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墨生五彩
書迷正在閱讀:唐朝最佳閑王、這O怎么這么A呀[穿書]、被渣后我掉進了大佬的日記里[重生]、被穿書反派龍退婚后、我竟是修仙大佬、我在恐龍世界當團寵、山窩里的科技強國、重回氣運被奪后我名滿天下、首金大神是我的錦鯉女孩、庸俗愛人
大雨過后的臨安,空氣格外清晰,天剛剛大亮,會館外就聚集了大量地百姓。 此刻的會館外架起了高臺,這是葉宇昨日離開之時吩咐的。因為接下來的幾日里,他要在這高臺上與金國使者一一對決。 濕漉漉的大街上,百姓們人頭攢動,早已將高臺圍得是水泄不通。雖然雙方都沒有到場,但是此刻的高臺下已是人聲鼎沸。 因為昨日的對決實在是驚心動魄,深諳棋道之人對昨日的棋局,依舊是難以忘懷贊嘆不已,甚至已有不少人打算拜葉宇為師,學習那九子屠龍之術! 而不懂棋道之人,也是對昨日以一敵二的逆襲而回味無窮,因此都很期待今日的葉宇,是否又如昨日那般驚才絕艷。 相對于昨日的人群而言,今日的男女比例顯然有了大幅度變動。雖然人群十分的擁擠,但是仍舊有不少女子愿意忍受這份苦,來親自觀看葉宇的這番比試。 周圍的民居樓閣早已站滿了人,如果非要用一個詞語,形容今日之場面的話,那只能說是萬人空巷! 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就到了比試的時辰,今日比試的是書、畫兩項,因此完顏允恭領著‘鐵劃銀鉤’呂勝,以及‘妙筆生花’卓錄青云,率先來到了高臺。 片刻之后,就見人群的外圍傳來一聲驚呼:“葉大人來了!” 眾人循聲望去,就見葉宇由一眾侍衛陪同,徒步向這里走來。跟隨在葉宇身后的,也有不少朝中官員,當然大多數都是那些自詡大儒的文士! 原本趙昚為葉宇安排了轎子,可是葉宇卻婉言謝絕了!不說后世以運動見長的他坐不慣轎子,就是這幾年的輪椅之苦,已經讓他對‘坐’深惡痛絕。 況且這腿腳剛痊愈不久,也應該多鍛煉一番,如此才能夠靈活自如。 在萬眾矚目下,葉宇來到了高臺,讓他有種國家領導的飄飄然,不過當他看到完顏允恭身后的兩名中年人時,頓時臉上露出謹慎之色。 昨日的比試,倉促而又匆忙! 今日的比試,莊重而又正規! 主持比試的乃是國子祭酒孔德賢,據說是孔子后人,年近花甲倒是有些大儒風范。 待雙方皆已到場,孔德賢這才來到近前,向二人鄭重道:“今日比試乃是書、畫對決,至于比試順序,以及該如何比試,皆有雙方商討之后而定!” 為了以示公允,孔德賢沒有指明如何比試,況且自從大宋屢屢敗績之后,他這個國子祭酒也是光彩不再,說起話來也矮了一截! 呂勝與卓錄青云相互對視了一眼,隨即呂勝開口道:“既然葉大人揚言挑戰我等二人,那這選擇的權利,應該由葉大人決定!” “不過,接下來的比試,還請葉大人尊重對手,昨日的比試方式,不可??!”卓錄青云這句話,顯然是對昨日的兩人聯手很是不滿。 孔德賢點了點頭,隨后將目光落到了葉宇的身上,言語恭敬道:“葉大人以為如何?” 昨日一戰,已無人再輕視這個年輕的后生,即便是他們這些成名已久的大儒,也要退讓三分。 “理當如此,那就比試書法吧!” 呂勝上前一步,雙目微瞇含笑道:“不知該如何比?” “這書法之道,恐怕在場無人能做評判,不如你我二人換個方式比試如何?” 葉宇的這番話,使得觀眾席上的孟百譚老臉通紅,他自稱是天下第一書法名家,如今卻已然無言以對。 “哦?愿聞其詳!” 葉宇微微含笑,隨后解釋道:“書法之道在乎心神合一,要寫出絕世好字,筆力尤為重要!不如你我二人比試筆力如何?”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如此一來,勝負就更為直觀,即便是略懂書法之人,也能評出個高低!”顯然呂勝對于葉宇的提議很是贊同。 孔德賢見二人已經達成共識,于是便吩咐下去準備所用之物。只見高臺兩邊的寬大桌案上,各自擺放著厚厚一疊紙! 待準備妥當之后,葉宇與呂勝二人面對面站立,卻并沒有挪步。 二人都是微微含笑默然不語,最后還是葉宇開了口,自信道:“看來閣下與葉某想法不謀而合!” “不錯!”呂勝輕輕一笑,點頭回應道。 