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順勢而為
書迷正在閱讀:唐朝最佳閑王、這O怎么這么A呀[穿書]、被渣后我掉進了大佬的日記里[重生]、被穿書反派龍退婚后、我竟是修仙大佬、我在恐龍世界當團寵、山窩里的科技強國、重回氣運被奪后我名滿天下、首金大神是我的錦鯉女孩、庸俗愛人
恭王府中的議事廳里,虞允文與恭王趙惇品茗交談著。 二人神色各有不同,卻也體現著各自心中情緒的差異。一臉平靜地趙惇見對面虞允文面帶憂戚,于是便輕聲問道:“虞大人是不是有話要說?” “殿下睿智,老臣是在為如今朝廷軍政大事,被張說、曾迪一黨把持,恐怕將來此消彼長對殿下不利……”虞允文稍作猶豫之后,便直接向趙惇進言。 趙惇卻是輕輕一笑,放下茶盞:“虞大人,你覺得本王的二皇兄,最后能入主東宮嗎?” “這個……”這個毫無征兆的問題,讓虞允文有些措手不及,更何況這個問題很是忌諱,所以虞允文一時半刻不知該如何是好。 “請恕罪老臣妄斷,近期陛下有意放權,朝中大事也多由慶王親自處理,若是長此以往,殿下你遠離圣寵,恐怕……” 下面的話虞允文保留了,并沒有說直接下去,但所要表達的意思已經傳遞給了恭王趙惇。 恭王趙惇只是平靜地站了起來,在廳中走了幾步,隨后回望了虞允文一眼:“虞大人所言極是,不過你也當知道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道理!” “殿下的意思是……” “虞大人,你們與本王榮辱與共,本王自然不會讓爾等的心血白費。不過如今當務之急并不是朝堂爭權,而是想想該如何搜羅對方罪證,以備將來反擊之用!” “殿下英明!老臣久居朝堂,看來越來越迂腐了……” “虞大人無需妄自菲薄,不日那個葉宇就該回京了,不知虞大人可有應對之策?” 若是說如今趙惇心中最為記掛的兩件事,一個是與慶王的皇權之爭,另一個則是如何鏟除葉宇這個隱患。 本以為將葉宇調離出京,有的是機會進行鏟除計劃,可惜多次予以刺殺都是功敗垂成。 一次、兩次的躲過危險那是運氣好,可是多次安然無恙那就不是運氣,而是已經成了不可小視的氣候。 可李道如今正忙于清剿賊匪,已然無暇顧及這些事情。 清剿賊匪不比行軍打仗,甚至這剿匪要比行軍打戰還要艱難。 這些賊匪可以是兵甲落后,也可以說是一觸即潰毫無戰斗力。但是散落星辰般的格局,卻是讓官兵清剿起來顯得捉襟見肘。 各地山川溝壑眾多,那里沒有幾撥聚眾的賊匪?所以這種散落各處的分布局勢,讓李道在對付隱盟的戰斗中,一直是輾轉不休、極為耗時。 趙惇身邊有一文一武,除了岳丈李道之外,就是眼前的這個虞允文。如今李道疲于清剿賊匪,那他只有聽聽虞允文的意見了。 虞允文斟酌了一會,這才恭敬道:“殿下,此次葉宇前往浙東代天巡狩,雖說罷黜了我們眾多官員,但同時張說、曾迪的門生故吏也折損不少,可見此人并無絲毫偏袒之心。此人不僅是個人才,而且如今正得陛下恩寵,不如將其拉攏到殿下這邊……” “好了!”恭王趙惇擺了擺手,臉上掛滿了不悅:“虞大人賞識此人本王能夠理解,但至于拉攏一事就無須再提了……” “聽聞浙東諸州官員,聯合上書彈劾葉宇,不知可有此事?” 虞允文身為首輔統領樞密院,這各地官員的奏章他自然是知曉,于是沉聲道:“確有此事,此次的反彈之聲不小?!?/br> “既然如此,虞大人何不順勢而為?” 趙惇話說到此處,稍稍停了一下,隨后接著道:“不過事先要靜觀其變,先等他們狗咬狗再說……” “老臣明白了!” 等虞允文走出恭王府的時候,天色已經漸漸地陰暗下來,凝聚的陰云將天空壓得很低。 虞允文抬頭看了看天,知道這是要下雨的前奏,于是趕忙上軟轎準備回去。 不過在他欲要登上軟轎的時候,他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問身旁一名護衛:“上次讓你查的事情如何了?” “回稟老爺,暫無頭緒……” “那就繼續調查,一有消息立刻回報,切記勿要聲張!” “小人明白!” “嗯,回府……” 夜幕降臨,慶王府的書房里,慶王趙愷在翻閱著案頭上的奏章。 這些是宮中送來的奏章,雖然不是重要的軍機大事,但趙愷依舊辦公的很認真。 