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三章:太上皇駕崩了
書迷正在閱讀:這O怎么這么A呀[穿書]、被渣后我掉進了大佬的日記里[重生]、被穿書反派龍退婚后、我竟是修仙大佬、我在恐龍世界當團寵、山窩里的科技強國、重回氣運被奪后我名滿天下、首金大神是我的錦鯉女孩、庸俗愛人、逃婚一年后總裁又來追求我了
日子一天天的過著,眨眼即逝。 李元吉似乎變的勤快了不少,每天早晚必然會來到后宮去探望李淵。 終究,李元吉還是沒能狠下心去做出那個決定,他不想讓自己后悔,那個看似偉大的決定,終究不屬于他。 父子二人熱鬧的聊著天,氣氛也很和諧。 多數時候是李淵再講,講他小的時候,講李元吉小的時候。 什么李元吉小時候太丑,李淵嫌棄他而被丟掉之類的,純屬謠傳。 都是一個爹媽生出來的,再丑又能丑到哪? 況且丑不丑,現在大家還不知道嗎?沒人覺得李元吉丑,就連他自己都不覺得自己丑,除了喜歡練武而導致膚色有些黑以外,說是俊小伙也不會有人覺得不合適。 而在這段時間里,李元吉也終于第一次接觸到了玄武門之前的一些內幕消息。 對于這件事情,李淵似乎已經看開了,談論到已經逝去的兩個兒子的時候,臉上的神色也不再是那么的悲傷,整個表情,很是平靜。 只不過,眼神背后的那一絲波動,依舊沒有逃過李元吉的眼神。 李元吉知道了,其實李淵心中是向著李建成的,相比較于李世民,李建成的身上少了些戾氣,而且性格也比較合適,在執政方面,有經驗,也沉穩。 其實李建成才是君主的最佳人選,至于給李世民的承諾,不過是一些無奈之舉罷了。 其實說白了,就是李淵想在兩兒子之間搞一種平衡,讓他們去競爭一下,或者說,李淵是想通過李世民的存在,去刺激李建成,讓他不要松懈。 這種做法并沒有錯,但錯的地方在于,李淵三番兩次的表態要立李世民為太子,而且李世民當真了,并且屢建戰功。 最終搞的李淵已經有些下不來臺了,他也更不能丟下自己的面子說那是哄你玩的。 另一邊,以李建成為首的太子集團,也在給李淵不斷的施壓,希望削除李世民手中的權力,以此來確保太子的地位。 畢竟太子做得很好,沒有犯錯,所以不需要去換掉他。 李淵也已經被說動了,但是依舊沒有下定決心。 一邊是李建成李元吉等人的逼宮,一邊是李淵的優柔寡斷,李世民還能看到希望,但這種希望正在逐漸的消散,所以,他不得不準備一些其他的動作。 確實,在李淵的講述中,李元吉再一次肯定了自己當初的行為。 唯一遺憾的是,自己并沒有將消息告訴李建成。 李淵其實在玄武門的前一天,就被李世民給控制了起來,不能說是控制,但也跟控制沒什么區別了,游船,只是為了讓外面大戰的時候,李淵沒有時間去干涉,從而得以讓他們的行動可以順利的實施。 如果李元吉提前告密的話,結果或許會是另外一個,畢竟前一天的李淵,最少也算是還掌握了一半的權力了吧?只要他發覺了,李世民根本不可能成功。 可是,就到現在,李元吉都想不明白當年自己為何會做出那樣的選擇?為何會沒有告知任何人? 其實那只是一個潛意識里的決定,或許,冥冥之中注定了今日的這種情況,冥冥之中,也許是天意?在那一刻,讓自己迷茫了一下? 不管之前,只看將來。 自己上位,到現在來看做的挺不錯的,李元吉并不需要自吹,現在所有人都在暗恨,暗恨李元吉為什么不早些年登基,那樣的話,現在他們必然可以更加的幸福。 沒人會想到,當年一個二世祖王爺,竟然會有如此的才能。 一些訴說,解決了李元吉心中的那些疑惑,同時也讓李淵得到了一些釋放,將埋藏在心中許久的悶氣發xiele出來。 再往后,李淵是清醒的時候短,睡覺的時間長,或者說,他使用麻沸散的頻率越來越多了。 五月中旬,天氣大熱。 宮殿內不知道擺放了多少冰塊,數十宮人拿著蒲扇在冰塊上面一下下的扇著,要讓涼氣擴散的更快一些,要讓殿內更涼快一些。 “哎!”李淵坐在床上,嘆了口氣:“這些日子朕什么也沒吃,嘴里都快淡出個鳥來了,去準備些火鍋,要微辣的,在準備些啤酒,要冰鎮的,朕要好好吃上一頓?!?/br> “陛……陛下……”御醫們愣了下,有些驚慌的叫著。 “嘰嘰喳喳的像個什么樣子?”