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虎牢關大戰(二)
書迷正在閱讀:討逆、修羅與天使(黑幫, 強取豪奪、高H,)、[娛樂圈同人] 愛豆治愈所、[歷史同人] 龍鳳豬旅行團、[綜漫] 三流咒術師芙O蓮、[網王同人] 與幸村君適配度100%、[綜漫] 每天都在努力續命、[柯南同人] 和hagi一起成為貓貓、[咒回同人] 夏油莓的哥哥姓五條、[獵人同人] 住手啊那個cao作系
“袁紹雄踞河北,不是沒有道理?!?/br>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號可領! 徐天俯視整個戰場,可以感受到袁紹軍氣勢如虹。 很明顯,袁紹也有影響軍團戰力的“軍團特性”。 袁紹持劍督將,戰虎牢! “袁紹能力不弱,畢竟是與曹cao逐鹿中原的諸侯?!?/br> 林芷兒在內的玩家,陸續察覺袁紹的價值。 袁紹擔任主將,四路諸侯聯軍軍心振奮,像是打了雞血一樣,前赴后繼,猛攻虎牢關。 鼓聲齊天,箭如雨下,無數關東將士蟻附攻城,精銳的先登部眾,搶先登城。 虎牢關守軍強勢還擊,但袁紹軍的士氣依然沒有怎么下降,還是斗志高昂。 “這是袁紹的金色軍團特性‘袁門威望’,可以維持軍團的士氣?!?/br> 徐天在十八路諸侯會盟時,已經暗中查看袁紹的英雄面板。 袁紹的其中一個能力“袁門威望”,被徐天探知。 袁門威望:戰斗一開始,軍團全屬性 30%,士氣提升至100,且士氣下降速度-50%。 金色軍團特性“袁門威望”,可謂是袁紹最得意的核心能力,不但提升軍團屬性,而且維持高額士氣! 再搭配其他未被徐天探知的能力,可以說,袁紹很強。 曹cao的大敵,怎么也弱不到哪里去。 袁紹與袁術不同,袁術外強中干,而袁紹橫掃黃河以北,在年輕時候,意氣風發,為一時之豪杰。 “袁本初不愧是袁本初?!?/br> 曹cao作為第三批攻城主將,也在觀看袁紹進攻虎牢關之戰。 曹cao與袁紹交情不淺,如果袁紹招攬曹cao,曹cao多半還會考慮是否要依附袁紹。 曹cao知道袁紹的能力不弱。 而且,袁紹是攻城類型的名將! 在袁紹的能力加持下,投石機、攻城塔、攻城車、巨牛弩等巨型攻城兵器的威力提升! 投石機射程大幅度提升,拋射的巨石甚至越過了虎牢關的城墻,砸中在關內集結的西涼兵馬和玩家! 袁紹督將,顏良、文丑、高覽、朱靈等武將的實際統帥值、武力值提升,氣勢暴漲一小截! “四世三公袁本初,不愧出自名門,匡扶漢室者,或許是袁本初了?!?/br> “袁家四世三公,但依我看來,袁本初的成就,還在三公之上?!?/br> 孔融、張超、王匡等諸侯,第一次見識袁紹統帥大軍,發現袁紹有統帥千軍萬馬的才能。 同樣出自名門的袁術,臉色卻不怎么好看。 袁紹的表現實在是太耀眼了,相比之下,袁術顏面盡失。 眾多諸侯以后即使依附袁紹,也鮮有人依附袁術。 “袁紹至少有三個提升軍團戰力的能力。其一是士氣維持,其二是攻城強化,其三是督將?!?/br> 林芷兒無法看到袁紹的英雄面板,但她可以根據袁紹軍的變化,粗略猜測袁紹的能力。 袁紹表面數據不強,不過擁有一堆強化軍團的特性,讓袁紹擁有成為河北之雄的潛力。 徐天有必要防備袁紹。 按照游戲機制,袁紹勢力,其實不比曹cao弱多少。 袁紹作為與曹cao角逐北方的最大對手,也許特性比曹cao弱,也不會弱太多。 