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節
書迷正在閱讀:你是真的皮、回響(1v1 強取豪奪)、偶像練習生的身體開發日誌(高H、1v1、NP)、乖嬌(1v3 兄妹 h)、真誠的小狗(校園1v1 H)、成為千金后被萬人嫌了、極端天氣、王者榮耀影futa、[綜英美+龍族同人] S級混血種在滿世界屠龍、[鬼滅同人] 日輪刀想罷工
而且他們多多少少的聽了一些了,越聽越覺得好,越聽越覺得好。 因為相較于這些個大老粗高級工,李守良是除了學習了一大爺的學習筆記和教學的東西,還自己系統的學習了書店里買回來的關于鉗工的很系統的書籍。 這就是李守良和其他高級工不一樣的地方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再加上李守良把自己帶入一個老師,同時自己也不過剛學習了兩年,這些知識對于他來說還不算陌生,還新鮮這呢。 自然講起來毫不費力,漸入佳境。查平安又不是個笨的,老師‘喂飯’都喂到嘴里來了,怎么可能還不行。 就這么著,過了兩個來月,查安平已經開始被李守良教的能熟練的制作幾種工件了。 不過也就僅限于此而已。經過這兩個來月的學習觀察。 查平安不算笨,但是聰明勁也沒點在鉗工技能上。 偏偏又有些懶,如果不是他時不時的choucha,再加上管的又嚴。估計查安平現在這幾種工件還做不到這個地步,依李守良看,查安平以后頂天是個四級工。 不過真到了以后,李守良打算帶著他干點別的,查安平干交際是一把好手,以后有大用的著他的地方。 看著查安平手里的工件逐漸成型。 李守良從他手里接過來,雖然掃一眼就知道怎么樣,不過李守良還是仔細的觀察了觀察。 還是差強人意,不過也可以了。 就這個學習速度,往后熟了還會快一點。那到過年的時候運氣好一點就可以了,實在不行等明天6月底的考核憑借真才實學照樣能過關。在廠里屬于中上游速度。 李守良笑著道:“可以了,這個工件咱們告一段落,算你過關。不過不要粗心大意。也不要覺得自己回了就不再練習這個工件了。 以后每天下班之前,我會給你留出時間,把以前學過的工件全部做一遍,這樣保證自己不手生。別撿了芝麻、掉了西瓜。學會了新的把舊的給忘了。這不白學了?!?/br> 查安平笑著點了點頭,自從過完年回來開始正式學習工件,自己算是見識到了自己這個‘年輕師傅’的另一面,這罵起人來是真狠啊,都說有文化的人罵人都不帶重樣的,而且不帶臟字。 自己這兩個月來也算是見識到了。不過也納悶,不是說師傅只是初中文化嗎?哪來這么些個‘歪詞’? 而且自家師傅這嚴厲程度,比那些老師傅還要嚴,下課還要布置‘作業’。我的天那,自己當初不愿意上學,不就是煩寫作業嗎。 自己都二十好幾的人了還是逃不開這個結局。 不是沒想過反抗,曾經試探過自己能不能‘不做作業’,可當自己師傅笑著把一根不算粗的鋼管掰彎了。。。自己就放棄了這個想法。再細也是鋼管啊。。。 不過即使是在教學上師傅很毒舌。但是自己的進步,以及旁人眼中的羨慕。都讓他知道自己應該堅持下去。 正在這時,外面來了個保衛,走進了1車間。 喊道:“李守良,李師傅在嗎?” 李守良抬頭望去,保衛處的人,什么事?走了過去。 保衛已經先開口了:“李師傅,咱們廠門口有人找,是個上了年紀的人。說自己姓關。找你有些急事?!?/br> 關大爺來找自己干嘛?這是李守良的第一反應。 第241章 探望 眼看這位保衛面熟的很,李守良還有些許的印象。