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造艦計劃
“這便是我最佩服你的地方,遍觀大清國,能想出如此主意者,除你林鯤宇,還真沒有第二個人?!倍∪詹龂@道,“我也曾苦思冥想,如何破得了此‘夷夏之變’之局,總是不得要領,直到讀了鯤宇之文,方才頓悟。鯤宇之才,吾不及也!” 林義哲注意到了丁日昌眼中的抑郁之色,知道他是為清流罵他為“丁鬼奴”生遷橫受議阻而生氣。想起丁日昌的遭遇,他禁不住暗自嘆息,對于那些清流頑固派愈發的痛恨。 丁日昌可以說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干上來的,但在他事業的巔峰,卻因為熱心洋務,和林義哲一樣遭到清流們的口誅筆伐,結果與巡撫之位擦肩而過。 丁日昌出生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六月初一,少負異才,8歲時便學得滿腹經綸,落筆成文,超群拔眾。9月9日重陽節,陳秀才帶學生到明末進士羅萬杰隱居地“逸老庵”郊游,回來后叫學生作文,雨生作《七律》:“百樹梅花撲鼻香,盤湖地是證禪場。拼將佳句消殘劫,賴有高風接海陽。故國云深千里夢,空山秋老滿頭霜。至今陶社分題處,惹得幽人話正長?!标愋悴糯鬄橘澷p,問雨生能否再作一首,雨生復吟道:“入洛當年早著名,崎嶇國步劇心驚。江東漫欲歸羅隱,宣室猶聞問賈生。數著殘棋難下手,一場春夢不勝情。本期洗耳同巢許,何自聽來出壤聲?!标愋悴诺溃骸罢嫔裢?!”由是雨生神童之名不脛而走,為當地文人所頌揚。道光十年冬,丁日昌因父親病重輟學。不久父親去世。此后丁日昌得出洋謀生的大兄日蒸資助,回太平寺再讀了兩年書,然后回到家里精研醫術,采集草藥,開了一間醫藥店。由于他勤懇好學,努力攻讀醫藥書籍。積極挖掘民間醫學秘籍,并經常向老中醫請教,不久即成了小有名氣郎中,治愈了不少病人。在行醫的同時,丁日昌仍抽暇攻讀詩書,學問日進。道光二十二年,丁日昌到縣城應考。得中秀才;其后,曾三次赴廣州鄉試,卻均未中式。但他壯志未消,凡歷史地理詩文經濟戰策兵書無不涉獵精研,儼成飽學宿儒。道光二十七年,他感于埔河文廟破敗。學子就學無所,倡建湯坑藍田書院,不幾年而功成,為興學育才作出了不小貢獻。他曾作詩“一弓小辟讀書巖,蔓草疏茅手自芟。敢詡史長才學識,難嘗世味苦酸咸。此時說夢終無益,他日誰知果不凡。惟有舊巢雙燕子。依依向我尚呢喃”,表達了當時的狀況和心境。 清咸豐四年(1854),海陽三合會會首吳忠恕率眾圍攻潮州府城,其時豐順隸屬潮州,丁日昌為邑紳所推,率鄉勇千人往援,與吳忠恕軍激戰于潮州城下,擒獲吳軍百余人。余眾敗退,城圍頓解。丁日昌由此而名聲大噪,奠定了其以后出仕的基礎。 咸豐八年春,丁日昌以解圍潮州有功,由惠潮嘉兵備道李璋煜薦舉,任廣東瓊州府儒學訓導,次年十月擢拔為江西萬安縣令。踏上了仕宦生涯。丁日昌到任萬安后,見“流民比人眾,關吏校官尊”,經濟蕭條。社會混亂,即銳意興革。首先,他改革衙門辦事制度,差役辦差,一律由官給盤川,不得向百姓勒索分文。接著,他行文取締地方鄉紳惡霸私設的關卡,凡不遵者,從嚴查處。