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建設常山國(三江加更2/12)
書迷正在閱讀:討逆、修羅與天使(黑幫, 強取豪奪、高H,)、[娛樂圈同人] 愛豆治愈所、[歷史同人] 龍鳳豬旅行團、[綜漫] 三流咒術師芙O蓮、[網王同人] 與幸村君適配度100%、[綜漫] 每天都在努力續命、[柯南同人] 和hagi一起成為貓貓、[咒回同人] 夏油莓的哥哥姓五條、[獵人同人] 住手啊那個cao作系
徐天黑著臉,找來蕭何:“蕭何,你是不是在茶里下藥了?” 蕭何一臉無辜:“主公,難道屬下做的不對嗎?林姑娘有兵有糧,如果可以將其拿下,主公的勢力大漲,豈不美哉?” “……” 徐天沒想到蕭何看上去像個老實人,實則一肚子壞水,成就了韓信,也最終坑了韓信。 徐天搖頭,玩家和npc不同,要是他敢動林芷兒,在林芷兒沒有同意的情況下,會遭到系統的天罰,死亡掉級。 這是系統對玩家的保護,無論男女。 npc也是如此。 除非對方好感度滿了,否則用強的話,也會被天罰。 “以后你不可擅自行事?!?/br> “喏?!?/br> 蕭何認為自己做了好事,表示知道錯了,下次還敢。 徐天只好將林芷兒安置在自己的房屋中,然后找到張郃,與張郃等冀州刺史部的武將舉行慶功宴。 張郃目前還是冀州刺史的部下。 二十萬冀州軍之中,有不少漢軍武將。 這些漢軍武將雖然不是什么名將,卻是漢軍的中流砥柱。 畢竟,名將的數量相對于龐大的人口而言,鳳毛麟角,更多的是一群統帥、武力在60~80之間的無名武將。 “俊乂(yi),常山國百廢待興,你若前來常山國效力,我可奏朝廷,令你為常山國都尉?!?/br> 徐天再次招攬張頜。 張郃從軍的時間比趙云、張遼更早,討伐黃巾、黑山有功,徐天用常山國郡都尉的位置拉攏張郃。 張郃向沮授看了一眼,似乎還是有些猶豫。 沮授給張郃一個肯定的眼神,張郃這才下定決心。 徐天注意到兩人的小動作,看來贊皇山大戰期間,沮授與張郃走的很近。 不過這并不奇怪,因為沮授、張郃二人都是冀州刺史的部下。 張郃答道:“我奉命前來支援大人,擊退黑山軍,必須率兵回鄴城復命,否則就是違逆朝廷……” 徐天頗為失望,沒想到招募張郃,竟然如此困難。 張郃話鋒一轉:“待我復命,便向冀州刺史請辭,來常山國效力?!?/br> 成了! 張郃和沮授一樣,說話峰回路轉,怕不是沮授教他這么說的。 徐天心情大好。 天下間沒有挖不動的墻角,只有不努力的主公啊。 冀州刺史部的其他漢軍武將面面相覷。 這是怎么了? 冀州刺史部的別駕沮授擔任元氏縣縣令,張郃擔任郡都尉,冀州刺史王芬的手下都被徐天挖到了常山國。 常山相這是想要架空冀州刺史??! 徐天現在被朝廷任命為中郎將、都亭侯,領常山相,在冀州名聲鵲起,成為僅次于冀州刺史王芬的第二號人物,名頭甚至蓋過了黑山軍首領張燕。 張郃投靠徐天,一是對徐天的好感度很高,二是投靠徐天,前途未必不如追隨王芬。 要知道,太守不爽州牧,甚至起兵干掉州牧也不是不可能,歷史上公孫瓚可是殺掉了幽州牧劉虞。 “我在常山國等候俊乂你前來投靠?!?/br> 徐天已經可以想象王芬郁悶的心情。 目前冀州刺史部出仕的兩個英雄,全部被徐天挖走,王芬估計要急得跳腳。 林芷兒幽幽醒來,發現自己睡在徐天的床上,房間整潔無異味。 “可惡,紅茶果然有問題!” 林芷兒心情復雜,她沒想到徐天竟然真的敢下藥。 不過知道游戲規則的她并不害怕,如果徐天暗中用強,沒有行動,就會遭到天罰,直接強制下線。 這是保護機制,除非獲得林芷兒的同意,才有可能…… “林姑娘,抱歉了,這不是我的本意,而是我的下屬……” 徐天還是厚著臉皮來見林芷兒。 林芷兒輕咬薄唇:“你以為我那么好騙嗎?