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虞杭坤順利歸附
書迷正在閱讀:唐朝最佳閑王、這O怎么這么A呀[穿書]、被渣后我掉進了大佬的日記里[重生]、被穿書反派龍退婚后、我竟是修仙大佬、我在恐龍世界當團寵、山窩里的科技強國、重回氣運被奪后我名滿天下、首金大神是我的錦鯉女孩、庸俗愛人
大軍一路順長江東進,不日便可抵達建康府。 建康府,如今是長江沿線的軍事防御總部,所以在回京之前葉宇須得前往建康一趟。 如今掌摑長江二十萬宋軍的是都指揮使虞杭坤,其次還有副都指揮使吳曦。 當葉宇一路東進來到建康時,虞杭坤親自率領眾將官出城十里相迎。 虞杭坤之所以如此的隆重相迎,除了葉宇的尊貴身份以及三軍主帥外,重要的是葉宇給他送來了一份大禮。 喪父的內心悲痛,虞杭坤一直是埋藏于心,對于金國鳳陵客他早已是恨之入骨。 如今葉宇轉道親臨建康,就是給他送來了鳳陵客的首級。 在虞杭坤的陪同下,葉宇來到了府內一處幽靜的內堂。 內堂里,赫然擺放著虞允文的靈位。 望著面前靈位上的名諱,葉宇一撩錦袍便鄭重地跪在了蒲團上。 “殿下,這可使不得,您乃尊貴之身,豈能屈尊降貴行此大禮,殿下請……” 驚惶地虞杭坤急忙跪下,本要上前勸阻葉宇,卻被葉宇直接打斷道:“本王與虞公有師徒之情,豈能是屈尊降貴?” “可是……” “本王未能及時祭拜已是不孝,如今本王雖替虞公報仇雪恨,但心中卻是慚愧不已,每每念及此事,本王都是徹夜難眠!” 葉宇的一番言辭,將虞杭坤感動的是一塌糊涂。 “來人,將賊人鳳陵客的首級呈上!” 葉宇話音甫落,孤狼便捧著成殮首級的木盤走了進來,絲絲的寒氣將內堂充溢的陡然涼意襲身。 寒冰包裹的首級,使得鳳陵客的相貌依舊清晰,葉宇將木盤親自交予虞杭坤,語重心長道:“虞兄,身為人子,本王就將此物交予你手,以告慰虞公在天之靈!” “多謝殿下成全!” 情之所至,虞杭坤已經是熱淚盈眶,雙手顫抖的接過木盤。 葉宇在祭拜虞允文后,便主動地退了出來,因為他知道孝子虞杭坤,定然有許多心里話傾述。 葉宇在院中仰望天空,濃重的烏云壓得很低,似乎下一刻就要大雨傾盆。 過了片刻,虞杭坤雙目泛紅地走了出來,行至近前驀然雙膝跪地。 葉宇見狀,急忙屈身托起虞杭坤,驚訝道:“快快請起,虞兄這是為何?” “殿下為末將報了殺父之仇,末將銘感五內,請受末將三拜!” 虞杭坤不顧葉宇制止,而是鄭重地想葉宇砰砰砰磕了三個響頭。 三拜之后,虞杭坤額頭已然是血流不止。 “虞兄見外了,我與虞公亦師亦友,替虞公手刃仇人乃是分內之事!你我之間又何必如此見外,來,本王有一件東西贈予你……” 葉宇說著,便將虞杭坤拉到了一旁。 “這是本王命人打造的鎧甲,虞兄若是不嫌棄的話,還請收下這份心意!” “呃,承蒙殿下厚愛,末將……” “怎么,虞兄不愿收下本王的心意?” “呃……末將不敢……” “不敢?”葉宇聞聽這兩個字,語氣卻莫名的玩味起來。 “……” 虞杭坤雖是一員武將,但是卻也繼承了其父虞允文的睿智,當他看到那副盔甲上的標識時,他就意識到了事情的復雜性。 因為那副盔甲上,赫然印著戰云鐵騎的獨特標識——赤紅云狀的圖騰上,刀刻般的寫著一個‘戰’字。 他不是莽夫,自然深知這個時候葉宇贈他鎧甲的深意。 只要他接下來這幅盔甲,那就等同于他做出了選擇,等同于替虞家作出了選擇~! “末將謝殿下賜甲!” 稍作猶豫,虞杭坤便鄭重地收下意義非凡的禮物。 葉宇見虞杭坤終于做出了選擇,繼而欣慰笑道:“好!希望將來虞兄穿上這幅盔甲,能夠越過長江北定中原!” “肝腦涂地,矢志不渝!” …… 當葉宇離開建康后,才算是長舒了口氣。 他之所以轉道來到建康,除了想視察長江防御工事外,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讓虞杭坤表明個人立場。 自從虞允文死后,虞杭坤成了虞氏的領軍人物。而對于朝廷的政權紛爭,虞杭坤卻并不是很熱衷,與其父走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如今朝野上下的勢力甚不明朗,所以虞杭坤選擇了中立態度。 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但卻不是葉宇所要看到的結果。 從吳曦擔任副都指揮使,就可以看出葉宇早已經著手于江防工事。 一則是為了讓吳曦輔助虞杭坤鞏固江防,二則也是讓吳曦時刻關注、并掣肘搖擺不定的虞杭坤。 江防二十萬宋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力量。 隨著葉宇的軍事實力日益強大,太子趙愷也開始了拉攏起了邊關大將。 而首當其沖進入趙愷視野的,自然就是江防二十萬宋軍的都指揮使虞杭坤。 正是因為趙愷不遺余力的拉攏虞杭坤等一眾將官,葉宇這才急于來到建康府,以恩威并施的手段讓虞杭坤就范。 而虞杭坤面對葉宇的恩威并施,最終放棄中立的姿態,轉而成為葉宇的忠實擁護者。 …… 漫漫東歸路終于要走到了盡頭,葉宇貪婪地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任由疾風吹拂自己的面龐,一股由衷的喜悅在心里涌動。 臨安,我回來了! 當大軍行至安溪的時候,突來圣旨要求大軍駐扎于安溪,可率領五千輕騎進京城。 對于這道圣旨的下達,葉宇并沒有太大的反應,而是遵照圣旨的意思,將幾萬大軍留在安溪,而他則領著五千輕騎奉命入皇城。 春暖花開的季節,杭州內外已是鳥語花香。在駛往京城的官道上,五千輕騎正向京城趕來。 城樓上,趙昚在黃羅傘下舉目眺望,正焦急的等待著班師回朝的將士。 此時此刻趙昚心情是難以言表的,他曾經有著宏圖壯志,卻因為種種緣由不能得償所愿。 然而如今雖說沒有收復失地,但是朝廷連續的勝利,卻比收復北地還要振奮人心。 如今金國以及西遼兩國的使臣,已經多次上表朝廷,意欲彼此重修邦交友好,這是此前不曾有過的現象。 r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