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九章:援軍在哪里?
書迷正在閱讀:這O怎么這么A呀[穿書]、被渣后我掉進了大佬的日記里[重生]、被穿書反派龍退婚后、我竟是修仙大佬、我在恐龍世界當團寵、山窩里的科技強國、重回氣運被奪后我名滿天下、首金大神是我的錦鯉女孩、庸俗愛人、逃婚一年后總裁又來追求我了
李大亮的話說的很霸氣,很讓人膽顫。 韓劇也的確被這番霸氣的表態給嚇到了,自古以來,中原王朝也只有在最鼎盛的時期才展露過這樣的姿態。 但懂的韜光養晦的中原王朝,一般情況之下卻從不會露出這樣的姿態。 國雖大,好戰必亡。國雖大,忘戰必危。 中原王朝比誰都清楚這個道理,也深知王朝終將會走向沒落,所以也不愿意去招惹那么多的敵人。 但這并不代表中原王朝不強勢,強勢的中原王朝,是一個令周邊所有國家都害怕的恐怖機器。 當戰爭的齒輪被上足了馬力以后,這世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擋下她的瘋狂。 匈奴人不行,突厥人也不行,高昌人就更不行了。 趕走了韓劇,李大亮瞬間松了口氣,整個人瞬間變成了另一幅模樣,那才是原本真真正正的他,那個沒有任何偽裝的李大亮。 “真特么的累!”李大亮深出了口氣,獨自抱怨著。 “下次再有這樣的好事,將軍可讓我去試一試,剛才光是看著就覺得爽?!必撠燁I航的參軍劉利露出一副賤笑的說著。 “滾!就你那張稚嫩的臉蛋,人家剛一見到你就露餡了,這種重要的任務,還是老夫親自負責比較好?!崩畲罅列αR道。 “哈哈……”李大亮的話自然是引起了軍內一眾人的憨笑,反正就是很開心,很爽。 他們當中有些是從原先齊國的南軍中跟隨過來的,有些則是唐軍收復過來的,齊軍嚴明的紀律,并沒有讓他們這些外來戶太過難辦。 不少人也只能深深的感嘆,這樣的建制,竟然沒有任何排外性,也不由的衷心的佩服李元吉的治軍方略。 隨著深入的了解,他們也逐漸的成為了這樣的人,如果現在來個外來戶,他們也不會太過排斥。 至少會給對方一些表現的機會,如果合胃口,有能力,那就吸收進來,如果什么都不對頭,那就趁早將對方趕走。 “行了!”李大亮揮了揮手,制止了眾人的哄笑:“咱們大唐可不僅只會打口仗,咱們是軍人,言語上輕薄對方倒是可以,但是作戰中卻不能有任何的大意,獅子搏兔亦用全力,何況這高昌國也并非兔子那么簡單,狠話已經放出去了,接下來是掙面子還是丟人,你們自己可要想好了?!?/br> “將軍放心吧,現在的咱們可不是以前的模樣了?!眲⒗呛切χ貞?。 打仗就打仗,竟然還要用上這種方式。 李大亮自身是覺得有些難以接受的,故意拖慢速度,大搖大擺,臨到之前在刺激一下對方。 這哪是打仗該發生的事情?明明是那些文人們專門搞出來惡心人用的。 可蘇定方是帥,他只是將,帥命難違,所以他只能按照蘇定方的要求去做。 …… 另一邊,與李大亮的拖慢速度不同的是,蘇定方率領的一萬三千人卻是不斷的快馬加鞭朝著焉耆奔去。 他們的距離更遠一些,準確的說,即便正常的行進,他們與李大亮那邊差不多會有三到四天的差距。 突厥人的想法蘇定方已經猜的差不多了,其核心的打法基本與之前占領伊吾是一個套路,就是悄悄的進村,打槍滴不要。 快進快出,快刀斬亂麻,在唐軍,甚至是在焉耆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就拿下焉耆,讓唐軍不敢輕舉妄動。 這種打法,唐人才是老祖宗,就欲谷設那點小腦筋,在看到了那些情報之后,蘇定方便將他的意圖給猜的清清楚楚的。 沒有什么猶豫,蘇定方當即決定再給欲谷設展示出另一種打法。 現在的唐軍有的是資本,有的是實力去這么打。 所以,即便是將兩萬人分成兩個部分,面對人數未知的敵軍,蘇定方也依舊不怕。 投彈車,手雷,弓箭,步兵,一個完整的方陣只要不被破壞,敵軍便是一萬人沖鋒也很難突破防線。 就算敵軍真的太多,也還有大殺器火箭炮可以被用來支援,那種一次就是撂倒一片的裝備,是軍中每一位的最愛。 拖慢速度,只是為了等蘇定方這邊,所以他們只能加快速度來盡可能的讓兩邊同時抵達不同的戰場。 高昌境內肯定不會有太多的敵軍,所以蘇定方就讓李大亮用挑釁的方式去吸引敵軍過來一些。 兩點開花,就看欲谷設更在意哪一邊?但無論是哪一邊,欲谷設也沒機會取勝。 