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推銷水泥
書迷正在閱讀:這O怎么這么A呀[穿書]、被渣后我掉進了大佬的日記里[重生]、被穿書反派龍退婚后、我竟是修仙大佬、我在恐龍世界當團寵、山窩里的科技強國、重回氣運被奪后我名滿天下、首金大神是我的錦鯉女孩、庸俗愛人、逃婚一年后總裁又來追求我了
‘想不到世上竟有如此堅硬之物,還好李世民打斷了這場豪賭,否則今日怕是要喪命于此了!’觸摸著那座并不被自己看好的城墻,侯君集心中一陣后怕。 可他怎么也想不明白,這又是怎么做到的?竟然連弩車也能抵擋。 石不似石,又不似磚,整座城墻尤若一體,看不出絲毫壘砌的痕跡。 “此究竟為何物?”李世民也并不比侯君集好多少,不過李世民心中卻不是害怕,而是震驚,是欣喜。 在見到混凝土工事的堅硬程度之后,李世民第一個所想到的便是利用此物在北地便將鑄造幾座大型軍堡,內常駐數千兵士,存糧數百萬石,一旦開戰,突厥必然不敢貿然進入唐境。 而在此之前,邊關軍堡城池內部軍需物資儲備并不多,主要是因為在邊關修建堅城防御太過勞民傷財,而邊關城池不穩,存放再多的糧食也只能是資敵,所以北地軍糧只能存放于距離邊境稍遠一些的宥州、夏州、勝州三地,而在此三地也有大量駐軍,無論哪個方向遭到敵人的攻擊,在此三地的駐軍便可數日內馳援邊關。 可若是有足夠堅硬,能讓突厥人攻不破的城池呢?只需在靈州,豐州等地修建一座大型城池,在于后方修建兩座可供數千人據守的軍堡,三座城池互為犄角,突厥人還敢來進攻嗎? 李世民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軍事價值,想要安內,就必須先解決外部的擔憂,但是…… 李世民想到了另一個問題,眉頭微皺:“此物價格如何?數量是否足夠?” 如果價格太高,數量又不足的話,前面的想法也就只能放棄了。 當然,李世民最擔心的的還是數量,至于價格,嘿嘿…… “此物是本王無意間發現的,取名為水泥,經過七日的加工制作,最終呈粉末狀,再混以其他材料,攪拌成漿,夏日只需三四日便可徹底干透,冬日則需十日或者更久。至于價格嘛,這個也不貴,一共加工出三千三百石,最初之時折合一石一貫錢,后來掌握了技巧,改良了工序,一石將為五百錢,而最新一批的水泥,一石成本僅合三百錢?!崩钤⑽⒁恍?,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這么說,夏日不出七日便可造一座城?”盡管李世民不大愿意相信,但還是抱著希望的問著。 一石三百錢,甚至不如現在的糧價,這個價格李世民到不覺得貴,只不過,如果一整座城池都需要用這個水泥來建造的話,那又該用多少石? 但李世民最關注的,還是造城的速度。 “假如有足夠的材料,足夠的人工,速度能夠跟上的話,七日內是完全可以造一座城的。眼前這座城門樓,因為需要設計改進,布置一些適合實戰的防御工事,中間耽誤了不少的時間,而人工也僅僅只有四十余人,用時也不過半月?!崩钤荒樥浀慕忉屩?。 “水泥呢?用了多少?” “水泥只用了不足五百石,算上人工,以及其他的成本,用時半月,耗費約兩百貫?!崩钤奶孤?,讓所有人都感到震驚。 這么大一座城門樓,竟然只用了不足兩百貫? ‘這座城樓長寬約十丈(30米左右),而城池無需建設四面,將四面折開,便是四十丈長,另外突厥人并沒有攻城利器,也不善于攻城,所以邊關的軍堡可以不用設置那么高,三丈便可綽綽有余,高度和門樓節約下來的費用,可折為十丈,也就是說,二百貫的價格可造出一段長五十丈,高三丈的城墻。 而一座長寬五百丈的軍堡,便可容納數萬軍士,而一段總長為兩千丈的城墻,也只需八千貫即可,饒是偏遠的邊關地區,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可總成本下來也不過萬貫而已?!啃g掰著手指頭,暗暗的盤算著這筆賬目。 可越算下去,房玄齡心中卻是越來越為震驚。 一萬貫左右便可在邊關建造一座城池,這個價格雖然貴了一些,但最多也只需要三個月便可完工,而普通的城池建造,光是那一段城墻,少則需要三五年,多則數十年,所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更是數不勝數。 所以仔細算下來的話,這個價格還是很劃算的。 當然,李世民是數學功底并不好,甚至房玄齡的數學功底也不怎么好,否則這么簡單的一道算術題也用不著去掰著手指頭算上半天的功夫。 可即便是不去計算城池的耗費,李世民也很清楚,建造這種新型城池還是很劃算的。 不動聲色的掃了李元吉一眼,恨的李世民有些牙癢癢。 ‘可惡,為什么是你?為什么不能是其他人?’ 若是其他人發現了這種材料,李世民絕對會毫不猶豫的將其收歸朝廷所有,而朝廷所付出的,頂多也就是一筆賞賜,以及一個爵位而已。 可發現這種材料的偏偏是李世民,爵位什么的自然行不通,想要強奪也根本不可能,若是連齊王的東西也要搶,他李世民的名聲怕是要徹底遺臭萬年了。 表里不一,這是一位帝王的必修課,當了那么多年的秦王,遭遇了那么多的飛來橫禍,李世民早就練成了這一身本領。 “今國庫空虛,怕是無法拿出如此之多的錢糧,元吉可要再接再厲,盡可能早日將價格降下來?!崩钍烂衩鎺⑿Φ恼f著,李世民絕不相信水泥的成本會有那么高,但表面上卻是不得不信。 同樣的,李元吉的這番作為,再一次的讓李世民感受到了深深的威脅。 自己即將登基為帝,李元吉在這個時候搞這么一出又有什么目的?李世民不解,很多人都不解,反正他們是絕對不會相信,李元吉只是單純的想要推銷他的水泥。 李世民帶著一眾文武大臣迅速的離開了太平坊,來時匆匆,面色凝重,走的時候也同樣匆匆,面色依舊濃重。 不過兩者的含義卻完全不同,來的時候是迷茫,走的時候卻是各懷心思。 宋忠甚至還沒搞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李元吉的目的是什么?李世民便已經匆然離去,只留下一臉懵逼的宋忠和余仁,當然,還有那個反應始終慢半拍的羅塵。 “行了,人都走了,還愣著干什么?趕緊召集工人,繼續開工,等天冷了這活可就不好干了?!贝驍嗔巳说你卤?,李元吉徑自走向自己的臨時小窩,沒有什么,能比自己的小窩更舒服的了。 “殿下,您這又是何意呢?奴婢怎么搞不明白呢?”后知后覺的余仁連忙跟了上去。 “何意?你們這幾個敗家玩意兒差不多將本王的家底都給霍霍完了,本王若是不想些法子賺點錢,難不成以后還打算睡大街?”李元吉故作姿態,狠狠的瞪了眼余仁。 敗家?我敗家? 被李元吉眼神嚇到的余仁,渾身瑟瑟發抖的停在那里,心中一陣滔天的委屈感油然而生,殿下竟然說我敗家? 沒理會余仁的委屈,喊來宋忠,對其低聲的囑咐了幾句,宋忠暗暗點著腦袋,旋即快步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