這么急不可耐,不怕系統降下天雷劈死你?” “……” 蕭何好心辦壞事,徐天自知這回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主公?” 一個巾幗女將來到庭院后方,尋找林芷兒。 秦良玉作為林芷兒的護衛,發現林芷兒在后院待的時間實在太久了。 當她發現林芷兒從徐天的寢室出來,青絲凌亂、衣襟不整的時候,秦良玉看向徐天的眼神異常復雜。 徐天一陣頭大。 本來事情就解釋不清楚了,這下更加復雜,直接影響了兩個妹子的好感度。 “我回長安城了。小白過來?!?/br> 林芷兒搖了搖手。 下一刻,林芷兒愣住。 她發現她的白狐和徐天的黑煞狼王混在一起! 你們可是有生值隔離的??! “小白!” 白狐趕緊變成了坐騎狀態,不舍地離開黑煞狼王,帶著林芷兒離開。 秦良玉臨走前還瞪了徐天一眼。 徐天無奈,唯一的好消息是,他這下有時間安心在常山國種田了。 女人只會影響種田速度。 常山國屬于冀州地界,地利是糧食增產。 不同的縣,糧食增產的幅度不同。 因為在贊皇山擊敗黑山軍的緣故,徐天直接用威望統一常山國,領有十一個縣。 這就是威望的好處,只要立威,眾人不戰而降。 徐天在常山國推行兵農分離和軍屯農結合的制度。 白馬義從、白馬騎兵、先登死士等高階兵種,實行兵農分離,不用種田,他們的任務就是每日在校場訓練,獲得經驗。 讓高階兵種去種田? 開什么玩笑。 他們盡快滿級,開疆拓土,收益遠遠大于種田。 輕騎兵(三階)、弓騎兵(三階)、斧騎兵(三階)、重甲槍騎兵(四階)這些普通的騎兵兵種,也不需要種田…… 精銳長弓手也要時刻訓練。 實行軍屯農的兵種主要是低階的刀盾兵、長槍兵,還有維持治安的城防軍、鄉勇。 這些兵種潛力有限,所以輪流種田和訓練。 徐天安排蕭何擔任長史,總攬常山國十一個縣種田之事。 常山國剛剛經過一場大戰,黑山軍勢力被徐天擊退,淪陷的縣城也被漢軍收復,黑山軍全面龜縮至太行山的群山之中。 當務之急,是安置收編的黑山軍。 整個常山國,歸順的黑山軍攜家帶口,恐怕有幾百萬人。 常山國十一縣,人口數千萬,可以視為國中之國,畢竟《天下》的面積太大,出兵都要依靠傳送陣。 徐天把黑山軍和他們的家眷,拆散至常山國十一縣安置,以免他們相互勾結,再次響應張燕。 在拆散黑山軍俘虜之前,徐天從黑山軍俘虜之中,挑選出三十萬青壯,轉職為冀州軍。 黑山軍長槍兵轉職為冀州長槍兵,面板也有些許變化。 黑山軍在黑山軍武將麾下,比在漢軍武將麾下,可以發揮更強大的戰斗力,因為黑山軍武將一般擁有提升黑山軍屬性的特性。 漢軍武將沒有提升黑山軍兵種的軍團特性,所以需要將黑山軍轉職為冀州軍。 收編三十萬黑山軍精銳,讓徐天足以彌補討伐張燕的兵力損失。 至于戰敗的張燕就沒有那么幸運了,不但勢力收縮,損失人口,而且沒有地方補充損失的兵力,只能退至黑山,舔舐自己的傷口,休養生息。 除了三十萬黑山軍精銳,老弱病殘被安排至各縣。 新的問題產生了。 官府需要為這些黑山軍的家眷分配茅屋、農田。 漢末天災不斷,天下大亂,荒田百萬畝。 蕭何令各地官吏帶領流民、黑山軍降卒,重新開墾荒廢的農田,興修水利。 如果各縣縣吏不按照蕭何預定的時間完成計劃,一律罷免。 亂世用重典,必須雷厲風行。 徐天因為贊皇山大戰積累的威望再次發揮作用。 沒有縣吏敢反對有戰功赫赫的中郎將支持的蕭何,于是匆忙下去準備。 在蕭何的努力下,十一座縣的縣吏快速行動起來,安置流民、開墾荒田、興修水利、統計戶籍、征收稅賦…… 廣義的種田是一項極其繁瑣的系統工程,涉及領土發展的方方面面。 治理數千萬人口,不比排兵布陣簡單,甚至更難。 所以漢初三杰,劉邦將蕭何排在第一。 蕭何有意將常山國打造為徐天引以為依靠的據點,所以快速恢復常山國的繁榮度。 蕭何的“無為而治”特性,可以加快恢復被戰亂破壞的地區的治安、民心、農業、經濟。 