袁紹麾下,文有田豐、沮授、審配、逢紀、郭圖,武有河北四庭柱,匹敵荀攸、荀彧、五子良將。 徐天提前招募沮授、張郃,已經削弱了袁紹的勢力,袁紹依然有一戰之力。 “萬箭齊發!” “投石爆發!” 袁紹軍利用投石機、巨弩、攻城塔、弓箭,瘋狂壓制虎牢關守軍。 顏良、文丑率領一隊精銳士卒,強登城墻! “反擊!” 西涼四天王,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督促西涼弓箭手,冒著袁紹軍密集的箭雨,猛烈還擊。 “喝!” 顏良殺上虎牢關,大刀一劈,縱橫百丈的刀芒落下,成排的西涼守軍被顏良斬殺! “董府贅婿牛輔在此,來將受死!” 牛輔握著雙斧,像是一頭蠻牛,想要去戰顏良。 然而,賈詡攔住了牛輔。 牛輔去戰顏良,這不是送死嗎? 一隊隊西涼軍登城,圍剿顏良。 顏良劈砍,縱橫的刀氣在虎牢關的城墻上劃出溝壑,西涼守軍死傷遍地。 顏良在虎牢關大殺四方,一股恐怖的氣息襲來。 “飛鬼戟!” 高速旋轉的方天畫戟飛來,空氣爆鳴! 顏良全力一刀,劈中來襲的方天畫戟! 轟! 顏良被方天畫戟蘊含的巨力擊飛,撞塌一座石箭塔,石塔崩塌! 顏良從廢墟中爬出來,擦拭嘴角的鮮血,氣血翻涌。 在他的視野中,一員猛將出現,伸手握住飛旋回來的方天畫戟。 呂布,打遍十八路諸侯無敵手,歷練不夠的劉關張,照樣不是他的對手。 “你就是袁紹最引以為傲的猛將?顏良,還是文丑?實在是讓我失望?!?/br> 呂布扛著方天畫戟,語氣平淡,又到了提不起興趣的時候。 “讓呂布對付他,我們繼續守城!” 西涼四天王知道呂布的恐怖,這個家伙簡直就是變態。 西涼四天王對呂布與顏良的交戰插不上手,而是全力守城。 “我乃河北顏良!” 顏良雙手握刀,暴漲的氣勢彈飛碎石,身形晃動,瞬間出現在呂布面前,一刀劈落! 原本扛著方天畫戟的呂布迅速變招,與顏良的大刀激撞! “鐺!” 顏良向后倒退三四步,而呂布卻紋絲不動。 雖然只是差了幾點基礎武力值,但兩人的實際戰力,相差甚遠。 顏良有一種無力感。 他從未有過這樣的無力感。 呂布是一座大山。 “義父許諾,若是守住虎牢關,可封我為溫侯,賞賜美女百人,那么,只能讓你去死了?!?/br> 呂布為了溫侯和美女,單手揮動方天畫戟,一戟接著一戟,砸向顏良。 沒有任何花里胡哨的動作,呂布只是簡單的普攻。 方天畫戟砸下,火花飛濺。 顏良不斷后退,呼吸節奏被打亂,刀法越來越凌亂。 “你怎么不用絕技?” 呂布全面碾壓顏良,發現顏良也只是奮力揮刀格擋,沒有動用絕技。 顏良眼神閃過一絲狠色:“我在等文丑到來,我們二人,足以殺你!” “獬豸咆哮!” 文丑出現在呂布身后,人槍合一,化為獬豸之影,襲向呂布! “貔貅怒吼!” 顏良與文丑心意相通,在文丑從背后襲擊呂布的剎那,同時出手,人刀合一,化為貔貅之影! 顏良、文丑兩人的交情,已經達到了開啟組合技的地步,聯手進攻,威力勝過兩人簡單相加! “顏良、文丑動手了,若是斬殺呂布,虎牢關可破!” 督將攻打虎牢關的袁紹對顏良、文丑的氣勢并不陌生,當顏良、文丑在虎牢關上聯手攻打呂布,袁紹察覺。 “顏良、文丑為天下一等一的猛將組合,呂布這次要吃一些虧了?!?/br> 賈詡在西涼軍中,只是平靜地看著一切發生,沒有出手相助呂布。 賈詡對西涼眾人還有些感情,對于并州的呂布,卻沒有任何關聯,所以冷眼旁觀。 轟! 獬豸、貔貅兩頭兇獸之影,前后夾擊呂布,虎牢關震動,碎石脫落! 