其三,他迅速清理積案,平定冤獄?!俺跗诔试~及百紙,三、四期僅四、五十紙,匝月后,二、三十紙而已?!睍r載丁日昌“每當夜闌秉燭,案牘高可隱人,靡不親自稽核。每閱至百姓枉屈不伸,或受差凌虐,輒欷欷太息,凄然淚下,或見勤政愛民之事,則呼幕僚共賞?!倍∪詹€捐俸興建云興書院,致力培育當地人才。書院建成后,丁日昌題楹聯云:“何嘗飽聽灘聲,帳此別匆匆,筆底波瀾誰健起;安得便瞻廈庇,覺余懷耿耿,眼前桃李幾成蔭?!比绱瞬坏桨肽?,萬安縣訟事大減,民氣以蘇,讀書之風漸長。丁日昌亦由此深受萬安民眾推重,當其調離萬安時,“奉香擁送者億萬人?!?/br> 咸豐十一年三月,丁日昌調吉安府邑廬陵,到任不到10日,太平軍忠王李秀成率部往吉安而來,兵鋒所指,銳不可擋。丁日昌與吉安府知府曾詠棄城而逃。三月十一日,太平軍兵不血刃,占領吉安、廬陵。三月十四日,太平軍主力進攻峽江,吉安、廬陵兵力空虛,曾詠、丁日昌糾兵乘虛而入,收回吉安、廬陵。不久,清廷免去丁日昌廬陵縣令,削職為民。 丁日昌革職以后,為擺脫生活困境,浪跡九江、上海、揚州,甚至溯運河北上安徽、山東,四處尋找職業,盡皆碰壁,最后決心回湯坑故鄉,再過郎中生活。當回程至九江時,見大江南北人才薈萃。原來是兩江總督曾國藩在此招攬各方人才,欲圖與太平軍抗衡。丁日昌大喜,即尋一旅館住下,根據自己這幾個月流浪生涯中對太平軍的考察了解,著意制訂了一份進軍安慶的方略,然后到總督衙門投呈。時曾國藩正思進取安慶,見丁日昌呈文計劃周詳,別有見解,不禁心喜,即召丁日昌晉見。丁日昌侃侃而談,對太平軍軍力和長江沿線布防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曾國藩見丁日昌諸事留心,思維周密,不知他文才如何,便又邀入公館花園散步。詢問惠嘉潮各地風土民情后,兩人來到一株燦放的梅花樹邊。曾國藩指著梅花道:“丁縣令能否以此為題,作詩一首?”丁日昌道:“勉力為之?!甭宰魉伎己?,落筆寫道:“江南一樹梅花發,一樹梅花發石巖;花發石巖流水響,石巖流水響潺潺。潺潺滴滴云煙起,滴滴云煙起半山;煙起半山春汛到,半山春汛到江南?!痹鴩春筚澋溃骸霸娊^妙,書法亦上佳?!碑斎?,曾國藩即委丁日昌為九江關卡卡員,并奏請朝庭,于清同治元年(1862)十一月開復了丁日昌原來的官職。嗣后不久。丁日昌到廣東會辦厘務,曾國藩贊為“廉正明干”、“才識宏遠”。同治二年三月,兩廣總督毛鴻賓委派丁日昌到廣東高州縣督辦火器。丁日昌請同鄉黃達權翻譯《火器略說》和繪制制作圖案,在廣州市郊燕塘設立制炮局,很快即制出火炮36尊,炮彈2千多發。這些軍火運到安徽為淮軍使用,幫了淮軍將領李鴻章的大忙。 同治三年五月。江蘇巡撫李鴻章奏調丁日昌到上?;I辦洋務。丁日昌甫到上海,便協助李鴻章解決了“常勝軍”裁撤問題,“常勝軍”按期裁遣后,李鴻章對丁日昌的能力備加贊賞,并上奏朝廷,委丁日昌為蘇、淞、太道。并要他創辦江南機器制造總局。丁日昌買下美商旗記鐵廠,合并上海、蘇州兩個制炮局,順利創建了當時中國最大的槍炮廠——江南機器制造總局,再次顯示了過人的能力。 同治六年夏秋之交,江蘇境內風雨大作,清水河洪水滔滔滾滾,沖決了堤壩。淹沒了大量田莊。