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九章:是時候閃現一波了
書迷正在閱讀:這O怎么這么A呀[穿書]、被渣后我掉進了大佬的日記里[重生]、被穿書反派龍退婚后、我竟是修仙大佬、我在恐龍世界當團寵、山窩里的科技強國、重回氣運被奪后我名滿天下、首金大神是我的錦鯉女孩、庸俗愛人、逃婚一年后總裁又來追求我了
事實上,早在第二天的時候,就有御史注意上了程知節的這種舉動。 只不過當時并沒有具體的證據可以證明背后的人是誰,所以才沒有輕舉妄動。 為此,御史甚至特意找了幾個書生進去聽課,開銷什么的自然由御史來負責解決。 與彈劾某一位大臣相比,這點小錢根本不算什么。 要知道,御史與其他官員的職責不同,政績也同樣不同。 以往大唐的政績指標只有一個,就是治下的人口數量,人口增速越快,人數越多,政績就越好,就越能證明你是個有才能個官員,也更容易得到提拔。 現在還加入了個經濟指標,但這些都與御史無關。 御史的政績指標還是原先的那個,以彈劾大臣的數量為考核基礎,同時,又以彈劾的準確率進行更進一步的考核。 御史雖然有聞風上奏的權力,但同樣的兩個人,同樣在一年內彈劾了十個人,其中一個有五個案子被查證是真的,另一個則有八個,若有職位上的空缺,自然后者更具有優勢。 裁員的時候御史臺也裁掉了一些人,雖然不多,但御史臺的競爭也還是很激烈的。 當御史大夫杜淹拿著種種證據找上李元吉的時候,于是就有了接下來的這一幕。 御史的職責是彈劾,成不成功,皇帝怎么處理,與他們無關,只要被證明彈劾是有效的就可以了。 “還真是窮瘋了他!”正在視察冶鐵作坊的李元吉,得知從程知節家中拿到四百貫錢的違法所得之后,不由得感嘆道。 “哎,這個老匹夫,估計是時間久了沒鬧出什么動靜,心里有些不踏實?!狈啃g無奈的嘆了口氣,說道。 程知節的路數大家都懂,也有人想過要學他一樣,但事實證明,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學得來的。 為了學而學,最終只會造成一個結果,那就是毀滅。 而對于程知節這種揣著明白裝糊涂的家伙,李元吉也很是無奈。 大事從不犯渾,小錯卻是接連不斷,自己能有什么辦法? “陛下,這鐵路如今看來想要大肆修建,怕是有些難度呀!”程知節的問題只是小問題,其他的官員也沒人敢拿朝廷的禁令去當兒戲,房玄齡將話題扯回了正題,也就是今日兩人一同來到冶鐵作坊的原因。 鐵路的試驗段他已經見識過了,的確有可取之處,而且那邊經過長時間的測試,也已經找到了最大限度。 每隔四十里設置一座馬驛,每座馬驛配備三十匹馬就完全夠用了,暫時來說是夠用了,再往后的話,會配置的更多一些,這要取決于對運輸的需求程度而設定。 若是遇到有坡路段,則單獨設置一座馬驛,里面配備十匹馬用來協助列車爬坡,所有的規劃都是完整的,齊全的。 但問題也不是沒有,比如說鐵軌。 “鋼鐵的產量擠一擠的話勉強夠用,但鍛造的話,僅憑人工怕是難以達到要求,而眼下這種依靠水力的方式,局限性又很大?!狈啃g繼續說著自己的問題。 “那就多設置幾座大壩,一座不行就兩座,兩座不行就三座,或者單獨從黃河那里開挖出幾道支流,專門用來做這個?!崩钤餐瑯邮前l愁。 沒有電力,科技不行,很多原本很簡單的方式,只能通過最古老的方式去完成,且效率極其低下。 水力磨坊,這個在華夏很早以前就出現了,但因為局限性太大,不確定性太多,所以便沒有被大力推廣,也推廣不起來。 為了搞這個鐵軌,科學院那邊可是想了不少的辦法,最終才在這渭水上搞了這么一個試驗品。 其原理與水力磨坊差不多,通過水力推動轉輪,轉輪下方在安置好設備,將長條鋼軌碾壓成想要的形狀,這么做的好處是規格基本統一,不會出現太大的偏差。 但問題在于,效率太低,這么一座設備,一日間不停的工作,最多也就能做出一段兩里長的鐵軌,因為鐵軌是雙排的,所以實際上一天下來,最多也就只能鋪設一里的長度。 按照這個速度,從長安鋪到洛州都要將近兩年的時間,更別說更遠一些的地方,估計有生之年都難以鋪到邊境那些偏遠地區。 “陛下,學生試驗過,其實效率是可以提升的?!痹谧鞣粚嵙曞X前小心翼翼的說著。 