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分頭行動
更新時間:2014-04-1114:40:471125.第1125章分頭行動 做出決定后,眾人立即開始行動。 羅晉勇的任務依然是從四維宇宙空間碎片里面獲取信息,并且把這些信息轉化成為可以利用的實際能力。只是受到客觀因素限制,楚天疆他們都不指望羅晉勇能夠及時取得至關重要的收獲。 說白了,指望羅晉勇,恐怕得等上很長的時間。 對楚天疆他們來說,羅晉勇能夠取得一些收獲就很不錯了。當然,如果他能夠在關鍵時刻到來之前取得重大收獲,必然能夠改變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甚至能夠改變所有智慧文明的命運。 從某種意義上講,羅晉勇就是在賭博。 當然,這是一場誰也無法預測結局的賭博。 楚天疆與張小剛都知道,人類文明必須依靠自身的力量,盡可能的利用已經掌握的能力提高自身戰斗力。 貝亞的工作也沒有變,依然是協助各支軍團擴大規模,也就是加快繁衍速度。 當然,對貝亞來說,最關鍵的工作還是管理現在的人類文明。 在她負責的管理工作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利用楚天疆從康納那里獲得的四維宇宙空間碎片武裝更多的軍團長。 事實上,軍團已經成為人類文明最基本的組成單位之一。 按照張小剛的設置,一支軍團,其實就是一個微縮的人類文明。只要軍團長在,利用掌握的四維宇宙空間碎片就能做任何事情,甚至可以在必要的時候重建人類文明,繁衍出足夠多的后代,只是需要足夠多的時間。 如此一來,軍團長在人類文明中擁有了超然的地位。 正是如此,對軍團長的挑選就變得極為嚴格。 按照張小剛的授意,軍團長都是單獨培養的。培養的每一位軍團長的基礎個體意識全部來自現在的軍團長,即由軍團長來繁衍軍團長,而且這些后代都有足夠的成長期,而不是立即就獲得大量信息,更不會立即成為超級戰士。在這個漫長的成長期內,這些后代將逐漸產生自己的個體意識,并且表現出明顯的區別,即每一個個體都有自己的特點,從而具備高度的獨立『性』。 當然,貝亞為此做了很多事情。 比如,她在托爾克星系的一顆次恒星附近,專門建立了一個培養基地,也就是一顆人造行星。 這是一顆非常獨特的人造行星。 行星的大小與地球類似,而且有著與地球相似的自然環境。不同的是,行星上的所有事務都是由星核構成的。為了營造出與地球類似的生態環境,貝亞特意讓位于行星表面的星核擬化成了物質,即具有了物質的基本屬『性』,然后由這些物質來構成所有食物,包括擁有自然面貌的植物與動物。 當然,在這顆行星上,擁有人類所熟悉的生態環境,還有人類所熟悉的生存環境。 按照貝亞的安排,輪到負責繁衍后代的軍團長都得來到這里,跟一同繁衍后代的軍團長組成家庭,并且在繁衍后代之后,獲得相當于二十年的時間來陪伴與培養后代,直到繁衍的后代長大成人。當然,所有繁衍的后代都有足夠的生長期,不僅僅是個體意識,還包括他們的軀體。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將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進行系統『性』訓練,而且他們的親代會根據其特點,對其進行特殊訓練,增強其某種能力。等到他們成年,也就是能夠成為軍團長的時候,這種能力將成為他們所獨有的才能,也將成為他們組建自己的軍團,以及繁衍自己的后代的基礎。 事實上,這基本上模仿了人類在自然進化階段的成長過程。 不可否認,這種繁衍方式的效率非常低下。 人類總共只有二十億軍團長,而且來到新家園的只有十億多。按照安排,這些軍團長分成了二十批,每一批只有五千萬,而且每年只有一批前往繁衍基地繁衍后代,并且有一半的軍團長得留下來照顧后代。即便每一對軍團長一次繁衍數名后代,每年能夠產生的后代也只有一億名左右,而且有著長達二十年的成長期。按照張小剛的計劃,至少需要把軍團長的數量增加到兩百億。 這就以為著,大概需要二百二十年,才能實現這個宏偉目標。 當然,實際所需要的時間應該少得多,因為繁衍的后代在成年之后,也能夠繁衍他們的后代。 只是,跟直接培養后代相比,確實慢了許多。 