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回春堂的怒火
回春堂藥鋪內,此刻大掌柜正一臉陰沉的坐在那里,聽著一名小廝的匯報。 “這個妙手回春堂簡直是欺人太甚!竟然敢起這樣的名字?真是豈有此理!”大掌柜憤怒的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大聲的吼道。 “大掌柜,您看這件事情要不要向家族匯報?”小廝看著大掌柜說道。 “哼!我王大頭從醫多年,又得到皇甫家族的族長看重,這點小事又豈能讓家族來cao心!”王大頭看了一眼這名小廝,有些惱火的說道,他感覺到自己的權利仿佛被人挑釁了一般。 “除此之外,你還得到了什么消息?”王大頭平息了一下自己的心情,看著這名小廝問道。 “還有就是他們今天正式開業,而且凡是到現場的人,都可以領取一枚回元丹!”小斯看著王大頭一臉諾諾的說道。 “回元丹!這種不出名的丹藥,又怎么跟我們回春堂的回春丹相比!這個小子竟然敢來這里撒野,要是不給他點厲害看看,我王大頭以后還怎么在這里混!”王大頭嘴角露出一絲陰險的笑容,看著小廝說道。 “大掌柜莫非有什么主意了嗎?需要小的怎么做?”這名小廝倒也機警,趕緊看向大掌柜問道。 然而,就在大掌柜準備說話的時候。辦公室的門突然被人給敲響了,在大掌柜的允許之下,敲門的人這才小心的走了進來。 “大……大……大……掌柜……外……邊,來……來……”這名小廝一看到大掌柜,整個人立刻就顫抖了起來,他努力的說著嘴里的每個字,可是話才說一半,大掌柜就咆哮了起來。 “尼瑪!我這說了多少回了,有什么事情讓別人進來匯報,你tmd這是在折磨老子嗎?信不信我立刻廢了你,讓你永遠說不出話來!”大掌柜一臉怒火的看著這名小廝罵道。 這名小廝嚇得渾身顫抖,站在那里半句都不敢吭一聲,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己在說話的話,說不定大掌柜就會把自己給滅掉。 不過大掌柜也沒有再接著說什么,而是衣袖一甩,直接走出了辦公室,兩名小廝也都跟著走了出去。 此刻的回春堂大廳內,有一男一女正站在那里,面對著一名看起來白發蒼蒼的老醫生。 不過此刻的老醫生卻一臉無可奈何的樣子,而這一男一女正是前來尋醫的馬大哈和杜三娘。 王大頭一走進大廳,就看到了這邊的狀況,因為現在是早上,來就醫的人并不多,也只有這里有些狀況。 “王大掌柜,你可算出來了!趕緊給我們夫婦倆看看,這到底是什么???”馬大哈見大掌柜走過來,急忙的往前走了兩步,有氣無力的說道。 “呵呵,今天的太陽從西邊出來了,沒有想到你們兩個也會來看??!”王大頭看著兩人笑著說道。 “王大掌柜,您就別取笑我們兩個人了,您趕緊給我們看看,到底是什么情況?今天早上一起來就是這個樣子!”杜三娘這個時候也是上前虛弱的說道。 “你們二位來到回春堂,那可算是來對地方了!趙老頭,他們二人是什么情況?難道連你也解決不了嗎?”王大頭看著一旁的老頭問道。 “啟稟大掌柜,這二人的情況非常的詭異,老夫行醫這么久都沒有見過這種情況……請恕老夫無能!”白發老頭看著兩人,有些尷尬的對著大掌柜說道。 “哼!你也知道自己無能啊,養你們這幫廢物天天在店里,除了吃喝拿靈石,還能有什么本事?人家現在的店都開到我們對面去了,一個個都給我爭口氣!別什么都要我親自出面!”王大頭聞言,有些惱火的看著眾人說道。 看到趙老頭和那幾個小廝,一個個都是戰戰兢兢的樣子,王大頭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后坐在了診斷臺上。 “咦?你二人的脈象正常,體內也并無他樣,你們二人不是過來逗我玩的吧?”王大頭有些惱火的看著兩人說道。 “王大掌柜,你怎么能說出這番話呢?難道你以為我二人是吃飽了撐的不成,一大早的就跑到你這里來,我們每天的業務很繁忙的,這一點你也知道!”馬大哈聽到王大頭的話,頓時就來火了,對著王大頭說道。 看到二人不像在開玩笑,王大頭又重新拔了一遍麥,可是依然沒有發現什么異狀,然后又檢查詢問了一番,可就是找不到病因的所在,這倒是讓他有些頭痛。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馬路對面的那家新開診所,突然放起了鞭炮,噼噼啪啪的響個不停,這讓王大頭有些心煩意亂。 不過他心生一計,既然今天是妙手回春堂開張的日子,自己干嘛不給他送一份大禮呢?如果將這二人帶到對面去治療,只要那邊治療不好,那自己不但砸了他的招牌,而且還給自己增加了威望。 想到這里,他的嘴角不由得笑了起來,看的馬大哈二人心里直發毛,這個老貨到現在都沒告訴他二人到底是什么原因。 “你二人的病狀老夫已經了然于心,不過治療的費用比較高!”王大頭看著二人微笑的說道。 “王大掌柜,您就不要拐彎抹角了,到底多少費用,您至少先開個價呀!”馬大哈忍不住的問道。 “就你這情況再加上你老婆的情況,兩個人加在一起至少也要個二三十塊中品靈石!”王大頭看著馬大哈一本正經的說道。 “什么!” “要這么多?” 馬大哈與杜三娘聞言,頓時就震驚得張大了嘴巴,異口同聲的喊道。 “呵呵,這還是我給你們的保守估計,不過我倒有一個辦法,只要你們幫了我的忙,我不但一分錢不要,而且還把你們的病給看好!”王大頭的嘴角露出了陰險的笑容,看著二人說道。 “還有這樣的好事,那你先說說看到底是什么事情?只要我夫婦二人能夠做到,赴湯蹈火,在所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