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九章:上官儀的選擇
書迷正在閱讀:這O怎么這么A呀[穿書]、被渣后我掉進了大佬的日記里[重生]、被穿書反派龍退婚后、我竟是修仙大佬、我在恐龍世界當團寵、山窩里的科技強國、重回氣運被奪后我名滿天下、首金大神是我的錦鯉女孩、庸俗愛人、逃婚一年后總裁又來追求我了
皇帝將獨屬于自己的權力拿了出來,雖然他們的決定未必就是最終的決定,但是很顯然,如果所有人都反對的話,皇帝也不會太過于執著自己的認定。 如果非要將皇帝的特權排個順序的話,那么生殺大權一定會排在首位。 什么人事,財政云云的,統統靠邊站著去。 “變了,一切都變了……”上官儀在接到消息以后,有些無奈的抬頭望著天,仰天長嘆道。 代理縣令,如今還是那個代理縣令,在上任這大半年之內,上官儀真正做的事情并不多,但是涇陽縣卻起死回生了。 當然,主要的功勞并不在他這個代理縣令的頭上,而是在于發展省,如果不是發展省牽頭引來了啤酒作坊,涇陽縣如今并不會比以往好多少。 這種感覺,讓上官儀多多少少的有些挫敗感。 但就此離去的話,也稍顯有些不甘。 “這事對明府來說,未必就是一件壞事!”上官儀的師爺宋剛微笑著搖了搖頭,勸說道。 “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騰飛,這也并非吾愿!”上官儀繼續搖著頭。 上官儀雖是第一屆科舉的第三名,但他的腦袋瓜卻一點也不比前兩名差,對于自己的未來,上官儀有著明確的規劃。 什么不管不問,就是埋頭去干,用成績來證明自己的價值,這些在上官儀來看,頂多也就是個輔助性質的行為而已。 一個人,一個官員,如果不能對上級投其所好,就算你干的再怎么出色,永遠也只是執行的,干臟活干累活的那個人。 上官儀要做的,可是六部的尚書,四省的長官,甚至是那內閣首臣,將來他要讓人稱他為上官相,那個與房玄齡齊名,甚至是超越房玄齡的存在。 所以,真刀真槍的去干,不能忽視,但是在這個前提下,有一件事情必須要排在他的前面。 研究上級的喜好,更準確點的說,是研究皇帝的喜好。 一個能干事,又懂皇帝心思的大臣,和一個能干事,卻屢屢讓皇帝生氣的人,哪個成才的幾率更大一些?答案幾乎不用多想,肯定是前者無疑。 師爺宋剛并不是涇陽人,而是自己的好友,兩人結識的時間不長,是在上官儀擔任監事的時候認識的。 那時候的宋剛,腦袋瓜很慶幸,看待問題的角度也很刁鉆,但接連考了幾次也沒能考中,加上家中經濟已經支撐不起,所以便來了這里當師爺。 師爺不是正規的官府編制,但卻是每一個縣衙都必不可少的職位。 直白點說,師爺就是縣令的私人助理,私人智囊,他的俸祿什么的,由縣令自己負責,在官府里,師爺沒有任何的話語權,但卻沒人敢小視,而一個沒有任何官職,一屆布衣的師爺,往往在一個縣里,甚至連縣丞,縣尉等正是官員都要避讓三分。 宋剛的任務除了給上官儀提供建議以外,最主要的,便是將精力放在了研究朝廷的政策以及皇帝的喜好等等。 小到皇帝做了哪個決定,大到戰爭或者內閣的改制等等,所有關于皇帝的東西,他都有過分析。 當然,皇帝的一些決定也不是他們能輕易得知的,所以只能從一些片面的了解中去猜測。 在此之前,宋剛便是得出了結論,皇帝并不會甘心于現狀,或許接下來還會有更大的動作。 只是宋剛自己都沒想到,這個動作會如此之大,以至于直接燒到了他們身上。 “不論怎樣,機會就擺在眼前?!鄙瞎賰x的性格宋剛很清楚,也知道他想做一番大事,將其他人遠遠的拋到身后,“明府應該慶幸,這次陛下將試點定為了涇陽,而不是三原。 既然作為試點,等年末結束的時候,只要明府能夠拿出讓朝廷滿意的答案,那么明年開年以后,朝廷必定要大力推廣,而明府作為唯一有經驗的官員,若在需要的時候,必然會選擇明府,而看這個架勢,保不準明年明府還有機會去長安走一遭呢?!?/br> “長安?”上官儀眼前頓時一亮,似是在漆黑的夜晚中看到了嘹亮的驕陽。 對啊,就是長安。 試點為什么要選在涇陽?難道僅僅只是距離長安更近一些嗎? 絕對不是,而是朝廷中有阻力,不少人希望先小規模的試驗一下,等有了結果以后再做決定。 