張小剛堅持這么做,只有一個理由,即人類的超級戰士其實早就在戰斗中證明,保持鮮明的個體特征對提高戰斗力有極大的作用。與阿庫拉人、埃拉姆人、亞莫拉人等等直接培養戰士的智慧文明相比,人類戰士的實力強得多。 當然,這也有助于維持人類文明的生存能力。 按照張小剛的說法,如果人類的個體全都是一樣的,那么在遭遇災難的時候,人類滅亡的概率非常大。原因很簡單,敵人可以針對人類的缺點發起戰爭。相反,如果人類的個體都有著鮮明的特征,而且每個個體、至少是主要群體的個體都不一樣,那么就算遭到了敵人的突然襲擊,哪怕有很多個體犧牲了,也總有一部分個體能夠逃脫,而這些個體將成為人類文明復興的種子。 楚天疆他們都能理解,也就沒有反對張小剛的做法。 張小剛沒有留在新家園,而是返回貝卡家族。 雖然在他原先制訂的計劃中,剩下的軍團將分批次到來,但是現在局勢有變,至少羅晉勇的“進化”已經為人類文明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加上擊敗六個智慧文明不再是難事,所以張小剛打算加快轉移速度,盡快把那些投入正面戰場的軍團撤出來,以及讓智慧文明聯盟進行大遷徙。 為了這些事,他得親自回去一趟。 當然,有些事情,也只能讓張小剛去辦,比如把克拉拉、尼科爾、伊斯卡、基斯提斯與萊菲亞她們接過來。 雖然這原本是楚天疆的事情,但是張小剛給楚天疆安排了更重要的工作。 此外,處置智慧文明聯盟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只有張小剛能夠辦妥。 關鍵就是,在人類文明進行了大遷徙,甚至帶走了埃拉姆人之后,就得讓阿庫拉人扛起重擔。顯然,得由一個有分量的人去找貝楊,讓貝楊知道,阿庫拉人留下來戰斗,是確保智慧文明聯盟完成戰略轉移的關鍵所在,更得讓貝楊知道,只有智慧文明聯盟在阿巴卡家族站穩了腳跟,阿庫拉人才有未來,而且貝楊也才有機會干掉貝卡。當然,除了楚天疆他們,也就只有張小剛在貝楊面前有說話資格了。如果派一名軍團長回去告訴貝楊,肯定會把事情搞砸。 除了要面對貝楊,說不定還要面對貝卡。 張小剛說得很明白,得找一個合適的理由,把正面戰場上的人類軍團撤出來。如果搞不定這件事情,那就只能拋棄那十億支軍團。雖然那些軍團的戰士都知道,他們所做的任何犧牲都是在為同胞創造生存機會,但是對他們來說,這顯然不公平。更重要的是,十億支軍團相當于人類文明總兵力的一半。對接下來的戰爭來說,有沒有這十億支軍團,肯定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說白了,張小剛回去,就是為了那十億支軍團。 關鍵就是,即便直接攻擊了阿巴卡創造者的恒星系,阿巴卡家族創造者聯盟中的成員也未必會全部跟人類文明結盟,因此在接下來的戰爭中,肯定需要對付一些智慧文明,也就需要足夠多的軍事力量。 顯然,這十億支軍團,必然能夠在今后的戰爭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楚天疆他們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就算知道張小剛回去有一些風險,他們也只能接受張小剛的安排。 當然,楚天疆與阿利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按照張小剛的安排,在人類軍團陸續到來,對六個智慧文明發起全面進攻的時候,楚天疆與阿利得利用康納提供的信息,前往其他智慧文明的恒星系,特別是主要恒星系,了解其他智慧文明的情況,為接下來的戰爭做好準備。當然,如果有機會說服那些智慧文明的創造者,那就再好不過了。 也就是說,楚天疆與阿利得去搜集情報。 顯然,這也正是楚天疆與阿利最拿手的事情。別忘了,在對付托爾克人的時候,就是他倆負責搜集情報。 此外,兩人還得搞清楚阿巴卡家族的創造者對阿巴卡的態度。 關鍵就是,哪些創造者值得拉攏,而哪些創造者無法拉攏,好讓張小剛能夠據此制訂戰爭計劃。 通過這些情報,張小剛還能制訂出攻擊阿巴卡創造的恒星系的作戰計劃。 用張小剛的話來說,這些情報至關重要,決定著人類文明能否順利打贏戰爭,而能夠完成這個艱巨任務的只有楚天疆與阿利。 楚天疆與阿利沒有推辭,他們知道自己有義不容辭的責任。