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陶希仁更為意外:“我們什么時候請你幫忙了!” “昨天你爹爹還夸我英勇、替我叫好,說我是忠義之人、要我為陛下盡忠了!如今我來了,你們反倒端起架子來了!” 陶希仁好氣又好笑:“父親和先生贊你是因為你確實英武過人,實乃少年英豪,又愿為陛下盡忠,確實忠義之士??赡惝吘故请p元,又長在平州,父親從未想你遠離故鄉到朝堂之上沉浮。你自己為著私情偷跑出來竟還賴在我們身上,這是什么道理!” 趙熹本以為陶太傅是為了利用自己護衛皇帝才改口討好,沒想竟是自己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一時也有些害臊,但他并不避諱,坦然道:“好吧好吧,是我會錯了意,小看了你們這些君子??晌胰ゾ┒际且鍪碌?,又不單是為著好玩、為著私情的!” 此次承平出行特意選了袁二狗做隨護,袁二狗得知趙熹同去京都開心極了,也幫忙說話:“我們趙將軍比青將還厲害呢,比老趙將軍也不遜色,小公子你可別看不起他!何況他是我們平州的,又不礙著你,你管這么多做什么!” 陶希仁被氣得面色通紅:“男女有別,雙元本就易遭詰難,更應該潔身自好以守清名!瓜田李下君子避之,趙小君與三公子未有婚約也非親戚,如此親密就算自無所愧其他人又會有何評價!你真愛戴趙小君就該勸他謹言慎行,如此招搖必招禍患!” 這些話聽得多了趙熹也明白一些了,他們確實坦坦蕩蕩并無私心,不過他們的好自己可受不起,于是便道:“我浪蕩、我無恥、我自甘墮落,我自認不是正人君子良家婦女,愿與陶公子做個典型叫你批判,你就別管我了行么!” “所謂傳道自然是迎難而上,小生眼見小君行為有差好似見人溺水,難道能見之不救么!” 趙熹氣道:“你要傳道傳的是什么道,是男女有別之道么!禮義之理君臣父子為大,如今君臣不分忠義不行,你不去教人忠君,反揪著我這點小過不放,這是什么道理!現在天下動蕩朝不保夕,我不出門不提槍誰來衛國保家?又如何保全自己!這等時候還管什么異性有別!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兵械歸庫馬放南山、男男女女都不必奔波謀生整日只需清談擴論,你再來教我吧!” 承平見兩邊都氣得不輕,勸道:“天下不平多矣,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大義在前該求同存異才是,細枝末節不必深究!何況趙小君非是庸人、有金玉之心,日久見人心,陶公子以后自會知道?!?/br> 承平是小皇帝的救星,陶太傅等并不愿將他惹怒,因而囑咐陶希仁點到為止、不必強求。陶希仁滿心憤懣卻也無可奈何,只得咬著牙回到車上,陶太傅和孫先生見狀也就不再多說,只盡量避著趙熹而已,好在諸人埋頭趕路,十幾日后京都已在眼前。 第56章 入城 趙熹和承平雖遠離家鄉但有情飲水飽,二人作伴去京都龍潭虎xue也只當踏青游賞,一路只覺得秋高氣爽、風景怡人,恨不得路再長些。今日一行人終于抵達京都城外,遠遠就望見城門口搭了一座淺黃色的帳子,這帳子直有三丈寬窄、十尺高低,帳子外站滿了灰褐布衣的仆役和手持武器的護衛、足有幾十人,帳子內什么光景則看不到,但單看外面這陣仗,想來里面也是豪華舒適。 趙熹向承平問:“你總是自覺聰明、將別人都當做蠢蛋,那我問你,你猜這帳子是做什么用的?” 承平苦笑:“我什么時候將別人當蠢蛋了,至少你,我是當寶貝呢!我沒來過京都、也沒出過幾次門,還真不知道這帳子的用處……難道是接待商旅官差的?可旁邊也有茶館驛站,這帳子倒像是哪家主人出行用的……如此豪華,莫不是皇帝派人來接我們的?” 趙熹覺得有點道理,不由道:“這皇帝架子也太大了,所謂禮賢下士,別人都三顧茅廬,他有求于咱們,自己不來就算了,竟然派個使者還這么大陣仗,是要給咱們下馬威么!” 承平搖搖頭,他對京都情形一無所知,自然也不清楚皇帝是什么性情??伤麄冸m然來了卻不一定就站在皇帝這邊,皇帝想高枕無憂為時尚早,怎么就倨傲起來了? 一行人走近城門,那帳子外侯著的仆役果然迎上前來,問:“請問可是平州三公子車架?”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仆役跑回帳子外、稟給另一人,那人又小跑到帳子邊、撩起簾子說了什么,又走了回去。趙熹瞧得直樂:“短短幾步一信三傳,好大的架子!里面是皇帝不成!” 承平不敢斷言。不一會,帳門開了,先是兩仆役左右架開門簾,又走出兩仆役立在兩邊,其余仆役也迅速走來排成兩列,竟生生圍出一條道來。等排場擺好,里面晃悠悠走出一人。腰長腿短、臉窄嘴寬,眼厲眉刁、神梟態jian,鵝行而臂擺,似猴沐而冠。趙熹本還想若里面真是皇帝那也算有禮了,沒想出來這樣一個人物,這要是皇帝,那怪不得天下不寧呢! 這人也在觀察趙熹承平二人。承平特意為趙熹準備了馬車,但趙熹嫌車里憋悶,便叫蘭英在里面休息,自己騎馬隨行。承平想同他一起,自然也是騎馬,朱鶴有時陪著、有時也嫌他們膩歪,自己跑回車上。故一路上都是他二人開路、護衛車馬隨行。這人見車隊打頭兩人都十六七年紀,著錦衣、騎彪馬,威風凜凜英姿颯颯,一人負長槍容顏艷麗神態傲然,另一人掛玉牌樣貌憨厚笑容可親,這二人齊頭并立、一時難分身份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