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氣運被奪后我名滿天下 第124節
書迷正在閱讀:首金大神是我的錦鯉女孩、庸俗愛人、逃婚一年后總裁又來追求我了、她的演技也說謊、白月光丞相的千層套路、穿書后她們對我欲罷不能、老婆是個氣人精、我的道士女友是影后、暴力護筐手、重生之最強劍神
“因為當時心軟放了師姐一馬,未曾讓她魂飛魄散,事后我亦不得安心,總怕她卷土重來,所以這么些年來,若是遇見同道中人,我總擔憂是不是師姐,總會去看看,知曉那姚氏也懂得這些本事,得知她又準備搬去京城,這才過來的看看的,只是沒料到,她也不是師姐……” 沈糯聽到這里,擱在膝上的掌慢慢收緊,她心里面跳的厲害。 師公留下的那些筆記,她也都陸陸續續的看完了。 的確有一本筆記中,其中兩頁是沒有的。 師父說那兩頁,里面記載的應該是血玉佩和奪運的法子。 而姚氏其實就是懂奪運的。 但師父又說姚氏不是師伯。 她不清楚師父是怎樣辨認姚氏是不是師伯的,但想來師父有自己的辨認法子。 姚氏莫不成真不是師伯?可她明明就會奪運術的。 鏡心雙眸中滿是憂愁,“當時師父把那血玉佩交給我時,師父也是長嘆一聲,還說自己不該把那些術法一同記在筆記上的?!?/br> 師父肯定也是后悔的,不該把自己知曉奪運的術法都記在筆記上,被師姐看了去。 師姐才死時,她也在想,是不是師父沒有記下那些奪運的法子,師姐就不會誤入歧途。 最后她也想清楚了。 修煉其實也是修心。 有些人即便你給她金山銀山,她知曉那不是她的,她不會去動。 就好比阿糯,即便你給她看過那些奪運的邪術,她也不用使用這種邪術來修煉的。 師姐本性如此,就算沒有那些奪運的術法,師姐也會走同樣一條路的。 沈糯道:“師公沒有做錯,錯的只是師伯?!?/br> 沈糯也有記筆記的習慣。 這也算師門的傳承了吧。 師公當初喜歡把自己遇見的事還有點點滴滴都記在筆記上。 師父也是,現在她也是,畢家母子,鄭夫人等等,她所看過的事兒,都會寫下來,偶爾遇見到病狀古怪的病人,治好后,也會把病癥和藥方詳細的記載下來。 鏡心嘆道:“的確如此,所以知曉阿糯你也會去京城,師父是想著,那姚氏還是有些古怪的,所以想讓阿糯去了京城也幫忙盯著些,待我身子好些,我再去京城?!?/br> 雖然先祖皇帝曾說再不許她踏入京城半步。 可是先祖皇帝都已經死去二三十年了。 她也無需在遵守那個約定。 沈糯道:“師父放心吧,我會盯著她的?!?/br> 即便師父不交代,她也沒打算放過姚氏的。 其實她也覺得奇怪,姚氏怎么看都是普通的婦人,性格行事等等,師父口中的那位師伯還是清高的。 可姚氏,小營小利就計較的清清楚楚,的確不像師伯。 但姚氏也的確會奪運術。 上輩子,她嫁去崔家十幾載,都沒在崔家瞧見什么玄門道門的書籍,姚氏也不像自學成才。 等她死后那十幾載,跟了姚氏十幾載,姚氏也從未跟人透露出自己到底是什么習得這些玄門道法的。 所以姚氏怎么懂得這些的是個迷,或許也是解開她是不是師伯的關鍵之處。 鏡心臉色有些白,她出來的太久了些。 沈糯道:“師父,我先送你回家吧?!?/br> “好,麻煩阿糯了?!?/br> 若不是姚氏突然要上京,她也不想讓阿糯摻和到這件事情中來。 沈糯提著桃子,套了牛車送鏡心回永環村。 路上時候,鏡心忽地道:“對了,我今日去看那姚氏面相,她最近應該得了比橫財的?!?/br> 姚氏財帛宮出現井字紋,這表明姚氏最近得了比橫財,還是挺大的一筆財。 沈糯聞言,眉心微蹙。 她倒不是覺得羨慕,只是擔心姚氏不知從哪得來的橫財,只希望莫要是害人得來的就好,難不成是穆家給的? 想不透,沈糯也就沒再繼續去想。 送了師父回永環村后,沈糯就回了,晚上吃過晚飯后,沈家人坐在院子里,沈父正色同幾個孩子說,“我和你們母親已經商量過了,等過了年,阿糯就跟阿煥去京城,還有小玉和小峰也去,你們跟過去可以幫忙跑跑腿做做飯,我也會一同前往,但我送你們去了京城,看著你們安頓下來就得回來了,我跟你娘,還有阿鶯,暫時不會去京城住,等過個兩年再說?!?/br> 過個兩年,阿糯該說親了。 而他和沈母也能把村里的事都忙得差不多。 沈母是想在村里繼續種兩年寒瓜和小菜,多存點銀子,等兩三年后,再去京城,到時候帶著阿縈一起去京城。 沈煥聽完后,沉默了下才說,“爹爹和娘不一起去京城嗎?” 沈父道:“我和你娘,緩兩年再去?!?/br> 這想法,也是他深思熟慮很久的了。 