作為實習生,他是沒有資格在這種場面說話的,但有幸的是,因其在這套設備上提出了不少可用的點子,所以得到了接待皇帝的機會,但接待的人有很多,怎么排也排不到他身上。 眼瞅著問題困擾著陛下,身為學生的錢前,剛好又在這方面有過涉獵,加上陛下的深明大義,于是也就未經允許的開了口。 管事宋大的一雙眼睛恨不能生吞了錢前,似是在說,就算你自己試驗過,也要等作坊試驗過再去匯報啊,萬一現在你說的天花亂墜,然后又干不成,后果是啥你知道不? 欺君,那可是欺君之罪啊。 “哦?說來聽聽!”宋大正愁著該怎么化解,李元吉卻饒有興趣的開口詢問著。 現在的這些實習生全部出自鎮北書院,而鎮北書院也不僅僅只是一座培養官員的書院。 入學的前期,大家的學習內容都是一樣的,等完成一個階段的學習,會對當期學生進行考核測驗,成績達標者,則可以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 實際上就跟后世的高中文理科分科一樣,主選官員方向的,接下來的學習將會朝著這方面傾斜,傾向于技術方面的,則會朝著理科類傾斜。 完成第二階段的學習之后,經過測驗,文科則可以參加科舉,理科則要繼續進行深入的學習。 書院會列出很多不同的類別讓學生自己去選擇,往后的主修方向就是這一塊,類似于技校之類的。 這里學習的更加細膩,老師也都是各個作坊或者行業內的精英。 有皇帝在頭上壓著,他們也沒人敢抱著什么技不傳人之類的想法。 等到這一階段的學習完成了,將會被分配到所在專業的各個作坊進行實習。 文理科的區別就在這里,一個將來是要當官的,但考上考不上誰也不知道,另一個則相當于鐵飯碗,只要成功結業,就一定會有工作機會,雖然不是官員,但那些作坊也都是朝廷置辦的,各個作坊的管事,那可是正兒八經的官員身份。 毫無疑問,李元吉將后世國企的那一套搬到了這里。 雖然歷史終究會淘汰這種制度,但是在當下,這種制度卻是必不可少的,僅靠資本的力量,是無法推動基礎建設的,朝廷必須要涉足這一塊,然后在一個合適的時間里,完美的撤出。 錢前就是這么來的,經歷了三年的學習,很順利的一次性通過了所有的考試,且成績名列前茅,然后就被分配到了這里,并且很快找準了自己的定位,為作坊出謀劃策。 作為實習生而言,他的人生截至目前而言,無疑是成功的。 “陛下,學生曾在作坊里做過實驗,特意挖了條水渠出來,按照現在設備的位置等重新進行了水力的模擬測試,然后又進行了一些改變測試,結果發現,現在這種方式的效率很低下,如果能夠建造一條完整的大壩,只在中間留一個口子,或幾個口子讓水通過,其水力所帶來的的沖擊力會更大,因為學生沒有條件去做更大的試驗,但是在理論上,這樣做是完全行的通的,且會極大的提高設備的效率?!卞X前指著那個僅僅探出去半截的水力沖壓機,其長度還不足整個渭水的五分之一。 李元吉想了想,俗話講,學好數理化,穿越就不怕。 李元吉的數理化完全就是個渣渣,但記憶里,好像也沒見過哪個國家的大壩是這么設計的,好像全部都是從這邊到那邊,全部給攔上的。 根本不用去懷疑,李元吉已經相信了錢前的理論是正確的,因為后世有那么多案例已經證明了這一點,而最有名的,自然是三峽。 當然,這也存在另一個問題,雖然后世已經給出了解決的辦法,但李元吉也還是想考一考自己這個學生。 說實話,最讓李元吉得意的,并不是鎮北書院培養出了多少個官員,而是培養出了很多像錢前這種沒有進入官場的理科生,而將來推動大唐前進的,也必定是這些人。 “渭水適航,若將其全部攔上,過往船只應當如何處置?”李元吉饒有興趣的問著。 “這……”錢前滿臉的尷尬,自己的確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不過這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若是去了官場,就這個思路必然會吃大虧的,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啊…… 看著錢前滿臉尷尬的表情,李元吉微微的一笑,心中暗道一句,雖然咱數理化不行,但沒吃過豬rou也還沒見過豬跑嗎?是時候閃現一波作為皇帝的牛掰之處了。 “方法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