時丁日昌在兩淮鹽運使任上,受江蘇巡撫李鴻章委任前往治理。沿途只見生靈涂炭,哀鴻遍野。丁日昌心急如焚,行裝甫卸即率各級官吏督修堤壩,并親自擔石填堤。然而,在湍急的洪流中,投下的石塊泥沙多被沖走,收效甚微。丁日昌眉頭緊鎖??嗫嗨妓?,想到一法,叫人砍來大批青竹,編成一個個肚大口小的籮筐,然后將沙石裝入其中,再加投擲。此舉果然奏效,不旬日間。堵住了決口。而后,丁日昌督率民役,晝夜奮戰,筑起了堅固的堤壩。后來。當地群眾稱這道堤為“丁公堤”,紀念丁日昌的功績。 同治六年十二月,丁日昌升任江蘇巡撫。當時官場多為貪婪庸碌者充斥,吏治一片黑暗。丁日昌為自勉及訓誡各級官吏,作一楹聯貼于撫衙朱紅大柱上。聯云:“官須呵出,干來若處處瞻顧因循,縱免刑章終造蘗;民要持平,看去使個個流離顛沛,忍將膏血入私囊?!倍∪詹髡K2年多時間,勵精圖治,僅清理積案就達27萬多宗。朝廷為之詔示各省,以丁為勤政榜樣。 事實上,林義哲和丁日昌的交集,很早就開始了,盡管二人并未謀面。 二人的第一次交集,是在天津教案期間。津案發生后,清廷諭示直隸總督曾國藩辦理。但是法國方面獅子大開口,以至案件遷延不決。清廷諭令丁日昌星速赴津,幫同辦理。丁日昌于七月二十五日到達天津后,進行了深入調查,在同法國方面交涉時,丁日昌一再指出法國駐天津領事豐大業開槍致使民情激憤,要求法國方面逮捕豐大業治罪;至于焚毀教堂等建筑及誤傷無辜,亦屬事出有因,除嚴辦下手之人外,損毀建筑由總理衙門與各國協商賠款,誤傷者后事由大清協助辦理。法國公使等在確鑿的人證物證面前,無可奈何,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得知后下令逮捕了豐大業。天津教案后來在林義哲的暗中斡旋下得以順利解決,而在教案交涉期間,曾國藩心力交瘁,都是由丁日昌出面交涉,教案的解決,丁日昌其實也是出了不少力的。 在天津教案順利了結后,丁日昌深深的感到,積弱的中國,欲圖強盛,必須把造就人才作為第一要務。逗留天津期間,多次向曾國藩進言,鼓動曾國藩上奏朝廷派遣學生公費出國留學,得到了曾國藩的贊同。加之林義哲和李鴻章的助推,曾國藩的力奏得到了清廷的允準,外派官學生留學終于得以實現。是為二人第二次交集。 同治九年,丁日昌經深思熟慮后,上《條議海防》奏折,提出《海洋水師章程》,建議設立北洋、東洋、南洋水師,大力鼓吹洋務,深得朝廷嘉許,所提建議多為采納實施。但如此一來,丁日昌卻受到了保守頑固派的忌恨,雖然他能力出眾,清正廉明,勤政愛民,但卻被清流黨罵為“鬼奴”,每當朝廷要升他的官時,總會有人跳出來阻撓,象這一次他本來是要由江蘇巡撫轉為福建巡撫兼總理船政大臣的,但因為清流黨參劾他“結黨營私”。結果只以巡撫銜擔任了總理船政大臣。 “他們越是提這夷夏之防,我便越是要破了他們這個身之根本,為洋務之興掃平道路?!?/br> 林義哲知道丁日昌脾氣急,現在又在病中,生不得氣,便適時的將談話內容轉移到了二人都感興趣的造船上來。 “那些jian佞宵小,自有收拾他們的人。雨生兄不必理會。我等實心任事,干出一番經天緯地的事業出來,無愧于天地良心即可?!绷至x哲說道,“象雨生兄主持船政,新造之‘元凱’、‘登瀛洲’工期得以提前,早入海軍。