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她現在最不想看見的就是這些。 偏偏手機快沒電了,楊枝查不了餐廳,只能在自己有限的記憶里搜索了一陣,最后拎著行李箱來到了十三區的一家越南河粉店,她記得這家店一周開七天,從早開到晚,沒有關門的時候。 作為唯一的客人,楊枝選了個窗邊的座位,點了一碗生牛rou粉。 一小盤鮮切的生牛rou一股腦倒進guntang的高湯里,再夾上兩根緬甸香菜,三根九層塔,四筷子豆芽,五粒小米辣,擠上一小瓣青檸。 楊枝用筷子把配菜和碗底的細河粉一起攪拌,攪拌均勻了,rou也燙成了八分熟。 她喝下一口鮮中帶辣的骨湯,再吃下一口肥瘦相間的嫩牛rou,雙眼才終于有了精力,看起了窗外的街景。 行人匆匆而過,斜對面是家港式點心店,招牌上寫著法語和繁體中文,哪一個都不是她最親近的文字。 巴黎,波士頓,紐約,楊枝對每一個中國城都感到陌生。店鋪招牌多用懷舊的字體寫著懷舊的叫法,酒家,餅家,珠寶行,服飾公司,超級市場。也許像現在的香港或者七八十年代的中國,可這兩個她都沒去過。 然而,在這家小小的河粉店里,在紐約摩天大樓的推波助瀾下,楊枝第一次對中國城多 了一點親切感,對巴黎多了一點歸屬感。 眼前的景色沒什么特別的,但就是不會出現在巴黎以外的任何一個地方了。 她很想和他一起看,她需要一個答案。 楊枝放下筷子,翻出手機,用僅剩的百分之一的電量給程唯發了消息:【你法簽是不是辦下來了】 發送完畢,手機自動關機。 楊枝把一碗河粉全部吃完,坐地鐵回到了她闊別已久的小家。嘉禾去了匈牙利,她一個人樂得自在,把手機充上電,開窗通風,整理行李,洗澡睡覺。 一直到睡著都沒收到程唯的回復。 第二天早上,楊枝被六點的鬧鐘叫醒。 百葉窗被她故意留了縫隙,冷色調的光線溜進來,把房間照了個半亮。她按下窗邊的開關,百葉窗嘎吱作響地升上去,她站在十三層的窗邊伸了個懶腰。 眼下的城市還沒醒,在一片雜亂無章的直線里泛著淡藍色的睡意。十三區的鴿子樓零星亮著幾格燈光,遠處的先賢祠穹頂近乎透明,更遠處的鐵塔小小一個,像黑人攤販拎在手里的一大串鐵塔鑰匙扣,丁零當啷,五顏六色,一歐五個。 楊枝從床頭柜上撈起手機,點開了郵箱。 教科文還是沒有給她回信。 她又點開了微信,彈出了三條新消息。 第一條是程唯發來的:【寶寶,美國的簽證我還沒著落呢,opt辦完我就辦法簽】 后面兩條都是江珠的,她先發了一張截圖,是程唯的朋友圈背景。 大三那年,楊枝和程唯一起去了迪士尼,她買了一頂史迪仔的帽子,戴著它在城堡前和程唯拍了一張合照,拍完的當天,程唯就把這張合照設置成了朋友圈封面圖,一直到現在也沒換過。 在照片的下面,江珠寫道:【你和慕留這同桌當的,不值】 第17章 017 楊枝最初的同桌并不是慕留。 高一開學第一天, 早上第一節 課的下課鈴一響,班主任趙老師拎著手提包準時離開了教室,楊枝坐在位子上看了看她的英語筆記本, 上面空空如也,就像她的腦子。 她把本子合上,拿在手里扇起了風。 秋老虎在今年的九月初來勢洶洶, 教室里更為悶熱, 頭頂的電扇也于事無補, 楊枝聽完這節似懂非懂的全英文授課,整個人喘不上氣來,手腕加快了扇風的頻率。 還沒等楊枝回過神, 一道冷清的女聲叫住了她:“你好, 我可以問你一件事嗎?” 楊枝看向她的同桌。 鄰座女孩梳著和她相仿的高馬尾,額頭飽滿, 皮膚很白, 即使有求于人,那雙漂亮眼睛依然掩不住傲慢。 不到十五歲的楊枝還沒學會在說話的時候直視別人的眼睛, 視線在那張臉上停留了幾秒鐘就匆匆錯開,“怎么了嗎?” 女孩笑了笑,“我想問, 你愿不愿意和我換個位子?我事情比較多, 坐在里面的話,可能會一直麻煩你起來坐下,所以我能不能坐在外面?” 她說的沒錯,楊枝想, 班里還沒有選班委,同桌是趙老師指定的臨時班長, 事情的確很多,剛才的早自習她就沒上。 可這個教室的座位安排并不像她初中那樣是4x2,現在的班里有五十七個人,為了節省空間,座位排成了3x3,同桌女生的位置就是中間的那個,如果和她換了座位,她會有兩個同桌。 楊枝停下了手里的動作,朝右邊的右邊瞥了一眼。 那里坐著個男生,款式相同的夏季校服在他身上格外寬松,他散漫地靠著椅背,長手長腳規矩地收在桌椅之間,手里拿著一個英文冊子,一秒翻一頁,似乎對上面的內容很沒興趣。 楊枝知道他,新生開學典禮的時候他作為學生代表之一上臺發言,匯報了他這個暑假去美國參加夏令營的體會,和他一起去的還有一個女生,分在了隔壁班。 那天cao場很曬,音響也不好,楊枝站在隊尾,根本沒聽清他的名字,斜后面的女生也沒聽清,和朋友竊竊私語:“我天,他長得好帥,叫什么???哪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