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上元佳節
書迷正在閱讀:唐朝最佳閑王、這O怎么這么A呀[穿書]、被渣后我掉進了大佬的日記里[重生]、被穿書反派龍退婚后、我竟是修仙大佬、我在恐龍世界當團寵、山窩里的科技強國、重回氣運被奪后我名滿天下、首金大神是我的錦鯉女孩、庸俗愛人
敗興而歸的葉明智回到家中,見父親就在客廳,于是用帶有埋怨的口氣道:“爹,孩兒早就說過了,那小子不會領情的!”說著便隨即坐在了一旁,將折扇放在桌案上,露出一臉的晦氣。 廳中端坐的正是葉夢新,四十余歲卻生的肥碩圓潤,滿臉紅光足以說明此人深得養生之道。葉夢新聽了兒子的埋怨之后,卻未有因此而惱怒,微微點了點頭道:“沒想到這小子如此決絕,不過這也在為父的意料之中!” “既然在您的意料之中,為何讓孩兒去觸這個霉頭?還讓孩兒準備兩副對聯去探口風,如今倒好,贊揚的對聯人家不收,羞辱的對聯非但沒能當眾羞辱他,你兒子倒是惹得一身sao!”葉明智一想到自己當眾受辱,氣就不打一處來,這種被人反將一軍的感覺實在憋屈。 葉夢新手中有一串佛珠,輕輕地捻動,嘆了一口氣道:“只是為父未曾料到,兩年的時間,此子不但咸魚翻身,而且這份機智倒是讓人意外!” 在葉明智前往賀喜之際,他就已經派家中仆人跟隨其后,因此在葉明智回來之前,他已經得知了一切。若非如此,他也不會如此神情自若。 “爹,既然那小子不識抬舉,我們又何必自討沒趣!他如今雖然咸魚翻身,但我葉家又豈會懼之?” “我葉家經營茶葉與瓷器,與葉宇那小子并非同行倒也沒什么擔心的!只是智兒你應該知道,你這堂弟可是個睚眥必報之人,如今他羽翼漸豐萬不可小覷,還是小心為上!” 一番提醒倒是讓葉明智想到了昔年往事,頓時覺得父親說得也頗有幾分道理。當年二人因為一個青伶女子,竟然不顧兄弟之情在城里‘夢回居’大打出手。也正因為此事,二人平日里可沒少鬧出矛盾。 不過葉明智又覺得自己父親,太過于杞人憂天,于是道:“爹,你也太過多慮了!孩兒雖不知那小子為何能攀上通判與知州二位大人,但也不必將那小子放在心上!” “或許是為父多慮了,先靜觀其變再說!” …… 此刻的葉宇卻沒有心思理會這對父子的想法,本打算盡早回清流縣,但是恰逢正月十五花燈節,于是決定等過了正月十五再回去。 轉眼間,就到了正月十五。夜幕剛剛降臨,大街上,放眼觀望,只見家家戶戶門外放燈,光彩奪目,亮如白晝。大街小巷男男女女人流不斷。七八十歲的老者手拄拐杖,七八歲的頑童蹦蹦跳跳,都來觀賞花燈。 燈有千種百樣,人也是形形色色。葉宇也是很久沒有見到如此熱鬧的場面,坐在輪椅上,由佘侗誠與蘇月蕓二人陪同,意興闌珊的游走在熱鬧的街市。不知不覺間,三人就來到了城中最為繁華的大街——永叔街 說起這個街名倒是頗有一番來歷,當年文豪大儒歐陽修曾經就任滁州太守,留下不少后人津津樂道的名勝古跡。除了瑯琊山上的醉翁亭,讓人緬懷那一篇流傳千古的《醉翁亭記》,這滁州城內的永叔街便是對歐陽修的懷念,因為‘永叔’正是歐陽修的字。 永叔街人頭攢動花燈沿著街邊延伸到很遠,葉宇坐在輪椅之上竟然望不到邊際。一旁的蘇月蕓雖然很是欣喜的左顧右盼,但是卻不像街市上的女子隨意歡顏笑語。葉宇看了蘇月蕓一眼,隨即笑道:“月蕓,若是看上哪盞花燈,一定要告知于我!” “嗯!” “你啊你,若是秋蘭在這里,定是早已歡呼雀躍了!說說看,喜歡那一盞燈,我買來送與你!”葉宇見蘇月蕓仍舊是有些矜持,于是便佯作不悅道。 蘇月蕓被葉宇這么一說,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再說女人天性之中就有攀比心理,現在葉宇將她與秋蘭對比,她便鼓了鼓香腮,一指不遠處的蓮花燈道:“那我就要那盞蓮花燈!” “好!我們過去!”葉宇順著蘇月蕓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見不遠處的燈鋪上,掛著一盞做工精細地蓮花燈,于是便示意佘侗誠推著輪椅過去。 待來到近處葉宇才發現,這些花燈不僅顏色各異,最為一致的是燈上均有紙條,上面寫著諸多燈謎。