安置流民的同時,常山國大興土木,修建各種建筑。 “常山國最高的兵種建筑是七級軍營,目前是夠用了?!?/br> 徐天割據常山國,常山國已經有不少現成的建筑,所以徐天不用從頭開始建設,直接空手套白狼…… 不過,這樣反而更爽,因為絕大多數玩家還在辛苦地建設自己的領地,而徐天已經擁有一個郡國,成為真正的一方諸侯。 即使冀州刺史王芬,也要看徐天的臉色行事。 沮授回到元氏縣,繼續擔任縣令。 元氏縣和真定縣是常山國兩個最重要的縣,常山國漢軍主力分別駐扎在兩地。 至于其他九個縣,徐天請奏朝廷,任命了一批政治值在65~75之間的文臣擔任縣令。 這些人不及蕭何、沮授,不過徐天勉強用著他們。 除了重要的二縣,尋常的縣,任命一名還過得去的文臣擔任縣令也差不多了。 收編三十萬黑山軍精銳,徐天將常山國的兵力擴張至六十萬人,其中三十萬駐扎真定縣,二十萬駐扎元氏縣,其他九縣,僅僅擁兵十萬,主要負責維持治安、剿滅盜賊。 沮授、潘鳳、李大目駐扎元氏縣練兵,而趙云、張遼、鞠義、周倉在真定縣練兵,各司其職。 常山國三大公會因為勾結黑山軍,遭到徐天驅逐,秋雨幫助徐天建立的公會快速擴張,力壓常山國眾多公會,成為常山國第一公會。 玩家喜歡搞事,有一個公會監視常山國的玩家,如此一來,徐天基本沒有后顧之憂。 常山國的玩家們發現,在常山國,成群結隊的流民在各縣縣吏的帶領下,開墾荒田,熱火朝天。 關注公眾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雖說寒冬土地堅硬,但對于隨手可以搬起巨石的流民而言,在寒冬開墾荒田也沒有什么問題…… 常山國一時間,名聲大噪。 受到烏桓、鮮卑威脅的中山國、代郡,受到黑山軍威脅的趙國,這些郡國有不少流民流入常山國。 鄴城,張郃討伐黑山軍歸來,向冀州刺史王芬復命,同時向王芬請辭。 王芬聽說張郃打算另謀出路,怒不可遏。 州別駕沮授去常山國擔任元氏縣縣令也就罷了,現在軍司馬張郃也要離他而去。 “俊乂你當真去為徐子云效力?” “郃意已決?!?/br> 張郃確實經過了深思熟慮。 徐天的官職雖然不如王芬,但身邊文有蕭何、沮授,武有趙云、張遼、鞠義、周倉等人,前途不可限量。 王芬大怒,甩袖道:“走,你們都走!” “末將告辭?!?/br> 張郃既然選擇了另一條路,與王芬決裂,已不可避免。 張郃離開。 “這……” 許攸本來打算勸說張郃留下,結果王芬這倔脾氣,把張郃也趕走了,沒有回旋的余地。 “沮授、張郃不能與我們成大事。沛國人周旌、冀州諸多豪杰已與我聯絡,只需慫恿天子北巡河間國舊宅,我們便可動手,廢除天子,改立合肥侯為帝?!?/br> 王芬開始布局刺殺漢靈帝劉宏。 漢靈帝是河間孝王劉開之后,漢桓帝劉志駕崩,桓帝無子,竇氏外戚立劉宏繼承大統。 因此,河間國是漢靈帝的故鄉,有時候漢靈帝會北巡故宅。 王芬因為參與鎮壓黃巾軍、黑山軍,已經控制了冀州部分兵權。 北軍五校、三河騎兵又被漢靈帝調去鎮壓西涼叛軍。 只要漢靈帝敢來冀州,王芬就有信心發動兵變,廢漢靈帝,立合肥侯,權傾朝野。 漢靈帝算不上一位明君,在位期間出擊鮮卑失敗,漢軍損兵折將,農民起義不斷爆發,天災人禍,外憂內患,又寵信宦官、賣官鬻爵、設立州牧,加劇諸侯割據的局面。 諸葛亮有言:“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說明劉備對漢桓帝、漢靈帝痛心疾首。 出任冀州刺史的王芬見識黃巾起義的破壞,產生了謀反之心。 許攸是他的支持者之一。 許攸說道:“我之故友曹孟德,于東郡擔任太守。東郡與魏郡,僅有一河之隔,若得他相助,更添一分把握?!?/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