應該是破獲‘賈東旭偷盜軋鋼廠行動’的一員,就是叫不上名字來了。 李守良點點頭,對著這位大哥道了聲謝:“麻煩你跑一趟了。你先回著,我去我們主任那請個假,就過去。是正門吧?” 保衛大哥說道:“是,是正門,說是有些急事,也沒說到底是什么事,只說讓我一定把你叫出去。那您忙著,李師傅。我就先回崗上了。不然人少了再有個什么事,崗上忙不過來?!?/br> 李守良說道:“你先忙,我隨后就過去了。謝謝你了?!?/br> 保衛大哥擺了擺手,說道:“嗨,本職工作,這值當什么。您忙?!弊吡?。 李守良把他送出車間,來到了主任的辦公室,說明了自己的情況,有點急事,要請個假。 主任自然笑著答應了。還和李守良調笑道:“正好你也歇歇班??窗涯隳峭降苁沟???床怀鰜戆?,守良。你還是個嚴師吶?!?/br> 李守良也笑道:“主任,嚴師出高徒嗎。哈哈,走了?!?/br> 除了車間,李守良直接大步跑了起來,關大爺都找到這里來了,這是有什么事啊。這么著急。 來到門口,就看到站在門口的保衛給李守良指了指保衛室。 李守良趕緊進去了,就看到關大爺在那正襟危坐。還是一樣的面無表情。 李守良先是和里面的保衛大打了個招呼。 隨后說道:“關大爺,這是什么事???這么著急?” 關大爺站起來說道:“請假了嗎?” 李守良說道:“您第一次找到這來,肯定是急事,我還能不請假。您說?!?/br> 關大爺點點頭道:“走著說?!?/br> 說著兩人出了軋鋼廠的門,帶著李守良坐上了公交車。 在車上,關大爺揭開了謎底。 自工廠復工以來,本來關大爺韓大爺和那幾位大爺商量好的,要帶他去見見世面。 什么是世面——就是從各地進京的文物。 由他們來進行甄別和鑒定存檔,再返回原‘博物館’。 結果出差錯就出在這里。 一句話從前往后,從上到下傳達,過了第三個人,要表達的意思和精神就有可能出現差錯了。 更別說層層下達了。 這個年代的人普遍沒有什么文化,對文物就更談不上重視。只當是一些普通的東西。甚至還因為這次的行動和任務,各地方領導覺得有點‘勞民傷財’,百姓連飯都吃不飽了,上面還有心思弄這些不能吃的玩意兒? 所以帶著氣子來解決這個事,自然下面的人就會不把這當回事。 裝車,運送,都保存的額很粗拉。即使是不帶氣子的辦這事的各級部門,也是很簡單的進行了裝車,不曾有一些保護性質。偏偏老幾位也是第一次進行這么大型的活動,都有疏忽。就忘了囑咐了。 結果呢。 其他項,諸如雜項、青銅器之類的都沒什么事。 瓷器組還沒有行動,就書畫組首當其沖的遭到了破壞。 第一批到了地方之后,尤其是津天的,先進京來整理存檔,結果。嗨。損毀的不少。 韓大爺本身是津天藝術博物館副館長。平常對這些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東西都是有著深厚感情的。 結果一看怎么變這樣了。本來身子骨就不好,氣急攻心,直接就給吐了口血。 這還不算完,休息了兩天,最近一批博物館的也來到了,同樣有不同程度的損毀。 韓大爺的身體直接就受不住了。病灶一朝得勢就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直接把韓大爺打倒了。 書畫鑒定小組的成員就剩張恒謝柳二人緊急的進行竭盡全力的補救。幸在有劉大爺幫著忙,還算補救及時。 也因此叫停了‘文物進京’的行動。 可韓大爺的身子骨卻實實在在的一天比一天差。眼瞅著一個年前還算精神的消瘦儒雅老頭,眨眼就到了這個地步,真不能不說是世事無常啊。 