如果自己可以做到,那么明年長安必定也會緊跟著實施,長安那么大,所需要的官員可不是一個兩個就能解決的。 而自己作為唯一有經驗的地方主官,說這個時候不可能得到提拔,怕是連皇帝都會一巴掌拍死你。 不論官職大小,去了長安就是贏家,而他自身也是縣令,雖然還是代理,但代理的也是縣令啊。 到了長安,自然可不可能是個無名無主的小嘍嘍,假如到了長安以后,自己能再接再厲,做出讓皇帝刮目相看的成績,那就等于是直接脫穎而出,進入皇帝的視線了啊。 以前自己研究的雖然不少,但說白了那些都是自娛自樂,不能進入皇帝的視線,不能從同期考生中脫穎而出,自己的那些小心思都是抓瞎。 一想到自己的未來,甚至有可能因為這次的試點而少走數年的時間,上官儀便是滿身上下充滿了干勁,當然,更多的還是激動與緊張。 磨掌擦拳的上官儀,露出一副賤笑的表情,拉著自己的師爺道:“來,咱們好好合計一下這個事……” …… 原本只是一個簡單的取消宵禁,但是在李元吉的鼓動下,這事忽然間變的不簡單了起來。 為了一個宵禁問題,而幾乎差點將一個縣的衙門給拆掉。 朝廷要擺出這么大的陣仗,什么?你以為這么牛掰的事情,發展省大佬馬周就要親自出面不成? 錯了,大錯特錯,錯的離譜,錯的無邊無際。 就連閔賢他們都沒時間來這里,還真以為發展省整天閑的沒事做? 沒瞅見馬周這些人天天忙的跟個孫子似的,稍微有點空閑,就趕緊跑去堵房玄齡的門,如今還兼任著吏部尚書的房玄齡,可是沒少被馬周追著討債。 討什么債?當然是要人。 一個諾大的發展省,與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齊名的大佬級別衙門,滿打滿算,臉上打雜的,竟然不到二十個人,你能想象他們的命運有多苦逼嗎? 所以,來到涇陽宣布圣旨的,是中書省的一味中書舍人,而具體負責執行,監督,匯報的,是涇陽縣人,劉善。 別看發展生人數少,但絕對是所有衙門里晉級最快的,剛開始的時候還是從九品上主事的劉善,現如今經過半年多的時光,搖身一變,已經成為了從八品上的主事令。 問主事令和主事有啥區別?算是辦公室主任吧,雖然劉善手下一個人也沒有,妥妥的光桿司令一枚…… 中書舍人宣讀了圣旨,宣讀了任命,然后就風塵仆仆的走了。 別以為中書舍人就很閑,現在就連中書舍人都不夠用,像這種短途的,往往一天之內就要跑一個來回,想偷懶也可以,不怕你的位置被別人搶了就盡情的偷懶吧。 雖然聽到了風聲,但是當真的聽到圣旨以后,上官儀還是一臉的懵逼,這次的拆分,拆的實在是太碎了。 雖然對自己這個縣令沒什么太大的影響,但總歸是有影響的。 而且,自己這個初來乍到的新人,本就沒有完全掌控涇陽縣,根本不是閔賢在任時能比的,這么一來,上官儀甚至有些擔心自己在涇陽縣的話語權。 瞅了瞅這個涇陽縣走出去的小老弟,雖然沒有經過科舉,但卻成功的邁入了官場,僅僅一年不到就進入了從八品上,雖然是前兩天才剛升的官。 對付這種小毛賊…… 啊,不,是發展省大佬麾下的小老弟,當然要拿出足夠的敬意啊。 級別再低,人家也是發展省的,發展省就那么點人,人人都能經常見到馬周,若是得罪了這幫人,以后就可以直接回家種地了。 “劉主事!這陛下也沒宣讀各個衙門的人選任命,您看這事?”雖然很不情愿,但為了前途,自己必須的低頭,必須的表態。 劉善如今也早已不是一年前的那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雖然級別不高,但卻在最牛掰的衙門里工作,而且還是正式官員,正所謂你一方縣令又能如何?到了長安,見了個從九品下的官員也得老老實實,恭恭敬敬的伺候著,否則別人給你一個小鞋,你就完蛋了。 托他們辦事雖然未必會成,但他們若是搞起破壞,效果絕對能超出你的想象。 劉善沒什么心思,也見多了各種場面,所以上官儀這個正兒八經的科舉出身,代理縣令如此恭敬的詢問自己的意見,劉善倒也沒有覺得震驚,或者措手不及什么的,平臺不一樣了,眼光自然也不會一樣。 “下官對涇陽縣也不是特別熟悉,關于各個衙門人選一事,還是得靠明府把把關,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