沈父知道阿糯有大本事,有她跟阿煥去京城,他也能放下心來。 沈糯倒也覺得這個主意還可以,爹爹還惦記著村里的學生,娘惦記著自己的田地,所以在給他們兩三年的時間,等她去京城,把一切都安排妥當,多賺些銀錢,在接爹娘來享福。 她自己到處跑是完全沒甚問題的,她可以獨當一面的,也的確覺得是小事一樁。 “爹娘放心,我會照顧好阿煥的?!?/br> 沈母一聽這話,眼眶就紅了,她還是不放心。 沈糯見沈母的模樣,過去挨著沈母坐下,抱著沈母的手臂撒嬌,“娘放心吧,我不經常自己去鎮上還有饒城買藥,而且我都能禁范老婆子的言,娘覺得這世間有幾個歹人能傷害得了我?” “你這丫頭?!鄙蚰嘎犅勁畠哼@般說,哭笑不得的,“娘知道你本事大,但你心太軟了些,不要路上遇見什么人都心軟,就怕遇見壞人了?!?/br> 沈糯噗的笑出聲來,“娘,您都忘了我還會看人面相了嗎?那人善惡,我看看面相都能分辨出個大概來,又豈會上當?!?/br> 沈母怔住,又失笑。 對啊,阿糯的確是有這樣的本事。 這一下,沈母也終于放心下來。 等說完這些,沈父和沈母特意把阿糯叫回房間里,告訴阿糯,沈母種菜種瓜,這一年也存了差不多九百多兩銀子,加上沈糯幫人看病和看事兒存得銀錢,全部加起來有兩千四百多兩。 沈糯給人看病其實沒賺幾兩銀子的,她每次給人看診都只是收個藥材錢,一個月能賺個幾百文錢都算不錯。 剩余的銀錢,都是她幫著人看事兒賺來的,差不多有個一千五百兩左右。 所以沈家現在有小兩千多兩的銀子,沈父沈母都已經換成銀票,打算讓女兒和兒子去京城時都給帶上,他們自己就留個幾十兩銀子。 數完家里的小金庫后,沈父又交待阿糯別的一些零零散散的注意事項。 沈糯都耐著性子聽完。 她多活了幾百歲,實在不覺得帶著個幼弟去京城有甚難的。 不過兒行千里母擔憂,爹爹和娘親肯定還是擔憂害怕的。 ………… 沈家都準備年后啟程,但沒想到因為別的事兒,沈糯要先啟程去京城了。 次日,奉永鎮的縣太爺夫人鄭夫人上門了。 鄭夫人帶著個婆子和車夫,趕著馬車送她過來沈家的。 鄭夫人一直很感激沈糯,逢年過節的,也都有給沈家送禮。 今天不是什么節日,沈糯又見鄭夫人上門,猜她可能是有別的事兒。 把人請到藥房后,沈糯問道:“夫人今日上門可是有什么事?” 鄭夫人點點頭,“的確是有件事情想請小仙婆幫幫忙?!?/br> 沈糯道:“夫人直說?!?/br> 鄭夫人道:“小仙婆,我有個玩的較好的手帕交……” 鄭夫人也是邊關這邊的人,她自幼有個玩得很好的手帕交,名金慧。 兩人年歲也是相當,鄭夫人嫁給縣太爺做續房,金慧則嫁給當時奉永鎮的一個商人陶良疇。 就這么十年功夫,那小富商成了大富商,生意都做到江南和京城,而全家也搬去了京城。 這些年,鄭夫人和金氏也一直還有書信來往。 雖然書信不多,偶爾一兩年才收到一封。 一個月前,金氏給鄭夫人寫了封書信,說是家里出了事,自從把祖墳遷到京城的山上后,家里就總出事,先是公爹去山上時,從山上摔下來,腦袋碰在個大石頭上,人當場就沒氣息了。 然后是大伯哥出門被突然發瘋的馬踩斷一條腿,過了不到半月,連著她的丈夫也被砸了頭,還有小叔子好好的出門,路上遇見兩家的紈绔子弟打架,小叔子被飛來的大刀,一刀砍在后背上,人雖沒死,但也傷的挺重,現在還趴在家里養著傷。 家中再小一輩的,也總是很倒霉,禍事不斷。 金氏前些日子也突然見紅落胎了。 陶家都感覺是不是遷祖墳時出了什么問題,一直再請人看,但都無濟于事。 金氏心中煩悶,就寫了這封信告知給鄭夫人。 鄭夫人也覺可能是陶家遷祖墳沒遷好,想著小仙婆的本事,就給金氏回了封書信,讓人快馬加鞭給金氏送了去,說了小仙婆的本事。 金氏很心動,想著閨友給她介紹的人肯定是厲害,就跟丈夫還有大伯哥小叔子說了聲。 但他們一聽小仙婆是個十六的姑娘,根本就不相信。 可金氏相信,相信鄭夫人說的。 畢家母子的事情,京城里人人都知曉,鄭夫人信中雖沒詳細寫經過,但也給閨友透露是跟小仙婆有關。 可金氏正在做小月子,沒法親自從京城跑來水云村請沈糯去京城,只能給鄭夫人寫了封信,希望她能來同小仙婆說聲,請小仙婆去京城幫忙看看,不管能不能看好,她都愿意奉上一大筆銀子作為酬勞。 鄭夫人來的時候其實也有些忐忑,畢竟要讓小仙婆去京城。 小仙婆就算很厲害,可到底是個姑娘家,邊關距離京城有上千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