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遼軍潰逃五國城
書迷正在閱讀:唐朝最佳閑王、這O怎么這么A呀[穿書]、被渣后我掉進了大佬的日記里[重生]、被穿書反派龍退婚后、我竟是修仙大佬、我在恐龍世界當團寵、山窩里的科技強國、重回氣運被奪后我名滿天下、首金大神是我的錦鯉女孩、庸俗愛人
耶律瓚朔的突然率輕騎策應,這個情況是吳挺之前所沒有預料??. r?a?n??e?n` 他原以為這城中就是西遼軍的全部主力了,沒曾想蕭斡里刺在進城之初,已然給自己留好了一條尾巴。 單從這一點,就不由得不讓吳挺佩服蕭斡里刺的謹慎,因為若是換成是他肯定做不到這一點。 畢竟宋遼兩國聯盟伐金,在戰爭還未結束就要黑吃黑,這種違背盟約下黑手的卑劣行徑,誰也想不到會是自詡圣人教化的宋人所為! 可這個事實卻真是出現了,吳挺對此也很無奈,因為當初葉宇的宏論,他吳挺真的是無言反駁。 對于當日的場景,吳挺一生都記憶猶新: “與不講信用的人講信用,那這個人必定是個傻叉!朕可不愿意做傻叉之君,你愿意做傻叉之臣嗎?” 他當時默然,雖然他不知陛下口中的傻叉所指什么,但是以他的文學功底也能揣摩出其中本意。 “想要講道義,講仁慈,講教化……那你首先需要有底蘊,所謂達者兼濟天下,窮者獨善其身,若是沒有絲毫的底蘊,卻要唱什么高調:我要講道義講仁義講教化!吳將軍覺得,這樣的人算不算毫無節cao的裝b?” 他錯愕了許久,然后再一次選擇了沉默,不過這一次的沉默中,心中卻叨念著陛下口中的‘節cao、裝b’二字是何意…… 節cao是什么? 裝b為何物? 他雖不能透徹葉宇的惶惶神論,但是從葉宇的面部表情上應該能揣測出,這兩樣東西定然不是什么好東西! 雖圣意玄奧難以揣摩,但是大致的意思他吳挺是弄明白了,那就是為了大眾而背信棄義是對的,是絕對有利于民族偉大復興的,是毫無任何慚愧負罪感的! 所以他遵行了命令,不過他他還是覺得自己被皇帝陛下洗腦了! 西遼大軍沖出重圍的消息,將吳挺的思緒再次拉回到了戰場上。(小說 “大帥,讓末將前去截住他們!” 在麾下聽候差遣的包天,早已經是磨拳搽掌急不可耐了,雖然他跟葉宇沒有任何血緣關系,但是這種好戰的脾氣倒是同出一撤。 這大軍一路而來,包天在軍中已經很少真正身先士卒了,這其中除了本身軍職高了之外,最重要的是吳挺有些不敢用包天。 身為主帥,麾下猛將如云自然是好事,但若是有身份不尋常之人待在軍中,那么這個問題就很是棘手。 包天是一員少有的悍將,就是整個大宋的戰將加一起,也未必換得了一個包天,但是身為當今陛下義子的身份,吳挺又豈敢讓包天身臨險陣。 所以一直以來為了安撫包天的情緒,都是將包天防在重要地戰況里調用,這樣既滿足了本人的戰爭需求,也為大軍勝利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原本就不曾打算在此處殲滅遼軍,又何須徒勞阻截?”吳挺坐在戰馬上,一對花白的稀疏眉頭微微蹙起,望著已經突破北城意欲北逃的遼軍。 “末將不明白……” “呵,本帥只知道陛下有命,待上京城破、遼軍北逃之際,我軍須得將其趕至五國城!至于其他的,其實本帥也是不甚清楚……” “可……” “也罷,你既然躍躍欲試,那本帥就命你取下敵將耶律瓚朔的首級!” 吳挺算是看出來了,今日若是不給這小子派個差事,恐怕一路上都不會安寧。既然耶律瓚朔如此驍勇,那就將這個硬骨頭交由包天解決。 “好嘞,末將這就取了耶律瓚朔的首級!” “且慢,切記只需取敵將性命,不可阻擋遼軍北撤!” “是!” 由于耶律瓚朔在馳援蕭斡里刺突圍后,便擔當起了墊后的工作。因此包天率領隊伍很容易就追了上來。 包天見耶律瓚朔就在前方,于是催馬急奔殺入了遼軍之中。 馬之快,錘之重,兩者綜合所攜帶的威力是可想而知的,后方墊后的遼軍只看一匹戰馬疾馳而過,隨后便是漫天的血紅濺灑一地。 包天在用金錘磕飛兩支射過來的羽箭后,便直奔耶律瓚朔的方向而去。 一直為大軍墊后的耶律瓚朔,見一員宋將迎面而來,繼而旋轉手中鐵槍刺向包天。 一寸長、一寸強! 敵人未到近前,長槍就已經可以制敵,這便是長槍的妙處。 可是他這一擊不僅沒有阻止包天的來勢,反而將他送進了鬼門關! 只見包天一瞧對方長槍猶如蛟龍出水,心中自然不敢大意,于是雙錘猛然一碰撞,直接就夾住了槍頭。 然后輕輕挽手一用力,槍頭直接就扭折了! 而在槍頭因為擰彎而折斷的那一刻,包天的金錘突然分開。這使得已經折斷逆向的槍頭,直接向耶律瓚朔反彈了過去。 耶律瓚朔何曾會想到這種突然情況,一時不慎未能躲過,折斷的槍頭直接刺進了他的咽喉。 guntang鮮血,順著冰冷的槍頭溢出,耶律瓚朔瞪了雙眼緩緩低頭,很想看一看這不可思議的一幕,但終究還是未能如愿,便順著馬背掉落在地。 耶律瓚朔的死,使得墊后的遼軍更是惶恐不安,僅存的一絲戰力也只能邊打邊退,狼狽地向北流竄。 前面蕭斡里刺率領不足九萬的大軍,迅速地在前面撤退,后面則是三路聯軍外加完顏允棠歸順的幾萬金軍,共計三十五萬大軍緊跟在后。 一個是邊打邊退,一個是邊追邊打,就這樣一直前后緊咬的情況下,蕭斡里刺率領疲憊之師逃到了一座小城——五國城! 五國城乃是金國曾經最北方的一座小城,不過在顧夕風橫掃東北以東后,這里已經沒有了金國的常備駐軍。 同時由于戰爭需要,不能分散兵力的原因,顧夕風在掃蕩五國城之后,也就沒有派兵鎮守此地。 一座小城,之所以稱之為五國城,是因為當初分布在松花江和黑龍江沿岸的“生女真人”,形成著名的五大部族,即“剖阿里、盆奴里、奧里米、越里篤和越里吉”通稱五國部,又名五國城。 這里異常的偏僻、荒涼,五國城的周圍到處都是荒林,五國城的北方則是層層疊疊的山脈,西方則是草原所在的地方! 即便是曾經的金國女真人,都很少來到這個荒涼之地! 這里的面積很小,城池的周長只有兩公里,城墻高只有三米,這里比起當初的開封皇宮都要小得多。 即便如此荒涼,但是歷史上卻是極為有名! 而能夠名傳千古,不是因為地理位置以及女真族的發源地,而是因為這里曾經關押過兩個皇帝。 荒涼地方,關押著的囚犯竟然是兩個尊貴的皇帝,這種差距很難想像彼此會有交集。 然而這兩位皇帝,就是歷史上靖康之難“的昏庸趙氏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