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四章:人選問題
書迷正在閱讀:這O怎么這么A呀[穿書]、被渣后我掉進了大佬的日記里[重生]、被穿書反派龍退婚后、我竟是修仙大佬、我在恐龍世界當團寵、山窩里的科技強國、重回氣運被奪后我名滿天下、首金大神是我的錦鯉女孩、庸俗愛人、逃婚一年后總裁又來追求我了
捷報是來了,雖然來得有些遲,但李元吉也并不覺得晚。 似又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翻開捷報,大眼掃了一遍,沒有看到什么讓自己心驚的內容之后,這才仔仔細細的將其看了一遍。 總體來說,進攻吐蕃雖然遭遇了一些問題,但結果還是不錯的。 部隊的傷亡人數并不大,這是萬幸中的萬幸,至于殺了那些吐蕃的奴隸主,在李元吉看來就更是無所謂的事情。 其實殺了也好,至少這樣自己可以不用頭疼了,有些人,留著就是個禍害。 雖然某些決定看似很仗義,很大氣,可只有當以后自己遭遇了這幫人制造的問題之后,才會后悔當初沒有一刀斬了他們。 當然,作為一個政治家而言,沒有理由,沒有任何的可能,會讓自己放棄已經到手的利益,而去索要那所謂的一絲顏面。 就比如說二戰結束后,華夏公開聲明,放棄向小鬼子索要戰爭賠款。 這份聲明怎么樣?是不是覺得很激動?覺得我們很大義,打仗只是為了自保,從未想過要從中獲取利益? 狗屁,當年的李元吉險些被歷史書給坑了。 直到現在,直到當了皇帝以后他才明白,有錢誰會不要?戰爭賠款,那是正常渠道的來的錢,面對于當時一窮二白的情況,小日本這些年又在華夏搜刮了多少的資金資源?給那些賠款怕是都不夠他們拉走的東西價值。 什么為了小鬼子戰后的重建考慮,國內比那邊更差。 原因是什么?沒有實力,又想攪局。 站在我黨的位置去考慮,這么做雖然會讓自己以后很窮,但考慮到當時的環境,好處卻大于壞處。 首先自己沒有能力去拿到那筆賠款,因為沒人承認自己的地位,連戰后的審判,自己都沒資格派人去參加。 如果自己不出面搗亂,萬一讓敵人拿到了巨額的賠款等等,接下來自己還咋玩? 其實,那只是一種正常的政治手段而已,寧肯拼著兩敗俱傷,也絕不讓你拿到一點好處。 現在的大唐有實力,放在二戰時期,現在的大唐就像是當年的美帝一樣的存在。 不對,可以說是比美帝更強大的存在,擁有美帝那樣的后勤和資源保障,擁有德意志戰士那樣的戰斗能力,現在的大唐,完全就是美帝和德意志的結合體。 思緒很快被收了回來,大臣們已經準備著要入宮工作,這種生活幾乎已經成為了常態。 工作多,人手不足,若不主動加會班的話,任務絕對玩不成,而任務擠壓到一定程度,又會影響自己的考核,考核不行的話,首當其沖的便是俸祿,再然后就是自己的官位。 朝廷不養閑人,這是這幾年來最常聽到的一句話。 忙碌的不僅僅只有那些奮斗在基層的官員,連那些內閣大佬,也都不敢有所松懈,有時候會議更是商談到半夜,而且開會的頻率明顯比以前更多了一些。 而開會占用的時間,就必須要通過其他的時間來完成自己的工作。 所以,現在的整個大唐,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忙! 但好在忙的有效果,所有的方面,都在逐漸的好轉著,能夠看到成績,大家也自然愿意忙碌一些,總比瞎忙要好很多。 “陛下,可是吐蕃那邊的戰事有了結果?”神情略顯疲憊的房玄齡止不住的問了句。 盡管休息了一整夜,可渾身上下依舊是疲憊不堪,整個人猶如是散了架子似的,到處都是需要親自cao心的問題,到處都離不開人。 內閣的確是好,可以很好的解決很多問題,又能將權力給分散掉,以確?;实鄣奈恢貌皇苋魏斡绊?。 可內閣成員手中畢竟還是有權力的,有權力,就意味著要忙碌,沒有足夠的人可以去分攤。 雖然權力是個好東西,可這個時候,所有人又都希望可以增加一名副手,以此來分攤他們肩上的壓力。 今日并不是內閣會議召開的日子,皇帝也很體恤這些大臣,很少會在非會議日召開內閣會議。 來的時候他們也打聽了下,聽說是前線來了消息,當然,即使不問,在得知這一消息,又能讓皇帝召開內閣會議,又豈會是什么小事情? “不錯!”李元吉點了點頭,“李靖和蘇定方已經在邏些會師了,僅僅一個沖鋒,便擊破了近十萬吐蕃主力,陣斬兩萬余人,俘獲七萬余人,斬殺近七千奴隸主,如今還剩下六萬余吐蕃士兵。