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一場的一般,不是很好笑,都是小機靈;后面兩場有意思,整體水平往上走,但比起好的脫口秀演員還差得遠。我看過 dave chappelle,覺得那種脫口秀內容更好一點,但你情緒不錯,看得出來是真喜歡這件事?!?/br> 一長段話都是面無表情,聽得顧逸一怔。她不是記仇的人,聽了也有道理。但轉念一想這是什么評論家,上來就一套理性分析,和網上那些喜歡引戰評論的人差不多,更窩火了。 他再英俊也無法排解這股憤忿。 足球場里是少年踢足球的吶喊聲,顧逸轉過身去,覺得在足球場外聊這些太像情侶了,她還沒準備好為了個帥哥斷送自己的喜劇生涯。梁代文刀還沒補完:“不是要挑刺,我說話比較直。不笑是我的問題,不是你的錯,你傷心了我道歉?!?/br> 話音未落,身后保護網一聲巨響,顧逸嚇得整個人跳起來,心都要吐出來了,力氣大得腳踝一歪,高跟鞋踩進了排水溝。初中生大力的射門踢歪了,一腳轟在安全網,十米高的網還有余震。球砸在距離梁代文不到半米的網上,后腦勺的發絲都被氣流吹動了,他人毫無反應。捶著胸口翻了個白眼,面前的梁代文鎮定得一動不動,還面無表情地審視了她。 不笑也就算了,還不會被驚嚇? ps:這次好像看起來進展很快?四章感覺已經很有含糖量了...... 更新時間不是很固定,張老師盡量保證日更,歡迎各位加入書架投推薦票呀,以及一定來評論區玩,寂寞的張老師等大家來聊天 第5章 你說的也沒錯,我脫口秀演出的年收入最多只能算第十三薪 所以自己遇到的究竟是什么人,能完全不被近距離的危險嚇到,動作片演員?格斗教練?連環殺手?顧逸坐在床上目視前方,對面的衣柜柜門的 7 個把手上晾著絕對不會干透的衣服——想別人干嘛,不如先想想自己為什么租不起有陽臺且能曬到太陽的房間吧。 男室友在隔壁打電話:“媽,我給你寄的蜂王漿到了嗎?你記得要自己去快遞站拿,咱們小區太遠了不送的。我什么都好,不用cao心,女朋友也好,對我們住一塊兒……結婚再說吧,我先掛了?!弊诖策吽蚜怂涯惺矣训拿?,住到現在她似乎只記得網名,平時接觸不多,穿著簡樸,也從來都沒有什么女朋友(畢竟室友是拖著床墊睡地板拼房租的男人)。微博順藤摸瓜找到了兩個賬號,是經典的虎撲鍵盤俠,對著張柏芝王祖賢叫女神,喜歡噴年輕流量明星和網紅,還被粉絲團掛過,沒過幾天道歉了。最有趣的是還在虎撲論壇贊同過一個帖子:“女人不用追,就直接吻她睡她,服了就行。那些影視劇不都是這樣的嗎,強吻了沒有一個拒絕的,直接上?!?/br> 顧逸覺得室友有點悲哀,男室友并不是真的有多好色多危險,更可能像是在“追”她,覺得打壓對方,半推半就睡到了,就是女朋友了。這種人講道理了多半也沒什么用,不會害怕,只會繼續去求助,再得到一堆教唆他繼續sao擾的評論。又想起了梁代文那句,笑的人也不見得真正開心。 又蠢又壞的人是需要教育,但的確沒到罪不可赦的程度。顧逸的一個習慣,人性幽微,她會切掉那些不堪入目的丑惡和荒唐,盡可能笑對他人。 冒犯,就放在段子里就好了。 坐在辦公室琢磨杰奎琳不肯罷休的選題,顧逸總想到梁代文,覺得他和其他男人不太一樣,身上的特質很新,全無普通男人對“步入正軌”的迫切。在足球場遇到那次,連聞到的空氣味道都還記得,潮濕,有草的氣味,還像混入了熾白的燈光。 晚上開放麥她沒抽到上臺機會,只能做觀眾。她要去和余都樂見面,小靈通余都樂有不少登臺賺錢的脫口秀演出機會,她得賺點錢爭取換套房子??;二來今晚陸叔會講開放麥,她要聽聽這位三十出頭的老男人最近又編了什么段子。 下午茶時間顧逸偷了個懶,縮在工位看完了梁代文的那篇專訪。一個智能家居設計師的專訪文章,撰稿人在開頭就說:devin 用冷漠的語氣接受采訪,實際內容卻很有溫度,也許在生活中他就是個反差的人。因為太有個性,我們如實記錄了他的回答。 問:您作為設計師,怎么會突然想要探討網絡空間這個話題呢。 d:不是因為你們要采訪我還讓我有點新意嗎。 問:您提出的線上和線下空間,您認為是對立的嗎? d:當然,和實際居住的空間是相對應的。都市人的生活被擠壓了,所以才會都上網,我覺得全民網民并不只是網絡發達造成的。 問:具體怎么解釋? d:游戲是窮人的奶嘴,手機是都市人的襁褓,精神空間和居住空間一樣越來越被擠占成棺材的大小,人們在網絡上才會越發暴躁。 問:這個比喻有點殘酷。 d:入夜的都市就是有燈光的墳場,人們都在網絡上而不在生活里。窮人的時間是被壓縮在固定的框架里的,手機屏幕,格子間,隔斷的廉租房,這其中沒有自然也沒有生活。稍微好一點的人可能會去打籃球、聚餐、看電影,等再覺得精神需要去富足,可能會想到文學、話劇、自然……但其實享受的成分是很少的。年輕人住的是隔斷間或者地下室,獲得娛樂的方式就不再是自然和生活了,而是手機屏幕,不難發現大家對手機的依賴,地鐵里看綜藝,追劇和小說,可能沒有手機,發呆都很局促,所以共享理念那么火,最后剩下的剛需只有充電寶??萍纪卣沽嘶ヂ摼W的維度,創造了更多娛樂方式,但同時房價和房租也在壓縮年輕人的空間,把人們的注意力都趕到網上。都市的公園多數是給以家庭為單位的人在逛的,老人和孩子居多,年輕的單身都在哪里?在伸不開腳的床上看手機,在轉身都困難的桌前看電腦,打游戲,做鍵盤俠。我們這一代看似審美多元,實際上是被傾軋的。 逆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