所以,他的計劃只能流產,想學唐軍拿下伊吾的案例,現在卻反過來只能讓唐軍教他們做人。 “報……將軍,我軍斥候已與敵軍斥候交戰,生擒敵軍斥候一人,目前敵軍正在進攻焉耆,人數大約兩萬左右,幾乎所有的西域國家都來了?!?/br> “準備戰斗!”蘇定方朝著身邊吩咐了句,緊接著,傳令官迅速的揮舞著旗幟。 軍陣由行軍隊形轉變成作戰隊形,但將士們卻并沒有下馬。 這里距離戰場還有很遠的距離,現在下馬,只能是徒勞的增加自身的疲憊感,等到前方斥候發現了敵軍主力前來的時候,在下馬備戰也不遲。 兩萬人,這幾乎已經是西域諸國的極限了。 況且還不知道這兩萬人當中,突厥人占據了多少,對付這種雜牌軍,蘇定方根本打不起任何的精神勁。 …… “頂??!手里有什么就用什么,大家不要緊張,援軍就快到了?!表椃蕉阍诘桶某菈ι?,奮力的朝著身邊的將士高吼著,也不管對方是自己帶來的唐軍,還是焉耆原本的守軍。 而一支軍隊的實力,在這個時候也被完美的體現了出來。 現如今,項方已經全面接受了焉耆城的防御權力,原本的將軍,現如今已經徹底的淪落為項方的助手,負責協調焉耆軍人。 與唐軍井然有序,錯落不慌的攻擊流程不同,焉耆軍的進攻給人一種烏合之眾的感覺。 從不會去管什么戰術,也不會去追求什么防御死角,就是一窩蜂,只要看到敵人,也不管是不是自己負責的區域,但凡是能夠夠著的,一窩蜂的射箭就是了。 如此一來,所帶來的后果便是,弓箭的損耗極大,敵軍的傷亡極小。 若不是八百唐軍屢屢建功,硬生生的將已經緊鄰城墻的敵軍給堵了回去,焉耆城早就不知道被攻破多少次了。 事實證明,打仗靠的并不是人多勢眾。 焉耆的城池并不高大,僅有兩丈有余。 但在這么個地方,樹木什么的是很少見到的,加上工匠的缺少,現場制造攻城云梯也不大可能。 所以,兩丈有余的城墻倒也勉強夠用。 只是城墻是夯土做的,敵軍為了對付這種攻城戰,手中也有少量的大弩,通過幾人的合力,在城墻上射出一支支弩箭來充當梯子。 但這種方法卻很不靠譜。 缺乏攻城手段,是整個西域,乃至整個游牧民族最大的缺陷,而且還是自古以來的致命缺陷。 獨特的地理環境與生存環境,決定了他們不可能會有機會進行大規模的攻城。 所以,看似飄搖玉墜的焉耆城墻,在加入了八百善于守城作戰的唐軍之后,倒也顯出了一些安穩的跡象。 其實這與對面不善攻城作戰也有很大的關系,倘若對面有人善于攻城作戰,那么現在的結果又將會是另一幅局面。 僅僅只有不到三千守軍的焉耆城,很難防住兩萬人的車輪戰。 “將軍,援軍什么時候能來???”焉耆守將有些魂不守舍的追問著,這樣的大戰,他是一輩子也沒有遇見過,巨大的壓力可想而知。 甚至看著整條防線,感覺隨時都有被敵軍破城的可能。 車輪戰,飛快的消耗著他們的精力,敵軍可以輪番上陣,但他們卻不行,這一天打下來,將士們更是累的連飯都不想吃,也吃不下。 援軍,成了他們最后的救命稻草。 幾日之前便在喊著援軍快來了,但三日過去了,援軍依舊杳無音訊。 面對這樣的局勢,除了手握殺器的八百唐軍心中有數以外,焉耆的守軍卻是人心惶惶,等了一天又一天,敵人也攻了一天又一天。 城池雖然還在,但傷亡卻在持續的增加著,他們最希望看到的援軍,誰又知道在哪里呢? “校尉,敵人撤了!”不知道是誰喊了句。 項方連忙伸出腦袋看了眼對面,發現剛才還進攻的歡快的敵軍,此刻正在緩慢的向后撤退著。 隱隱的能夠看到,遠處有幾匹快馬正在朝著敵軍中軍快速的奔去,隱隱的甚至能夠看到敵軍臉上的疲憊,身上的狼狽。 同樣身為軍人的項方,在看到這一幕之后,卻是再也忍不住的狂笑了起來。 他很清楚現在出現的這一幕意味著什么,也很清楚,敵軍現在的回撤意味著什么? “我們的斥候已經與他們交戰了,主力部隊距離這里最多百里的距離,快則明日,慢則后日,援軍必到?!笨吹搅搜矍暗囊荒?,項方的心中也終于算是有了底氣,如果不是援軍來了,他們的斥候不可能會有交戰的痕跡,而唐軍對于斥候的運用,幾乎可以被稱之為天下之最。 每當大軍行進之時,斥候必將散向方圓五十里以內,甚至百里的距離。 項方背靠在城墻上,望了眼四周,而根據以往的經驗,大聲的吆喝道:“弟兄們,援軍已經不過百里的距離,敵軍肯定會進行一波反撲,不用再有任何的保留了,打退他們,等著援軍的到來,然后,殲滅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