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顧家虎寶寶,生來做國公】2合1
朝堂之上,要有封賞。 這是勝利者摘取果實的時刻。 但是天策府眾人想要封賞之前,先得把李世民這塊牌子頂起來,這就好像后世在公司里上班的人,企業的盤子一旦大了也會蠅營狗茍,肯定有派系,肯定有爭斗,爭斗是為了什么呢?說白了都是為了利益。 比如企業里某一派員工占了上風,那么肯定又想加薪又想升職,可是,不能直接提出來。 必須先把部門經理推起來,讓部門經理升職成為更高層,等到老大的權力增加后,并且薪水也跟著上升,這時候大家才好圖窮匕見,順理成章的跟著撈好處。 天策府眾人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 無論誰想獲得渴盼的利益,都得先把李世民這塊牌子頂在前頭,自古從龍之功,腦袋拴在褲腰帶上拼命,所求為何?不就是這個嗎…… …… 此時朝堂之上,開始宣讀第一份圣旨。 唐初之時的圣旨,尚沒有后面朝代那般不要臉,開頭根本不會寫什么‘奉天承運’,直接就是干巴巴的一個‘勅命’。 又因為圣旨要通過三省六部之中的門下省傳布天下,所以在圣旨的開頭處會有‘門下’兩個字。 “勅命,門下,今有秦王李世民,凡軍國重務,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逸。緒應鴻續,夙夜兢兢,仰為祖宗謨烈昭缶,付托至重,承祧行慶,端在元良……” 這種封賞類型的圣旨,第一段基本都是夸贊的話,可以理解為吹牛逼,其實寫的東西看不看都一樣。 真正重要的是接下來一些話。 天策府眾人強忍激動,摒氣凝息的聽著圣旨繼續誦讀。 “……為宗室首嗣,天意所屬,茲恪遵初詔,載稽典禮,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授以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繁四海之心……” 終于成了! 天策府幾十號人心潮涌動,臉上現出按捺不住的狂喜。 這一份圣旨,并不是李淵的傳位詔書,而是把李世民封為皇太子,從此正式成為大唐江山的合法繼承人?!咀ⅲ簹v史上也是如此,玄武門事變之后李世民并沒有立刻當皇帝,而是當了一段時間太子,然后才接受李淵的禪讓?!?/br> 當然了,誰都知道這只是走個過場。 實際上李世民已經大權獨攬。 因為圣旨最后一段話寫的很明白。 “朕疾患固久,思一日萬機不可久曠,茲命皇太子持璽升太極殿,分理諸政,撫軍監國。百司所奏之事,皆啟皇太子決之?!?/br> 這段話很容易理解,就是說李淵自認身體有病,干不了太cao勞的工作,所以讓李世民這個皇太子幫忙。 從此以后,大唐所有的事情都由李世民說了算。 誰都知道這是借口。 但是不妨礙李世民大權獨攬。 除了還沒有坐上龍椅,其它都和皇帝一模一樣。 “布告天下,咸使聞知?!?/br> “武德七年八月?!?/br> 第一份圣旨的誦讀自此完結。 …… 此時整個朝堂,矗立著幾百個官員,世家一系的官員強忍怒氣,天策府一系則是皆大歡喜,突然一起行禮唱喏,大聲道:“吾等拜見大唐皇太子?!?/br> 李世民靜靜站在朝班的最上首,一張平靜的臉龐看不出是喜是怒,不遠處的龍椅之上,李淵同樣面色古井無波,父子兩人看著百官朝拜,眼中隱約都閃過一縷冷意。 唯有李家之人才明白,天策府這些人想要的是什么。 他們明著是想讓李世民當皇帝,實則是想要那份從龍之功…… 所以,李淵很快讓人誦讀第二份圣旨。 “封,長孫無忌,趙國公,食邑三千戶,從一品……” “封,房玄齡,梁國公,食邑三千戶,從一品……” “封,杜如晦,瀨國公,食邑三千戶,從一品……” “封,高士廉,申國公,食邑三千戶,從一品……” “……” 一個一個名字念出,赫然全是國公之位,這還只是文臣,轉眼之間已經封了七八個。 緊跟著就是武將。 開國國公,鄂,尉遲敬德。 開國國公,衛,李靖。 開國國公,宿,程咬金。 