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陛下,我等不服
書迷正在閱讀:唐朝最佳閑王、這O怎么這么A呀[穿書]、被渣后我掉進了大佬的日記里[重生]、被穿書反派龍退婚后、我竟是修仙大佬、我在恐龍世界當團寵、山窩里的科技強國、重回氣運被奪后我名滿天下、首金大神是我的錦鯉女孩、庸俗愛人
你不覺得惡心嗎? 這句話出自堂?秦王之口,著實是讓人意想不到。 因為誰都知道葉宇乃是飽讀圣賢書的第一才子,竟然此刻在殿上說起了粗俗俚語! 甚至有不少貴族儒臣,聽了這‘惡心’二字,竟然半天沒有反應過來,因為他們不知這個詞匯究竟表達了什么意思。 中華的文字文化,可謂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對于這些整日只會‘之乎者也’的大臣們,雖然不能及時的體會‘惡心’一詞的奧義,但是他們的理解能力卻是超乎常人。 所以只需稍作回味思量,便能明白葉宇所表達的意思。 趙愷自然聽懂了葉宇的意思,所以臉是一陣青一陣白,氣結的他竟然不知該如何回應葉宇的質問。 “秦王,你言過了!” 孝宗不是老糊涂,他看出了葉宇咄咄逼人的氣勢,所以在替趙愷解圍的同時,已然有了責怪葉宇的意思。 縱使說的有些道理,但是當眾質問當朝太子,已然是有了僭越之嫌了! 察言觀色的葉宇,自然察覺到了趙昚的不悅,于是心中卻是一嘆,然后謙遜道:“兒臣言語有失,實乃罪過!” 神色稍緩的趙昚,又看向趙愷:“此事朕已決定,太子就不必諫言了,秦王所言雖過于莽撞,但也不是沒有道理,是該挺直腰板了……” 或許是受了葉宇的感染,趙昚說話也變得通俗起來。 老爺子既然發了話,趙愷也不好再多說什么,只得閉口不談此事,但是心中的郁結卻是越來越深。 而作為金國的使臣完顏允棠,也只得悻悻然的坐回了席位,煩悶的等待宴會結束。 當葉宇回到席位后,絲竹又起,立部伎、坐部伎的樂舞依次出場,彩袖飛舞,錦帶飄飄。 “錚錚錚!”一陣清脆的琵琶聲破空而至,不少人驚呼起來。 輕撥幾下就能壓倒數千人的嘈雜之聲,只能是巧奪天工的神器,撥弦之人也必是神乎其技的高人! 一百三十六名絕色的舞伎身著雪白寬大的衣裳,在飛灑的花瓣中由兩側帷幕中翩翩飄出,舞姿曼妙奪人心魄。 樂曲驟然轉急,臺上白云翻涌,千姿百態,一朵紅云飛旋墜下,加入到這一片飛揚如柳絮的舞陣中。 酒酣耳熱的文臣武將們,隨著時間的推移,除了幾位有心之人滿懷心事,其余眾人皆是沉醉于這盛宴之中。 一個個你推我擠,興高采烈地推杯換盞笑意靡靡,如癡如醉沉醉其中,人人都樂不可支。 一直坐在武將行列的黎大隱,瞅著對面的那群文人雅士的放蕩形骸,心中卻是騰升一絲怒火。 一時半會,黎大隱尚且能夠忍受,但是時間久了他就怒火直沖腦門,因為他想起了前方浴血奮戰的將士。 啪! 琉璃酒盞,在光潔明凈的地板上摔得粉碎! 這一聲脆響,絲毫不亞于此前葉宇的驚人舉動,頓時歌舞糜音戛然而止。 “大膽!……” 對面的文臣正要斥責黎大隱驚駕之罪,卻被黎大隱直接揮手打斷道:“他娘的,俺受不了了!” “混賬,豈能任由你這莽夫妄為,殿前武士何在,將此人給孤拖出去!” 趙愷本來就在郁結難伸,如今葉宇麾下的黎大隱如此行徑,他正好找到了解氣的缺口。 葉宇顯然也沒有想到,黎大隱會在這個時候犯起了渾。 但無論是什么原因,既然是兄弟,就不能看著自己的兄弟出事。所以在殿前武士的蜂擁而上時,他站起身來沉聲喝道:“且慢!” “四弟,你這是要包庇此人???” “皇兄這話又從何說起?” “哼!一個小小的中朗將,能在這盛宴之上有一席職位,已然是格外破例,卻不料此人竟然如此……” “夠了!” 葉宇一聽這話,頓時就先火了起來,聲色俱厲地質問道:“琉璃杯,是我讓他摔的,如何???” “你!……” 本想借題發揮的趙愷,卻不料葉宇不按常理出牌,竟然將摔杯驚駕的責任,全部攬在了自己身上。 這倒讓他有種老虎咬刺猬的感覺:一時間不知該如何下口! 葉宇不想理會趙愷,而是轉過頭來看向黎大隱:“黎兄,是不是有話要說?” “是!末將有話要說!” “父皇,兒臣與黎大隱早已是生死之交,若有任何罪責兒臣愿意一力承擔!然兒臣相信黎大隱此刻摔碎琉璃杯,定然是有話不吐不快,還請父皇準許黎大隱近前答話!” 葉宇言辭懇切毫無做作,這讓孝宗很是詫異,于是默然的點了點頭以示應允。 而居于中后席位的黎大隱,聽了葉宇的言詞,心中頓生感動,深知自己方才的一時意氣,可能要連累自己的兄弟。 于是收斂了自己的脾氣,疾步來到了近前,鄭重跪倒在地:“末將黎大隱,叩見陛下!” 本來對于黎大隱摔杯這件事,趙昚其實心中很是憤怒。 但既然是自己皇兒的生死之交,趙昚也愛屋及烏的高看了黎大隱幾分,因此語氣稍緩了些:“既然有話要說,朕便看在秦王的求情的份上給你這個機會,說吧!” “末將之所以憤怒摔杯,并非是對陛下不敬,而是看著對面的文臣們一個個醉生夢死,心中頗為憤慨!” “哦?” “秦王率領我們在前方浴血奮戰,生與死皆命懸一線。面對三國聯軍數十萬的圍困,朝中大臣卻是見死不救以作敗論。如今我大軍勝利而歸,這些人卻是如此心安理得,享受著我們用血rou換來的太平……” 黎大隱言及于此,突然聲音提高了許多:“陛下,末將不服!” 一聲不屈的吶喊,使得整的大殿徹底的安靜了! 但僅在片刻之后,便已經有文臣出來反駁:“自古文武皆有分工,身為武將者,就應當浴血沙場馬革裹尸,難道要讓爾等這幫武將吟詩作對乎?” “不錯,今日乃是陛下設宴群臣,難道你是在暗諷陛下不成!” “當初我等也是為了大局……” “陛下,臣等乃是一片忠心……” “……” 文臣武將自古勢同水火,在宋朝重文輕武的年代就更是如此,因此黎大隱的這番話,徹底激怒了殿內的一眾大臣。 在文臣們言辭激憤之際,跟隨葉宇參加盛宴的十余名將校,什么話也沒有說,而是紛紛離席列成一排,異口同聲高呼:“陛下,我等不服!” “陛下,我等不服!” “陛下,我等不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