韓大爺病成這樣,關大爺每天都去看著他。 這也是幾人沒有帶著李守良見見世面的原因。誰也抽不開身來了。 再加上現在韓大爺總感覺他是津天書畫的損毀是他的責任,心病太重。 關大爺也是病急亂投醫,找到了李守良去開解開解。 李守良自無不可,剛認識一個挺好玩的小老頭,眨眼間就病重了誰也接受不了,李守良聽完了這事就在心里盤算著去了該怎么說了。 很快的,爺倆倒了兩輛車就到了。 跟著關大爺步履如飛的來到了韓大爺的病房。 別看關大爺腳底下虎虎生風的,可推門的時候卻很輕,好像怕吵醒了韓大爺一樣。 李守良跟著輕手輕腳的進去,慢慢的關上了門。 轉過頭來,結果發現韓大爺沒睡。正看著他們倆呢。 韓大爺開口道:“你怎么把小朋友叫來了。今天不是上班的時候嗎?” 關大爺說道:“這小子找我的時候,問我啥時候能帶他見見世面,我心思著這事總歸還得找你。就帶他來了?!?/br> 李守良強笑著說道:“韓大爺,這是怎么著了?過年的時候見你那出,中氣十足的。怎么這會兒給躺在這了。怕不是不想帶我去‘見見世面’,在這假裝騙我呢?!?/br> 韓大爺笑著指了指李守良說道:“小子,我怕是要食言了。不能帶你去見見世面了。不過你放心。韓大爺說話算話。等我給那天你見到的張大爺啟大爺說一聲。 到時候讓姓關的帶你去看看?!?/br> 這話說的,李守良只能說道:“看您說的,一事不煩二主,我還就只找你了。我給你說,我可是練過的,勸你不要不識抬舉,趕緊的歇兩天就起來帶著我去見世面?!?/br> 說著還舉了舉自己的膀子。一副要打人的架式。 這話似乎戳中了韓大爺的笑點,見不到笑模樣的韓大爺笑的上氣不接下氣的,咳嗽的很厲害。 李守良趕緊過去幫韓大爺拍了拍背,順了順氣,幫著韓大爺坐得高一點兒。 然后又拿起旁邊的水杯打開,倒了一點出來試了試水溫,正好。遞給了韓大爺。 韓大爺含著笑看著李守良這細心的動作,很是滿意。 接過來喝了一口,遞給李守良放下去后。 笑道:“小子,自我在你關大爺這里見到你,剛開始就是把你當小輩看。先是見識到了你那廚藝。對你這個小朋友有了好奇。后來看著你和姓關的互動好像忘年交一樣。 看著他提問,你對答如流的模樣。又從他這聽說了你的事兒。就有了收你為徒的心思。你關大爺也是知道我的心思的。 但是并沒有阻攔,就算是默許了。這就是我在那幾個老朋友,在你關大爺那里見面的時候。試探你有沒有換工作的心思這個事。 當時提了一嘴,后來想著帶你‘見世面’的時候再說這個事,順便的提收你為徒的事兒。并借著這個機會給你換了工作,帶著你學習書畫方面的知識。 正好學習和實踐相結合,你要是有天賦,不出兩年絕對出師。就是達不到我們幾個的地步,也是個書畫方面的專家,以后再文物商店干個內賓,輕輕松松一個月不愁吃喝,不用在鋼廠干這么累的活。 結果沒想到,哎,我是津天文物的罪人啊?!?/br> 這段話說的,讓李守良嗓子眼像是堵住了什么。就見過幾面的一個‘老朋友’,卻對他有這樣好的心思。這實在是讓他不知道該說什么。 只能是不斷的說道:“韓大爺,這,這,謝謝你,謝謝你。我實不知您還有這樣的心思。我?!?/br> 韓大爺擺了擺手道:“這就是一個想法,我現在這個樣子也不知道能教給你什么了。精力跟不上了。不過趁著今天還精神。 我是有幾句話想要囑咐你。這文物博大精深,一學啊就是一輩子的事兒。別人看不明白,我卻看的明白。亂世黃金、盛世古董。咱們這個國家越來越好,這文物啊,只會越來越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