開國國公,褒,段志玄。 開國國公,夔,劉弘基。 開國國公,譙,柴紹。 開國國公,鄖,張亮。 …… 又是一個一個名字念出,這次封的國公更多,并且全都是開國國公的封賜,屬于同等封爵之中見官大一級的品秩。 武將們的城府比不上文臣,基本上個個都是難掩激動,將軍百戰死,博取萬戶侯,大家拼命了這么久,終于算是得到了想要的利益。 至此,天策府眾人瓜分勝利果實完畢。 但是誰也沒想到,李淵又拿出一份圣旨,慢悠悠的道:“朕,還有一份封賞?!?/br> 眾人都是一愕,隨即好奇起來。 尤其天策府諸人,更是難掩激動,大家只以為李淵還有更大的封賞,許多武將忍不住變得喘息粗重。 哪知內侍打開那份圣旨之后,只念了一句就讓所有人呆立當場,無論天策府眾人還是世家一系的官員,大家全都不知道圣旨里寫的名字是誰。 “封,虎寶寶,檀州公,采一州之地,食實邑一萬。爵位世襲罔替,傳承百代不削,大唐不滅,與國同休……” 嘶! 滿場倒抽涼氣的聲響。 只因這個封賞實在太過驚人,甚至超過了普通王爵的位格。 雖是國公之位,直接掛名檀州,這是以一州之域作為封地,完全蓋過了天策府諸人的封爵。 剛才眾人所封國公,僅僅只是掛了個古字地名,但是并沒有給予封地,食邑也只有三千戶。 并且這個食邑乃是虛的,純粹是加個名頭好聽而已。 可是這個虎寶寶的國公不同,光是封地就有一州之域,不但有真實的封地,而且還有食邑一萬戶,圣旨里寫的很清楚,這一萬戶乃是實食邑,這可不是虛封,而是實打實的一萬戶人。 這還只是封地和食邑。 關鍵是后面的一項封賞。 爵位世襲罔替,傳承百代不削,只要大唐不滅,那就與國同休。 …… 滿朝文武百官,無不震撼當場,尤其是天策府眾人,此時更是感覺臉上火辣辣的疼。 他們剛剛摘取了勝利果實,正在為自己的封爵而狂喜,哪知突然發現,自己的封賞跟別人比起來提鞋都不配…… 世上之事最怕對比,一旦對比就會感覺不滿。 但見長孫無忌緩緩走出,拱手朝著李淵微微行禮,故作好奇問道:“敢問陛下,這位虎寶寶是誰?不知建立何等功勛,竟能被陛下如此厚賞?!?/br> 李淵面色淡淡,似乎充耳不聞,只是眼中一抹冷意,隱約還有一些嘲諷。 長孫無忌心中一凜,忽然鄭重彎腰下去,這次他行禮極其莊重,恭恭敬敬沒有任何紕漏。 他行禮之后再也不問剛才的封賞,而是輕嘆一聲慢慢回退到朝班之中。 顯然他已經明白了這份封賞的含義。 但是武將們明顯沒有想通,眼見七八個人齊齊站出身來,分明是想仗著玄武門大勝之威,準備問一問這個古怪封賞的主人是誰。 哪知也就在此時,終于聽到一直寂靜無聲的李世民開口,緩緩道:“任何人,不準攀比這份封賞……” 語氣很堅決,甚至帶冷意。 武將們登時駐足,幾乎想也不想就退回原地,雖然他們心中還是不解,但是沒人敢再表現出不服。 李淵突然從龍椅上站起,目光掃視整個太極殿的朝臣,足足良久之后,這位大唐的開國皇帝嘆息出聲,語帶深意的道:“朕累了,想歇歇……” 忽然目光看向李世民,微微點頭示意道:“二郎,你好好干。如今你已經是太子,自應當子承父業?!?/br> 這話一語雙關,誰都聽出其中深意。 一朝天子一朝臣,屬于李世民的時代來臨了。 世家一系的官員們心中悲涼,隱約生出一股英雄末路的落寞,而天策府眾人則是心潮澎湃,他們已經急不可耐的想要執掌權柄。 李淵霍然轉身,龍行虎步而去,朝堂上的那位內侍高聲而喊,語帶悲憤的道:“陛下退朝,百官自去?!?/br> 數聲高喝之后,李淵身影漸漸消失,這時李世民方才轉身,面色平靜的走出太極大殿。 他也走了。 自始至終竟然沒和任何人打一聲招呼。 大殿里的天策府眾人先是一怔,隨即想要抬腳跟隨而上,哪知房玄齡輕輕咳嗽兩聲,語帶暗示的道:“朝會已畢,各自歸家,諸位同僚,咱們明日相見了……” 說完之后,竟也出門離去。 隨即,又有長孫無忌嘆息一聲,似是目光掃視眾人,最終卻選擇一言不發。 他也離開大殿而去。 反倒是世家一系的官員們連連冷笑,突然有人道:“這個檀州國公封的好啊,打了一些宵小之輩的臉,這位小國公橫空出世,替我們出了好大一口惡氣,須得好好謝謝人家,須得大禮送去慶賀,哈哈哈哈,咱們要把這件事情辦得熱熱鬧鬧……” 上百個官員長笑之間,呼朋引伴出門而去。 