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地裂石崩阻援軍
書迷正在閱讀:唐朝最佳閑王、這O怎么這么A呀[穿書]、被渣后我掉進了大佬的日記里[重生]、被穿書反派龍退婚后、我竟是修仙大佬、我在恐龍世界當團寵、山窩里的科技強國、重回氣運被奪后我名滿天下、首金大神是我的錦鯉女孩、庸俗愛人
血光飛濺! 顯目的遼軍戰旗在烈火中焚毀,落在地上掩蓋了一地的殘骸。 已成亂象的遼軍是紛紛潰散,軍中的將令不能上下通行,以至于五萬先鋒大軍被分割成了無數個屠宰場。 “將軍楸先鋒扎巴克已經戰死,我們……”副將耶律鈥灰頭土臉的催馬來到后方,氣喘吁吁地向【蕭樸古只沙里】稟報。 “什么!可惡!” 耶律鈥見【蕭樸古只沙里】仍舊心有不甘,于是勸諫道:“將軍,此刻情形不妙,我等還是迅速離開為好!” “哼!撤!” 【蕭樸古只沙里】不甘的望了一眼成都城,隨后下達了人撤軍的命令。 可是他想得太過簡單了,既然已經到了這里,再想回去恐怕是難如登天。 此次宋遼之間的兵力懸殊幾乎可以忽略,在這番轟炸之后,又加上這兩股死神般的鐵騎沖擊,兩軍相接處沒多久,就被宋軍損去了一般兵力。 所以這對于辛棄疾與郭嘯天所率領的近三萬鐵騎而言,幾乎是一對一的鎖定與屠戮,想要在膠著截殺的情況下撤兵,簡直是天方夜譚。 此時居于遠處的眺望觀戰的蕭朵魯布,將成都城下的一切是看得清清楚楚。 既為宋軍有這番的戰力而驚詫,更是為葉宇手中由此等火器而震驚。 透過手里的銅皮望眼鏡(宋朝已有),蕭朵魯布驚嘆的自言自語道:“這小子有此利器,恐怕將來對我大遼……” 此時此刻,蕭朵魯布既有了隱隱地擔憂,又想起了二人在玉壘山的上約定。 “大帥,蕭將軍的先鋒大軍已被宋軍圍堵,是不是應該……” 蕭朵魯布放下望遠鏡,隨后沉聲道:“蕭天都、蕭天華,命人二人各自率領三萬人馬,從宋軍左右兩翼接應蕭將軍!” “是!” 待二人退去之后,蕭朵魯布卻是凝視遠處的成都城,嘆了口氣:“承天,沒想到你還來真的,看來你這是故意要給蕭某一個下馬威??!” 蕭天都、蕭天華二人領軍從兩翼向城下而來,可是剛要接近這片修羅場,突然前方一陣地動山搖,伴隨著陣陣轟鳴,前方的大地裂開了一道巨寬無比的裂縫。 一時之間,由于戰馬受驚的前方騎兵,頓時時人仰馬翻倒下了一片。 飛騰而起的煙塵和亂草,似乎要將整個戰場淹沒。 方才還是平整的大地上,頓時成了綿延幾里的溝壑,仿佛一張沉默的大嘴,瞬間便要將整隊騎兵吞沒了! 第一列的騎兵已經有不少了墜落裂縫之中,只是轉瞬之間,第二列隊的騎兵已經后來居上。 第二列的騎兵勢要拼命勒住韁繩,無奈速度太快,也步第一列的后塵陷入坑中,只有騎術精湛的數十騎勉強壓住了馬頭。 但是這些人正暗自唏噓慶幸之際,卻又被第三列疾馳而來的同伴一沖,雙方自相沖撞頓時亂作一團,由于慣性的緣故,這些為數不多的第二列幸存者,終究難逃先前同伴的厄運。 情急之下,第三列的很多騎手提韁策馬,企圖飛越壕溝,但這道裂縫實在太寬了,足有三丈之遙。 故而一個個都連人帶馬撞擊在溝沿上,摔得非常慘,馬匹腿骨折斷的聲音炒豆般爆響。 痛苦嘶叫的戰馬四蹄亂蹬,將自己的主人連同跨塌的塵土一起帶落綿延地裂的壕溝之中。 地裂的壕溝之內,全部是倒插的木竹,這些連人帶馬落下的契丹人,紛紛落得個人rou串的結局,頃刻間鮮血橫流浸染了整個壕溝。 “勒馬!勒馬!” 蕭天都與蕭天華二人,急忙聲嘶力竭地大叫著,希望能夠漸少不必要的傷亡。如此情景令他們驚怒交加,不過他們率領的第四列,總算在壕溝前停下了腳步。 此起彼伏的呻吟聲從壕溝里傳了出來,宛若從地獄中的厲鬼哀嚎,讓這個血腥的戰場上顯得更是詭譎。 被溝底尖樁刺得七竅流血的戰士和戰馬徒勞地掙扎著,有很多受傷不重契丹人,從溝底血泊里費勁地往上攀爬著。 當蕭天都與蕭天華命人填埋溝壑,準備急行大軍而過之際,倏然,一聲鳴鏑,聽起來像勾魂使者的獰笑。 轟! 這不是手榴彈的爆炸之聲,而是深埋契丹士兵的溝壑之中,由南向北燃起了漫天大火,吞吐的火蛇猶如脫弦的利箭,瞬息之間就貫穿了整個地裂壕溝! “撤!快撤!” 正欲要強攻而過的遼軍迅速退了下去,契丹騎兵可沒有葉宇的戰云鐵騎受過專業訓練,因此戰馬對于轟鳴聲以及烈火都是十分懼怕不已。 “??!救命??!” “啊……救我……” “將軍……” “啊,我的眼睛……” “……” 悲痛哀嚎的慘痛之聲,透過溝壑綿延大火傳遞給了每一個遼軍士兵,那種同伴絕望掙扎與嘶吼,既是讓他們感到悲憤,但更多的是讓他們感到前所未有頭的恐懼。 漫天的大火,在地裂的溝壑中無休止的燃燒著,陣陣地哀嚎以及尸體燒焦帶來的異味,使得蕭天都與蕭天華紛紛色變。 有火光蔓延所形成了阻隔,猶如天塹一般讓前來救援的遼軍望而怯步。 而就在這短暫的時間里,在溝壑與成都城之間的戰場上,開始了狼吞群羊的一幕。 一個個手起刀落,一個個慘叫荒野! 這一次,戰云鐵騎比當初宋夏之戰更加兇殘; 這一次,戰云鐵騎比當初還要迅捷! 成都城外,已經成為煮羊的鍋爐,終將成為契丹人的墳墓! 城樓上,陸游看著俯視眼前的一幕幕的屠戮,臉色漸漸的變得有些泛白,因為這已經不是兩軍對決,而是一場毫無懸念的屠宰,更是一種十分藝術的殺人修羅場。 “嗬,人間煉獄,真是人間煉獄??!” 陸游的這一聲感嘆,帶有對戰爭殘酷的無奈,同時也儒家文人的道德悲憫。 “陸參議開始悲天憫人了?” “呃,請恕下官愚昧,既然這下方契丹人有的已經放下兵刃歸降,為何還要徒增無妄的殺戮呢?王爺也是儒門弟子,當知仁義之師才是取勝與諸國誠服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