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史料之外的故事
書迷正在閱讀:唐朝最佳閑王、這O怎么這么A呀[穿書]、被渣后我掉進了大佬的日記里[重生]、被穿書反派龍退婚后、我竟是修仙大佬、我在恐龍世界當團寵、山窩里的科技強國、重回氣運被奪后我名滿天下、首金大神是我的錦鯉女孩、庸俗愛人
書房中的對話,表明了葉宇的態度,同時也明確了他本身的立場。 他知道這種直面回應完顏長樂,會讓這個金國公主很是傷感,但很多事情終究是要有個立場。 一夜無話,翌日清晨。 葉宇經過一夜的鏖戰,終于是滿足了府中的幾位紅顏知己,拖著幾乎抽空的身子參加了皇家的認祖大典。 皇家的認祖大典可謂是極具氣派,尤其是葉宇這樣一個名滿天下的皇子,就更是成了輿論的焦點。 不過氣派倒是極為氣派,但是這其中繁瑣環節也是讓葉宇受盡了苦頭。 雖說這皇帝下了詔,王爵也封了,這一切的程序都是等同于虛設,但是這皇家的程序還是要無聊的走下去。 一天下來,葉宇就為了走程序轉悠地不可開交。 皇家宗族譜序之中,有孝宗趙昚親自注明的舊事概略。不過卻是寥寥百余字,沒能詳細的了解自己的身世,這讓葉宇感到很是失望。 當葉宇回到王府已經是夜靜時分,但是疲憊地他卻沒有急著去休息,而是在書房里怔怔的看著案頭那幾行小字。 那是他憑借記憶,將宗族譜序中的寥寥百余字,又默寫到了紙張上。 百余字中,只是簡述了趙昚還是皇子時,曾納柴家之女柴婉月為側王妃,然后懷有子嗣,后難產致死,子嗣離奇失蹤…… 短短百余字,不僅事情來龍去脈說的不夠詳細,就是這離奇失蹤也是有些牽強。 顯然趙昚是有意避諱此事,不僅只是簡略百余字交代了事情,而且事后也忌諱在葉宇面前提及當年之事,致使葉宇幾次欲要詢問舊事,卻都被趙昚借故轉移了話題。 究竟在忌諱什么,究竟在掩蓋著什么? 就在這時,房中燈火突然一陣搖曳,一道黑影驀然閃過。 “來了……” “你的膽子可真夠大!” 話音甫落,身著黑袍的火蓮教主,一陣風出現在了葉宇的近前。 葉宇依舊垂目看著眼前的寥寥百余字,低聲笑著說:“葉某可以理解為,你在夸我?” “哼!明知道這臨安危機四伏,你又何必還要回來涉險!” “第一,我不想我的親人身處險境;第二,我想知道自己的身世;第三奪回我應得的東西!這三個理由,足夠了嗎?” “糊涂!” 黑袍人冷然一喝,憤怒的聲音從面具背后傳出,顯得極為不滿。 “你若是不回京,以你如今的權利以及暗中勢力,足以保全你親人的安危!如今你回到了京城,就等同于入了牢籠,你覺得那些人還會對你忌憚嗎?” “本座早就說過,到了合適時機就會將一切告知于你,可是你不等本座的回復,就已經先一步回到臨安,這不僅將你置于險境,更是對本座的不信任!” “至于你的第三個理由,其實就更不重要,只要你在邊關手握重兵,本座屆時就會利用玄鐵寶盒中的秘密,讓整個京城為之動蕩起來,然后你再統軍回京勤王,就可以順利……” “夠了!” 葉宇不耐煩地打斷了對方的話,而是以一種陰沉的語氣道:“一,葉某最厭惡受制于人;二,葉某不喜歡按照他人的計劃辦事;三,坦言來說,我并不信任你!” “你!……” “煩勞請你記住,我的路,我自己走,不需要假借他人之手!以前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亦如此!” 葉宇的言語強硬是前所未有,這是葉宇第一次與火蓮教主如此強勢交鋒! 言語的不留余地,只會使場面變得尷尬不已,所以書房內陷入尷尬的沉默之中。 過了許久,那青銅面具背后發出長長地嘆息聲。 然后垂首看了一眼葉宇面前的那張紙片,輕聲問:“你是不是覺得,這短短百余字中,隱含了不少故事?” “不錯!所以葉某感到很失望,沒想皇家認祖大典這等莊嚴之事,竟然也經不住皇權的壓迫,這短短百余字概略,又如何能祥明葉某的身世……” “哼!皇家向來都是善于遮丑,以浮華光鮮粉飾自身,又豈會將晦暗一面留于史略之中?那趙昚老兒含糊其辭概略百余字,無非是不想后人知曉當年的丑聞!” “哦?” “你也無須再質疑什么,今日本座就將故事來龍去脈告知于你,以兌現當初本座的諾言……” 火蓮教主沉吟了片刻似在回憶往事,葉宇并沒有去打擾,而是安靜地等著對方講述一段過往,一段與自己息息相關的過往。 “此事,當追溯到二十六年前……” 二十六年前,趙昚與已故福王趙琢同是皇儲候選人。 二人的才華由于不相伯仲,所以當時的皇帝趙構一時難以決定。 其實按照當年的高宗趙構心意,是有意立趙琢為皇位繼承人,因為一臉富態地趙琢頗具帝王之相。 而反觀當時的趙昚就顯得干瘦,少了那么一絲皇帝的氣勢。 所以一直以來,在這兩人之間趙構一直就很難決定候選人,就這樣一直拖了很多年。 在這期間,這二位都不是省油的燈。 趙琢善于鉆營奉承,因此常討宋高宗的生母韋太后的歡心。 而趙昚卻是一個懂得韜光養晦之人,懂得什么是安守本分規規矩矩。所以一直以來給宋高宗趙構的感覺,就是這小子工作認真很靠譜。 立太子畢竟不是小事,高宗趙構決定設個局,測試下兩個年輕皇子的品性與定力。 主意打定,宋高宗特意給兩人各送去十名新入宮秀女,這可不是一般的秀女,均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官宦女子,而且各個都是美貌如花的完璧之身。 這無疑是在考量兩位皇子的定力,當年二人都是年輕旺盛期,只要一點星星之火就能燎原,何況還是傾城美貌的女子。 史書記載的是:趙昚的好老師史浩,成功揣摩出了宋高宗的心思,于是就告誡趙昚一個女子都不要碰。 過了一段時間,宋高宗覺得試探已經差不多了,于是就把二十名美貌秀女全部召回,派專人認真檢查了一遍。 結果令人十分意外,給趙琢的那十個都不是完璧了,而給趙昚的那十名秀女都還是完璧之身。 經此試探,高宗趙構覺得趙昚不貪戀美色頗有定力,將來登基為帝至少不是個昏聵之君,所以就選擇了趙昚作為了皇權接班人。 這也是為何趙琢在福州當了福王,卻一直覬覦皇位的原因所在。因為趙琢覺得皇位本來就該屬于他,只不過因為幾個女人而壞了大事罷了。 而趙昚在登上皇位之后,由于感恩便加封史浩為太傅,食祿爵位魏國公。 只不過這位有功之臣沒有落得好下場,在后來葉宇巡視浙東諸州時,一記悶棍子將這位功勞卓著的太傅打趴了! 這是歷史上的故事,也是民間高度贊揚趙昚地優點之處。 然而,這個故事真的是如此嗎? (呼呼,下一章繼續黑材料,你們猜猜,真相是什么?關于‘秀女’一詞,宋朝有的,我查過,磚家就不用較真了……)r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