所有交戰的將士,注意力在瞬間被吸引過去。 恐怖的氣浪震死周圍所有的守軍。 “我的義子,天下第一猛將,難道就這樣死了?” 董卓身披鐵甲,見呂布被顏良、文丑聯手擊中,臉色發白。 即使董卓自己,也不認為可以承受顏良、文丑兩人的絕技。 而且,文丑還是從背后偷襲。 李儒沉聲道:“明公放心,呂布還沒死?!?/br> 氣浪席卷過后,激烈的打斗聲響起,顏良、文丑、呂布三人出現在眾人視線之中! 呂布遭到文丑偷襲,終究還是受傷,臉上有血跡。 對于高傲的呂布來說,被顏良、文丑擊傷,難以接受! “神魔亂舞!” 呂布全力進攻,甲胄魔氣彌漫,氣勢瘋狂暴漲! 方天畫戟大開大合,魔氣沖天,攻擊力、攻擊速度、暴擊率、命中率大幅度提升! 呂布以一敵二,力壓顏良、文丑,二人只能被動招架! “那是呂布的氣息,他正是憑借這一招,擊敗我們?!?/br> 劉備觀戰,察覺到呂布的氣勢暴漲,魔氣滔天。 “鳴金收兵!” 盟主袁紹擔心折損了最得力的顏良、文丑二將,下令鳴金收兵。 高覽、朱靈正在廝殺,聽到鳴金收兵,于是帶兵退下。 張燕一刀劈出,將西涼四天王之一的張濟擊退,與于毒快速撤退。 “天崩!” “地裂!” 轟! 又是一聲爆炸,顏良、文丑傾盡全力,使用組合技能,轟向呂布,然后,不顧一切退下城池,不再與呂布糾纏! 虎牢關守軍,不只是呂布一員猛將,甘寧、兀突骨等猛將都在恢復體力,如果這些猛將一擁而上,力竭的顏良、文丑可能會被俘虜! “休走!” 呂布取來一張長弓,瞄準顏良,一道流光破空,帶著炙熱的火光,劃破戰場,目標是撤退的顏良! “著!” 夏侯淵在曹cao的示意下,快速拉弓,射出一支箭,與呂布爭鋒相對。 兩支箭矢流光碰撞,附著在箭矢上的能量爆炸! 顏良、文丑冒著爆炸產生的火光,退回十八路聯軍營地。 顏良、文丑的戰甲,出現十幾道裂痕。 這是被呂布的方天畫戟刺出的劃痕。 觸目驚心。 十八路諸侯鴉雀無聲。 顏良、文丑的武力在華雄之上,而顏良、文丑聯手急攻呂布,竟然戰敗,可見呂布的強悍。 袁紹鳴金收兵,攻勢失利。 “接下來,該輪到我們了?!?/br> 徐天集結兵力,在袁紹之后,對虎牢關發起進攻。 “呂布如此兇猛,即使被顏良、文丑消耗了不少體力,驍騎將軍也難以取勝啊?!?/br> “只能用人命去推平虎牢關了?!?/br> 各路諸侯沒有了信心。 擁有夏侯惇、夏侯淵兩員猛將的曹cao,也并無勝算。 目前顏良、文丑的等級,還在夏侯惇、夏侯淵之上,也被呂布戰敗。 “除非借陳留太守張邈麾下猛將典韋……” 曹cao想到了典韋。 或許只有典韋這種變態級別的體魄,才能承受呂布的進攻。 “呂布的體力被顏良、文丑消耗不少,子龍,或許你有一戰之力。周倉,你接應子龍?!?/br> 徐天派出趙云,相助鞠義、高順兩員先登大將。 趙云的速度,不下于呂布,差距可能在于等級、力量。 “驍騎將軍徐天,到底強在哪里?” 袁紹進攻虎牢關失敗,但他認為徐天帶領的四路諸侯,也無法取得更好的戰績。 畢竟,顏良、文丑都失敗了。 在不少諸侯看來,徐天派出的最強武將潘鳳,都敗在華雄刀下,徐天實在沒有什么厲害的部將。 徐天令樂毅擔任第二批攻城部隊的主將。 樂毅登上高臺指揮,取代曹豹、武安國等平庸的主將,軍團特性發揮效果。 徐天、孫堅、陶謙、孔融派出的四十萬大軍,氣勢驟然變化。 袁紹、袁術、公孫瓚、劉備、張燕等人臉色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