眾人都不知道這二人究竟打什么啞謎,既然已經設備準備妥當,為何還不比試? 孔德賢也是在一旁疑惑不解,正欲上前詢問緣由,葉宇卻朗聲道:“十八層紙張而已,祭酒大人,勞煩你再加十層紙!” 什么!再加十層紙?那就是二十八層紙! 所謂比試筆力,除了看其筆鋒之外,也要看書寫之人能否力透紙背,力透紙背層數越多者,就能說明此人筆力高低。 十八層紙的厚度,已經是孔德賢認知的最大范圍!在他擔任國子祭酒這些年來,還未曾聽說有人能夠力透紙背十八層! 即便是孟百譚浸**法數十年,也不過力透紙背十五層而已! 不曾想眼前的二人竟然無視這十八層紙,這讓孔德賢如何不驚訝,又讓在座的眾人如何不驚詫? 讓孔德賢感覺更要命的是,這十八層紙張疊在一起,葉宇竟然能夠在一目而過后,絲毫不差的道出紙張數目! 這是何等的眼力??? 帶著震驚的心情,吩咐侍衛添加紙張! 葉宇與呂勝隨后各自回到桌案前,這邊呂勝的徒弟打開那個精致的木箱子,取出書寫的所需之物。不過這一次,呂勝卻用了一直極為顯眼的毛筆。 “紫金宣毫!”孟百譚在觀眾席上驚訝的失聲道。 一旁的國子監學生間孟百譚如此失態,于是追問道:“孟夫子,這筆有何特別之處?學生只聽聞天下名筆,惟有宣州紫毫!這支筆……” “你只聽聞有宣州紫毫,卻不知這紫金宣毫乃是紫毫中的極品!自從蒙恬造筆之后,這紫金宣毫,千年以來不過三支!” “什么,三支???那……”這位國子監的學生,頓時驚愕的說不出話來。 紫毫,去兔項背之毫制成,因色呈黑紫而得名。紫毫本就十分難得,紫中帶金更是極為罕見! 一支為秦始皇嬴政所有,之后隨著阿房宮焚毀; 一支為唐太宗李世民所有,李世民生平酷愛書法,死后將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以及紫金宣毫作為陪葬永絕于世。 而最后一支,原為南唐后主李煜所有,之后南唐破滅盡歸趙匡胤所得,傳至徽宗趙佶這個善于丹青的皇帝手中。 其后靖康之變,徽欽二帝被金人所擄,汴京也被洗劫一空,這最后一支紫金宣毫就流落到民間!民間早有傳言,這支筆落入了金人之手,不曾想果真如此! 孟百譚如數家珍的向國子監學子詳述此事,眾人聽聞之后更是唏噓不已! “紫金宣毫筆力堅韌,用之妥當如刀劍之勢!此人有這紫金宣毫在手,可謂是如虎添翼啊……”孟百譚搖了搖頭,甚是失落的感慨道。 “那葉大人,豈不是……” 眾人的議論之聲,葉宇都聽在耳中,他也為呂勝有如此利器而驚愕,但是也只微微有些凝重,隨即示意跟隨而來的佘侗誠打開書箱。 佘侗誠從書箱里取出半塊極為普通的墨條,在硯臺上緩緩的磨動,但是隨著墨條的研磨,墨水中竟然出現五彩顏色! “??!” 這一刻不僅孟百譚站了起來,就連對面的呂勝也愕然的站了起來。 “墨生五彩!難道此乃……” “不錯,此乃南唐墨圣李元圭的五彩松墨,當今之世也只剩下這半塊了!”葉宇淡淡一笑,有些無奈的說道。 他本不想用這半塊墨條,因為這是恩師王希孟留給他的遺物,平日里練習書法根本就舍不得動用。因為墨條這種東西,用一次就少一次! 孟百譚拍著雙手驚喜道:“此墨滲透極強,葉大人由此墨相助,絲毫不遜紫金宣毫!一日之內,就讓老夫看到兩件傳世珍品,幸哉!幸哉!” 作為主持的孔德賢,也是被二人的用具驚得不輕,隨后來到二人中間,鄭重道:“既然二位已經準備就緒,那就各自抄寫一篇《千字文》,以作評據!” 說完之后,二人便低頭各自抄寫《千字文》,二人的筆法都是極快,在圍觀的眾人看來,簡直可以用龍飛鳳舞來形容。 縱情揮毫之間,二人都是沉醉其中。 此刻無論是臺上之人,還是臺下的圍觀百姓,都屏住呼吸不敢有絲毫聲音,生怕打擾了二人的比試。 片刻之后,二人同時收筆,相互對視了一眼,均看到各自的眼中露出驚訝之色。 到底二人究竟誰更勝一籌?這是眾人此刻迫切知道的答案。 這一刻葉宇與呂勝似乎極為的默契,二人各自走到對方的桌案前,品鑒對手的書法作品。 葉宇看著桌案上呂勝的作品,字里行間里讓人覺得峰巒疊嶂氣勢雄渾,猶如壁立千仞鬼斧神工。思忖這份筆力果然了得,中原各大書法名家輸得不冤。 (第一更,求個支持,呼呼!努力碼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