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無根浮萍
書迷正在閱讀:唐朝最佳閑王、這O怎么這么A呀[穿書]、被渣后我掉進了大佬的日記里[重生]、被穿書反派龍退婚后、我竟是修仙大佬、我在恐龍世界當團寵、山窩里的科技強國、重回氣運被奪后我名滿天下、首金大神是我的錦鯉女孩、庸俗愛人
雖然這個結局并不完美,但是也初步達到了葉宇的目的,正如慶王趙愷說的那樣,至少還了林薇菡一個清白。 孝宗趙昚在聽取了葉宇的回稟之后,并沒有再深究下去,而是將這個案子徹底定了下來。 對于李道妄自殺害犯人趙福一事,孝宗趙昚并沒有過分的責罰李道,只是罰俸兩年以作懲戒。 而趙愷身負葉宇的囑托,親自替牢獄中的林薇菡說情。對此孝宗趙昚采納了趙愷的建議,對林薇菡的罪責予以減輕。 葉宇是個知恩圖報的人,趙愷在這件事上幫了他不少忙,他也不能沒有任何表示。 于是將這次偵破案件的功勞,全部讓給了張蒙,希望能夠以此彌補大理寺的失職之罪。 對于葉宇的這種投桃報李的行為,趙昚自然是心知肚明。于是便以張蒙將功補過之由,官復原職重掌大理寺。 當葉宇與趙愷離開御書房,空曠的御書房里再此恢復了寧靜。 孝宗趙昚看著葉宇呈上的案情奏章,將大手重重的壓在了上面。方才還平靜如水的面孔,此刻卻是憤怒不已。 “混賬,簡直是無法無天!以為殺了一個趙福,就當朕耳目閉塞?” 趙昚余怒未消的走下龍椅,在御書房里踱著步,侍候在旁的梁珂靜靜地佇立,不敢有絲毫的打擾。 就這樣過了許久,趙昚冷冷的沉聲道:“替朕擬旨,御史中丞張棣任職期間庸碌無為,現罷黜御史中丞一職,貶職永州任通判!” 似乎覺得這還不夠,趙昚隨即又開了金口:“現今潮州民怨不穩,勒令禮部尚書葉衡為潮州知州,為朕管束教化夷民!” “老奴遵旨!” 唰唰! 兩道圣旨一下,可謂是幾人歡喜幾人愁。這葉衡與張棣二人,可都是虞允文一黨的。 如今張棣被貶到了永州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由位高權重的御史中丞,頃刻間成了貧瘠之地的通判。 而葉衡更是遭罪,由堂堂的禮部尚書,如今成了潮州的知州。要知道那個時候的廣東,還是被稱為化外之地。 什么叫化外之地?這個詞是對蠻夷的貶義統稱,就是沒有得到教化以及開荒之地。 這個時候的潮州,雖然朝廷已經設立官署體制,但畢竟是山高皇帝遠,文化難以得到熏陶之外,重要的是這里種族混雜。 種族的混雜,就會導致很多的矛盾發生,因此潮州一向很難管理。 而如今將這個差事交給葉衡,無論是于公于私,對于虞黨而言,都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一日之間,虞允文一黨的兩名大臣被貶,這讓張說等人可謂是欣喜不已。 而欣喜地還在后面,這空缺出來的御史中丞以及禮部尚書之職,直接提拔了張說一黨的官員。 孝宗趙昚的這番舉動,讓兩黨首腦是愕然不已,而更多的是惶惶不安。 恭王府,書房的密室內,李道平靜地看著趙惇。 “殿下,這里只有你我翁婿二人,你可以告訴老夫,究竟為了什么?” 李道的平靜,讓趙惇感到十分的尷尬。 猶豫了良久,最后才解釋道:“小婿也是無意之下……” “無意?你我既是翁婿又是君臣,老夫身為臣子本不該心生怨言,但崇兒的死,殿下這個答案似乎有些牽強吧!” “這……” 李道微微嘆道:“犬子生性頑劣,老夫鎮守宜州疏于管教,這才將其交予殿下管束,可殿下給老夫留下的卻是一具寒尸!” “都是小婿的錯,是小婿有負岳父所托,今日若不是岳父出面,恐怕小婿很難收場……” 看著趙惇一臉的愧疚之色,李道卻是無動于衷。 沉默了片刻,長舒了一口氣道:“罷了,當夜大理寺的大火,老夫已經將崇兒的尸身偷龍轉鳳,送往宜州安葬了!” “岳父放心,等小婿榮登九五之時,定不負李家之恩德!” 看著一臉落寞的李道,趙惇能體會到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感傷。他知道這個時候,自己能做的就是一個承諾。 果然趙惇的這個承諾,讓失落的李道神色一震。 沉靜了少許,李道才開口道:“陛下如今連續兩道旨意,其意圖想必殿下也看出來了!” “父皇此舉,無非就是要給小婿一個警鐘,看來他對于那個野種還真是格外上心……”對于今日的兩道圣旨,趙惇早已知道了消息。 