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司徒云昭的刀已經抵在他的喉間,都扎出了鮮血,他已經躲到了最里面,張張嘴,不敢發出聲音,生怕觸怒半分司徒云昭,長刀便會入喉,只需瞬間。 司徒云昭眼中陰狠毒辣,“后悔逞這個英雄么?” 想在司徒清瀟面前表忠心?這點小心思,她還是看得清清楚楚,摸得明明白白。 “后……后悔?!彼B點頭的動作都不敢,只能動嘴。 “你最好認清自己就是一條狗罷了,少在這里逞英雄?!?/br> “平南王?!?/br> 令她沒想到的是,熟悉的清冷聲音從身后響起。 司徒清瀟站起身來,“王上還是先放手吧?!?/br> 司徒云昭絲毫沒有要撤開的意思,“怎么?” 司徒清瀟眼眶還紅著,清清冷冷,“父皇尸骨未寒,平南王這樣,在寢宮里龍榻前,不合適?!?/br> 司徒云昭定定地看著她,她真的摸不透她,為什么,她一時可以為了她去伸手擋碎瓷片,一時又像這般,冷漠示人。 她直覺,日后若是太子做了新帝,這樣與她面對對峙的日子一定不會少。 所以,她不能讓太子做皇帝。 在眾目睽睽下,她是打定了主意要殺雞儆猴,給眾人一個下馬威的,卻被阻攔了。她是為了眾人,還是,只是想救陸子淮? 司徒清瀟第一次向著她伸出手來,卻不是來牽她,語氣不容置疑,“平南王,玉璽你可以拿走,把刀給我?!?/br> “為什么?” 司徒清瀟直視著她,眼里是警告的意味,“父皇剛剛駕崩,遺駕面前,不宜見血光,陸將軍是朝廷重臣,也是父皇的愛臣,不合適,平南王?!?/br> 司徒云昭回看著她,眼中的怒氣顯而易見,司徒清瀟還向她伸著手,她沒有把刀交出去,而是扔在了地上,轉身離去。 刀掉落在地毯上,沒有發出聲響,躺在地上,刀尖上還沾著一絲陸子淮的血。 當司徒云昭一離開,滿室的人才松了一口氣,陸子淮脫力癱軟在地上,狼狽不堪。 司徒清瀟低著頭,強忍著心中的酸楚,她彎下了身子,撿起司徒云昭扔在地上的刀,輕輕地握在手中,上面還留著余溫。 第58章遺詔 通身剔透碧玉的玉璽, 上面雕刻著龍,在離開之前,她最后轉頭, 又深深地看了一眼司徒清瀟, 要把這個身影牢牢鐫刻在心中, 牢牢地記住。 各朝各代皇帝死后,都自有一套喪葬制度,司徒文泰駕崩后, 禮部自會歌頌功德,謚號“大成”,稱大成皇帝, 雖然這聽來萬分諷刺。 諸王和太子親自為大成皇帝換壽衣, 口中含珠玉,放入棺柩。 嗣皇帝和諸王公主們皆要身穿喪服守孝, 官員及百姓, 七七四十九日內不得尋歡作樂, 不得屠宰, 不得婚嫁, 服喪期內, 寺廟道觀需鳴鐘三萬次, 徹夜不停。 直至頭七過去, 朝廷要在大殿前宣讀皇帝遺詔,誦經和吊唁活動依舊不能停止。 靈堂設在大殿前,靈堂旁邊設置著黃龍帳幔,兩邊設置著白綾帷幔, 靈柩放在中間,前面擺著極品黃緞繡龍墊和花梨木寶塌, 殿前寬廣宏大的空地上,玉階前,諸王太子公主妃嬪與朝臣皆身穿白色喪服跪在地上,太子跪在靈堂前,攜領眾人焚香燒紙。 太子第一次做這樣的事,心里難免緊張,不過正值皇帝駕崩,他的緊張不能大過悲傷,便只能壓抑下來。 整個殿前一片白花花,跪滿了身著喪服的人,齊齊叩首,司徒云昭就站在城墻之上,居高臨下地俯視著這一切。 心上壓抑許久的大石終于被搬開了一些,也僅僅是一些而已,并沒有松了一口氣的感覺。 最后一日,終是到了安葬的吉日,跪拜過后,按照典制,七十二人抬棺,頭前里八八六十四位引幡人,高舉皇室大旗,千人儀仗,舉著各式各樣的兵器,旗幡,紙扎,浩浩湯湯,身后是皇親國戚,文武百官,輦轎連綿不斷。全城百姓皆素衣喪服,在道路兩旁跪拜慟哭。 司徒清瀟就在其中的一頂轎輦里,她辛勞連日,眉目間依舊冷淡雋秀,卻有遮掩不住的憔悴蒼白,偏生凄美動人。 皇帝靈柩送往了皇帝下葬,司徒氏歷代帝王都葬在這里,如今司徒文泰也成了這之中的一個,終于算是完畢了葬禮。 可現下,又都不知所措起來,按典制,該是準備太子的龍袍,用品,準備登基大典的時候了,可是,人人都知道,傳國玉璽在司徒云昭手中,說白了,這皇位至今還沒有著落。 東宮。 太子坐在床塌上,思慮著這些天的一切,有些失神,父皇,是真的走了。 一道清淺的聲音從耳邊響起,“洛兒?!?/br> 太子把頭低得更低了些,“皇秭?!?/br> “怎么了?” “皇秭,我好怕,父皇是真的去了,我們日后該怎么辦?”太子抬起頭來,看著司徒清瀟,滿眼都是憂慮和惶恐。 司徒清瀟冷冷清清的,“不用怕。父皇雖然走了,但他還在天上看著我們,還有母后,他們會保佑我們的?!?/br> 太子一個年紀尚淺的少年,顯然還不能自連日的打擊中逃離出來,不能接受喪父的痛苦,不能從對司徒云昭的恐懼中自拔,始終無法穩下自己的心情。 司徒清洛靠在她身上,已經帶了些哭腔,“皇秭……” 司徒清瀟搖搖頭,他畢竟還是個孩子,又怎能對他要求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