君分憂!承平閑人一個,陛下無聊了想同人說說話,承平隨時恭候!” 皇帝連連點頭:“好啊,太傅和明揚都夸承平寬厚可親,今日一見果然如此!月底前青州秦尉寧、江州黃安文、燕州燕無異也將到京,本月二十八是個好日子,朕想舉辦宴會、大家好好玩一玩,承平可一定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