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筍到家了
ps:求推薦票!求月票! …… “有什么好主意,說來聽聽?” 張大彪做出洗耳恭聽的樣子。 八路軍講究民主,作戰前發散思維討論討論,是允許的。 當然,張大彪這樣的態度,還是跟袁朗的身份有關。 什么時候金主的意見,都是要傾聽一二的。 日軍為什么不來增援,一來是因為害怕被圍點打援。二來是增援的目標價值沒那么高。 如果炮樓里有個日本大佐,你看周圍的日軍會不會拼命增援? 說來說去,還是損失的風險,和增援的風險不對等。 出于自保的心理,增援的日軍自然沒有那么積極。 袁朗的主意其實也簡單。 一座炮樓價值不高,三座炮樓,五座炮樓呢? 日軍如果來增援,那就半路伏擊他丫的。 可是不來支援,那就得眼睜睜的看著,一座又一座的炮樓被干掉。 相信英山據點日軍的上司,是絕對不會放過他的。 總的來說這次出動肯定不會吃虧。 “好,這是個好主意,總比咱們傻等強?!?/br> 張大彪一盤算確實是這么回事兒,從心里面就認同了這個做法。 他拿了一根棍子,簡略地畫出了周圍敵我勢力的分布圖。就在他們所在的位置,連大王莊算上,附近有四座炮樓。 人數多的,像大王莊十個鬼子配了一個排的偽軍,人數少的小王莊炮樓,四個鬼子和一個班的偽軍。 零零總總加起來,近三十鬼子,差不多一個連的偽軍。 那是四挺輕機槍,和一百多條步槍。 如果放在以往,沒有能夠摧毀土木建筑的火炮,這四座炮樓,就是沿城縣的小鬼子向外探出的一只手。 依托炮樓,就能向外輻射二十平方公里的區域。 加上挖掘的壕溝,和能夠依托公路,快速支援的摩托支隊。 就能大大的削減八路軍游擊隊,在這一片區域活動的能力。 即便是八路軍主力來了,沒有攻堅的火炮,也很難攻打這些炮樓,或者說是需要付出不菲的代價。 而通過炮樓拖延的這段時間,日軍的增援部隊趕到,就可以將陷入泥潭的八路軍,包圍殲滅。 可以說,日軍的囚籠政策,確實是一個針對八路軍,這樣沒有重火力的,敵后游擊軍隊的陽謀。 明擺的告訴你,你也沒辦法。 眾人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的討論了一陣,最后張大彪拍板,確定了攻擊炮樓的順序,以及一營埋伏的位置。 這時,三連長問了一個問題:“營長,一口氣拔掉四個炮樓,動靜是不是大了點兒?” 張大彪嘴角微翹,“我要的就是這個動靜,不然英山據點的小鬼子能來增援?” “我不是這個意思?!?/br> 三連長重新組織了下語言:“我的意思是,咱們搞這么大的動靜,英山據點的鬼子只要不是傻子,肯定會報告他們的上級。 這樣一來,很有可能沿城方面的鬼子也會來增援?!?/br> 沿城方面還駐扎著鬼子快速反應部隊,原來編制有五百人,配備摩托卡車迫擊炮。 上次新一團就跟他們交過火,還占了上風。 據情報所顯示,那一仗他們傷亡不小,現在還在補充兵源中。 張大彪在新一團還有不少老部下,那場仗的詳細經過他也聽說了。 老部下吹牛的時候很得意,畢竟他們新一團頭一回火力比鬼子還牛。 “你說的有道理,這個問題不得不考慮?!?/br> 張大彪稍稍思考,便知道三連長說的沒錯。沿城方向的鬼子來增援,是極有可能的事情。 如果沒有預料到,不但無法完成既定目標,還會把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蒙受不白的損失。 一連長說:“營長,要不這樣,我去阻擊沿城方向的鬼子。給你們爭取殲滅敵人的時間?!?/br> 張大彪沒有說話,心里面在盤算。 如果按之前的算法,需要一個小時就能干掉英山據點的鬼子。 那么現在,把一連抽走,需要的時間就會更長。 況且,新一團那會兒是動用了一整個步兵營,再加上炮兵連打的阻擊。 一連雖然已經很強,但張大彪心里面清楚,還是無法比得上他在新一團帶的老營。 何況還缺乏炮兵的支援,一定會被鬼子壓著打的。 損失大了就是虧本兒。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張大彪跟李云龍學的,半點虧也不想吃。 蘇源見到張大彪分外糾結,就開口提議道:“張營長,別忘了我們縣大隊和區小隊。 有你們提供的步兵炮,攻打炮樓用不了多少人。還有很多力量可以安排。 我們服從命令,一切聽從張營長的指揮?!?/br> 新二團幫他們地方部隊打炮樓,他們地方部隊也不能干看著??! 張大彪看了看不遠處正在休息的,縣大隊區小隊的戰士們。他們的穿著五花八門,大多都是老百姓的衣服。 一半的人手上拿著大刀長矛,有上個世紀冷兵器部隊的味道。 不是張大彪看不起他們,埋地雷投毒放冷槍可能很在行。 但要是跟鬼子硬碰硬的打,他們實在很難發揮出太多的作用。 真那么做,大概率是用幾個人的命,去換一個鬼子的命。 那太不值當了。 而且張大彪得考慮,縣大隊區小隊傷亡太大的話,他回去沒法交代。 “嗨,鬼子能搖人兒,咱們難道就不行嗎?” 袁朗對張大彪說:“我回去說,把二營拉過來打阻擊,這事兒不就結了?!?/br> 是啊,咱們也能搖人??! 張大彪醒悟過來了,自己走了個誤區。就想著靠整個一營的力量,怎么來解決這件事兒。 實際上,他背后有新二團呀! 一個步兵營解決不了這件事兒,再拉一個步兵營過來不就結了。 張大彪考慮了一下,便同意了袁朗的想法。 “那就拜托袁顧問了,辛苦你跑一趟?!?/br> 請援兵這個事兒,張大彪要跟部隊在一塊兒,也就是袁朗面子大,最合適。 袁朗準備騎馬回去,突然站住想了下,除了把和尚帶上,還讓幾個騎兵通訊員跟他一塊走。 雖然這路上應該沒什么山寨土匪,但小心駛得萬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