蘇月蕓所要買的蓮花燈共有八片花瓣,其中七片花瓣上依次寫了七句打油詩,唯獨最后一片花瓣留有空白。 燈鋪的小販見葉宇三人有意買燈,于是便殷勤的說道:“這位公子若是要買燈送佳人,這盞蓮花燈就最為合適不過了!” 見葉宇端瞧著蓮花燈上的詩句,于是又接著道:“當然,若是公子您猜出這燈謎,我這蓮花燈就送于公子!” “哦?如此一來你豈不是虧了?”葉宇把玩著手里的蓮花燈,隨即將蓮花燈交予蘇月蕓。 蘇月蕓接過蓮花燈,十分好奇的把玩著花燈,見每片燈葉上都有一句詩,隨即將花燈轉了一圈,待她看完這七句詩后,方才還欣喜的她頓時有些羞澀起來。蓮花燈有八瓣,唯獨一瓣留有空白,這顯然是出題者有意為之,因為這最后的謎底就應寫于空留蓮花瓣上。 “鴛鴦成對戲水中,蝶兒雙飛戀花叢。我有柔情千萬種,今生能與誰共融。等待有緣能相逢,共賞春夏和秋冬。前世追憶留在心……”七句詩讀起來通俗易懂,留下最后一句未有寫出,葉宇方才看罷之后就覺得這燈謎頗有趣味。 小販卻是嘿嘿一笑,回應道:“小鋪自然不會做虧本買賣,但凡選擇猜燈謎的客人,猜中燈謎分文不要,若是猜不中的話,就要雙倍買下花燈!” “哦,原來如此,這個方法倒是不錯!” “那公子是買燈,還是猜燈謎?” 葉宇卻是爽朗一笑:“既然你方才說送佳人,若是買了豈不是顯得有價可言?” 當聽到葉宇要猜燈謎之時,蘇月蕓的眉目之間盡是竊喜。這個燈謎雖然有些難解,但是蘇月蕓也是飽讀詩書的女子,只是沉思片刻便猜到了謎底。從表面來看每一句都是情意綿綿,但是每一句都暗嵌一個字,因此七句詩若是歸于七個字,連串起來既是最后一句詩,也是這個燈謎的答案。 接過蘇月蕓遞回來的花燈,葉宇拿起一旁的毛筆,在蓮花燈的空白花瓣上寫上一句詩:“情投意合天長久!” 鴛鴦戲水,是為情;蝶兒雙飛,是為投;柔情千萬,是為意;與誰共融,是為合;等緣相逢,是為天;春夏秋冬,是為長;前世追憶,是為久!七字連成一句便是:情投意合天長久。 待葉宇將得來的花燈交予蘇月蕓,便沒有太過在意,坐著輪椅繼續前行。對于葉宇而言,這兩年由于過于忙碌,他沒有送眼前女子任何物什,心中難免有些愧疚。如今花燈時節,既然佳人有意于這盞花燈,他又豈能不為她達成所愿? 葉宇沒有放在心,但不能代表蘇月蕓不會在意。這份情意綿綿的蓮花燈,讓她此刻心中蜜意盎然。跟在葉宇的身后,提著心愛的蓮花燈竟不由的甜美笑了。 這時人群緩急有序的街市,突然有了急促的混亂。葉宇看著周圍閑逛的百姓都朝著一個方向奔去,心中不由心生疑惑。詢問之下才知道,在大街中段開設了一個比燈大會。 “月蕓,不如我們去瞧一瞧這比燈大會?” 葉宇突然對這比燈大會產生了興趣,一直以來他只聽說過賞燈大會,皆是一些文人雅士舞文弄墨猜燈謎。如今這個比燈大會比得是燈而并非是文采,倒是讓人感到別出心裁。 蘇月蕓先是欣喜不已,但隨后卻又失落道:“可惜我們未有事先準備花燈,否則也可以參與其中!” “走吧!瞧瞧這比試的花燈有何特別之處……” 幾人說著便隨著人群向大街中段而去,當葉宇等人來到的時候,周圍已是人山人海,比他們所經過的地方要熱鬧百倍,數百個花燈將這里照的通亮宛如白晝。葉宇抬眼望去,見街中擺設一方高臺,居中端坐的正是知州岳霖,周圍并排而坐的則是四名評判。葉宇一瞧這陣勢,頓時明白了過來,看來知州大人這是要與民同樂啊。 整個比燈過程分為三關,第一關篩選,是選擇具有特色的花燈;第二關篩選,則需要有標新立異者方可入圍,而最后一關則是由臺上的四人共同裁評。葉宇雖然站在外圍,但是所處的位置卻比別處高上許多,因此場中的情形他大致看的清楚。 經過兩輪的篩選之后,進入最后一關的僅有五人,而其中一人葉宇倒是認識,正是當日在染坊門外,贈送對聯的葉明智。葉明智此刻提的是一盞‘四蹄生風飛馬燈’,整個燈形猶如駿馬奔跑,在燈火的陪襯之下,更顯得四蹄生風仿若活物。還有一名女子所提的是‘鳳穿牡丹燈’,牡丹在燈火的映襯之下,顯得嬌艷無比分外妖嬈。而另外三人所執的分別是:猴兒上樹燈、百花燈、福壽燈,雖然頗具特色但卻并無新意。 (若您覺得還不錯,請點擊收藏,投個票票支持?。?/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