雖然他如今不是太子,但是所行使的職權與太子無異。 不過對于最終能否成為太子,趙愷在這方面看的倒不是很重。如今在他的心里,就是完成趙昚交予他的政務。 坐于書房一側的張說,見趙愷性子依舊平淡,臉上露出異樣神色:“殿下,那葉宇在浙東如此膽大妄為,您就置之不理?” “那你說,本王該怎么辦?” “吏部掌控在此子的手中,對我們的威脅甚大,不如借此機會彈劾于他,讓陛下將其徹底罷黜。如此一來,這吏部就自然歸于……” 趙愷抬頭瞥了一眼張說,隨即打斷道:“太尉大人又怎知陛下將葉宇罷黜之后,你就能如愿以償?你可別忘了,虞允文他們不是吃素的!” “那倒無妨,如今殿下替陛下處理朝政,此事倒不難辦!” “即便如你所言,那為何非要針對葉宇,他做錯了什么?”趙愷索性將奏章放了下來,將身子斜躺在座椅上,臉色略顯蒼白的詢問道。 “他……” “難道那些被殺、被貶的官員,真的不該殺嗎?” “可是他們……” “若是為了自身勢力的龐大,而任由手下之人肆意妄為,本王豈不成了自私無情的小人???” 趙愷說到這里,緩緩起身繞過桌案,來到張說的近前語重心長道:“你們有意推舉本王,本王自然是心存感激,但這并不代表本王就接納你們的做法,你,明白嗎?” “臣明白!” “你們的恩怨本王不想理會,不過你要記住,得饒人處且饒人,切莫要讓本王為難……” 張說神色幾度變幻,最后微微躬身一禮:“是!” 張說回到府里已經是夜近二更,剛一下馬車,就見門口的家仆迎了上來,說是曾迪曾大人已經在廳中等候多時了。 聞聽曾迪夜間來訪,張說深知事態并不簡單,于是便吩咐府中管家,將曾迪請進書房相談。 等到曾迪來到書房,張說就直接詢問道:“曾大人,深夜來訪,莫非……” “正是!先前您讓下官調查的事情,下官已經有了一絲眉目,不過如今還不明朗!” “嗯,此事不急于一時,曾大人可慢慢去調查,此事事關重大,切不可走漏風聲!” “下官明白!” 曾迪點頭稱是表了態,但見張說一臉地戚戚然,于是問道:“太尉,為何事煩憂?” “哎!我們這個慶王殿下,太優柔寡斷了,那葉宇在浙東如此猖獗,殿下竟然說起老夫的不是!”張說頗為憤慨的拍了拍桌子,臉上掛著十分的不滿。 “殿下一向如此,太尉大人也不必過于郁結。殿下仁厚待人,這不正是你我力挺殿下的原因么?” “話雖如此,可老夫咽不下這口氣,老夫在浙東花費多年心血,才有了一些小小根基,這一下竟被葉宇這小子徹底摧毀,你說,若是老夫就此忍氣吞聲,豈不是讓你我的門生故吏寒心?” 曾迪輕捻胡須,微微點頭道:“太尉大人所言有理,不過您也不必憂慮,反正葉宇這么一鬧騰,得罪的可不止我們……” “呵呵呵,甚是在理!” …… 不知不覺間,葉宇回京城的時候,已經到了隆冬季節。 六和塔上,葉宇與一名道士并排而立,望向遠處的臨安皇城不發一言。 過了許久,葉宇聲音帶著些許顫抖道:“他真的……仙游了?” 一旁的道士神色凄然地回應:“是的,兩個月前,家師帶領貧道與馬、譚、劉三位師兄返歸關中,途中飛升于大梁(開封)……” 葉宇知道道家所謂的飛升就是仙游,而仙游就是去世的一種說法。他沒有想到王重陽就這么走了,二人的師徒緣分卻只有短短幾個月。 站在他身邊的就是全真七子中的丘處機,而丘處機口中的馬、譚、劉三位師兄,也就是馬鈺、譚處端、劉處玄。 如今葉宇雖然看透了離別,但沒有看透生死。這個教授武藝的恩師,如今傳來與世長辭的噩耗,這對于他的打擊不可謂不深。 塔頂冷風陣陣,但葉宇卻并無絲毫的感覺,因為此刻他的心中已經漸漸地冰涼。 生離死別,他真的看不透,也不想看透! “葬于何處?” “葬于終南劉蔣村?!?/br> “多謝!” “師父曾有敕言,您乃是他老人家的關門弟子,將來希望你能完成師父的宏愿……” “宏愿?什么宏愿?” “弘揚道教之學!” 葉宇聞聽此言稍稍有些錯愕,隨即轉過身來:“丘師兄放心,師父他老人家為了傳教布道輾轉一生,身為弟子自會秉承遺志!” “多謝!此乃家師留于葉大人的信函!” 丘處機說著從懷里取出一封信函,隨即就交到了葉宇的手中:“貧道剛接替全真教教務,如今瑣事繁多不便多留,就此告辭!” “一路珍重!”葉宇拱了拱手,目送丘處機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