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中都城外金軍潰
書迷正在閱讀:唐朝最佳閑王、這O怎么這么A呀[穿書]、被渣后我掉進了大佬的日記里[重生]、被穿書反派龍退婚后、我竟是修仙大佬、我在恐龍世界當團寵、山窩里的科技強國、重回氣運被奪后我名滿天下、首金大神是我的錦鯉女孩、庸俗愛人
雖然知道金軍在向上京撤退,不過身為總指揮的吳挺并不打算去追擊金軍。 因為吳挺覺得,如果金軍老老實實退回上京去,對大宋來說,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這一次大宋北伐的首要以及初步目的,只是為了收復所有的失地,界限就是昔日的燕云十六州地區。 至于能不能夠徹底消滅金國,并不是在首位,以吳挺慣以翁扎穩打的老練性情,自然不會如葉宇那般奇招百出,但這也是葉宇極為欣賞吳挺的地方所在。 一場滅國之戰,要的不是奇招百出而是就是穩扎穩打,因為推土機般的層層推進,遠比亂點刨坑的奇招,要能影響將來的安定統治。 所以當下的吳挺對上京(哈爾濱)地區暫時也沒有興趣,在他看來宋軍的當務之急,還是盡快占領中都,為將來出關滅金的戰爭,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正是基于這些原因的考慮,葉宇決定不考慮追擊金軍,還是按原計劃進行進攻中都。 吳挺待三軍匯集中都,便立刻下令宋軍發起攻擊。 這仗一打起來,卻有些出乎吳挺的意料,原以為戰事進行到這一步,連主力部隊都已經撤走了,金軍的斗志應該會大大下降才對。 然而留守中都這支金軍則不同,人人奮勇,個個爭先,揮動著手中的武器,拼命的攻擊著宋軍。 盡管金軍的人數遠遠少于宋軍,但在戰斗開始的一段時間里,無論是氣勢還是士兵,都完全壓倒了宋軍。 事實上金軍的反擊已經不能用奮勇來形容,而是拼命,甚至是瘋狂。因為留下來的金軍,幾乎都抱以了必死的決心。 死亡的墻角下,留下的機會只有拼命,他們已經是別無選擇。 中都作為金國最為重要的帝都,留守的大軍也自然是皇族中的親衛軍,所有人都可以臨陣脫逃,而他們卻只能拼死一搏以捍衛女真族的尊嚴。 宋軍對此顯然沒有足夠的準備,一開始就被金軍打得連連后退。 好在如今的宋軍已是楸練有素身經百戰,雖退而不亂,雖然處在下風,但仍然保持著完整的陣形,絲毫也沒有懼退的弱勢。 吳挺雖是詫異留守中都這支金軍的戰力,不過卻并不是很在意。 久經戰陣的吳挺很清楚,這不過是金軍回光返照罷了。金軍的進攻看起來雖然很瘋狂,但實際不過是失敗最后的垂死掙扎,來得快去得也快,似如潮水漲潮長不了。 因此只要頂住金軍的開始進攻,保持住自己的陣形不被金軍打撒,等到這股銳氣用盡之后,金軍就會立刻崩潰不堪。 一時的成敗得失并不重要,只要在宏觀大局上能夠做到不失,那就是一場值得稱贊的勝利,因此吳挺指揮著宋軍則戰則退。 無論金兵的進攻多么兇猛,沖刺多么瘋狂,甚至是不計生死,同歸于盡的打法,吳挺始終傳令三軍堅持著各自的陣形完整。 即使是局部有時會被金軍打亂,立刻迅速后退,拉開與金軍的速離,然后迅速調整好。在不斷的后退中,一點一點的消耗著金兵的銳氣。 死磕,勢必造成大量的死亡,吳挺不想宋軍有過多的傷亡,既然能在不損失宋軍生命的條件下,可以將金軍消滅殆盡,后退一時又有何妨? 宋軍從當年驚懼金軍而潰逃,到了葉宇激發血腥而舍生忘死死纏敵軍,以及到了今日可以做到進退有度而氣勢不減,這是一個收放自如自信入骨的蛻變。 三個階段,完成了宋軍戰力的一種蛻變! 戰事進行了差不多半個時辰,宋軍以經后退了三里的距離,而金兵的銳氣也正如回光返照,此刻基本消耗殆盡。 由于先前不顧一切的猛攻,金兵們都各自為戰,結果陣形完全散亂,步兵、騎兵、弓箭手、藤牌手、長槍手的位置全都亂了,毎一個金兵都只顧著向前猛沖,猛殺,別的什么都忘了。 吳挺見狀,就知道反擊的時候來了,隨著宋軍陣后的號角吹響。 lt;gt;宋軍全都停下了后退的腳步,鋼鐵般的軍容方陣宛若不能逾越的鴻溝,任憑金軍再怎么猛沖猛打,宋軍也不再后退一步。 與此同時,宋軍中路的陣勢突然左右一分,只見包天黑馬金錘,率領著三千騎兵從宋軍的陣中殺出。 包天雙錘輪開,威猛鋼鑄,勁氣凌厲,所過之處可謂是挨著就死,打著即亡,幾百斤的甕金錘金鳳凌冽無人可擋,只打得金兵頭破血洗,紛紛到地斃命。 包天率率領的三千騎兵,如同一把鋒利的椎子,一下子就扎進了金軍的陣勢中,立刻將金軍殺得大亂起來。 隨后宋軍也向金軍發動了全面的反擊,盡管金軍仍然還在拚死抵抗,但這時金軍的銳氣已盡,陣形已亂,面對宋軍的反擊,跟本無法進行有組織的抵抗,只能依靠個人刀量死戰。 但在戰場上并不是只靠拼命就能取勝,這種散兵游勇式的作戰方式,與有陣型,有組織,有配合的整體作戰根本就不能匹敵。 因此宋軍的反擊只進行了不過一柱香的功夫,金軍就以經全面大敗,潰不成軍了。 而宋軍隨著物體的命令,立刻分散成十幾個小隊,對潰敗的金軍進行看追擊,分割,包cao、圍殲等等戰術。 這種戰術古已有之,但是當下吳挺所使用起來卻也有著些許不用,因為吳挺讓三軍將士尤其是騎兵方陣,嚴格模仿了葉宇身邊親衛戰云騎兵的圍殲手法。 那叫一個殘忍,但卻很有震懾力! 一切都進行的井井有滌,絲毫也不亂,同時也顯示了宋軍良好的素質。 這場戰斗只進行了一個多時辰,結果金軍大敗,被宋軍斬殺了三萬,俘虜近四千,敗回中都城中去的,已經不足兩萬人。 緊接著四十門火炮在中都城外一字排開,對準中都城就是一輪猛轟,火炮作為攻城以及防御的利器,其結果時刻想而知的。 故而,當日黃昏,中都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