這成績是明白擺著的,朝廷絕不會視而不見?!?/br> “此二艦工期之速,并非我督導之功,實是船政員匠手藝已成,說起來還是你的功勞?!倍∪詹α诵?,說道。 而一提起造船,丁日昌的興致明顯的高了起來。剛才的抑郁之氣也一掃而光。 “我看過鯤宇所設計之‘開濟’艦圖紙,精妙絕倫,法人亦贊嘆不置。若能于我在任時得見此艦入我海軍之列,則平生之愿足矣!”丁日昌興奮地說道。 “雨生兄過譽了,以雨生兄之才,此艦定然得成無疑?!绷至x哲笑道。 丁日昌隨即問起了林義哲設計“開濟”級裝甲巡洋艦的經過,林義哲當然不能告訴他自己是憑借后世的記憶,生搬硬套的法國“杜居土路因”級巡洋艦的設計。便拿過丁日昌桌上放的那本自己寫的由總理衙門新刊刻發行的《西洋船炮圖說》,給丁日昌講解起來。 在林義哲的一通狂侃之下,丁日昌佩服得五體投地,二人接著由造船談到了海軍,林義哲對丁日昌設立“三洋水師”的建議非常賞,二人談得投機,待到日上三桿。興猶未盡。 “現下我已著手準備開建‘開濟’,只是我算了算,‘開濟’若成,所費當不少于白銀70萬兩。你給我留的底子好,現下款項尚足用度,海關協餉那一塊的銀子也返還了,但恐‘開濟’開工后,若戶部撥款和日人賠款不到位,只怕要難以為繼了?!倍∪詹氲缴蜉針E和林義哲當年在任時所經歷的風風雨雨和自己未來可能面臨的經費困難,自嘲似的說道,“聽聞鯤宇每于船政用度最難時,舉家資以為周濟,我沒有尊夫人經商的本事,屆時少不得又要拿海關的那些個蠹蟲開一開刀了?!?/br> 聽到丁日昌的話,林義哲想起了丁日昌創辦江南制造總局時曾迫不得已從海關貪墨之員那里榨了4萬兩銀子作為開辦經費的事,林義哲不由得暗暗好笑。 那是同治三年秋天的事,當時清廷委托稅務總司為建立機器制造總局籌款,但一直一無所獲,丁日昌憤慨之余,亦覺擔子沉重,曾作詩云:“不籌鹽鐵不籌河,獨倚江南涕淚多。師夷何日能制服,欲問浦江淚更多!”正自心中躊躇,忽耳畔飄來絲竹之聲。抬頭一看,一幢花園別墅赫然呈現眼前,不覺心中一動,緊皺著的眉頭隨之舒展開來。原來,此別墅為海關通事唐國華所有。唐國華是廣東香山縣人,在海關任職幾年,與卡員張燦互相勾結,索賄收賄,敲榨勒索,狠賺了一筆錢。對此,丁日昌早有所聞。次日,丁日昌帶著僚屬來到海關,叫來唐國華和張燦,要他們交出賬本。丁日昌說:“久聞兩位老兄斂財有術,本道臺現籌建機器制造總局束手無策,請有以教我?!碧茝垉扇藝樀脺喩響鹄?,生怕貪贓枉法的行為漏底,忙說:“不敢,不敢,請道臺大人看在同鄉的份上,松一松手,籌建機器制造總局的款項我們當盡力報效?!彪S即,唐國華和張燦各報捐銀2萬兩。丁日昌收了銀子,斥責二人貪墨之罪,但因為捐了銀子,繼往不究,命二人自此收斂改過,否則嚴懲不貸,二人唯唯而退。而有了四萬兩白銀以后,丁日昌順利的辦起了江南機器制造總局。 “雨生兄這也是個辦法,呵呵,不過,即便如此,所得銀只怕也是寥寥,不足造船之用,且非長久之計?!绷至x哲道,“船政槍炮所得利不少,可以接濟一些,令外,我到時再幫雨生兄想想辦法?!?/br> “那就有勞鯤宇了!”聽了林義哲的話,丁日昌禁不住喜形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