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不可告人的情愫
書迷正在閱讀:唐朝最佳閑王、這O怎么這么A呀[穿書]、被渣后我掉進了大佬的日記里[重生]、被穿書反派龍退婚后、我竟是修仙大佬、我在恐龍世界當團寵、山窩里的科技強國、重回氣運被奪后我名滿天下、首金大神是我的錦鯉女孩、庸俗愛人
武青音向?對政治不感興趣,因此只是隨意地問了一句:“那,屆時兄長是按律法以罪論處,還是另有打算……” “自然是遵照陛下的旨意!” “哥,你變了……”武青音猶豫了稍許,遂又道,“不過我相信你是對的……” “對的?” 武青忠轉過來看向自己的妹子,卻似有深意的笑了笑:“你倒不如直接說,你相信他的決策是對的?!?/br> “我……哥!” 被兄長猜中心思的武青音,清瘦的臉上頓時流露出窘態。 就在兄妹二人談話間,宮內內侍總管劉武岳親自夜傳密旨:“武大人,陛下有口諭讓老奴傳達于你……” “微臣承接圣諭!” “陛下給了武大人三則諭令,這第一,就是當日醉仙樓那些有錢、高貴、富裕,以及自稱爺爺、小爺的一群人,關押幾日便可釋放,不過每個家屬領人須得繳納保釋金十萬貫!” 十萬貫?。?! 武青忠聞聽此言差點沒笑得背過氣,心說這陛下可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如此一來這既顯得皇帝寬宏大度,同時也讓這些京城的大少們狠狠出了一回血! 雖說汴京光復不久,但是汴京的繁華絲毫不遜色于杭州臨安,所以汴京城中云集著富豪商賈無數,區區十萬貫雖然數目龐大,但是對于這些人而言也不是太難的事兒。 在武青忠驚訝之際,劉武岳又接著道:“這第二嘛,就是這蘇遠航一案,陛下深知近幾日各方壓力讓武大人很是為難,因此陛下說了,將王掌柜以及醉仙樓的幾名刁鉆伙計予以發配充軍,同時查抄蘇遠航家中所有財物,并判牢中罪禁十年!” “……” 武青忠心說這果然是有意的敲山震虎,將一個蘇遠航如此定下重罪處理,不僅僅敲打了蘇全忠與岳家眾人,同時也無形之間給后宮予以敲響警鐘。 顯然如今的后宮也不算安穩,昔日在一個府邸生活尚且可以和睦相處,但是如今所處的位置發生了轉變,那么后宮的女人明爭暗斗已然悄悄開始粉墨登場。 “最后,陛下責令武大人,身為大理寺卿任重道遠,將來無論遇到何種阻力,武大人可大刀闊斧辦理,因為武大人的背后有陛下!” “寫陛下鴻恩,微臣謹遵陛下圣諭!” “好了,陛下的口諭雜家已經傳達,雜家也該回去復命了,武大人請留步!” “劉公公慢走!” 武青忠接到葉宇口諭之后,做起事來自然是有了底氣,也嚴格的按照了葉宇的旨意貫徹了下去。 待大理寺關押醉仙樓賓客的牢房漸漸空置后,國庫里也頻添了幾百萬貫財資,這項巨額款項的及時到達,正好填補了軍制改革所耗費的國庫空缺。 而對于蘇遠航的監刑十年,可謂是狠狠地打了眾人一巴掌。 自此無論是以蘇氏為代表的外戚子弟,還是京城里不可一世的皇親貴族紛紛學起做烏龜,誰也不敢再以自身身份顯擺于人前了。 因為蘇遠航就是個鮮明的例子,試想堂堂皇后的族內堂兄都落得如此現場,今后誰還有膽量仗勢欺人。 皇家最不缺的就是七大姑八大姨,拐彎抹角都能扯得上親戚關系,而偏偏這些人就是仗著這微薄的裙帶關系作威作福不可一世。 所以這一次,也算是給這些人敲響了警鐘。 葉宇在被一部分人暗中腹誹的同時,更多地底層人士在看待這位年輕皇帝時,就更是覺得格外的親民與仁德。 身在會館懷揣少女心思的劉瑛,一直以為葉宇口中兩國聯姻,會是她肩負起兩國友好的光榮使命。 可是最終的結果卻是讓她大失所望,因為葉宇所說的聯姻,是要讓自己兄弟黎大隱與大理郡主段晨曦進行聯姻。 落花有意隨流水,可惜流水無心戀落花,一切不過是劉瑛的自相情愿罷了。 會館里,劉瑛美眸呆呆地看著桌案上的那枚紅葉,已然是整整一天沒有說話了。 對于她而言,葉宇雖是無心之舉,卻是無形的傷害了她。 大理的相國高壽昌站在門口,看著神情憂戚的女兒,發出一聲幽幽的嘆息:“瑛兒,你該死心了……” “義父,當年您就不該讓女兒前來中原,尋找《維摩詰經》以作義父的賀禮進獻皇上,那樣女兒也不會遇到他了……”劉瑛幽幽地說著,似在追憶往昔之事,亦是在痛苦地掙扎悔恨。 “幾年的光景,已然是世事變幻滄海桑田,瑛兒別再多想了,過幾日就是使團回國之日,該放下的你也應該放下了!” “真的能么……”劉瑛自言自語的說著,自欺欺人的叩問自己。 大理是一個全國尊崇佛教的國度,歷代國君多于暮年禪位為僧。 當然也正是因為大理盲目的崇信佛家,致使國力不支喪失發展,最后逐漸走向了覆亡的道路。 當下的大理皇帝段智興,也就是金庸小說里的南帝(一燈大師)?!短忑埌瞬俊防锬莻€見了女人走不動路、擁有眾多meimei的段譽,就是段智興的親爺爺! 段智興在位期間崇信佛家已經到了空前的地步,高氏一族是大理國的世族,高壽昌為了得到段智興的圣寵,當年特意讓其義女前往中原尋找佛門圣經《維摩詰經》孤本。 也正是其義女劉瑛帶回了佛門經書,高壽昌才順利地登上相國之位,成就了他大理國的一時權臣。 紅葉嵌入夾在經書,清風無意翻動,卻恰恰挑動了伊人某一處柔軟的地方。 真的只是待嫁之時夫家病逝嗎? 真的只是為了游覽中原的風土人情嗎? 真的只是…… 這些年她不停探知的是什么,期許的是什么,等待的又是什么? 隨著彼此身份的差距,注定彼此沒有交集,隨著千山萬水的阻隔,注定一?不過是夢幻泡影。 其實她已經打算放下,親自隨使團而來中原,不過是想故地重游看一看昔日的故人,可是卻讓她在誤解中承受喜與悲的交替…… 似血的紅葉,在書頁上顯得極為醒目,它形如紅心,隨著微微清風在緩緩顫動著。 合上經書,掩去了清風,掩蓋了顫動的紅葉,一切又重新歸于平靜。 雙眸微闔,劉瑛幽幽的嘆了一聲:“是啊,是該回去了……” (感覺這個,有必要也要寫番外篇,很有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