他們按照朝廷先前議出的方案進行了處置,效果不錯,很受那些奴隸的歡迎?!?/br> 關于吐蕃的處置問題,很早以前就展開討論了,在年前的時候,終于是有了結果。 現在來看,他們的方案很有效果,從基層瓦解吐蕃的統治,讓他們徹底失去統治的根基。 大的戰事雖然沒有了,而且隨著消息的傳播,會有越來越多的吐蕃人投降,甚至是反叛那些鎮壓著他們的奴隸主,這對于大唐都是有利的。 但問題也不是沒有,關于人選問題,這個困擾了朝廷很久很久。 軍隊不可能一直駐扎在那里,早晚都是要撤退的,能留在那里三萬人就算是不錯的了。 這日后的問題,還是要交給朝廷來處置,可無論是基層的官員,還是高層的人選,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任何的眉目。 果然,聽到李元吉的肯定,房玄齡等人紛紛緊皺著眉頭。 關于人選問題,他們也討論過很多次,可每次都只能不了了之。 首先,沒人愿意去那里,不說是被指派的人,就連他們自己都不愿意去,哪怕只是去那里走一趟,不用待在那里都不愿意。 雖然沒有去過,但通過李靖回來時候帶回的消息,以及這大半年內的軍情往來,他們也都很清楚吐蕃的情況很惡劣。 沒人愿意去,也沒人開口推薦誰去那里,畢竟這是個得罪人的事,而且還是將人往死里得罪。 只是,先前還能打打馬虎,打個太極,但是現在,吐蕃已經拿下來了,內閣若是在拿不出合適的人選,這面子上可就掛不住了。 “臣等思慮許久,可始終未能想到合適人選,請陛下恕罪……”房玄齡心有郁悶,自己不愿意去得罪人,其他人也不愿意,更不愿意讓自己人去那里,所以,這個難題只能拋給皇上去處理了。 直接由皇帝指派,到時候落在誰的頭上,那就算是誰倒霉,也怪不得別人。 李元吉微微瞇著眼睛,臉上始終保持著一股難以理解的笑容。 對于這種情況,自己是早就知道了,但卻始終沒有去干涉,現在看來,這些聰明人似乎并不是真的聰明,吐蕃在他們眼里,也只是個不毛之地而已。 但真的就是如此嗎? 別人不知道,但李元吉卻很清楚,吐蕃,絕對的天然馬場,而且在地理方面甚至超越了北部的草原,因為這里相對更安全一些,幾乎可以不受任何的襲擾。 其他的資源什么的暫且不說,牧場面積占據了整個吐蕃面積一半以上,單單只是這一點,為大唐養個上百萬匹戰馬是沒有一點問題的。 瞧著一眾大臣任天由命的樣子,李元吉很想笑,不是朕沒給過你們機會,而是給了機會,你們卻不要。 “朕從不會強迫一個人去做他不想做的事情,更不會強迫他去他不想去的地方。既然眾卿無合適人選,那便全國選拔吧,中書省發布一條通告,列舉吐蕃的情況,包括從四品下以上的官員,若有想要去那里的,即可報名參與,需準備一份自己的施政方略,由朕親自篩選?!崩钤恼f著。 “諾!”房玄齡應了一聲,心中更是苦笑不已。 自己這幫內閣大佬們沒有拿出方案,結果皇帝轉眼就打算胡搞了,一個選拔,選出吐蕃的話事人,這現實嗎? 就算看不起吐蕃,可吐蕃畢竟有那么大的面積,即便是選拔,不也得將級別定在從三品以上?現在搞個從四品下以上的又是什么鬼? 不過埋怨歸埋怨,可沒人敢在這個時候表露不滿,畢竟是他們自己選不出人來,也怪不得別人。 “兵部那邊要立即著手安排駐軍問題,規模暫時定為五萬人,期限為四年,四年后再根據具體的情況決定駐軍多少,可從遠征軍中挑選,也可從新兵中招募,所有駐吐蕃軍將士,俸祿一律提高五成?!崩钤舆B不斷的說著,駐軍是肯定的,考慮到那邊的實際情況,五萬人其實并不多,但在這種政策的幫助下,五萬人還是夠用的。 當然,除了駐軍以外,還有個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職業化軍隊,就要朝著職業化靠攏,以往那些夾帶私貨的行為,現在是不能容忍其繼續存在的。 當然,并不是禁止一切,除了基礎性的東西以外,其他自己的感想還是可以保留的,愿意拿出來的,自然會有好處。 “在長安城外劃出一片區域,朕會派人前去收拾,接下來,將此戰中表現優秀,以及最為特殊的將士挑出來,召回長安,朕另有他用……”李元吉沒有明說,但這一系列的舉動,都在證明著一件事情,他要打造屬于大唐的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