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第011 名為清流
書迷正在閱讀:唐朝最佳閑王、這O怎么這么A呀[穿書]、被渣后我掉進了大佬的日記里[重生]、被穿書反派龍退婚后、我竟是修仙大佬、我在恐龍世界當團寵、山窩里的科技強國、重回氣運被奪后我名滿天下、首金大神是我的錦鯉女孩、庸俗愛人
“虞大人,下官私人辦學而已,我想、我要做什么,與您似乎沒有關系吧?” 葉宇話音剛落,虞允文卻擺了擺手道:“非也非也!葉大人私辦書院,本來我等并無理由論及此事,然而葉大人可知,你若是開辦這畸形書院,就是開了一個不好的先例!” “畸形?虞大人你也太高看自己了!”一聽到了畸形兩個字,葉宇心頭的怒火就直沖腦門,說起話來也變得凌厲起來。 “你!……”虞允文本來和善相勸,卻被不曾想葉宇竟然如此無禮。 “伏曦造琴瑟,芒作綱,芒氏作羅,女媧作笙簧……” “奇技yin巧,若為無用,則伏曦、女媧、黃帝、舜、禹等古之圣人,為何皆有明?此非奇技yin巧也,此圣人之事,何得謂之奇技yin巧?當今世人以為此等事不過小人之學,君子鄙之,這歸其緣由,不過是當今虛偽之士不如古人罷了!” “古之君子,于經典之外,騎射博物、天文算術之學,無所不通,何以是畸形之道?在虞大人的眼中莫不是連伏曦、女媧、黃帝、舜、禹等先賢圣人都是畸形了?” “這……” 見虞允文欲要辯解,葉宇率先搶話道:“虞大人,你身為文臣之首,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你的眼中這些圣人都是畸形,那葉某請問,當今陛下在你眼中又是什么?” “葉宇,你!……” “你什么?說!你是不是想取而代之???” 葉宇的步步緊逼,已然讓虞允文額頭上冒出了細汗,他沒有想到自己一句話會被葉宇抓住了小辮子。 此刻龍椅上的趙昚似乎也相當默契,于是恰合適宜的問:“虞卿家,朕也很想知道,上古圣賢在你眼中都是畸形,那朕在你眼中又算什么?” “陛下,老臣……” 虞允文慌忙手持笏板跪倒在地,竟不知該如何回答。若是此刻抬高趙昚,說一些恭維之詞,這勢必會有諂媚欺君之嫌。 畢竟這上古圣賢都是畸形了,那后世的皇帝沒有人能夠比及,那就是連畸形都不如。所以這個時候,虞允文是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一時語塞竟堵在那里說不出話來。 張說瞅著自己的對手虞允文,心中卻是少有的暢快,心說這是你這老家伙自找的,當年若不是你有意力捧,這葉宇又豈會連中三元? 如今這葉宇羽翼日漸豐滿,倒頭來是你自己自食其果! 想到這里,張說卻一改往常針對的態度,替葉宇說起了話:“陛下,微臣認為葉大人所言有理,而虞大人與孔大人固守塵封不知進取,以舊的眼光看待一切,實在是不該??!” 張說言辭懇切地感慨,使得虞允文是暗自咬牙憤恨不已,而葉宇聽了張說的這番話,卻是心中發出一陣冷笑。 曾經有知遇之恩的虞允文,如今成了有意打壓自己的敵人,而至始至終都與之為敵的張說,如今卻站出來替自己說話。 如今這番情形,可以說是世事無常的真實寫照! 趙昚點了點頭,隨即將目光落在了虞允文的身上:“虞卿家你認為呢?” “老臣……老臣有罪!” “罷了!至于葉愛卿創辦書院的事情,諸位就不必再雞蛋里挑骨頭了!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各種學術如雨后春筍,難道諸位卿家要說,除了儒家之外其他的都是畸形?” “……” 趙昚見群臣君默然不語,他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此事就此揭過,諸位無需再提!” “對了,葉卿家,你那個書院可有取名?” “回稟陛下,書院名為:清流!” “清流?朕記得卿家發跡之地便是清流縣……” “正是,不過微臣給這書院冠以清流二字,主要用意乃是告誡學子,但凡入得清流書院者,謹記為官清廉、為吏善柔!” “好!好一個為官清廉、為吏善柔,這既是水的本質,也是朝廷取士的人才標準!葉卿家,你這個名字取得好??!” 關于書院創辦的紛爭暫時告一段落,趙昚隨后轉移話題道:“元旦之時,高麗與日本兩國使團就會抵達京城,此次兩國派了不少學子前來學習我中原文化……” “孔愛卿,你身為國子祭酒,你要做好妥善安置的準備,他們什么該學什么不該學,這個分寸你自己好好把握才是!” “微臣遵旨!” 葉宇近日忙的腳都不離地面,因此這消息的來源自然就閉塞許多,他環顧四周見眾人都一副平靜坦然的樣子,葉宇心說這事情不會就他一人不知吧? “陛下,這高麗與日本進京朝貢,似乎于理不合……” 葉宇這個時候硬著頭皮上前進諫,因為他實在不明白這回絕朝貢的詔令既然下達,為何還要接受高麗與日本的朝貢。 所謂“萬國衣冠拜冕旒”的朝貢貿易,固然可以滿足中原王朝的政治虛榮心,但在經濟收益上則是得不償失的。 所以縱觀宋室王朝幾百年,朝貢貿易的格局在宋朝悄然發生了變化。宋政府對海外貿易采取了務實思路,對朝貢貿易加以抑制。 僅憑南宋歷經高宗趙構,以及當下的孝宗趙昚,就不止一次詔令回絕朝貢。 也正因為如此,葉宇才對此感到疑惑,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葉大人有所不知,此次高麗與日本遠道而來,除了朝貢之外,重要的是兩國之間的紛爭需要我朝處理!故此陛下反復斟酌之后,這才沒有阻攔兩國使團來京!” 今日張說的心情極佳,或許是虞允文吃癟的緣故,對于葉宇的疑惑他是主動地予以解釋。 “就僅僅如此?” 葉宇自言自語的問了一句,卻被一旁的孔德賢接過了話茬:“當然也有文化的學習與交流,我大宋乃是天朝,自然會有諸多蠻夷崇慕而來……” 孔德賢的話讓葉宇頓時無語,一口一句蠻夷掛在嘴邊,當真是自得意滿慣了! 眼觀群臣各個都是面孔眾多,葉宇也懶得爭個對錯與黑白。 不過對于高麗與日本來宋的事情,葉宇總覺得有種不詳的預感。至于這種不好的預感是什么,連他自己都說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