李淵站了起來,眉頭緊皺的看著那些御醫,然后道:“還不快為朕更衣?” “陛下……”宮女們愣了下,爾后連忙上前為李淵更衣。 “快……快去通知陛下……”御醫們則是忙碌了起來。 稍微上點年紀的,或者是見過這種情況的,現在是個什么情況,大家心里都清楚。 病了一個月,在床上躺了一個月,用了一個月麻沸散的李淵,怎么可能說站就站起來?怎么可能表現的跟個正常人似的? 用句經常說的話來說,這就是民間俗稱的回光返照。 形容一個病重的人,忽然間身上所有的病狀都消失了,無論是精神,還是其他的方面,都跟個正常人差不多,但是這種狀態只能持續很短的一段時間。 不得不說,人還真是一個強大的動物,在這種情況下,身體都能調動一些細胞來讓人清醒過來。 宮殿內更是忙作一團,現在李淵的狀態,御醫們不敢輕易的上前。 宮女們則是忙忙碌碌的為他更衣,太監們則是忙著去準備火鍋和啤酒。 殿外的禁軍,則是飛速的跑去內閣,今日恰巧是內閣會議召開的日子,這會李元吉正在開會呢。 沒人敢在這個時候大意。 禁軍直沖內閣,外面的禁軍想攔,但對方只丟下一句話之后,卻再也沒人敢攔了。 “什么?突然間清醒了?還能自己站起來了?”李元吉愣了下,他能不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 “陛下,太上皇剛才還讓人去準備了火鍋和啤酒呢?!苯娀貞?。 ‘吧嗒……’ 李元吉手中的資料掉在了桌子上。 這段日子,李元吉的精神有些不是太好,主要還是李淵的病情給鬧的。 雖然李元吉經常在心中自己勸自己,可再怎么勸,也無法改變自身的想法。 有些事情,不是你不想,就能不想的。 對于李淵的關心,擔憂,這完全是身體自己產生的,一個月下來,搞的李元吉也很是疲憊。 不過他并不后悔,也不懊惱,更不會去埋怨,去抱怨。 “朕去看看!”幾秒之后,李元吉低聲的喃喃道,旋即邁起腳步,大踏步的離開內閣,朝著后宮方向奔去。 即便是用了走路最快的速度,但此時此刻,李元吉還是覺得慢了些,于是便改為小跑,改為快速跑。 身后,跟著的是一堆的內閣大臣。 太上皇馬上要不行了,作為人臣,他們理應跟著一起前去。 什么國事?什么政事?再重要的事情,這個時候都要放下。 國喪不是一件小事,特別是放在大唐現在的這個處境上,一個國喪,就會打斷很多的計劃部署。 但這又是沒辦法的事情,官員們除了跟在李元吉身后跑去以外,也就只能在心里默默的想著,自己該如何跟禮部的官員商議。 工作還是要繼續的,雖然大多數都要停下來,但是有些事情是停不下來的,只能看能不能想個辦法,合理的給避過去。 不然的話,按照古制,國喪需要三年,即三十六個月。 不過在漢文帝時期,便改為了以日代月,即三十六天即可。 可三十六天不朝政,不辦公,整個國家機關全部處于停滯狀態,這是一件非??植赖氖虑?。 大臣們有大臣們的想法,除了極個別就是跟著李淵起家的大臣這個時候比較傷感以外,其余的,大多只是做個表面功夫罷了。 他們并不是李淵提拔起來的,雖然最早也在李淵手下做過事。 當李元吉進入宮殿的時候,還是晚了一些,具孫思邈說,李淵剛剛咽氣不大一會兒。 “父皇臨走前有交代什么事情嗎?”人死不能復生,除了眼中的淚水,李元吉則是朝著孫思邈問著。 “陛下沒有留下什么遺囑,走的很突然,也很安靜?!睂O思邈搖了搖頭。 “不!父皇留下遺囑了!”李元吉搖了搖頭,他現在能做的,唯有讓李淵在帶走一些寬厚的仁義了,同時,也可以為自己解決一些麻煩,繼續道:“……” 孫思邈本是不想答應的,他的性格就不喜歡這些,同樣的,這也算是矯詔,大逆不道的行為。 但是聽完李元吉的話,他決定還是從了吧。 雖是矯詔,但卻是李元吉發動的,且目的是好的,更能夠彰顯太上皇的仁義。 同時,朝廷真的不能三十六日什么也不做,那樣整個天下都會亂的。 孫思邈都點頭了,其他人哪還敢搖頭? 當然,孫思邈就算搖頭了,其他人也未必敢搖頭。 當太上皇駕崩的消息傳到殿外之后,外面的天地只剩下了一個聲音,哭聲。 凡是前來的大臣,無不泣不成聲,雙手不斷的抹著淚水。 “先帝遺囑,天下吏人,三日釋服,責禮部為主,cao辦國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