虞允文等人是力挺他入主東宮的朝堂助力,可如今自己父皇如此打壓,他又怎能咽下這口氣。 “既然殿下看到了這一點,往后就要記得韜光養晦,否則我們的大好優勢,就會被慶王他們扭轉!” “可是……” 李道擺了擺手道:“殿下,這個葉宇并不簡單,今日你該看到了!” 趙惇一拍桌案,余怒未消憤恨不已:“這小子竟然如此難纏,焚毀了所有證據,竟然還能牽扯到這里……” 李道微微頷首,雙目微瞇道:“暗衛幾次暗殺都無功而返,除了此子運氣好外,心智也是不容小覷?!?/br> “難道此事就放任不管了么?” “但凡有一絲威脅,都不能置之不理,但也要有個輕重之分。殿下你要知道,他終究是個上不了臺面的野小子,就是陛下有心,滿朝文武會信服么?” 趙惇一聽此言頓時恍然,隨即躬身一禮鄭重道:“小婿受教了!” “所以,慶王才是你最大的障礙,畢竟他的根基與我們不相上下。而葉宇不過是個無根浮萍,威脅可謂是微乎其微……” 李道說到這里,站起了身子,若有所感道:“既然你父皇有意對葉宇予以補償,你就暫且順了陛下的意思又有何妨?就算要對葉宇動手,也不可在京城妄為,殿下要知道,你父皇能坐上這個皇位,又豈是輕易就能糊弄的?” 趙惇慚愧地嘆了口氣自語道:“看來是小婿得意忘形了,以后定會注意言行!” “殿下,崇兒之死,老夫不再追問,但不問不代表不知,有些人……,希望殿下合理處置才是!” 李道說完這些話,便轉身離開了密室。 而密室中地趙惇,當聽了這最后一句話,臉上露出了為難之色…… …… 臨安的這層烏云終于漸漸的散開,葉宇也暗自長舒了口氣。 這短短十余日,讓葉宇覺得仿若歷經十年之久。 這個案子雖然結束了,但在葉宇的心中,這個真正兇手或許就藏在恭王府里。 原本他還以為是一般人所為,但是從李道的干預來看,恐怕這個兇手似乎并不簡單。 憑心而論,葉宇的心中想到了恭王趙惇,因為只有趙惇的身份,才具有這中影響力。 不過讓葉宇想不透的是,若是自己的猜測沒錯的話,那趙惇為什么要殺害李崇? 要知道李崇可是趙惇的小舅子,殺死了李崇對于趙惇并沒有什么好處。 況且就算能說得通這一環,但是這趙惇為什么不偏不倚,非要讓他做這個冤大頭? 貌似他葉宇與趙惇沒什么恩怨,而且二人都是楊輝門下的學生,以師兄弟相稱又為何加害于他? 葉宇是左思右想也想不通,而且是越想越混亂,直到最后索性不再去想。 反正還了自己清白,該救的人也救了,至于其他的事情,只有等以后再說了。 不過敏銳的葉宇,卻將那些不明刺客,與恭王府漸漸地聯系在了一起。 這個看似不甚緊密的兩者,卻因為大理寺的一場大火,隱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林薇菡出獄的這一天,葉宇親自前往府衙大牢,對于這個舍命相救的女子,葉宇心中是十分感恩的。 可是當他來到臨安府衙時,一個不幸的消息,讓葉宇半天沒有說出話來。 “尤大人,你再說一遍!”葉宇極力壓制心中的情緒,神色陰寒的盯著臨安府尹尤褒。 尤褒一臉慚愧道:“是尤某失責,林姑娘昨夜暴斃于牢房中……” 話音剛落,葉宇就失控的抓住尤褒的衣襟。 聲色俱厲呵斥道:“上次我來大牢之時,葉某是如何囑托你的?如今你跟我說林姑娘暴斃而亡,你信不信我殺了你???” “葉學士,你息怒……”看著葉宇那已經變紅的眼睛,尤褒也是一陣恐懼。 不過尤褒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葉宇拎著向大牢而去。所過之處,眾衙役紛紛避讓。 直到來到林薇菡的那間牢房,看著林薇菡靜靜地躺在地上,一旁的小梅正在哭泣著。 “前幾日活生生的一人,又豈會暴斃而亡?尤褒,今日你若如實相告,我葉宇不會為難你……” 隨即話鋒一轉,冷聲威脅道:“若你有半句虛言,我葉宇不介意明年的今日,成為你尤褒的忌日!” “葉學士,有話好好說,有話好好說……” 尤褒被葉宇這一路生拖硬拽,早已是衣衫破損狼狽不堪,就連頭上烏紗也不知道何時不見了。 本欲要發怒斥責葉宇兩句,畢竟他乃開封府尹,也是三品大員的京官,就這樣被葉宇生拉硬扯,實在是難以容忍。 但是看著葉宇那殺人的神情,尤褒乖乖地將這份怨氣又咽了回去。 他知道這個時候跟葉宇說什么也沒用,于是乖乖地將林薇菡暴斃而亡的事情,大致向葉宇講述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