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故作茫然掩心機
書迷正在閱讀:唐朝最佳閑王、這O怎么這么A呀[穿書]、被渣后我掉進了大佬的日記里[重生]、被穿書反派龍退婚后、我竟是修仙大佬、我在恐龍世界當團寵、山窩里的科技強國、重回氣運被奪后我名滿天下、首金大神是我的錦鯉女孩、庸俗愛人
慶王趙愷安撫了葉宇良久,隨后才語重心長道:“其實為兄倒是希望這是真的,如此一來你便是父皇的親生骨rou,雖說你我同父異母,但也是親兄弟不是?” “所以,為兄選擇了相信你!而如今這個局面,也證明為兄沒有信錯人!” “……”異常反映過后,最好的方式就是沉默,葉宇繼續做著合格演員。 過了許久之后,葉宇額頭上已經泌出了細汗,神色混亂道:“殿下,這個玩笑可開不得……” “四弟這話可就生分了,為兄豈會拿這種事情開玩笑?” “這……” “不過這件事為兄還未有得到證實,待改日為兄證實此事之后,再詳細與你言明此事。今日為兄提及此事,就是讓你有一個思想準備!” “下官多謝殿下!”葉宇依舊佯作神情恍惚的樣子,感激涕零的向趙愷行了一禮。 之后的閑談了朝中的政策規劃,以及關于高麗、日本兩國的外交處理,等到黃昏時分葉宇才驅車離去。 趙愷望著葉宇驅車離去的背影,眼神之中卻流露復雜之色。 這時張說從竹林雅軒的廂房里走了出來,輕捻胡須的看了趙愷一眼:“殿下,可有收獲?” “他事先應該不知……”趙愷要了搖頭自語道。 “但愿如此,否則他這一次救殿下于危難,怕是另有所圖!” “或許是你想多了,他能在關鍵時刻相助本王,足以見得此人是忠信之人,若是當時他與三弟合謀的話,本王豈不是真的永無翻身之地?” “殿下所言極是,不過……” 慶王趙愷隨即擺了擺手,不想再糾結此事:“好了,無論如何,他都是本王的恩人,豈可如此背后質疑?對了,你覺得恭王說的話,可信嗎?” “回稟殿下,以老臣愚見,應該是可信的!自從此子出現之后,陛下的多番異樣言行,均可以作為佐證!而且老臣命曾迪曾大人暗中調查了此事,也大致證實了這一點!” “嗯,本王竟然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兄弟,這實在是出乎本王的意料之外……” 慶王趙愷雖然在葉宇面前,十分坦誠地說了私密身份之事,但是這個事情對于他而言,也是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他是在以言語窺探葉宇的心思,同時自己對這件事也是復雜難平。 張說佇立在趙愷的身旁,猶豫了半晌,終于沒有忍?。骸暗钕?,其實恭王所言不無道理……” “夠了!你不覺得本王這個三弟在挑撥離間,行使借刀殺人之計嗎?” “可是……” 趙愷轉身瞪了張說一眼,冷言道:“葉宇是本王的恩人,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難道你要本王為了一個子虛烏有的理由,去故意刁難于他?” “這種事情本王做不出,也不屑于去做!即便他真的是父皇之子,這皇儲之位也應有嫡庶之別,皇室講究正統,你覺得陛下會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去讓葉宇來繼承大統?” “這……” 張說見慶王神情不悅,知道這個時候說什么也沒用,于是便改口道:“殿下所言甚是,是老臣多慮了……” 當葉宇離開竹林雅軒的那一刻,恍惚的神情突然變得陰沉許多,因為他深知這是趙愷的一種無形試探。這種試探猶如無形的利刃,在撥開層層皮rou窺探他的心中所想。 他知道經歷這次京城之變后,自己的這個身份恐怕會慢慢地浮出水面。就算他有意掩蓋此事,被幽禁的恭王趙惇也不會善罷甘休。 不放過打擊對手的任何一個機會,是政治權利斗爭中的慣性手段。這一點對于恭王趙惇而言,一直是信手拈來的手段! 轉眼之間便到了陽春三月,京城臨安的一片陰云終于得以散開,關于高麗王子王祦的死因也基本查清,從此也無形之中化解了大宋高麗兩國的誤會。 至于恭王趙惇,以及兵部尚書李道等人的逼宮謀反之事,雖然這種皇家丑聞的惡劣行徑,在多番的封鎖之下基本控制蔓延。 但是這些造成嚴重后果的罪魁禍首,終究不能逃脫律法的制裁,即便這個人是皇子親王。所以這一次隨同趙惇逼宮謀反之人,全部處以抄家滅門之刑!而趙惇也被賜予鴆酒了卻生命。 由于此次逼宮謀反一事,朝中一些大臣并未有直接參與,所以這件事情的影響范圍要很小。張說、曾迪等人雖然有意借此機會打壓虞允文等人,卻也無從下手! 況且在垂拱殿上,葉宇出面維護虞允文、蔣芾等一干大臣,有意替以前的恭王黨撇清事非。所以無論是慶王趙愷,還是張說、曾迪等人,都要給葉宇幾分薄面。 身在朝堂同殿為臣,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沒必要將關系弄得過于僵硬。況且此次他們能夠轉危為安,也多虧了葉宇的籌謀得當,否者也不會有他們占盡風頭的一天。 如今的孝宗趙昚,自從停止了藥丸的服食,身子也漸漸地有了起色。不過丹毒已經深入五臟六腑,雖然如今有所好轉但身子也是大不如前。 現在的趙昚對葉宇是格外的看重,雖然父子二人的這層關系還沒有捅破,但是這并不影響他這個父親的疼惜兒子。 故而在處理此次逼宮謀反一事上,趙昚將大部分的權利交予葉宇去處理,這既是一種信任也是一種身為父親的額外用意。 自此之后,朝堂上又一次恢復平靜,不過以前以虞允文為首的恭王黨,如今已經撕下了這個陳舊標簽,漸漸地打上了葉宇的銘牌。 然而這件事情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在恭王被鴆酒賜死的前一天晚上,幽禁的府邸突然起了大火! 一場無名大火毀了整個府邸,也將府中的所有人付之一炬死無全尸。 府中仆人連同恭王趙惇共有八具尸體,而在大火的現場也的確找到了八具尸體。有不少人認為這是一場無妄之災,也有很多人認為這其中必有貓膩。 但無論何種猜測,但終究需要有一個官方的說法。 所以這件事趙昚沒有交給大理寺以及刑部處理,而是直接交給了刑部尚書葉宇。因為對于如今的趙昚而言,葉宇是他最為信任乃至倚重的人。 (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