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可別人問他們養孩子的經驗,他們又說不上來,想了半天得出一個結論:“我家小宜從小懂事,我們也不管她,她自己就變成這樣了!” 人家聽后都夸他倆謙虛,只有姜宜知道他倆還真不是謙虛。 那些年里,宋女士因為和老姜感情不和,終日恍惚,只會口頭催促姜宜努力學習。而老姜忙于工作和家務,也沒怎么關心過姜宜的學業。 是姜宜憋著一口氣,要證明自己根本不是什么傻逼的第二志愿。 青春期是一段容易給人留下心理病灶的時光。 那些大大小小的、曾給人心里造成或輕或重的傷痛的事情,也許會隨著時間漸漸被遺忘,但會讓人在以后的人生選擇里無意識地受到后遺癥的影響,甚至終生為此所累。 姜宜在少年時期用優異的成績彌合了家庭的傷痛,于是她在二十來歲的年紀里,也一直在追求超越他人,往上攀爬,從法學院到頂尖律所,一路打拼。 家庭的和睦,對她而言是有條件的,條件就是——她要足夠優秀。 而在這件事情上,陳書淮完全是她的對照組。 他對生孩子這件事態度相當松弛,姜宜一開始以為純粹是因為胎兒不長在他肚子里,他才站著說話不腰疼。 直到她在婚后第一年里,和陳書淮回陳家。 那年恰逢陳少游擅自休學,跟家里揚言要投身電競事業。 他在家庭會議上正襟危坐,說了一大串專業詞匯和美好愿景,把陳父陳母說得暈頭轉向。 姜宜和陳書淮坐在另一邊的沙發上,她也在認真地聽陳少游演講,直到一旁玩手機的陳書淮發出一聲只有她才能聽到的冷笑。 陳書淮悄悄湊到她耳邊,說:“那小子在忽悠爸媽給錢?!?/br> 陳少游演講完畢,陳母先笑了,她熱情地夸陳少游:“我兒子還是很有頭腦的嘛,不錯,關注新興產業,爸爸mama當然支持你啦,爸爸覺得呢?” 陳父的反應說不上熱情,臉上甚至有點心不在焉,被陳母點名后才應付般道:“爸爸覺得很好,你要多少錢?” 等陳少游領著陳父的批款圣旨,高高興興走了之后,陳父才說:“小小年紀,公司怎么開都搞不清楚就想做投資,小打小鬧浪費時間?!?/br> 陳母悠悠喝了口茶,“失敗了就當交學費嘛,他第一次做正事,我們要全力支持,他高興就好?!?/br> 這年恰好也是陳少希滿十歲的時候,小姑娘的年紀從一位數變成兩位數,陳母在家宴結束的第二天,給她辦了一個特別隆重的派對。 在派對上,陳母抱著陳少希泣不成聲:“mama對你什么要求都沒有,就希望你這輩子幸幸福福,永遠當個小公主?!?/br> 姜宜在陳家這里才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這種父母。 他們不期待孩子有多成功,不期待孩子給他們長臉,只需要他們高高興興地長大,然后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 這里面多少陳家足夠富裕的原因。 祖輩的榮光蔭蔽著他們的世世代代,令人咂舌的財富給后代帶來的教育本來就超過了絕大多數的普通家庭——比如陳書淮學個鋼琴當做業余愛好,請的家庭老師都是某位著名的法裔鋼琴家。 但對這種親子關系,姜宜偶爾還是會有一點點羨慕。 隨之而來的,是一點點慚愧。 她沒有體會過這種家庭,也許在成為父母這件事上,她天然不會比陳書淮做得好。 * 陳書淮在紐約時間清晨六點時回復了老姜那一大段的催生消息:【都聽小宜的?!?/br> 姜宜那時候正在洗澡,自然錯過了阻止老姜和陳書淮的親切交流的機會。 老姜:【你不能總慣著她,到了年紀當然要生了,生幾個看你爸媽的意思?!?/br> 陳書淮:【我爸媽也說聽小宜的意思?!?/br> 老姜:【你自己要懂事一點@jiangyi】 姜宜拿起手機,發現自己被老姜點名三次,都是催生的話題,于是發了一條消息:【這個話題以后不要提了?!?/br> 為了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她還發了一張熊貓人哐哐怒砸電腦的表情包。 家庭群再無一人發消息,歸于安靜。 姜宜工作以前,老姜還喜歡對她施展父親的權威,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你怎么跟爸爸說話的?” 但現在老姜不會了。 他已經漸漸意識到,姜宜的眼界和能力已經遠遠超過他,他既無法真的指點她,也沒什么能力管束她,所以姜宜真的要發火的時候,他不敢吱聲。 姜宜今晚在爸媽家住,剛發完那條消息走出臥室,就看見老姜委委屈屈地坐在茶桌邊泡茶。 她叫了聲:“爸,你還不睡?” 老姜長長地嘆口氣:“爸爸有點難過?!?/br> 剛才姜宜發了脾氣,他很傷心。 姜宜在心里也長長嘆口氣。 老姜有時候就像個孩子,他并不能察覺有些話不太合適,可如果阻止他說出來,他心里又不高興。 這世界上最愿意哄老姜的人,還要數陳書淮。他的表情管理非常到位,哪怕老姜說了什么很不合適的東西,他也會巧妙又溫和地將話題繞過去。 而每次姜宜為此跟他道歉,他反而會對她說:“你爸爸沒有惡意,你不必掛在心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