但是等到出門之后不久,忽然又一齊回望大殿里的天策府眾人,仿佛挑釁般道:“你們竟然不服這個封爵,你們連虎寶寶是誰都不知道吧?哈哈哈哈,原來這就是號稱重情重義的天策府?!?/br> 再次大笑,終于離開。 至此,太極大殿之中只剩下天策府的一群武將,另外還有一部分文官,個個面色帶著鐵青。 武將們面面相覷,有些精明之輩顯然已經猜到了一些東西,比如程咬金等人,臉色都變得不太好看。 但是也有一些武將茫然不解,所以不由自主的想問個清楚。 比如夔國公劉弘基,這貨滿臉好奇的湊到程咬金身邊,低聲問道:“老程你跟我說說,這里面到底什么道道?為什么你們一個兩個全都這樣,那個被封為檀州國公的虎寶寶是啥來頭?!?/br> 說著不等程咬金回答,自顧自又提出問題,抓耳撓腮又道:“還有還有,他憑什么封賞這么厚?不但獨享一州之地,而且食邑一萬戶人,這簡直不能算是國公爵位,這分明是王爵才有的資格……” 老程看他一眼,苦澀嘆息一聲,道:“你問他什么來頭?” “對啊,怎么了?”劉弘基瞪著好奇的大眼,旁邊一群武將也擠了過來。 哪知老程竟然不做回答,反而再次又道:“你問他憑什么有這個資格?” 劉弘基感覺被人捉弄,登時面色不悅的道:“你想說就說,不想說就不要賣關子,大不了我回家問我媳婦,我媳婦肯定能琢磨出這里面的道道?!?/br> “唉!” 老程猛然又嘆息起來,突然伸手指了指不遠處的徐世蹟,道:“你們去找徐世蹟解惑吧,俺老程在這件事上不方便說話?!?/br> “為啥?” “沒為啥,俺老程有愧于那一家人。所以做個閉門葫蘆,對于此事不做表態?!?/br> 程咬金面帶愧疚之意,突然朝著眾人拱了拱手,道:“諸位兄弟,老程先回去了。想不到虎寶寶已經出世,程家無論如何也得備上一份厚禮,哪怕人家不要,厚著臉皮也要送過去,否則的話,天下人都要戳我程家的脊梁?!?/br> “喂喂喂,程匹夫,你跟大家伙兒說清楚再走啊,為什么你們程家要去送禮?!?/br> “去問徐世蹟,去問房玄齡,問長孫無忌也行,問杜如晦也罷,總之你們不要來問我,老程在這件事上沒臉了?;殞毘鍪?,我程家竟然事先不知,唉,丟人丟大了,羞愧難當啊……” 老程滿臉苦澀的走了。 …… 大殿里的武將們面面相覷,無奈只能湊到徐世蹟那邊,再次好奇問道:“徐世蹟,你給大家說說?!?/br> 徐世蹟到時比較干脆,直接點點頭表示同意。 然后,他負手走到大殿門口,目光遙遙看向北邊的天際,緩緩道:“你們好奇虎寶寶什么來頭,我只說一句大唐虎女之子。你們問他憑什么封賞國公,我只回答一句大唐有一半天下是他母親打下來的,諸位同袍,現在明白了吧?” 在場武將先是一怔,陡然全都反應過來,下意識脫口而出道:“娘子軍大帥,平陽公主。我的老天爺,那個虎寶寶是平陽公主的孩子……” 徐世蹟鄭重點頭,語帶肅重的道:“若是論及戰功赫赫,整個大唐誰敢不服她?咱們秦王…太子殿下因為建立戰功,憑著功勛即將成為執掌天下的九五之尊,而那位公主的戰功不弱于咱們殿下,她的兒子封個國公難道不行嗎?” 在場武將下意識點頭,齊齊道:“顧家虎寶寶,生來做國公?!?/br> 徐世蹟目光悠悠,眺望北方天際道:“男娃,嫡子,這是少主之身啊,娘子軍那些人以后更加抱團了?!?/br> 古人最注重傳承,特別在意效忠的主公有沒有后代,一旦主公有了可以繼承家業的后代,就代表著效忠的這些人可以繼續跟著主家走下去。 虎寶寶的降生,對于整個大唐格局都是非同小可的大事。 二十萬邊軍有著向私兵轉化的苗頭,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 而此時的顧天涯,尚在回歸河北的路上,由于趕路之時無法接收飛禽傳書,所以他這個當爹的反而不知道孩子出生了。 更不知道,自家的小崽子已經掀起了一場風云。 二十萬娘子軍有了少主,已經具備了傳承兩代的根基。 這個時代,注重傳承。 …… ……2合1章節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