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民心究竟是什么
書迷正在閱讀:唐朝最佳閑王、這O怎么這么A呀[穿書]、被渣后我掉進了大佬的日記里[重生]、被穿書反派龍退婚后、我竟是修仙大佬、我在恐龍世界當團寵、山窩里的科技強國、重回氣運被奪后我名滿天下、首金大神是我的錦鯉女孩、庸俗愛人
如今被大宋雄兵三面圍困的汴京城,想要將其攻陷簡直如探囊取物一般,只要葉宇一聲令下就可順利拿下昔日帝都—汴京! 但是葉宇在未來的幾日里,卻傳令三軍暫停攻城事宜,采取了圍而不攻的方式,這讓三軍眾位將領很是焦慮。 三軍御帳之內,葉宇在御案前執筆揮毫似在寫著什么。 一撩帳簾,吳挺一身甲胄邁步走了進來,繼而躬身行禮鄭重道:“臣吳挺參見陛下!” “嗯,來了……”葉宇輕輕的回了一聲,卻沒有因此而停下筆鋒走勢,“如今軍中將士們,是不是都很有微詞?” “陛下英明睿智,相信自有深意,臣等眾人豈敢微詞,還請陛下明鑒……” 吳挺正欲回答,不過話剛說到一半,就被葉宇直接打斷:“那老將軍,是否明白朕的用意?” “身為軍人只需執行陛下圣命,臣不敢妄斷揣測圣意……” “無妨,直言道來!” “是!” 猶豫了少許,吳挺隨后鄭重回稟道:“開封汴京城乃是我大宋國祚之根基,臣竊以為陛下此舉,乃是不愿京都光復之事沾惹民心之血……” “民心之血……好一個民心之血!”吳挺的話音甫落,御案上行若蛟龍的筆勢突然停了下來,葉宇緩緩抬起頭看向吳挺。 吳挺雖然躬身低頭,但是他能明顯地感受到,葉宇投來的異樣目光,于是戰戰兢兢道:“臣……” “三軍之中,能明白朕之心意者,唯有老將軍也!” “臣惶恐!” 葉宇將御筆放于筆架上,隨之輕聲一嘆:“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很多事情朕也不能任性而為??!” 雖說江南的臨安是如今大宋的京都,但是追本朔源的話,東京才是大宋的帝都,能夠光復東京是每一個文臣武將所迫切期待的事情。 還都東京,象征意義非常大,它代表著幾十年恥辱得到雪洗! 而相對于眾軍將士的期待心理,葉宇又何嘗能夠平靜心緒,他費盡心思做了這么多事情,為的就是能夠光復華夏江山,豈能不焦急取下帝都? 但如今的汴京城,還真不能強行攻??! 在朱仙鎮的圍殲戰中,宋軍完全可以將隨軍而來的幾十門大炮在外圍布置火力網,在金軍中計進入鎮中后,以火力轟炸將進入圈套的金軍一網打盡。 但是結果整個圍殲戰中并沒有動用火炮,更沒有運用常備的手榴彈,這種舍棄利器而非要流血的反常舉動,已然隱含了葉宇的行軍風格。 朱仙鎮是中國四大名鎮之一,其規模之大、人口之多絕非一般城鎮所能比及。 火器形成的火力網毀了這座古鎮倒是無關緊要,畢竟他葉宇連洛陽古都都舍得下令炮轟,就不要說是個小小的朱仙鎮了。 然而朱仙鎮沒有堅固的城樓與壕溝,炮火所過之處皆是民用住宅。若是為了殲滅金軍,去傷及鎮中無辜的百姓為代價,這卻不是葉宇所要看到的。 無論是他本心純善的憐憫蒼生,還是為了出兵獲取北方大眾民心,這種以百姓生命為代價的狠厲行徑,他葉宇是無論如何的做不到的。 一個朱仙鎮,他葉宇都不愿意如此妄為,那么近在眼前的汴京城就更不會任性施為,因為自古以來挾持城中百姓抗敵者,大有人在! 對于一個誓死固守汴京城的這股金軍,沒有什么事情是他們不能做的。 汴京城中居住著大量的漢人,若是將這些金人逼得太急了,繁華的汴京城將會成為人間煉獄也不是沒有可能。 葉宇相信,汴京守將烏延坪在得知本國不再派遣援兵的情況下,仍舊不愿撤離汴京城,除了軍人固守領土的高度素養外,更重要的是留下了與宋軍抗衡的后手! 否則,任何人面對如今大勢,不會如此的有恃無恐! 那么,烏延坪所依憑的是什么? 兔子急了還會咬人,更何況金國這等馬背上的蒼狼,所以葉宇不難猜到城中的數萬漢家百姓。 葉宇可不想光復汴京后,整個汴京城成為一個血染的帝都! 智者,如同對弈高手,走一步,思慮后三步,這是一種真知遠見。 如今固守汴京城的烏延坪沒有作出挾持百姓的手段,但是這不代表將來這種事情不會發生,所以為了不將對方逼得太緊,葉宇只得放緩光復汴京城的進度。 試想若真是到了魚死網破的地步,東京將成為一片廢墟,光復東京將成為血色泡影,這將會是一張白紙上的顯眼污漬! “看來,吳老要比軍中眾人更懂得民心,人不迂腐是一件難得的好事!” “陛下謬贊了,老臣淺顯拙見,讓陛下見笑了……” “誒,你我既是君臣,也是婿翁,朕在此又何須謬贊?” 葉宇擺了擺手,隨之笑道:“吳曦雖頗具將才,但仁心不足行事過于陰沉。虞杭坤與辛棄疾皆是文武并重之人,將來稍加磨練必是我朝頂梁柱石,但終究是書卷氣太重了,一切太想當然了!” “呃……” 吳挺選擇性的開始沉默,他沒有想到今日葉宇會跟他品論軍中眾將。 “說什么民心所向,道什么萬民歸心……這些圣人典籍熏陶的思想,實在是讓朕感到極為可笑至極!”葉宇冷冷一笑,卻是帶著三分諷刺意味。 “在生與死的面前,民族大義與國家存亡,對于只顧一日三餐溫飽的百姓來說,這些虛無的東西又算得了什么?文人就是文人,只會將自己的個人情感強加于他人之上!永遠不知底層百姓究竟是在意的是什么!” 若是因宋軍北伐而遭致京都百姓被屠戮,無論這個屠戮的劊子手是誰,那都會成為他葉宇北伐事業上留下一大污點,也會讓宋軍的北伐事業喪失不少民心! 他葉宇無論是后世今生,都是初起于毫末底層階級,對于百姓大眾的人心頗為了解。 若是事情真的到了那種地步,百姓對于金人的痛恨是達到爆表指數的同時,隨之而來的負影響就是對宋軍的怨恨! 因為若無宋軍無端北伐,也不會發生這種悲??! (三關有些不正,我越來越覺得自己寫的是暗黑歷史,不夠高大上,盡是一些人的暗黑本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